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就如同一只钟摆,它曾经完全摆到空洞的“音配像”,也曾经一度完全摆到了“纪实”,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国纪录片的一番起起伏伏之后,终于落在了这两个极端之间,探索结合而获得新的长足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纪录片 栏目化 真实再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15
一、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
1. 形象政论片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尤其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建国以来,中国片面理解了列宁对电影和纪录片的指导思想,视纪录片为宣传政治的工作,“形象化的政论”。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主要处于一种“新闻简报”的状态。这些早期的中国纪录片与“新闻片”结合在一起,被称为“新闻纪录片”。[1]
2. 专题片的涌现
70年代后期随着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一些电影理论家的纪实理论传入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受之影响,从量材、内容、表现形式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将叙事元素纳入纪录片的拍摄中。
80年代,如《话说长江》、《丝绸之路》等文化系列专题纪录片大量出现,一改之前政论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视角也有所改变,从高高在上转为尊重观众,呈面对面平等之势。文字魅力突显,但电视声画视听语言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3. 新纪录片的兴起
随之出现的《望长城》可谓是新纪片的典范之作,它引起了对纪录片创作技法和创作规律的研究。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国内采用纪实手段拍摄,从摄制组个体的眼睛来看待途经的一切。有点类似于如今旅游卫视播出的带您旅游类节目。率先在中国纪录片的制作中打破了声画分离的制作方式,运用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
随着《望长城》的成功,一系列以“真实”为创作宗旨的优秀纪录片随后涌现,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长镜头为表现手段,尽可能淡化创作痕迹,保持制作方与被拍摄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少地利用蒙太奇等电视技巧,弱化音乐和解说,强调生活的原生态。
4. 栏目化
纪录片大量涌现,在国外屡获奖项,引起了业界的注意。1993年上海电视台推出新栏目《纪录片编辑室》,播出了一批讲述平民百姓普通生活的作品。1997年被视为电视“直播年”,各地涌现的纪实类电视节目和插入“纪实”片段的节目是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的标志。
二、纪录片栏目化的生存挑战
1993年起栏目化的纪录片节目开始出现,《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成为了向大众展示普通人生活的桥梁,弥补了此前纪录片题材边缘化的弊端,把纪录片又还原给了普通观众。
1.纪录片栏目化的优势
纪录片以栏目化的出现使受众群更加对象化,使收看有一定的规律,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节目类型。电视频道最终是以对象化的受众为发展根本的。所谓对象化,就是针对电视传播互动化、立体化、受众多层次化、观众选择自主化的发展趋势,以节目为中心,以受众为本位,调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使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具有具体对象性地发展电视节目。[2]
有利于广告的吸纳,把纪录片形成栏目化播放,有了固定的收视人群,广告主可以根据纪录片栏目的受众群体是否与自己的商品的目标顾客一致而决定是否投放广告,栏目有了资金的支持,能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有利于节目的更好发展。
2.生存挑战
90年代中期开始,《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开始出现,随之真人秀节目开始活跃在电视荧屏之上,形成收视新宠。纪录片栏目受到冲击,收视率呈下降之势。
收视率的下降与纪录片自身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个时候一想起纪录片,大家想到的就是对一个人的跟踪,镜头摇晃,节奏缓慢,大段的长镜头,大段不紧不慢的访谈或对话……..打开很多电视台的纪录类栏目,都是如此,似乎纪录片只有这一种拍法,只有这样才是时尚,才是艺术。但实际上,很多观众都感到了厌倦。”[3]当纪实性纪录片开始走向日常化播出之后,自恋于自己的“真实”理念的纪录片开始逐渐在失去观众。
三、真实再现的运用
当纪录片以栏目化播出后,成为了一个日常性的节目,以前的操作性就变得有点不合时宜。“真实”的纪录需要时间,因此,制作人员在拍摄时,需要的时间过长,这种制作方式在纪录片开始栏目化播出时就显现出了它在操作性上的制约。播出任务和为了真实所耗费的时间和财力是不成比例的。所以纪录片不能继续延续以前的传统发展下去。95、96年中国的纪录片开始走入低迷困境,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不断下跌。
当纪实性纪录片的弱点越来越鲜明的时候,曾经被忽视的早期专题纪录片形式的魅力又重新被发现。90年代中期以后,以扮演的方式达到真实的真实再现手段被提了出来,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段出现在不断涌动的创新思潮背景下,成为对新纪录片创作技法的有利补充和进发展,并成为了中国纪录片创新的发端。
真实再现的创作技法使得纪录片出现了演员的扮演,但这种扮演与影视剧的扮演是不同的,它是基于真实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情景重现,用“虚构”的拍摄去讲述有事实根据的事件,也让观众知道所拍的镜头并非事实的直接纪录,看似回到了“虚构”的起点,但实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通过此种方法节目的制作时间和财力的支出得到了缩减,同时也有利于情节的紧凑和电视手段的运用,对观众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中国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就如同一只钟摆,它曾经完全摆到空洞的“音配像”,也曾经一度完全摆到了“纪实”,90年代,在中国纪录片的一番起起伏伏之后,终于落在了这两个极端之间,探索结合而获得新的长足发展的机会。[4]
参考文献
[1]胡智锋、江逐浪 《“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 P147
[2]陈志荣 《论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新闻知识 2009.9
[3]杨非:《北京<纪录>给老百姓讲故事》所引北京电视台《纪录》制片人陈大立语
[4]胡智锋、江逐浪 《“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 P169
作者简介
孙晓凡,哈尔滨师范大学 09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韩强,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关键词] 纪录片 栏目化 真实再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15
一、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
1. 形象政论片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尤其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建国以来,中国片面理解了列宁对电影和纪录片的指导思想,视纪录片为宣传政治的工作,“形象化的政论”。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主要处于一种“新闻简报”的状态。这些早期的中国纪录片与“新闻片”结合在一起,被称为“新闻纪录片”。[1]
2. 专题片的涌现
70年代后期随着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一些电影理论家的纪实理论传入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受之影响,从量材、内容、表现形式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将叙事元素纳入纪录片的拍摄中。
80年代,如《话说长江》、《丝绸之路》等文化系列专题纪录片大量出现,一改之前政论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视角也有所改变,从高高在上转为尊重观众,呈面对面平等之势。文字魅力突显,但电视声画视听语言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3. 新纪录片的兴起
随之出现的《望长城》可谓是新纪片的典范之作,它引起了对纪录片创作技法和创作规律的研究。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国内采用纪实手段拍摄,从摄制组个体的眼睛来看待途经的一切。有点类似于如今旅游卫视播出的带您旅游类节目。率先在中国纪录片的制作中打破了声画分离的制作方式,运用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
随着《望长城》的成功,一系列以“真实”为创作宗旨的优秀纪录片随后涌现,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长镜头为表现手段,尽可能淡化创作痕迹,保持制作方与被拍摄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少地利用蒙太奇等电视技巧,弱化音乐和解说,强调生活的原生态。
4. 栏目化
纪录片大量涌现,在国外屡获奖项,引起了业界的注意。1993年上海电视台推出新栏目《纪录片编辑室》,播出了一批讲述平民百姓普通生活的作品。1997年被视为电视“直播年”,各地涌现的纪实类电视节目和插入“纪实”片段的节目是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的标志。
二、纪录片栏目化的生存挑战
1993年起栏目化的纪录片节目开始出现,《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成为了向大众展示普通人生活的桥梁,弥补了此前纪录片题材边缘化的弊端,把纪录片又还原给了普通观众。
1.纪录片栏目化的优势
纪录片以栏目化的出现使受众群更加对象化,使收看有一定的规律,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节目类型。电视频道最终是以对象化的受众为发展根本的。所谓对象化,就是针对电视传播互动化、立体化、受众多层次化、观众选择自主化的发展趋势,以节目为中心,以受众为本位,调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使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具有具体对象性地发展电视节目。[2]
有利于广告的吸纳,把纪录片形成栏目化播放,有了固定的收视人群,广告主可以根据纪录片栏目的受众群体是否与自己的商品的目标顾客一致而决定是否投放广告,栏目有了资金的支持,能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有利于节目的更好发展。
2.生存挑战
90年代中期开始,《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开始出现,随之真人秀节目开始活跃在电视荧屏之上,形成收视新宠。纪录片栏目受到冲击,收视率呈下降之势。
收视率的下降与纪录片自身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个时候一想起纪录片,大家想到的就是对一个人的跟踪,镜头摇晃,节奏缓慢,大段的长镜头,大段不紧不慢的访谈或对话……..打开很多电视台的纪录类栏目,都是如此,似乎纪录片只有这一种拍法,只有这样才是时尚,才是艺术。但实际上,很多观众都感到了厌倦。”[3]当纪实性纪录片开始走向日常化播出之后,自恋于自己的“真实”理念的纪录片开始逐渐在失去观众。
三、真实再现的运用
当纪录片以栏目化播出后,成为了一个日常性的节目,以前的操作性就变得有点不合时宜。“真实”的纪录需要时间,因此,制作人员在拍摄时,需要的时间过长,这种制作方式在纪录片开始栏目化播出时就显现出了它在操作性上的制约。播出任务和为了真实所耗费的时间和财力是不成比例的。所以纪录片不能继续延续以前的传统发展下去。95、96年中国的纪录片开始走入低迷困境,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不断下跌。
当纪实性纪录片的弱点越来越鲜明的时候,曾经被忽视的早期专题纪录片形式的魅力又重新被发现。90年代中期以后,以扮演的方式达到真实的真实再现手段被提了出来,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段出现在不断涌动的创新思潮背景下,成为对新纪录片创作技法的有利补充和进发展,并成为了中国纪录片创新的发端。
真实再现的创作技法使得纪录片出现了演员的扮演,但这种扮演与影视剧的扮演是不同的,它是基于真实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情景重现,用“虚构”的拍摄去讲述有事实根据的事件,也让观众知道所拍的镜头并非事实的直接纪录,看似回到了“虚构”的起点,但实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通过此种方法节目的制作时间和财力的支出得到了缩减,同时也有利于情节的紧凑和电视手段的运用,对观众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中国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就如同一只钟摆,它曾经完全摆到空洞的“音配像”,也曾经一度完全摆到了“纪实”,90年代,在中国纪录片的一番起起伏伏之后,终于落在了这两个极端之间,探索结合而获得新的长足发展的机会。[4]
参考文献
[1]胡智锋、江逐浪 《“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 P147
[2]陈志荣 《论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新闻知识 2009.9
[3]杨非:《北京<纪录>给老百姓讲故事》所引北京电视台《纪录》制片人陈大立语
[4]胡智锋、江逐浪 《“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 P169
作者简介
孙晓凡,哈尔滨师范大学 09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韩强,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