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异想天开的“怪问”。面对这些怪问,教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案例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老师要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的茨威格文学传记《伟大的悲剧》,学生已经熟悉课文。
教师提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大家对斯科特一行进行的南极科考最后壮烈牺牲一事有何感想?”
学生们纷纷发言:
学生甲:“我非常敬佩斯科特一行,他们为科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生乙:“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时时有风险,这些科学家就像一个个在战场上悲壮牺牲的战士。这种精神是崇高的,任何一个崇尚科学的人都会敬仰他们。”
……
教师表扬上述学生的感受,赞扬他们在初识文本的基础上就有如此准确的认识。此时学生丙举手发言:“老师,我同意上述同学的主要观点,但在斯科特一行中,有一个科学家的做法我不认可,那就是威尔逊博士。”
教师问:“为什么?”学生丙回答:“因为他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在‘离死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的雪橇上还拖着16公斤珍贵的岩石样品。他的这种举动不利于自己走出绝境,是对生命的不珍重!这种举动也是不明智的。”
同学们纷纷点头,认为该同学见解独特。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异想天开”的回答。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当之处也很明显。教师如何来解决学生在课堂提出的这类“奇思怪问”呢?如果今天的老师也像寿镜吾先生对待小时候的鲁迅先生,用“瞪眼”的方式来解决“怪哉”一事(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显然是不合适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是它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扼杀学生反应的人文性和多元性也就扼杀了学生的“灵性”。笔者认为,认真处理学生的“奇思妙想”,对于老师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是个艺术活。
二、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奇思怪问”的原则
(一)不躲避的原则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不能躲避的,否则学生就会留下认知的盲区。教师应该把学生作出这些奇思妙想回答的原因找到,然后对症下药解决。例如像案例里的学生丙,教师首先可以肯定他谙熟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珍重生命,善待生命”是这套教材的宗旨之一。要肯定他对生命的尊重和认识。但是,《伟大的悲剧》主题的侧重点不在这个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主题的侧重点搞错了。这样不但避免教师因躲避而尴尬,还让学生能准确把握文本,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积极引导的原则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重庆第二十九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吴连子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在外地讲课,内容是《口技》,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掌握时,有一个题是解释加点词,题目是“妇抚儿乳”中加点词“乳”,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奶瓶嘴”,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吴连子老师巧妙应对学生的回答:“同学们,他的回答不错,可惜只是不准确,他应该加三个字——天然的,也就是说‘自然的奶瓶嘴’。”并且补充强调“非人工制造奶瓶嘴”。同时说道:同学们,这个解释太不简明了,既不符合语言应用原则,也不符合文言文的翻译原则——不“雅”(“信”“达”“雅”文言文翻译要求),大家给我用一个比较文雅的解释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乳头!从上边的实例可以看出:吴老师对待学生“奇思回答”,并没有着急,而是积极引导学生作出準确回答。收到了应有效果,并化解了课堂的尴尬!
(三)学生课后合作探究的原则
在笔者讲授八年级语文课《阿长与〈山海经〉》时,有学生就提出鲁迅先生这篇文章里部分标点符号不准确。例如原文的“‘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就要炸了!’”学生指出“说”后该用“,”,我没有否定他,而是表扬他“不唯书”、“不唯家”(鲁迅先生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敢于挑战权威。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呀!怎么办?我转念一想,给学生布置了一系列课后作业:“鲁迅是新文化运动成员吗?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在文学上有哪些变化?标点符号是何时才有使用规则?”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合作解决,然后教师做归纳:“鲁迅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新文化运动后才提倡写文章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阿长与〈山海经〉》写于1926年,短短10多年,标点符号使用能规范吗?他的作品若有标点方面的疑惑,能理解吗?”学生通过课后查找资料就能自行解答很多问题!
(四)教师敢于认短、不搪塞的原则
虽然老师们都要求自己尽力上好每一堂课,但是课堂上谁也预料不到学生会提出哪些“奇思妙想”的怪问,所以我们也有可能不能立即科学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怎么办呢?教师要敢于认短,不搪塞学生的问题,不讳疾忌医。事后给学生的科学解释也比搪塞学生问题好得多。
总之,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师生互动的结果。遇到学生提出的“荒唐问题”,不应该勃然大怒。这些问题也许正是智慧的火花,是灵性的载体。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用自己的智慧去应对!让学生在思考中、关爱中,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一、案例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老师要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的茨威格文学传记《伟大的悲剧》,学生已经熟悉课文。
教师提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大家对斯科特一行进行的南极科考最后壮烈牺牲一事有何感想?”
学生们纷纷发言:
学生甲:“我非常敬佩斯科特一行,他们为科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生乙:“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时时有风险,这些科学家就像一个个在战场上悲壮牺牲的战士。这种精神是崇高的,任何一个崇尚科学的人都会敬仰他们。”
……
教师表扬上述学生的感受,赞扬他们在初识文本的基础上就有如此准确的认识。此时学生丙举手发言:“老师,我同意上述同学的主要观点,但在斯科特一行中,有一个科学家的做法我不认可,那就是威尔逊博士。”
教师问:“为什么?”学生丙回答:“因为他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在‘离死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的雪橇上还拖着16公斤珍贵的岩石样品。他的这种举动不利于自己走出绝境,是对生命的不珍重!这种举动也是不明智的。”
同学们纷纷点头,认为该同学见解独特。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异想天开”的回答。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当之处也很明显。教师如何来解决学生在课堂提出的这类“奇思怪问”呢?如果今天的老师也像寿镜吾先生对待小时候的鲁迅先生,用“瞪眼”的方式来解决“怪哉”一事(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显然是不合适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是它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扼杀学生反应的人文性和多元性也就扼杀了学生的“灵性”。笔者认为,认真处理学生的“奇思妙想”,对于老师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是个艺术活。
二、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奇思怪问”的原则
(一)不躲避的原则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不能躲避的,否则学生就会留下认知的盲区。教师应该把学生作出这些奇思妙想回答的原因找到,然后对症下药解决。例如像案例里的学生丙,教师首先可以肯定他谙熟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珍重生命,善待生命”是这套教材的宗旨之一。要肯定他对生命的尊重和认识。但是,《伟大的悲剧》主题的侧重点不在这个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主题的侧重点搞错了。这样不但避免教师因躲避而尴尬,还让学生能准确把握文本,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积极引导的原则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重庆第二十九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吴连子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在外地讲课,内容是《口技》,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掌握时,有一个题是解释加点词,题目是“妇抚儿乳”中加点词“乳”,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奶瓶嘴”,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吴连子老师巧妙应对学生的回答:“同学们,他的回答不错,可惜只是不准确,他应该加三个字——天然的,也就是说‘自然的奶瓶嘴’。”并且补充强调“非人工制造奶瓶嘴”。同时说道:同学们,这个解释太不简明了,既不符合语言应用原则,也不符合文言文的翻译原则——不“雅”(“信”“达”“雅”文言文翻译要求),大家给我用一个比较文雅的解释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乳头!从上边的实例可以看出:吴老师对待学生“奇思回答”,并没有着急,而是积极引导学生作出準确回答。收到了应有效果,并化解了课堂的尴尬!
(三)学生课后合作探究的原则
在笔者讲授八年级语文课《阿长与〈山海经〉》时,有学生就提出鲁迅先生这篇文章里部分标点符号不准确。例如原文的“‘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就要炸了!’”学生指出“说”后该用“,”,我没有否定他,而是表扬他“不唯书”、“不唯家”(鲁迅先生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敢于挑战权威。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呀!怎么办?我转念一想,给学生布置了一系列课后作业:“鲁迅是新文化运动成员吗?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在文学上有哪些变化?标点符号是何时才有使用规则?”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合作解决,然后教师做归纳:“鲁迅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新文化运动后才提倡写文章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阿长与〈山海经〉》写于1926年,短短10多年,标点符号使用能规范吗?他的作品若有标点方面的疑惑,能理解吗?”学生通过课后查找资料就能自行解答很多问题!
(四)教师敢于认短、不搪塞的原则
虽然老师们都要求自己尽力上好每一堂课,但是课堂上谁也预料不到学生会提出哪些“奇思妙想”的怪问,所以我们也有可能不能立即科学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怎么办呢?教师要敢于认短,不搪塞学生的问题,不讳疾忌医。事后给学生的科学解释也比搪塞学生问题好得多。
总之,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师生互动的结果。遇到学生提出的“荒唐问题”,不应该勃然大怒。这些问题也许正是智慧的火花,是灵性的载体。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用自己的智慧去应对!让学生在思考中、关爱中,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