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还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天地,更是人的精神、道德和人格养成的天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活跃性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使课堂活跃起来。那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1.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如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这样设计导语:“我们刚学了朱自清的《春》,知道了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那么冬天呢?大家先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它会给我们什么感觉?我们一般用什么词来形容它?我们会想到冬天有哪些美景呢?……”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大家七嘴八舌的。这时我再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善于质疑,激活思维
记得在学习杜牧的《山行》时,分析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我就问学生:“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深”或“升”呢?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了,纷纷讨论,都觉得这三个字平时用的多,很熟悉, 可在这里到底该怎么区分呢?是不是用在这里都可以呢?我最后分析说:“‘深’描述程度,‘升’重在表现当时的情景,‘生’,有发源之意。寒山之上,‘生’什么呢?山高则有云气,深林蒸腾岚霭,傍晚时候,有人家就会生炊烟,如许云烟交融升腾,当然非‘生’莫属。”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再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文章结尾写:“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前一个悲剧指的是文中所说的“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那么后一个悲剧指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在上演着类似的悲剧呢?要想避免出现这些悲剧,我们该怎么做呢?问题一出,学生的反响极为活跃,大家纷纷发言,献计献策。这样就把课堂同生活结合在一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
3. 提倡创新,发散思维
如在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白骨精这个形象。很多学生说到了它就像课文里说的诡计多端,残害百姓……(接下去列举了不少文中的内容来加以证明)。这时我说:“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分析吗?我们能从它身上找到闪光点吗?”不久,就有学生说:“我觉得白骨精也有好的地方,至少它很孝顺嘛。你看,它抓到了唐僧之后就派人去请自己的母亲一起来吃,这不是很有孝心的表现吗?”这时教室里炸开了锅似的,大家纷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了争执。最后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说道:“大家说得真好,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很有启发。是啊,我们从来都是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课堂活跃,而且大家都很开心,认为有了全新的收获。最近网上正流传着美国老师教《灰姑娘》的帖子,那老师对文中的后母这一形象给予了再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她具有爱心,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 角色表演,情景再现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们就安排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大臣、官员、骗子和各随从等。事先对各色人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注意表演时该怎么把握,还准备了一些道具,以使表演更接近真实。表演完后评一评、比一比,看看谁是最佳的演员,谁模仿的最逼真,谁的语言说的最符合人物身份。学生的热情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学习《威尼斯商人》时,我们也进行了角色表演。通过自己的表演,学生更充分的认识到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特别是对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认识的更深刻了。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下课良久,学生还意犹未尽呢。
5. 倾注真情,以情动人
记得在2007年我教七年级,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我充满感情地对原文进行了朗读。读完后,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竟然被感动的哭了。他们说没想到课文还可以这样读,于是大家都很认真地模仿朗读,结果那堂课教学效果很好。而且从此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能积极思考和发言了。
责任编辑潘孟良
1.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如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这样设计导语:“我们刚学了朱自清的《春》,知道了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那么冬天呢?大家先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它会给我们什么感觉?我们一般用什么词来形容它?我们会想到冬天有哪些美景呢?……”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大家七嘴八舌的。这时我再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善于质疑,激活思维
记得在学习杜牧的《山行》时,分析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我就问学生:“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深”或“升”呢?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了,纷纷讨论,都觉得这三个字平时用的多,很熟悉, 可在这里到底该怎么区分呢?是不是用在这里都可以呢?我最后分析说:“‘深’描述程度,‘升’重在表现当时的情景,‘生’,有发源之意。寒山之上,‘生’什么呢?山高则有云气,深林蒸腾岚霭,傍晚时候,有人家就会生炊烟,如许云烟交融升腾,当然非‘生’莫属。”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再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文章结尾写:“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前一个悲剧指的是文中所说的“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那么后一个悲剧指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在上演着类似的悲剧呢?要想避免出现这些悲剧,我们该怎么做呢?问题一出,学生的反响极为活跃,大家纷纷发言,献计献策。这样就把课堂同生活结合在一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
3. 提倡创新,发散思维
如在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白骨精这个形象。很多学生说到了它就像课文里说的诡计多端,残害百姓……(接下去列举了不少文中的内容来加以证明)。这时我说:“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分析吗?我们能从它身上找到闪光点吗?”不久,就有学生说:“我觉得白骨精也有好的地方,至少它很孝顺嘛。你看,它抓到了唐僧之后就派人去请自己的母亲一起来吃,这不是很有孝心的表现吗?”这时教室里炸开了锅似的,大家纷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了争执。最后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说道:“大家说得真好,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很有启发。是啊,我们从来都是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课堂活跃,而且大家都很开心,认为有了全新的收获。最近网上正流传着美国老师教《灰姑娘》的帖子,那老师对文中的后母这一形象给予了再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她具有爱心,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 角色表演,情景再现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们就安排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大臣、官员、骗子和各随从等。事先对各色人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注意表演时该怎么把握,还准备了一些道具,以使表演更接近真实。表演完后评一评、比一比,看看谁是最佳的演员,谁模仿的最逼真,谁的语言说的最符合人物身份。学生的热情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学习《威尼斯商人》时,我们也进行了角色表演。通过自己的表演,学生更充分的认识到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特别是对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认识的更深刻了。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下课良久,学生还意犹未尽呢。
5. 倾注真情,以情动人
记得在2007年我教七年级,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我充满感情地对原文进行了朗读。读完后,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竟然被感动的哭了。他们说没想到课文还可以这样读,于是大家都很认真地模仿朗读,结果那堂课教学效果很好。而且从此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能积极思考和发言了。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