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查现状,明确教研活动目标
鼓励教师多写教学反思。反思即一节课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对课堂生成的处理是否有效,对学生的关注是否全面等。在学生方面,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是否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等。同时也可以自己提出:如果再上一次,还能怎么改进?反思的可以是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是失败的遗憾。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积累素材,提炼问题的过程。
鼓励教师订阅专业书籍。教研的问题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实践,也来自与他人的经验。专业书籍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供了教育领域最前沿的信息。教师把教学改革实验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教研成果结合教学实际加以运用,进而使教学的视角更高更新,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时代气息。
集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教研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教师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面面俱到。一般采取在小组讨论中解决。科组先后针对如下问题进行教研:针对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业成绩现象,研究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题组设计,以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避免学生的重复低效;研究教材的新旧对比,重点研究争议最大的“小学阶段如何解简易方程”问题;还有后进生的成因和预防对策以及如何在各个年段营造数学学习氛围等等。
二、理论学习,预测推想
确定教研问题后,首先要对问题提出的背景,现在的研究状况做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我们在探讨“解简易方程”问题时,组织全组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了解新教材的对这部分的编写意图。并通过数学刊物,结合本身的教育实践,了解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中遇到的困惑,还有学生采用新教材解法的解方程时碰到的新问题等等。同时我们还在区内发了150份调查表,调查教师对这部分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方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中小衔接的作用了解不深透,对这部分的处理存在很多争议。
在组内初步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方向。先确立既要坚持新教材用等式解方程的方法跟中学教法衔接,同时也要渗透旧教材利用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如果不渗透旧教材的方法,學生在解方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果新旧教材方法互相渗透,那么怎样渗透清晰些?”这些问题的提出,确认了此次教研活动的重点。
三、探索验证, 反馈反思
课例研究是探索验证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最常见的教研方式。课例研究中的比较教学,有效的教研方式。即选择同一课题,由参与研讨的教师提供不同的课例分别执教、或者由一位教师在同年级的不同班上课等等。教材处理方法的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学生素质的差异等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这对教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研讨素材。
比如确定了“解简易方程”的教研问题后,我们开展了以它为主题的全区数学研讨会,安排了两位教师分别用新旧教材上了同一个内容的课。在两位教师的演绎下,各位教师明确了新旧教材不同解法的指导思想。新教材在授课过程中暴露出它在处理复杂方程的不利的一面。新教材在编写上刻意回避了复杂方程,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又不可避免会列出复杂方程,那么学生如何解复杂方程呢?参加教研教师直面教材问题所在,各抒己见,直说利弊,集思广益、思路在争辩中越发清晰。
四、解决问题,构建新知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活动对原有的认识进行修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调整。例如在“解简易方程”的教研活动中,对于新旧教材的两节课,我们在每节课的下课前安排了五分钟的教学质量检测,组织教师现场批改,以检验学生对两种解方程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与会教师的讨论和专家的指导,并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科组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达成共识,即让学生熟悉新教材,在此基础上教授旧教材,两者在解方程过程中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这样的处理既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又与中学方程解法衔接,是一个较为客观的处理方法。
责任编辑邱丽
鼓励教师多写教学反思。反思即一节课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对课堂生成的处理是否有效,对学生的关注是否全面等。在学生方面,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是否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等。同时也可以自己提出:如果再上一次,还能怎么改进?反思的可以是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是失败的遗憾。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积累素材,提炼问题的过程。
鼓励教师订阅专业书籍。教研的问题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实践,也来自与他人的经验。专业书籍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供了教育领域最前沿的信息。教师把教学改革实验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教研成果结合教学实际加以运用,进而使教学的视角更高更新,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时代气息。
集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教研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教师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面面俱到。一般采取在小组讨论中解决。科组先后针对如下问题进行教研:针对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业成绩现象,研究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题组设计,以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避免学生的重复低效;研究教材的新旧对比,重点研究争议最大的“小学阶段如何解简易方程”问题;还有后进生的成因和预防对策以及如何在各个年段营造数学学习氛围等等。
二、理论学习,预测推想
确定教研问题后,首先要对问题提出的背景,现在的研究状况做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我们在探讨“解简易方程”问题时,组织全组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了解新教材的对这部分的编写意图。并通过数学刊物,结合本身的教育实践,了解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中遇到的困惑,还有学生采用新教材解法的解方程时碰到的新问题等等。同时我们还在区内发了150份调查表,调查教师对这部分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方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中小衔接的作用了解不深透,对这部分的处理存在很多争议。
在组内初步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方向。先确立既要坚持新教材用等式解方程的方法跟中学教法衔接,同时也要渗透旧教材利用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如果不渗透旧教材的方法,學生在解方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果新旧教材方法互相渗透,那么怎样渗透清晰些?”这些问题的提出,确认了此次教研活动的重点。
三、探索验证, 反馈反思
课例研究是探索验证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最常见的教研方式。课例研究中的比较教学,有效的教研方式。即选择同一课题,由参与研讨的教师提供不同的课例分别执教、或者由一位教师在同年级的不同班上课等等。教材处理方法的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学生素质的差异等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这对教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研讨素材。
比如确定了“解简易方程”的教研问题后,我们开展了以它为主题的全区数学研讨会,安排了两位教师分别用新旧教材上了同一个内容的课。在两位教师的演绎下,各位教师明确了新旧教材不同解法的指导思想。新教材在授课过程中暴露出它在处理复杂方程的不利的一面。新教材在编写上刻意回避了复杂方程,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又不可避免会列出复杂方程,那么学生如何解复杂方程呢?参加教研教师直面教材问题所在,各抒己见,直说利弊,集思广益、思路在争辩中越发清晰。
四、解决问题,构建新知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活动对原有的认识进行修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调整。例如在“解简易方程”的教研活动中,对于新旧教材的两节课,我们在每节课的下课前安排了五分钟的教学质量检测,组织教师现场批改,以检验学生对两种解方程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与会教师的讨论和专家的指导,并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科组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达成共识,即让学生熟悉新教材,在此基础上教授旧教材,两者在解方程过程中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这样的处理既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又与中学方程解法衔接,是一个较为客观的处理方法。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