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难以改进的原因,并对有效教学与生物课堂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一种无效教学。同理,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1]。
1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1重“教”轻“学”,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实验学科,平时根本就不开设实验课,也没有课堂演示,对于一些微观的知识或者是实验结论就告诉学生:你只要一记住结论就行了。
1.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乏味
有些教师教学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等到了高三,再开展一轮、二轮甚至是三轮复习,越来越接近初中模式[2]。
1.3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部分教师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习教学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怯于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传授;认为提倡学生的体验学习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从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2教学方法难以改进的原因
(1)学校仍然看重分数,以此来作为衡量老师水平甚至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
(2)引导学生探讨,提高创新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经不起漫一长的等待;
(3)教学没有连续性,有很多学校会在学生升入新的年级时更换老师,这就导致老师的教学培养计划被打乱;
(4)有时自我陶醉在对自己的教学设计非常满意,不吐不快、讲个够的美好里。
3有效教学与生物课堂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
3.1探索并逐步形成“学导式教学模式”
(1)编写“学案”
课前,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深入细致分析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把握生物高考大纲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设计学案,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问题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
(2)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碰到若干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距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学生之间又设立了合作学习小组,相互合作,相互指导,这样一来,很多常识性的知识相互之间就取长补短了。
(3)解疑精讲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学案收上来后,通过批阅,分析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讲解,有启发性地难点精讲,使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课堂演练
当堂完成练习题,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练习模式,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三年级学生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正。
3.2推广普及以课前预习—课堂检测—精讲点拨,合作探索—巩固练习,拓展总结为模式的四步式创新教学法
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二变”、“三为主”的课堂教学特色。“二变”就是积极发挥学生整体素质较好的优势,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的要求。明确“教”的目的在于“学”,“教”的手段要落实到“学”上,教的效果要体现在“学”上,把着眼点从单纯的“教”转移到“学”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为主”原则就是立足确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创新为主线”,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构建教育教学的问题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安排必要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自疑解疑、乐思善辩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在学期初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学习实际,确立自己学习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和高度,并据此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探索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法的尝试和探索,并及时作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法的改进,学习状态的调整。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明显提高。在教学中,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先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一方面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结论
总之,生物是一门正在发展中且更新速度比较快的学科,这种方法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今后为国家多培养补充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查有梁.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2]查有梁.校本学习与教育建模[J].中国教育学刊,2005(2).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一种无效教学。同理,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1]。
1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1重“教”轻“学”,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实验学科,平时根本就不开设实验课,也没有课堂演示,对于一些微观的知识或者是实验结论就告诉学生:你只要一记住结论就行了。
1.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乏味
有些教师教学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等到了高三,再开展一轮、二轮甚至是三轮复习,越来越接近初中模式[2]。
1.3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部分教师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习教学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怯于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传授;认为提倡学生的体验学习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从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2教学方法难以改进的原因
(1)学校仍然看重分数,以此来作为衡量老师水平甚至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
(2)引导学生探讨,提高创新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经不起漫一长的等待;
(3)教学没有连续性,有很多学校会在学生升入新的年级时更换老师,这就导致老师的教学培养计划被打乱;
(4)有时自我陶醉在对自己的教学设计非常满意,不吐不快、讲个够的美好里。
3有效教学与生物课堂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
3.1探索并逐步形成“学导式教学模式”
(1)编写“学案”
课前,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深入细致分析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把握生物高考大纲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设计学案,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问题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
(2)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碰到若干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距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学生之间又设立了合作学习小组,相互合作,相互指导,这样一来,很多常识性的知识相互之间就取长补短了。
(3)解疑精讲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学案收上来后,通过批阅,分析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讲解,有启发性地难点精讲,使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课堂演练
当堂完成练习题,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练习模式,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三年级学生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正。
3.2推广普及以课前预习—课堂检测—精讲点拨,合作探索—巩固练习,拓展总结为模式的四步式创新教学法
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二变”、“三为主”的课堂教学特色。“二变”就是积极发挥学生整体素质较好的优势,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的要求。明确“教”的目的在于“学”,“教”的手段要落实到“学”上,教的效果要体现在“学”上,把着眼点从单纯的“教”转移到“学”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为主”原则就是立足确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创新为主线”,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构建教育教学的问题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安排必要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自疑解疑、乐思善辩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在学期初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学习实际,确立自己学习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和高度,并据此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探索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法的尝试和探索,并及时作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法的改进,学习状态的调整。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明显提高。在教学中,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先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一方面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结论
总之,生物是一门正在发展中且更新速度比较快的学科,这种方法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今后为国家多培养补充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查有梁.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2]查有梁.校本学习与教育建模[J].中国教育学刊,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