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加强美术知识在其生活中的运用,教育者在传递课堂知识的同时,应当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相关性。只有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运用在美术教育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有效的美术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拥有一套自身的美术作品鉴赏体系,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的感知能力与创作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文将针对我国美术教育现状,提出美术生活化的教学实施策略。
通过将教学活动安排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美术绘画技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方式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脱离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枯燥,不再对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创造能力等造成束缚。
一、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为了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教育者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心理特征,选取符合其内心世界的教学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对其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在一些活动结束之后,趁着学生情绪高昂的时候,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对于该次活动进行总结,例如看见了什么有趣的动物、美丽的植物,引导学生用美术这门语言对其进行描绘。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需要随时关注到社会上与网络上的热点新闻,选择合适的素材,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分享,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对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将课题内容回归到自身的本质生活中,找一找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没有符合該次创作主题的物品,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相同物体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与创作灵感,进而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最大限度的创新。当学生创作完成后,教育者应当倾听学生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加强对于身边事物的观察,激发学生对于周边人事的关心与爱护,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的创造,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分享,只有通过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学生才能创造出一幅拥有自身独特情感色彩的美术作品。
二、开展相应的美术实践活动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情感表述的另一种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教育者可以将丰富的教学实践内容融入日常的美术教育课堂中。为了使得学生拥有捕捉生活中一些美丽瞬间的能力,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发展为自身创作的核心素材。往期的美术教育课堂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传授的美术技能也只是技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贴近,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小学生美术教育质量。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后,教育者需要组织学生回归自身的生活,通过对生活里事物的细致观察,亲身实践,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该方法学生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道理,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感受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教育课堂应当使学生身临其境
美术教育不仅只是将美术知识、绘画技巧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其情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教育者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学材料,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与教学主题层层相扣的生活化教学场景。当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将创作主题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根据身边最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美术上的创作。通过该方法,学生的观察力与感悟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实际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意美的传递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这不仅仅会将本该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枯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创造热情,教育者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互相结合。在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创作事项之后,教育者可以通过媒体开展一些生动的美术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丰富其创作素材。
五、培养学生动手创造的能力
教育者想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就必须在美术教育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相应的动手机会。老师的操作仅仅是老师的,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过才会有自己的感悟。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作品鉴赏能力之后,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自身的生活中。选择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绘画的方式对其进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美术创作不仅仅是局限于对事物的创作,可以是某一时刻的情感,例如人类的欢乐与悲伤。对抽象事物的创作能够激发学生心中细腻而又微小的情感,此类作品往往带有学生强烈的情感特征,也更具个性。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将各个环节放手交给学生们去做,比如从颜色的选择、创作对象的选择、创作方式的选择上,老师应当避免自身固有思维带给学生的创作灵感上的束缚。除此之外,教育者可以将“短时描绘”的功课布置给学生,具体操作方式是,让学生每天根据身边的人、事、物进行十分钟内的美术创作。通过该方式,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与思维灵敏度也能得到提升。教学者应当将自身的影响减小,给学生一个自主创作的且相对自由的空间。
为了避免我国的美术教育课堂局限于美术知识理论上的传递,教育者应当对美术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教育者需要丰富相关教育环境,将学生的创作思维从枯燥的理论引导进丰富生动的实际生活中。美术创作技能的提升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使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一个情感细腻、对快乐有感知、对痛苦不漠然、心中有爱的人才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
【作者单位:宿迁青华中学
通过将教学活动安排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美术绘画技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方式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脱离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枯燥,不再对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创造能力等造成束缚。
一、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为了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教育者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心理特征,选取符合其内心世界的教学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对其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在一些活动结束之后,趁着学生情绪高昂的时候,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对于该次活动进行总结,例如看见了什么有趣的动物、美丽的植物,引导学生用美术这门语言对其进行描绘。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需要随时关注到社会上与网络上的热点新闻,选择合适的素材,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分享,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对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将课题内容回归到自身的本质生活中,找一找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没有符合該次创作主题的物品,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相同物体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与创作灵感,进而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最大限度的创新。当学生创作完成后,教育者应当倾听学生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加强对于身边事物的观察,激发学生对于周边人事的关心与爱护,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的创造,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分享,只有通过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学生才能创造出一幅拥有自身独特情感色彩的美术作品。
二、开展相应的美术实践活动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情感表述的另一种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教育者可以将丰富的教学实践内容融入日常的美术教育课堂中。为了使得学生拥有捕捉生活中一些美丽瞬间的能力,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发展为自身创作的核心素材。往期的美术教育课堂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传授的美术技能也只是技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贴近,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小学生美术教育质量。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后,教育者需要组织学生回归自身的生活,通过对生活里事物的细致观察,亲身实践,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该方法学生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道理,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感受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教育课堂应当使学生身临其境
美术教育不仅只是将美术知识、绘画技巧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其情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教育者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学材料,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与教学主题层层相扣的生活化教学场景。当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将创作主题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根据身边最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美术上的创作。通过该方法,学生的观察力与感悟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实际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意美的传递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这不仅仅会将本该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枯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创造热情,教育者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互相结合。在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创作事项之后,教育者可以通过媒体开展一些生动的美术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丰富其创作素材。
五、培养学生动手创造的能力
教育者想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就必须在美术教育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相应的动手机会。老师的操作仅仅是老师的,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过才会有自己的感悟。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作品鉴赏能力之后,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自身的生活中。选择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绘画的方式对其进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美术创作不仅仅是局限于对事物的创作,可以是某一时刻的情感,例如人类的欢乐与悲伤。对抽象事物的创作能够激发学生心中细腻而又微小的情感,此类作品往往带有学生强烈的情感特征,也更具个性。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将各个环节放手交给学生们去做,比如从颜色的选择、创作对象的选择、创作方式的选择上,老师应当避免自身固有思维带给学生的创作灵感上的束缚。除此之外,教育者可以将“短时描绘”的功课布置给学生,具体操作方式是,让学生每天根据身边的人、事、物进行十分钟内的美术创作。通过该方式,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与思维灵敏度也能得到提升。教学者应当将自身的影响减小,给学生一个自主创作的且相对自由的空间。
为了避免我国的美术教育课堂局限于美术知识理论上的传递,教育者应当对美术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教育者需要丰富相关教育环境,将学生的创作思维从枯燥的理论引导进丰富生动的实际生活中。美术创作技能的提升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使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一个情感细腻、对快乐有感知、对痛苦不漠然、心中有爱的人才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
【作者单位:宿迁青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