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历史知识是“死”的,历史学习只能“记记背背”,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让历史教学成为一个“活”的过程,成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向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有各种机会“体验”过去,使学习充满活力,才能使他们习得必备的技能和品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具体采用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创设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了和谐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为教学产生共振、提高效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让“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在过往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较多,比如“四大发明”,学生小学时就已有所接触,知识本身也谈不上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发现,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是前提。而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效果就很好。于是,笔者把“四大发明”分成四个主题,由四个大组分别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这样处理,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能从习以为常的内容中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主动地发现、建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他们的独立性来组织活动。”
有关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现今已深入人心,但实践证明,仅有合作的形式是不够的,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因此,在大组课题项目布置时,笔者明确规定组与组之间要进行评比。由于有了竞争的预设目标,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动力十足。事实表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如能通过明确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把这种好胜心转化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就能达成合作学习的理想效果。比如历史复习课,传统的办法是教师讲、学生练,这种复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培养。于是,笔者尝试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大组进行竞赛,组与组之间轮流互问互答,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见,创造具有挑战性的合作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创设“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既能体会到求知的欢乐,也能感受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那种求知的欢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二、让“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成为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引爆点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如果仅仅依赖教师的讲解,很难取得突破。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感知历史、体验历史的机会,则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
如在九年级历史课“‘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教学中,笔者实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什么是“南北”关系?九年级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是不难回答的,但是为什么“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如何应对、解决“发展”问题?如果只是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的兴趣比较大,笔者创设了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竞争,在具体情景体验中感受“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发展”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既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需要全球共同参与解决。具体的做法是全班分为两个大组:一组代表发展中国家,他们要制订发展计划;另一组代表发达国家,他们要想办法应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以维护自身利益。要求两大组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观点,在课堂上,以相互辩驳的形式展开。上课时组与组之间针锋相对,很是激烈,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得到了激发,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锋,笔者适时让学生打住,然后告诉学生,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为发展问题也是这样争论不休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营造一个模拟现实的平台和情境,整个过程没了教师声嘶力竭的讲解,有的是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有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有的是学生对历史社会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其中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项目是关键的一步。合作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这时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项目或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辩论和讨论学习方式的保证。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主要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具有辩论和讨论的价值,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做足“预设”的功夫,达到课堂“生成”的目的,使“课前合作、课内合作”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体现教学的价值,使学生的“创造与接受课程变为同一过程”。如1898年的戊戌变法,对于是否变法当时各方各派争论不休,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大组模仿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通过辩论,使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明辨了是非。在教学“西安事变”时,西安事变为什么要和平解决是这节的重点,这时就“杀蒋”或“放蒋”展开两大组辩论,让学生在引经据典展开激烈的辩论后,最后得出“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必要一步,若没有这一步,中国历史就得改一改了的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单向认同教师所述结论的封闭式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活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内心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三、让“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成为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平台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必须是积极的、建构性、累积性的、目标性的、诊断性的、反思性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则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升自我指导和反思性学习的能力,促进学习迁移。项目确定后,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内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预见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学“百家争鸣”,笔者让学生分四大组分别介绍展示“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四家。学生在确定主题并分组后,进入各大组自主合作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成果展示的方式都不加以限定,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观点的历史资料,理解和欣赏所描写人物的思维模式,促进自身批判思维的发展;试着从古人的观点出发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填补与过去的时 空差距,缩短与历史人物的距离,从反思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达到“历史使人明智”的目的。
在项目课题展示中,不同大组之间的展示、评比。也有利于学生反思性能力的培养。没有合作的基础,就不会发挥竞争的有效性。组间竞争的过程也是组间互评的过程,评价对调动“教”与“学”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分担失败,对成功者给予鼓励,对失败者予以激励,这既能引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反思,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科学,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多越透彻,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造成依赖性。“合作、竞争”教学策略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质疑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建构知识,完善人格。通过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求发展,真正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目的。
四、对“合作、竞争”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预设教学项目、调控合作过程、进行教学评价等,这比单纯的授课要付出更多精力。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自己感受了作为一个创意设计者的快乐,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当’有学生主动来问下节课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准备些什么的时候时,使笔者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合作、竞争”的教学策略,有利于统合教材,有利于成果的展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注意协调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能力发展的同时掌握相关核心知识;注意“课前预设”的重要性,应对合作过程的不确定性,做到“有备而无患”,“课前合作与课内合作”相辅相成;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竞争前,教师应设法在全班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在一起学习、相互竞争,分享成功的喜悦,发展协作的技巧。
总之,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我们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能。
一、让“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在过往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较多,比如“四大发明”,学生小学时就已有所接触,知识本身也谈不上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发现,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是前提。而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效果就很好。于是,笔者把“四大发明”分成四个主题,由四个大组分别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这样处理,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能从习以为常的内容中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主动地发现、建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他们的独立性来组织活动。”
有关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现今已深入人心,但实践证明,仅有合作的形式是不够的,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因此,在大组课题项目布置时,笔者明确规定组与组之间要进行评比。由于有了竞争的预设目标,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动力十足。事实表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如能通过明确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把这种好胜心转化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就能达成合作学习的理想效果。比如历史复习课,传统的办法是教师讲、学生练,这种复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培养。于是,笔者尝试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大组进行竞赛,组与组之间轮流互问互答,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见,创造具有挑战性的合作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创设“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既能体会到求知的欢乐,也能感受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那种求知的欢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二、让“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成为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引爆点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如果仅仅依赖教师的讲解,很难取得突破。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感知历史、体验历史的机会,则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
如在九年级历史课“‘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教学中,笔者实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什么是“南北”关系?九年级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是不难回答的,但是为什么“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如何应对、解决“发展”问题?如果只是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的兴趣比较大,笔者创设了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竞争,在具体情景体验中感受“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发展”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既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需要全球共同参与解决。具体的做法是全班分为两个大组:一组代表发展中国家,他们要制订发展计划;另一组代表发达国家,他们要想办法应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以维护自身利益。要求两大组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观点,在课堂上,以相互辩驳的形式展开。上课时组与组之间针锋相对,很是激烈,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得到了激发,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锋,笔者适时让学生打住,然后告诉学生,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为发展问题也是这样争论不休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营造一个模拟现实的平台和情境,整个过程没了教师声嘶力竭的讲解,有的是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有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有的是学生对历史社会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其中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项目是关键的一步。合作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这时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项目或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辩论和讨论学习方式的保证。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主要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具有辩论和讨论的价值,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做足“预设”的功夫,达到课堂“生成”的目的,使“课前合作、课内合作”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体现教学的价值,使学生的“创造与接受课程变为同一过程”。如1898年的戊戌变法,对于是否变法当时各方各派争论不休,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大组模仿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通过辩论,使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明辨了是非。在教学“西安事变”时,西安事变为什么要和平解决是这节的重点,这时就“杀蒋”或“放蒋”展开两大组辩论,让学生在引经据典展开激烈的辩论后,最后得出“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必要一步,若没有这一步,中国历史就得改一改了的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单向认同教师所述结论的封闭式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活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内心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三、让“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成为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平台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必须是积极的、建构性、累积性的、目标性的、诊断性的、反思性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则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升自我指导和反思性学习的能力,促进学习迁移。项目确定后,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内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预见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学“百家争鸣”,笔者让学生分四大组分别介绍展示“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四家。学生在确定主题并分组后,进入各大组自主合作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成果展示的方式都不加以限定,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观点的历史资料,理解和欣赏所描写人物的思维模式,促进自身批判思维的发展;试着从古人的观点出发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填补与过去的时 空差距,缩短与历史人物的距离,从反思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达到“历史使人明智”的目的。
在项目课题展示中,不同大组之间的展示、评比。也有利于学生反思性能力的培养。没有合作的基础,就不会发挥竞争的有效性。组间竞争的过程也是组间互评的过程,评价对调动“教”与“学”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分担失败,对成功者给予鼓励,对失败者予以激励,这既能引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反思,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科学,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多越透彻,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造成依赖性。“合作、竞争”教学策略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质疑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建构知识,完善人格。通过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求发展,真正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目的。
四、对“合作、竞争”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预设教学项目、调控合作过程、进行教学评价等,这比单纯的授课要付出更多精力。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自己感受了作为一个创意设计者的快乐,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当’有学生主动来问下节课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准备些什么的时候时,使笔者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合作、竞争”的教学策略,有利于统合教材,有利于成果的展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注意协调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能力发展的同时掌握相关核心知识;注意“课前预设”的重要性,应对合作过程的不确定性,做到“有备而无患”,“课前合作与课内合作”相辅相成;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竞争前,教师应设法在全班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在一起学习、相互竞争,分享成功的喜悦,发展协作的技巧。
总之,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我们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