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让政治课堂更高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学习的高效是我们每位教师永远追寻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理想目标,依赖于我们每个教师认真充分的备课,依托于我们教师个人不同的教育机智,依靠于精心设计的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这些看似都是每个教师个体的工作,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在高中政治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忽视预习工作,只是上课听听,课后记记。由于缺少学习的主动意识,学生的课堂效率并不高。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人人关注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学科预习环节中略做一点尝试。从预习抓起,落实预习的基本任务,并可以设计多样的预习方式,提升学生的预习热情,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一、预习的必要性及误区
  
  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预习在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预习既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经常预习会使自学能力明显增强,使学习主动、高效。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事半功倍。预习也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非常被动,课堂效率就降低了,久而久之,学生对政治学科也没了兴趣。但是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不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率。因此,须养成预习的习惯,否则上课吃力,抓不住重点,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课,岂不是得不偿失。
  此外,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预习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高效率听课作好铺垫,因此不必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彻底搞清一切,很多学生在试图养成预习习惯的开始往往出现此类情况,以至不堪重负很快放弃。二是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听讲,万不可因为预习过后对课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就洋洋得意、松心懈怠,否则与舍本逐末无二。
  
  二、有效预习的策略
  
  自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一直面临着一个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的预习变得有效,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针对学生往往忽视预习这一环节,课前根本没预习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认为,要想让预习落到实处并真正发挥作用,可以尝试把预习的时间安排在课堂上。这从政治课程的实际来讲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由于政治课一框内容较少并相对简单。具体操作如下:
  1.明确预习任务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是看看书而已,还要考虑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可以吗?”“新学的知识和之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可能大部分老师都这样说过:“同学们,下堂课我们将学习××内容,请同学们预习一下。”其实,这样的预习布置是无效的。因为预习的任务是模糊的,所以预习的过程是不可监控的,预习的效果也是不可测量的。有效的预习应该要有明确的任务,即学生们看教材内容时应带着哪几个问题利用几分钟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完成,而这几个问题的设置要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相连。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好了。在此需特别注意,教师只需安排预习的具体时间及设置具体的问题,而寻找答案的任务可以选择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的方法由学生完成。这一举措可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观察学生表现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有较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加以鼓励;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在课内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准备,并逐渐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
  3.预习效果评价
  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不一定知道学生的预习效果,因为没有检查,往往是学生预习得很认真,却得不到教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对预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习一定要有检查有评价,为了能够调动学生认真预习,保证预习质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利用好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搭建平台,教师不要急着去说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试着说,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即学生的学情,以学定教,只在学生疑难处讲解,避免无效教学,提高预习质量及课堂教学效率。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充分重视预习,合理利用预习,使预习成为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岩棉或聚氨酯夹芯板是在铝板和钢板之间放入高密度的岩棉或聚氨酯泡沫制成,集保温、防火、隔声等性能于一体,且能够按建筑设计的要求,对其长度和宽度量身定制,施工简单,应用
被动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
王粲(公元一七七年——公元二一七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他生活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环境中,有“文若春华,思若泉涌,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长期大量的工程活动难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其中最为明显的为黄土边坡失稳,这种黄土边坡在形成后由于结构不稳定很容易受到三维破坏。目前,工程中常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对边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联想和推理论证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综合素质。下面就如何改进与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加强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初中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神奇和遐想,对知识充满渴望,有一定的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而初三化学每年都是各门学科中结课最晚的,随着新课的结束,三月底或四月初各学校逐渐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只有两个多月的复习时间,既要完成上下册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时间少,任务重,因此,只有合理地安排复习进程,才能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那么,初三化学如何复
当前的词汇教学,教师还习惯于孤立地教生词,脱离语境地解释词汇的意义,导致学生感到二语难学,感受不到语言的美,课后留给学生的是支离破碎的词和知识点。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