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弘扬,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作用以及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从教师与学生的不同维度,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 历史教学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19
初中历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是一个载体,学生通过历史文化的学习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衍生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而文化的发展又会推动历史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形成自古就是融合在一起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历史教育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而这些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都被载入了史册。所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同时还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精神,学习到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融合,已形成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被引入我国,而且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在不断交融,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文化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思想意识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成熟稳定的时期,自我意识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进行鉴赏与接受,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净化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我国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凝聚了我国劳动人们的智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
在初中教育中,历史通常被当作一个辅助学科,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没有给予重视。因而对历史教学也没有给予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够严格,甚至有一部分历史教师并没有对历史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就登台讲课,导致教学内容生硬,照本宣科,从而缺失了历史学科应有的乐趣,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模式欠佳
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大体可分為两种:一是教师讲授的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讲,历史知识被机械地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比较死板,基本的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另外一种学习模式是学生完全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将全部的学习任务交由学生自行完成,课堂上主要的内容是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由讨论,而教师只是发挥着布置任务的功能。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了主导功能,但是降低了教学效率。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由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较多,比较零散,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就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四、初中历史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知识内容非常丰富的学科,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所以想要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具备优秀的品格和个人情操。其次,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修养。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学识。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准确、深入的把握,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历史价值,同时把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传播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又能够保障教学秩序,使历史教学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
2.通过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首先,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具有启迪性,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会出现很多的名人名言,而这些名人名言所表达的思想都是具有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将司马迁的人生观念充分表现出来,通过这些语句能够深刻地感悟到这些伟人高尚的情操和人生品格,能够引导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其次,在历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我国各个历史朝代的兴衰荣辱,使学生意识到任何时期国家的繁荣兴盛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如果只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那么势必会有衰败的一天,从而使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活观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家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渗透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另外,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本身就会涉及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孔子学说,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当今的一些实例来让学生意识到,古人的哲学观念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3.结合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进行历史教学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教材内容,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背景拓展知识层面,从而挖掘出历史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接受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到同一个文字在各个时期的多种字体,从而让学生对文字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
4.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艺术作品进行文化渗透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不乏思想与文化的专题,这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一些与艺术品相关的专题,图片的展示要比文字的复述更加形象、生动。艺术品也是古人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从艺术作品中能够体现出时代背景、文化特征以及人文思想等。比如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充分展示出了华夏文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故宫是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特色的代表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除此之外,从故宫的建筑格局中,我们能够看到古代社会的皇权至上、等级分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皇权的文化特点。
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新的课堂要求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培养他们博古通今的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文化自信,更有利于他们勇对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拥有敢于前行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2期。
[2] 杨志平《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渗透》,《青少年日记》2011年第6期。
[3] 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河南大学2013年。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 历史教学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19
初中历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是一个载体,学生通过历史文化的学习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衍生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而文化的发展又会推动历史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形成自古就是融合在一起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历史教育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而这些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都被载入了史册。所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同时还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精神,学习到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融合,已形成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被引入我国,而且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在不断交融,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文化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思想意识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成熟稳定的时期,自我意识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进行鉴赏与接受,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净化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我国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凝聚了我国劳动人们的智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
在初中教育中,历史通常被当作一个辅助学科,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没有给予重视。因而对历史教学也没有给予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够严格,甚至有一部分历史教师并没有对历史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就登台讲课,导致教学内容生硬,照本宣科,从而缺失了历史学科应有的乐趣,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模式欠佳
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大体可分為两种:一是教师讲授的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讲,历史知识被机械地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比较死板,基本的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另外一种学习模式是学生完全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将全部的学习任务交由学生自行完成,课堂上主要的内容是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由讨论,而教师只是发挥着布置任务的功能。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了主导功能,但是降低了教学效率。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由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较多,比较零散,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就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四、初中历史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知识内容非常丰富的学科,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所以想要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具备优秀的品格和个人情操。其次,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修养。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学识。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准确、深入的把握,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历史价值,同时把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传播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又能够保障教学秩序,使历史教学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
2.通过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首先,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具有启迪性,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会出现很多的名人名言,而这些名人名言所表达的思想都是具有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将司马迁的人生观念充分表现出来,通过这些语句能够深刻地感悟到这些伟人高尚的情操和人生品格,能够引导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其次,在历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我国各个历史朝代的兴衰荣辱,使学生意识到任何时期国家的繁荣兴盛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如果只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那么势必会有衰败的一天,从而使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活观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家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渗透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另外,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本身就会涉及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孔子学说,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当今的一些实例来让学生意识到,古人的哲学观念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3.结合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进行历史教学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教材内容,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背景拓展知识层面,从而挖掘出历史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接受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到同一个文字在各个时期的多种字体,从而让学生对文字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
4.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艺术作品进行文化渗透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不乏思想与文化的专题,这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一些与艺术品相关的专题,图片的展示要比文字的复述更加形象、生动。艺术品也是古人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从艺术作品中能够体现出时代背景、文化特征以及人文思想等。比如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充分展示出了华夏文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故宫是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特色的代表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除此之外,从故宫的建筑格局中,我们能够看到古代社会的皇权至上、等级分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皇权的文化特点。
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新的课堂要求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培养他们博古通今的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文化自信,更有利于他们勇对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拥有敢于前行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2期。
[2] 杨志平《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渗透》,《青少年日记》2011年第6期。
[3] 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河南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