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兰妮
深圳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患癌症,之后又受抑郁症的折磨。她坚强地与命运搏斗,不仅不再忌讳谈论病情,还创造了在双重病痛的折磨下写作的奇迹。近期作品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早晨起床,李兰妮去客房看吉娃娃,发现它又吐又拉,神情萎靡,额头发烫。用毛巾替它擦拭干净,喂清水它不喝,撒犬粮它不动。李兰妮暗想,没给它洗澡呀?连干洗粉都没来得及擦,昨晚熄灯时还正常,才半个晚上就蔫儿了。
赶紧送去东北老板娘的宠物店。老板娘说要打针,说新买的小狗说病就病,打几针就好。于是老板娘很麻利地给小吉娃娃打了两针,又叫来一个小姑娘给她帮忙,原来还要打吊瓶。
她们把小吉娃娃四肢分别绑起来,用针头一遍又一遍地穿过来刺过去,总扎不到血管。小吉娃娃痛得“哼哼”叫,声音像极了一个小孩,李兰妮心疼。
李兰妮是久病之人,打吊瓶对她来说,比吃药容易。有段时间住院打吊瓶,手背上、胳膊上针眼太多,后来只能扎脚背,血管扎破多次她也不怕。护士说,她的血管天生比别人的脆,针头稍一用力血管就破,血就在里面涌,鼓起一个血包。有时一瓶水吊着吊着血管就鼓起来了,再换个地方扎。李兰妮习惯了针头刺穿皮肤扎向血管时近乎痉挛的痛,她习惯盯着针头看,看它怎样在皮下穿来刺去扎入血管。可是,看到小吉娃娃四肢绑在凳子上,很像在看一个小孩子受刑。
老板娘看她蹲在一旁脸色发白,很关心地说:“狗狗血管细,打吊瓶比人慢得多。放心吧,小狗就在我这儿住院治疗。一瓶吊水八十元,住宿一晚给你按内部价收三十五元,你留一千五百元押金走好了。”
李兰妮坚持了近两个小时,一会儿蹲,一会儿站,头晕恶心了。老板娘说她脸色发青,嘴唇白得可怕。李兰妮留下钱,摸摸吉娃娃的小脑瓜儿,它好像更蔫儿了,凸出的大眼睛无神地看着李兰妮,连出声的力气都没了。
“姐啊,别担心,这瓶打完它就能缓过来,晚上还得再打一瓶。用不了三天,肯定活蹦乱跳。”
不能不走了,晕。等出租车时,人似乎要往后倒,李兰妮定定神,扶着街边一个广告牌。
回家没吃午饭,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才忙了一天就快倒下了,真是没用,不配养狗。
傍晚接到宠物店老板娘的电话,说话含含糊糊,信号也不太好。意思是小吉娃娃没见好,要用点更好的针药,还要做好思想准备,这种狗狗夭折率最高。
心里沉、堵。
第二天上街想去宠物店,老板娘来电话,小狗狗病死了。
李兰妮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负面情绪蔓延开来。真是造孽,就不该买它回家。如果不买它,它在犬舍里待着不会病,即使病也不会死。
又造孽了,有罪,怎么才能赎罪呢?
老板娘说:“我帮你处理,省得你难过。押金剩下一千一,过两天你来还给你。”
李兰妮求她用这钱处理小吉娃娃的后事,求她帮着买个好看的盒子,用干净的吸水毛巾裹好它,请人把它埋到莲花山脚下,最好是一棵大树下。
李兰妮说啥老板娘都答应,可心里依然有挥之不去的难过。
几天后,李兰妮把给小吉娃娃买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宠物店老板娘。那些用品几乎没用过,李兰妮托她送给收留流浪狗狗的好心人。
一周过去了,回到深圳家中,依然能闻到小吉娃娃的气味。
一年过去了,回到深圳家中,依稀还能闻到小吉娃娃的气味。
李兰妮迅速启动遗忘机制。她真的做到了,忘记了它是“小男生”还是“小女生”,忘记了它的模样,忘记了它走路的样子。李兰妮没来得及给它起名字,没来得及喜欢上它。但是,它的大眼睛留在李兰妮记忆中不愿触动的最深处。
三年了,李兰妮以为自己完全忘记它了。但是,这个黑夜,它的神情在李兰妮眼前闪动。难过的感觉急速涌上来,头痛,心脏闷痛。
深圳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患癌症,之后又受抑郁症的折磨。她坚强地与命运搏斗,不仅不再忌讳谈论病情,还创造了在双重病痛的折磨下写作的奇迹。近期作品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早晨起床,李兰妮去客房看吉娃娃,发现它又吐又拉,神情萎靡,额头发烫。用毛巾替它擦拭干净,喂清水它不喝,撒犬粮它不动。李兰妮暗想,没给它洗澡呀?连干洗粉都没来得及擦,昨晚熄灯时还正常,才半个晚上就蔫儿了。
赶紧送去东北老板娘的宠物店。老板娘说要打针,说新买的小狗说病就病,打几针就好。于是老板娘很麻利地给小吉娃娃打了两针,又叫来一个小姑娘给她帮忙,原来还要打吊瓶。
她们把小吉娃娃四肢分别绑起来,用针头一遍又一遍地穿过来刺过去,总扎不到血管。小吉娃娃痛得“哼哼”叫,声音像极了一个小孩,李兰妮心疼。
李兰妮是久病之人,打吊瓶对她来说,比吃药容易。有段时间住院打吊瓶,手背上、胳膊上针眼太多,后来只能扎脚背,血管扎破多次她也不怕。护士说,她的血管天生比别人的脆,针头稍一用力血管就破,血就在里面涌,鼓起一个血包。有时一瓶水吊着吊着血管就鼓起来了,再换个地方扎。李兰妮习惯了针头刺穿皮肤扎向血管时近乎痉挛的痛,她习惯盯着针头看,看它怎样在皮下穿来刺去扎入血管。可是,看到小吉娃娃四肢绑在凳子上,很像在看一个小孩子受刑。
老板娘看她蹲在一旁脸色发白,很关心地说:“狗狗血管细,打吊瓶比人慢得多。放心吧,小狗就在我这儿住院治疗。一瓶吊水八十元,住宿一晚给你按内部价收三十五元,你留一千五百元押金走好了。”
李兰妮坚持了近两个小时,一会儿蹲,一会儿站,头晕恶心了。老板娘说她脸色发青,嘴唇白得可怕。李兰妮留下钱,摸摸吉娃娃的小脑瓜儿,它好像更蔫儿了,凸出的大眼睛无神地看着李兰妮,连出声的力气都没了。
“姐啊,别担心,这瓶打完它就能缓过来,晚上还得再打一瓶。用不了三天,肯定活蹦乱跳。”
不能不走了,晕。等出租车时,人似乎要往后倒,李兰妮定定神,扶着街边一个广告牌。
回家没吃午饭,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才忙了一天就快倒下了,真是没用,不配养狗。
傍晚接到宠物店老板娘的电话,说话含含糊糊,信号也不太好。意思是小吉娃娃没见好,要用点更好的针药,还要做好思想准备,这种狗狗夭折率最高。
心里沉、堵。
第二天上街想去宠物店,老板娘来电话,小狗狗病死了。
李兰妮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负面情绪蔓延开来。真是造孽,就不该买它回家。如果不买它,它在犬舍里待着不会病,即使病也不会死。
又造孽了,有罪,怎么才能赎罪呢?
老板娘说:“我帮你处理,省得你难过。押金剩下一千一,过两天你来还给你。”
李兰妮求她用这钱处理小吉娃娃的后事,求她帮着买个好看的盒子,用干净的吸水毛巾裹好它,请人把它埋到莲花山脚下,最好是一棵大树下。
李兰妮说啥老板娘都答应,可心里依然有挥之不去的难过。
几天后,李兰妮把给小吉娃娃买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宠物店老板娘。那些用品几乎没用过,李兰妮托她送给收留流浪狗狗的好心人。
一周过去了,回到深圳家中,依然能闻到小吉娃娃的气味。
一年过去了,回到深圳家中,依稀还能闻到小吉娃娃的气味。
李兰妮迅速启动遗忘机制。她真的做到了,忘记了它是“小男生”还是“小女生”,忘记了它的模样,忘记了它走路的样子。李兰妮没来得及给它起名字,没来得及喜欢上它。但是,它的大眼睛留在李兰妮记忆中不愿触动的最深处。
三年了,李兰妮以为自己完全忘记它了。但是,这个黑夜,它的神情在李兰妮眼前闪动。难过的感觉急速涌上来,头痛,心脏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