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54-01
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运用到教学之中,并在教学之中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的动力。学生如果带着深厚的兴趣学习,便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想象丰富,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1.选择适宜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
2.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例如,教学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先出示一组口算题:12×30=( ),120×30=( ),1200×300=( )。之后,让学生列竖式计算:160000×4000。有位学生这样列式:
160000×4000=640000000
16
× 4
640000000
此时,班上有部分同学“哄”地发出嘲笑声,这时我问:你们有意见是吗?全错了吗?有没有正确的地方呢?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答案是正确的;有的说计算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先将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上零……我接着说:“是呀,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时,将零前面的数先乘,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新知,他真厉害,已经领会了,不过,竖式的零是不能漏写的。同学们不但要发现他人的错误,而且要发现其中合理的成份,你们说对吗?”我这样处理,既教育了其他学生,又使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即使是彻底错了,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给予机会让他争取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转换角色,变“主宰”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力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用一种方法,有的用两种方法。最后通过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同点都是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讨论总结出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和方法。
2.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需要创新性。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数学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如,在教学“把两个棱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时,学生们受定势影响,都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列式,列成:2×5×5×4+5×5×2=250(平方厘米)。这时我让学生拿出两个正方体拼一拼,观察想想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有些同学恍然大捂,列出了(12-2)×5×5=250(平方厘米)。
三、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学会学习”已是21世纪人们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的研究、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操作、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提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学习,总结学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将课前带来的许多的三角形,用剪刀割、补、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在去学习梯形、圆形等面积就会得心入手,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才能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常立,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数学资源网
[2]佚名,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中国教学网
[3]杨静,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
[4]刘赞,如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5]莫日烈,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运用到教学之中,并在教学之中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的动力。学生如果带着深厚的兴趣学习,便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想象丰富,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1.选择适宜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
2.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例如,教学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先出示一组口算题:12×30=( ),120×30=( ),1200×300=( )。之后,让学生列竖式计算:160000×4000。有位学生这样列式:
160000×4000=640000000
16
× 4
640000000
此时,班上有部分同学“哄”地发出嘲笑声,这时我问:你们有意见是吗?全错了吗?有没有正确的地方呢?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答案是正确的;有的说计算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先将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上零……我接着说:“是呀,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时,将零前面的数先乘,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新知,他真厉害,已经领会了,不过,竖式的零是不能漏写的。同学们不但要发现他人的错误,而且要发现其中合理的成份,你们说对吗?”我这样处理,既教育了其他学生,又使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即使是彻底错了,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给予机会让他争取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转换角色,变“主宰”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力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用一种方法,有的用两种方法。最后通过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同点都是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讨论总结出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和方法。
2.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需要创新性。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数学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如,在教学“把两个棱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时,学生们受定势影响,都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列式,列成:2×5×5×4+5×5×2=250(平方厘米)。这时我让学生拿出两个正方体拼一拼,观察想想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有些同学恍然大捂,列出了(12-2)×5×5=250(平方厘米)。
三、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学会学习”已是21世纪人们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的研究、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操作、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提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学习,总结学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将课前带来的许多的三角形,用剪刀割、补、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在去学习梯形、圆形等面积就会得心入手,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才能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常立,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数学资源网
[2]佚名,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中国教学网
[3]杨静,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
[4]刘赞,如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5]莫日烈,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