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实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开展小组实验合作不仅作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还可以帮助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实验合作将传统教学在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还能促进三维教学长足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组合作;学习
2015年中考全肇庆市物理科考生人数是42520人,全市中考物理平均分是51.9分。最高分是100分,全市只有4人获得满分。各区间分数段人数如下:85-100(分)共有4172人;70-85(分)共有7931人;60-70(分)共有5444人;50-60(分)共有4560人;40-50(分)共有5098人;40分以下共有15998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质量总体还不高,40分以下人数占考生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此外,2015年肇庆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全市约有22230人,全市物理平均分只有29.1分。对于肇庆市物理教学质量总体不高我也反思过,通过这几年的考查,在各种物理教研活动中听了很多物理老师上的课。发现大部分老师为了应试教育的学业成绩,课堂上主要理论教学为主,轻视实践教学。如: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验操作不足现象,特别对于一些较为烦琐的实验;有的教师只是重理论轻操作,省去了实验操作过程;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包办代替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探究实验变为演示实验,甚至直接讲解实验的现象或者把实验过程敷衍过去。这样不但没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剥夺学生探究实验的机会。如果有扎实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实验印象,为学生以后更乐意参与到物理课堂当中奠定基础。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总体质量,现在当务之急,老师要认真实施新课标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上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积极效应,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分组探究实验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独立自主获取新知的方式。《初中物理新课标》设置了129个师生活动,22 个学生合作探究实验,46个课外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原教材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增加幅度显著。说明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实验过程能够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进入情境,不但可以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把学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沪粤版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教材一个难点,传统教学设计是教师把几种成像实验演示给学生看,生成规律要求学生牢记,这种做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但是新课程实施后,一些教师由于对学生自行探究能力有所怀疑,所以分组后量身定做地按照2倍焦距以外、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1倍焦距内等情况给了一些有关物距的实验数据作为参考,并且还把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告诉给学生。比如,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关系。这种旧经验方法效果很不好,学生没有真正解决这节课的学习难点。学生也不理解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进行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位置的调节。
我在这节教学时,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小组合作,让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出可能的位置后,学生对仪器的安装以及位置关系都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后来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在讨论仪器的摆放、物距的大小,分析看不到像的原因,甚至有的小组还在争论改变物距时到底是移动透镜好还是移动蜡烛好。经过小组成员结合书本的理论与老师之前的指导,他们边做实验边记录和相互讨论,小组成员找到了为什么要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以及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都能很轻松的解决。
又如,串联的彩灯(如图),当闭合开关后小灯都不亮,说明其中1盏灯的灯丝烧断,让大家去找到哪盏灯坏了。所需器材由小组成員自选。过去我的教学方式就是自己演示给学生看。用一根导线分别与每一盏并联,最终老师自己找到答案,而学生却不太明白。
现在我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组讨论,由小组成员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小组成员讨论,我发现有小组提出用电压表检测,有小组提出用电流表检测,有的小组提出用另外一只完好的灯泡分别代替电路中的每一只灯泡,有的小组提出用一根导线来检测等。当然在每个小组提出的方法中,有的是可行的,有的不是可行的,经过小组合作实验后把不可行方法的剔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能够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而且大部分同学都判断出哪盏灯坏。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分组要讲究方法,教师通常采用自由组合分组。在日常的小组合作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要求各组的成员在性别和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现在我以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研究物体的浮沉重要条件》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开展小组实验合作之前,把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其中有2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让每个小组合作成员根据课本内容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实验操作不一样。有的用两个杯子,一个杯子有盐水,一个杯子有清水,然后把鸡蛋分别放进其中,放进盐水杯中,鸡蛋就悬浮在盐水中,再把此鸡蛋放进清水里,就见鸡蛋下沉。有的用三个杯子,一个杯子稀盐水,一个杯子浓盐水,一个生杯子放清水,然后把鸡蛋放入其中。鸡蛋放进稀盐水杯中,则悬浮在盐水中;鸡蛋放进浓盐水中,则漂浮在水面上;鸡蛋放进清为水里,则鸡蛋下沉。有的只用一个杯子,先放清水,然后把鸡蛋放入杯子,刚开始看到鸡蛋下沉。然后慢慢加入食盐,则见到等鸡蛋慢慢上升,当他们看到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如果不继续加入食盐,鸡蛋则不会再上升了,它会静止悬浮在盐水中。如果再继续加食盐鸡蛋会上升,最终漂浮于盐水中。不管哪个实验方案,最后每个小组都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每个人都明白:鸡蛋在盐水中受到了浮力和重力作用,鸡蛋处于不同状态是由于液体密度的变化导致浮力的变化。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有一个不一样合作学习的方式,他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容易接受书本的知识。在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倡导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尝试通过自己探索获得成功的快乐,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丁伯荣.走进新课程[M].江苏出版社,2003.
[2] 刘启龙.合作学习的探索[J].物理教学,2002.
【关键词】新课标;小组合作;学习
2015年中考全肇庆市物理科考生人数是42520人,全市中考物理平均分是51.9分。最高分是100分,全市只有4人获得满分。各区间分数段人数如下:85-100(分)共有4172人;70-85(分)共有7931人;60-70(分)共有5444人;50-60(分)共有4560人;40-50(分)共有5098人;40分以下共有15998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质量总体还不高,40分以下人数占考生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此外,2015年肇庆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全市约有22230人,全市物理平均分只有29.1分。对于肇庆市物理教学质量总体不高我也反思过,通过这几年的考查,在各种物理教研活动中听了很多物理老师上的课。发现大部分老师为了应试教育的学业成绩,课堂上主要理论教学为主,轻视实践教学。如: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验操作不足现象,特别对于一些较为烦琐的实验;有的教师只是重理论轻操作,省去了实验操作过程;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包办代替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探究实验变为演示实验,甚至直接讲解实验的现象或者把实验过程敷衍过去。这样不但没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剥夺学生探究实验的机会。如果有扎实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实验印象,为学生以后更乐意参与到物理课堂当中奠定基础。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总体质量,现在当务之急,老师要认真实施新课标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上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积极效应,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分组探究实验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独立自主获取新知的方式。《初中物理新课标》设置了129个师生活动,22 个学生合作探究实验,46个课外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原教材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增加幅度显著。说明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实验过程能够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进入情境,不但可以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把学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沪粤版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教材一个难点,传统教学设计是教师把几种成像实验演示给学生看,生成规律要求学生牢记,这种做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但是新课程实施后,一些教师由于对学生自行探究能力有所怀疑,所以分组后量身定做地按照2倍焦距以外、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1倍焦距内等情况给了一些有关物距的实验数据作为参考,并且还把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告诉给学生。比如,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关系。这种旧经验方法效果很不好,学生没有真正解决这节课的学习难点。学生也不理解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进行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位置的调节。
我在这节教学时,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小组合作,让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出可能的位置后,学生对仪器的安装以及位置关系都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后来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在讨论仪器的摆放、物距的大小,分析看不到像的原因,甚至有的小组还在争论改变物距时到底是移动透镜好还是移动蜡烛好。经过小组成员结合书本的理论与老师之前的指导,他们边做实验边记录和相互讨论,小组成员找到了为什么要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以及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都能很轻松的解决。
又如,串联的彩灯(如图),当闭合开关后小灯都不亮,说明其中1盏灯的灯丝烧断,让大家去找到哪盏灯坏了。所需器材由小组成員自选。过去我的教学方式就是自己演示给学生看。用一根导线分别与每一盏并联,最终老师自己找到答案,而学生却不太明白。
现在我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组讨论,由小组成员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小组成员讨论,我发现有小组提出用电压表检测,有小组提出用电流表检测,有的小组提出用另外一只完好的灯泡分别代替电路中的每一只灯泡,有的小组提出用一根导线来检测等。当然在每个小组提出的方法中,有的是可行的,有的不是可行的,经过小组合作实验后把不可行方法的剔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能够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而且大部分同学都判断出哪盏灯坏。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分组要讲究方法,教师通常采用自由组合分组。在日常的小组合作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要求各组的成员在性别和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现在我以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研究物体的浮沉重要条件》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开展小组实验合作之前,把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其中有2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让每个小组合作成员根据课本内容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实验操作不一样。有的用两个杯子,一个杯子有盐水,一个杯子有清水,然后把鸡蛋分别放进其中,放进盐水杯中,鸡蛋就悬浮在盐水中,再把此鸡蛋放进清水里,就见鸡蛋下沉。有的用三个杯子,一个杯子稀盐水,一个杯子浓盐水,一个生杯子放清水,然后把鸡蛋放入其中。鸡蛋放进稀盐水杯中,则悬浮在盐水中;鸡蛋放进浓盐水中,则漂浮在水面上;鸡蛋放进清为水里,则鸡蛋下沉。有的只用一个杯子,先放清水,然后把鸡蛋放入杯子,刚开始看到鸡蛋下沉。然后慢慢加入食盐,则见到等鸡蛋慢慢上升,当他们看到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如果不继续加入食盐,鸡蛋则不会再上升了,它会静止悬浮在盐水中。如果再继续加食盐鸡蛋会上升,最终漂浮于盐水中。不管哪个实验方案,最后每个小组都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每个人都明白:鸡蛋在盐水中受到了浮力和重力作用,鸡蛋处于不同状态是由于液体密度的变化导致浮力的变化。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有一个不一样合作学习的方式,他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容易接受书本的知识。在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倡导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尝试通过自己探索获得成功的快乐,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丁伯荣.走进新课程[M].江苏出版社,2003.
[2] 刘启龙.合作学习的探索[J].物理教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