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课堂提问要讲求艺术性:设疑新颖,激发情趣;化难为易,深题浅问;巧设“矛盾”,激活思维。这些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增进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功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巧妙的课堂提问具有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增进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功能。因此,课堂提问要讲求艺术性。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文章重点之处提出疑问,能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步入新的求知境界,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问时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改变提问的角度,问题要提得巧,能够让学生深思,能够步步推进学生的思维进程。在课堂提问中适当以趣激之,让兴趣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始终跟着兴趣走,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共同来看看文章的题目,你认为题目中的哪个字最重要?”学生回答:“变。”我接着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这个‘变’字反映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我接着问:“难道在当时的社会,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仅有一个吗?”学生回答:“有无数个,奥楚蔑洛夫只是一个典型。”这样来提出问题,能克服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病,形成起伏不断的教学高潮,把学生变为喷泉翻涌的“思而得知”的主动状态。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且探幽发微,推陈出新。
二、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要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最重要一点,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好是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课堂提问的目的,理想的提问方式应该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小说《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为“深题浅问”。深题浅问,要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忌肤浅粗糙、浅尝辄止。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将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对一些写作背景、内容、主题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都很遥远的作品,教师更要注意,设计问题时适当地把那个时代“活水”引入课堂,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激发其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把文章学好。
三、巧设“矛盾”,激活思维
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富有幻想,他们往往对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之心和求知欲望,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中信息的敏感度。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利用学生这种可贵的特点,使学生積极主动去思考、分析、探讨、感悟,不仅能使学生达到教师设计本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他们受用终身的自学能力。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时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呢?我认为应该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心理和理解上的障碍,让他们深入挖掘发现问题和认知事物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解决问题,得到正确的答案。例如,我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时,一开始就提问:文题中的两个“死”字该如何理解?“死”与“不死”矛盾吗?文章结尾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迫不及待地阅读文章,想从文中寻找到答案。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往往感到疲乏,注意力开始分散。为此,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抓住教学时机,找到突破口,设置问题的“矛盾”,形成心理上的一种“冲突”,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解决本文字的教学难点。可见,巧设“矛盾”,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生疑、解疑的过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想要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那么就离不开对教学实践的丰富积累、理性思考,不断地学习充实。只要我们认真准备、潜心钻研,以最适当的方式提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巧妙的课堂提问具有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增进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功能。因此,课堂提问要讲求艺术性。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文章重点之处提出疑问,能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步入新的求知境界,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问时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改变提问的角度,问题要提得巧,能够让学生深思,能够步步推进学生的思维进程。在课堂提问中适当以趣激之,让兴趣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始终跟着兴趣走,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共同来看看文章的题目,你认为题目中的哪个字最重要?”学生回答:“变。”我接着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这个‘变’字反映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我接着问:“难道在当时的社会,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仅有一个吗?”学生回答:“有无数个,奥楚蔑洛夫只是一个典型。”这样来提出问题,能克服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病,形成起伏不断的教学高潮,把学生变为喷泉翻涌的“思而得知”的主动状态。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且探幽发微,推陈出新。
二、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要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最重要一点,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好是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课堂提问的目的,理想的提问方式应该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小说《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为“深题浅问”。深题浅问,要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忌肤浅粗糙、浅尝辄止。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将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对一些写作背景、内容、主题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都很遥远的作品,教师更要注意,设计问题时适当地把那个时代“活水”引入课堂,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激发其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把文章学好。
三、巧设“矛盾”,激活思维
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富有幻想,他们往往对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之心和求知欲望,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中信息的敏感度。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利用学生这种可贵的特点,使学生積极主动去思考、分析、探讨、感悟,不仅能使学生达到教师设计本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他们受用终身的自学能力。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时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呢?我认为应该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心理和理解上的障碍,让他们深入挖掘发现问题和认知事物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解决问题,得到正确的答案。例如,我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时,一开始就提问:文题中的两个“死”字该如何理解?“死”与“不死”矛盾吗?文章结尾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迫不及待地阅读文章,想从文中寻找到答案。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往往感到疲乏,注意力开始分散。为此,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抓住教学时机,找到突破口,设置问题的“矛盾”,形成心理上的一种“冲突”,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解决本文字的教学难点。可见,巧设“矛盾”,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生疑、解疑的过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想要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那么就离不开对教学实践的丰富积累、理性思考,不断地学习充实。只要我们认真准备、潜心钻研,以最适当的方式提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