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图书馆服务也开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融入大数据分析,研究如何进行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有必要结合完善信息归纳总结、做好共享机制引导、关注用户个性化定制、注重软件硬件建设及精准服务人才培养等策略开展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042-02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彰显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应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逐渐发生变化。如何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满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成为高校图书馆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个性化服务是大数据时代的趋势,能够满足师生学习与科研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探索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要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发生了一些变化,管理内容从原本的纯文字资源逐渐向图片、文字、视频等综合方面发展。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有必要结合大数据背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1.精准性
在大数据时代,搜集、整理适合师生学习的信息资源是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化定位,并实现精准化推送,这是确保图书馆服务有效性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2.时效性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是重要原则。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师生个体学习与科研需求,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实时准确推送文献信息,帮助师生在纷繁的信息中快速获得所要的资料,提高师生使用图书馆的效率。
3.对应性
信息数据与用户需求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才能确保数据的匹配性,为高校师生提供精准化服务。为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结合师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学历背景、读书偏好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让不同需求的人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料,实现个性化服务。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汇集中心,是高校师生学习与科研的重要场所。不同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图书馆结合师生的个体需求,探索个性化服务途径,缩短师生找书时间,提高师生使用图书馆的效率,为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完善信息归纳总结,保证信息高效运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保证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性,高校图书馆要做好信息归纳总结工作,这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归纳,做好总结工作,以更好地掌握数据信息,完善基础性的服务。同时,在归纳整合信息的过程中,要分析师生个体的需求,构建一个强大的网络信息筛选系统,为师生个性化服务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
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校内用户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类用户所需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确保信息归纳总结的层次性和高效性。结合图书馆用户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其中教师可以分为教授、辅导员、讲师,学生可以划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等。不同的人员对图书的需求有所不同,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相关数据,确定使用人员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融入系统供学生选择使用。以本科学生筛选系统为例,高校图书馆可以融入更多与学生专业名词相关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日常需求分析,将一些高频词汇融入到图书管理和图书引导之中,从而让图书馆个性化系统检索更加准确、高效。
2.做好共享机制引导,保证信息互通互补
受限于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想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整合多元化的资源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其他图书馆进行资源交换与整合,继而优化图书馆多元化管理模式,丰富图书馆的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大数据算法,在优化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析,实现图书馆之间资源的互通互补,继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多元化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储备体系。
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高校城际资源交换共享、与社会图书馆资源共享等方式,确保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补,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最优化应用。以高校城际资源交换共享为例,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资源内容,汇总本地高校图书资源信息,实现本校师生线上自主查阅,并通过对非本校师生发放借阅证等方式,保证大学城内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图书资源。也可以通过图书馆之间的对接,采用互换图书的方式,确保图书资源的互通互补,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关注用户个性化定制,做好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离不开用户个性化定制。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分析师生信息,对用户信息检索、线上线下资源订阅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师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个性化体验。
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某一个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其所专注的领域和感兴趣的方面。然后借助大數据技术,搜索图书馆中与其所关注领域相关的信息,并借助微信或者微博等平台进行精准化推送。这样可以确保此用户及时掌握图书馆资源信息,并根据个体需求选择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此外,还可以借助线上检索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在线精准化检索服务,以便师生及时获取所需的电子化资源。
4.注重软件硬件建设,培养精准服务人才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资源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处于需要提升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结合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注重软件硬件更新,培养精准服务人才,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例如,及时采购软件、硬件设备之后,高校图书馆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图书馆为管理人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操作训练指导。要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帮助管理人员尽快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组织线上交流和培训。当工作人员使用相关设备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群与其他人员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多精准服务人才,推动图书馆管理工作精准化发展,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图书馆工作已经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融入大数据分析,研究如何进行个性化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高校图书馆有必要结合完善信息归纳总结、做好共享机制引导、关注用户个性化定制、注重软件硬件建设及精准服务人才培养等策略开展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图书馆成为师生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艳,吕鹏,李珑.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02).
[2]赵秀静.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模型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12).
[3]栾旭伦.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08).
[4]邵广盛,李逸依.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个性化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S1).
[5]左素素.基于智能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03).
[6]江涛.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云平台个性化服务系统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03).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042-02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彰显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应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逐渐发生变化。如何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满足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成为高校图书馆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个性化服务是大数据时代的趋势,能够满足师生学习与科研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探索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要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发生了一些变化,管理内容从原本的纯文字资源逐渐向图片、文字、视频等综合方面发展。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有必要结合大数据背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1.精准性
在大数据时代,搜集、整理适合师生学习的信息资源是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化定位,并实现精准化推送,这是确保图书馆服务有效性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2.时效性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是重要原则。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师生个体学习与科研需求,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实时准确推送文献信息,帮助师生在纷繁的信息中快速获得所要的资料,提高师生使用图书馆的效率。
3.对应性
信息数据与用户需求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才能确保数据的匹配性,为高校师生提供精准化服务。为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结合师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学历背景、读书偏好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让不同需求的人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料,实现个性化服务。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汇集中心,是高校师生学习与科研的重要场所。不同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图书馆结合师生的个体需求,探索个性化服务途径,缩短师生找书时间,提高师生使用图书馆的效率,为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完善信息归纳总结,保证信息高效运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保证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性,高校图书馆要做好信息归纳总结工作,这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归纳,做好总结工作,以更好地掌握数据信息,完善基础性的服务。同时,在归纳整合信息的过程中,要分析师生个体的需求,构建一个强大的网络信息筛选系统,为师生个性化服务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
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校内用户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类用户所需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确保信息归纳总结的层次性和高效性。结合图书馆用户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其中教师可以分为教授、辅导员、讲师,学生可以划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等。不同的人员对图书的需求有所不同,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相关数据,确定使用人员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融入系统供学生选择使用。以本科学生筛选系统为例,高校图书馆可以融入更多与学生专业名词相关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日常需求分析,将一些高频词汇融入到图书管理和图书引导之中,从而让图书馆个性化系统检索更加准确、高效。
2.做好共享机制引导,保证信息互通互补
受限于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想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整合多元化的资源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其他图书馆进行资源交换与整合,继而优化图书馆多元化管理模式,丰富图书馆的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大数据算法,在优化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析,实现图书馆之间资源的互通互补,继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多元化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储备体系。
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高校城际资源交换共享、与社会图书馆资源共享等方式,确保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补,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最优化应用。以高校城际资源交换共享为例,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资源内容,汇总本地高校图书资源信息,实现本校师生线上自主查阅,并通过对非本校师生发放借阅证等方式,保证大学城内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图书资源。也可以通过图书馆之间的对接,采用互换图书的方式,确保图书资源的互通互补,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关注用户个性化定制,做好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离不开用户个性化定制。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分析师生信息,对用户信息检索、线上线下资源订阅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师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个性化体验。
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某一个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其所专注的领域和感兴趣的方面。然后借助大數据技术,搜索图书馆中与其所关注领域相关的信息,并借助微信或者微博等平台进行精准化推送。这样可以确保此用户及时掌握图书馆资源信息,并根据个体需求选择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此外,还可以借助线上检索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在线精准化检索服务,以便师生及时获取所需的电子化资源。
4.注重软件硬件建设,培养精准服务人才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资源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处于需要提升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结合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注重软件硬件更新,培养精准服务人才,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例如,及时采购软件、硬件设备之后,高校图书馆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图书馆为管理人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操作训练指导。要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帮助管理人员尽快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组织线上交流和培训。当工作人员使用相关设备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群与其他人员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多精准服务人才,推动图书馆管理工作精准化发展,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图书馆工作已经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融入大数据分析,研究如何进行个性化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高校图书馆有必要结合完善信息归纳总结、做好共享机制引导、关注用户个性化定制、注重软件硬件建设及精准服务人才培养等策略开展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图书馆成为师生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艳,吕鹏,李珑.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02).
[2]赵秀静.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模型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12).
[3]栾旭伦.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08).
[4]邵广盛,李逸依.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个性化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S1).
[5]左素素.基于智能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03).
[6]江涛.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云平台个性化服务系统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