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世界充满阳光,那么请你拥抱阳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余弦(1993-),男,汉族,重庆市万州区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法律硕士(在读),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十三届成员之一,曾远赴国家级贫困县支教一年。
  我们认为,青春的梦,应趁着最美的光景在最好的年华里绽放。
  2015年的夏天,怀着对大山的期待,我们一群年轻的支教伙伴从西南政法大学来到祖国西部陌生的贫困县——巫溪县。后经分配,我和另一位伙伴去往百步村尖山中学校任教。
  初到这里,我对一切好奇,但又不适应。好奇,我的学生、村里的风景与各色样式的土豆菜品;不适应传道授业,也不适应这里孩子区别于城市孩子的质朴和与其年岁不符的别样成熟。拾起课本,我看着讲台下背直腰挺的学生们,一双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的,心中动容,肩上不由沉了几分。
  刚走出校园,我深知教育基础的重要性,本想要成为儿时梦想中那自带光环的和蔼老师,可迫切希望他们快快生长的我,慢慢地成了孩子口中那个凶凶的余老师。窃以为取得教师资格证能胜任教学工作,可我站上讲台那刻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久久不得其法,而后幸得阅历丰富的老师指点,加之孩子们积极配合,一起改良课堂教学、增加互动、分配学习小组,点滴进步都是看得见的。很快,日子每天往复。每天六点二十五分的早自习,让我改掉晚睡晚起的毛病;与孩子们日渐频繁的交流,让我学会倾听和包容;每周的家访之路,让我学会感恩与理解。上课了,下课啦,改作业,评讲试题,维持课堂纪律,这一切是那么平凡而又充实。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我希望把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学习精神传达给我所教授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鼓励、启发他们,陪伴他们走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见证他们的成长。
  我想我开始爱上这个地方了,好山、好水、好多可爱的孩子。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生活,“充实”二字确为恰当。我教授课程井然有序,开展公益活动也有条不紊,这样生活不会倦懒,亦是充实得当。
  刚来服务地的时候,学校老师对我们团队开展公益活动不甚理解,问,“你们为什么要做公益?”我一般答,“因为我们是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公益活动是我们支教工作组成部分之一。”是的,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项目;山里的冬天应该是温暖的,于是有了众志成城的暖冬行动;聚合爱心公益组织,有了“小雨微爱”的巫溪公益之行;无父无母的孩子最为牵动我们的心,恰逢其时,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引进“拾穗行动”给饱受生活磨砺的事实孤儿们带来一丝温暖的慰藉。家访之路,风景是美的,而心情更多的是沉重。我见过刚刚失去儿子的老婆婆,搂着外孙不住落泪;病重母亲强撑笑颜,拉着女儿的手与我们交谈;父母早逝的小男孩,端着白开水在夕阳的氤氲中冲我们微笑。不知不觉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我心中不断滋养生长。
  时间不长,经历却是很多,我想人的心境会变化,大抵是因为亲历了些什么吧。如果那位老师再问我做公益的缘由,我想我会这么答,“试着去做一做,帮助一个人看看,你会感觉很快乐!”这就是理由。如果这个世界充满阳光,那么请你拥抱阳光。
  光景转瞬,时光如歌,纵然不舍,一年归期将至,也到说再见的时候。许是我胆小,见不得别离的场面,逃一般的走了,可在回程的大巴上读完孩子们写给我的信,眼泪还是止不住往下落。感觉大学毕业就在昨天,然今天也要和这里说再见了,回望过去一年,想要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揉碎在心间,生怕以后城市的喧嚣会将它淹沒。孩子们的纯净善良不断浸染、温暖着我,每次讲台下几十双干净热切的目光投来,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瞬间充斥进全身每一个细胞,不由得紧一紧心神,让自己清晰意识到他们的美好。感恩支教期间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你们教会我很多很多,但此间最大的美好莫过于这里孩子们教给我的纯真质朴,两者融合,更是让我懂得,但凡为人师者、做教育的,没有捷径可循,只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入教学一线,才能有所收获。
  这里是巫溪的大山,美丽而又神奇,养育了无数辛劳善良的人们,滋生出只有祖辈天人们才有的天然人文底蕴。城里快节奏工作,这里慢悠悠生活;城里人与人是陌生的,这里相互之间没有不认识的;城里多的是灯红酒绿,这里最不缺是街坊邻里的欢声笑语。我相信沉醉浮华虚空的人爱上这里很容易,因为巫溪的大山有的只是纯粹。
  山里人人皆为师者,一年不长,终生难忘,谢谢你们让我毕业。感恩,这片质朴土地上的人和事,让我成长、使我成熟;感恩,大山在这一年所赋予我的种种美好;感恩,我们十一位散落各地但守望相助的战友;感恩,在最美好的年华来到这里遇到最美好的你们。
其他文献
摘 要:阿来小说人物呈现出一种精神游乡的特征,具体体现为对历史过往的坚守、在浮世生活的虚妄、对生命本真的复归。究其原因,这与作家在肉体还是精神、历史还是新生中更关注精神和历史有关。阿来在深入到乡村人的精神世界后,对这些悲剧式的人物流露出悲悯。  关键词:阿来;人物;虚妄;复归;精神游乡  作者简介:段舒(1993-),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
摘 要:本文以莫言话剧《我们的荆轲》为例,从戏剧的内容、结构特征、语言、意境这四个方面认真分析新时期以来我国话剧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审美特征;内容与结构;语言与意境  作者简介:张晓凤,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笔者通过观看《我们的荆轲》这部话剧,并结合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们的荆轲
摘 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汉语言文学所包含内容较为广泛,除散文、小说等传统文学作品外,诗歌在其中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对于诗歌作品的赏析,其关键在于个人不同的视角,进而造成了在诗歌赏析方面的差异。本文以高中生的视角对诗歌这一汉语言文学作品形式进行赏析,在提升自身汉语言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的同时,还可激发我们高中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赏析
摘 要:乾嘉两朝是清代帖学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姚鼐作为桐城派古文大家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清中期典型的帖学派代表书家。其书法崇古法、尚帖学,以行草书见长,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清新疏朗、洁净超然的文人学者气息。本文立足于清中期的社会背景及书史立场,将姚鼐的书迹作品按时间脉络展开分析,发掘其对时代书风的反思和审美取向的观照,以此视角来阐述姚鼐书法创作的人文品格和艺术追求。  关键词:姚鼐;书法风格;艺术追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3  新时期以来,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改编渐成趋势。有很多现代文学名著被搬上银屏。在这一过程中,老舍的许多名著也被搬上了银屏。本文将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与原著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联系当下大众文化语境和观众审美心理,对电视剧的改编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1937年创作的中篇
摘 要:铁凝的《大浴女》以女性的自我成长为基点,通过叙述主人公尹小跳三次的从“欲望”到“洗浴”的灵魂转变和一次次的对心灵的叩问与反思,经历了从“道德欲”到“利益欲”再到“情欲”的三重洗礼,最终完成了艰辛挣扎而又痛苦的升华,获得了灵魂救赎的过程的陈述,揭示了女性只有将救赎的箭靶投向自我的心灵世界,克服和适当压制自身奔突的欲望,进行一次次灵魂的洗浴之后,心灵的救赎才会成为可能,女性才会获得成长。本文试
作者简介:陈青(1993-),女,汉,福建省南平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  语法化是历史语言学领域一直关心的问题,虽然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也尚未“拍板定案”。不过当前学界比较认同的应该是Hopper
摘 要:柳永是我国宋代时期的著名词人,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羁旅词,对我国诗词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羁旅词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从意象表达、人物形象、结构布局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柳永羁旅词的艺术手法进行了鉴赏,通过鉴赏,将词人的羁旅愁情进行展现,进而增强读者对词人以及羁旅词的了解,促进我国古代诗词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柳永;羁旅词;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 [
摘 要:在欧洲戏剧界享誉盛名的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一生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德语戏剧名著,其中《老妇还乡》的问世直接奠定了其在戏剧界的泰斗地位。该剧在借鉴传统戏剧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利用大篇幅夸张,荒诞的戏剧表现形势呈现出作者对“悲喜剧”戏剧效果的灵活运用。为什么作者要在同一个戏剧中运用如此强烈的悲剧与喜剧色彩对比,本文将以《老妇还乡》为例解析迪伦马特借此想要达到的戏剧效果。  关键词:迪伦马特;《老
摘 要:韩愈先生的《进学解》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恒兀兀以穷年”一句中“兀兀”一词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被解释为“劳累的样子,”笔者认为不妥,应解释为“勤奋刻苦的样子”。  关键词:兀兀;进学解;新释;勤勉  作者简介:易媛(1994-),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辞典学、词汇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