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究发现的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强调教师尊重、赞赏、帮助、引导每一位学生,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客观事件,通过探究发现知识,人人都得到发展。对于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作为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创造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放飞思维,解放行为。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和心理特点,人为地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最佳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一)对学生有爱心;(二)师生间建立民主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的關系;(三)营造一个充满友爱和温情的班集体等。在这种“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会受到激励和鼓舞,轻装上阵,毫无顾虑、彻底地放飞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二、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内容,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1.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的内需。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如教学“正数和负数”时,我先利用史书上的图文,介绍负数产生的背景——如何更好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此基础上再教学新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探讨的课题就是当年困扰无数人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初中学生以模仿占优势的思维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如教学“圆锥的侧面积”时,我先展示一个圆锥形的冰激凌纸筒,问:“大家能不能帮老师算算,这个纸筒,它的面积有多大?”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得出其实求“纸筒”的面积就是求圆锥的侧面积,接着和学生一起把这个纸筒剪开,得到一个扇形,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再运用这个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3.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后,便让学生围绕“某书店出售一种会员卡,花2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书店按6折购买图书,什么情况下先买卡再购书合算?”等实际问题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三、数学学习融于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再创过程。
1.在实践中发现。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学生通过拼图活动,容易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学生对于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结论,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还能体验到知识的产生过程。
2.先猜想,再验证。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观察、联想、顿悟进行猜想,但这种猜想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推理论证后方可确定。
3.在交流中反思。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大多是与同学合作交流而获得的。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可以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探索出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这样,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创造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放飞思维,解放行为。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和心理特点,人为地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最佳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一)对学生有爱心;(二)师生间建立民主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的關系;(三)营造一个充满友爱和温情的班集体等。在这种“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会受到激励和鼓舞,轻装上阵,毫无顾虑、彻底地放飞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二、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内容,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1.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的内需。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如教学“正数和负数”时,我先利用史书上的图文,介绍负数产生的背景——如何更好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此基础上再教学新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探讨的课题就是当年困扰无数人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初中学生以模仿占优势的思维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如教学“圆锥的侧面积”时,我先展示一个圆锥形的冰激凌纸筒,问:“大家能不能帮老师算算,这个纸筒,它的面积有多大?”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得出其实求“纸筒”的面积就是求圆锥的侧面积,接着和学生一起把这个纸筒剪开,得到一个扇形,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再运用这个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3.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后,便让学生围绕“某书店出售一种会员卡,花2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书店按6折购买图书,什么情况下先买卡再购书合算?”等实际问题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三、数学学习融于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再创过程。
1.在实践中发现。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学生通过拼图活动,容易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学生对于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结论,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还能体验到知识的产生过程。
2.先猜想,再验证。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观察、联想、顿悟进行猜想,但这种猜想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推理论证后方可确定。
3.在交流中反思。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大多是与同学合作交流而获得的。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可以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探索出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这样,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