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文言文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可以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与文本相关联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口,设计趣聊、趣读、趣解、趣讲四个板块,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目标;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78-02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次安排文言文《司马光》。对于第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定位,《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说明中是这样表述的:“安排文言文《司马光》,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教学用书》第3页)。基于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文本的特殊性及学生的基础,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作为本课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又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理解课文意思”,所以把能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简单讲述故事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目标呢?笔者尝试开展了以“标”导之,以“趣”贯之的板块教学活动。
板块一:趣聊
笔者在教学时,从聊课题到聊故事再到聊发现,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古人,和老师一起写他的名字——司马光。司马是他的姓,像这样两个字的姓叫复姓。他小时候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谁知道?(生:砸缸救人)。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生讲故事。教师出示白话文的课文,学生读。)
师:可是在古代,这件事情是这样写的。(出示文言文课文,让学生读,然后对比出示,让学生说说两篇课文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
白话文:人教版第二册课文(略)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像这样语言简练、意思难懂、非常难读的文章叫文言文或古文。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兴趣的产生,首先要消除小学生初识古文的陌生感。“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切入,通过文白课文的直观比较,既消除了陌生感,为落实本单元語文要素“理解课文意思”做铺垫,又能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落实课后“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的习题要求。
板块二:趣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文言文自身所具有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都要通过朗读来感悟。那怎样让初识文言文的小学生乐读、会读呢?这就要在读的形式上动脑筋,融朗读方法于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中,激发读的兴趣。
如,笔者在教学中先摇头晃脑示范读,引得学生阵阵欢笑。此时,我不失时机地问:想学吗?方法很简单,在词句间停顿的地方点一下头,同时声音拖长,然后顺时针画弧抬头。现在,跟老师学读课文。
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学生兴趣盎然的模仿读,在快乐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读出古文的停顿和韵味,落实了课后“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的要求。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源于模仿,源于寓教于乐。上述案例,先通过摇头晃脑示范读的有趣形式,激发学生读古文的兴趣。摇头晃脑的形式背后,暗含古文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把枯燥的读读出停顿,声断气连的朗读方法变得有意思,使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跟读、学读中拉近了与古文学习的距离。
板块三:趣解
趣解,是指引导学生能自主读懂所学内容,并在理解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趣解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读懂文言文的语文实践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迁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读懂古文,并辅助积极评价,就能激发学生读懂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出示:
然后示例方法,师生一起完成“借助注释栏”。教师引导:读懂文言文,“借助注释”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结合注释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呢?完成表格“借助注释”一栏,按照“我运用借助注释法,知道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目标;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78-02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次安排文言文《司马光》。对于第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定位,《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说明中是这样表述的:“安排文言文《司马光》,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教学用书》第3页)。基于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文本的特殊性及学生的基础,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作为本课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又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理解课文意思”,所以把能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简单讲述故事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目标呢?笔者尝试开展了以“标”导之,以“趣”贯之的板块教学活动。
板块一:趣聊
笔者在教学时,从聊课题到聊故事再到聊发现,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古人,和老师一起写他的名字——司马光。司马是他的姓,像这样两个字的姓叫复姓。他小时候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谁知道?(生:砸缸救人)。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生讲故事。教师出示白话文的课文,学生读。)
师:可是在古代,这件事情是这样写的。(出示文言文课文,让学生读,然后对比出示,让学生说说两篇课文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
白话文:人教版第二册课文(略)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像这样语言简练、意思难懂、非常难读的文章叫文言文或古文。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兴趣的产生,首先要消除小学生初识古文的陌生感。“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切入,通过文白课文的直观比较,既消除了陌生感,为落实本单元語文要素“理解课文意思”做铺垫,又能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落实课后“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的习题要求。
板块二:趣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文言文自身所具有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都要通过朗读来感悟。那怎样让初识文言文的小学生乐读、会读呢?这就要在读的形式上动脑筋,融朗读方法于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中,激发读的兴趣。
如,笔者在教学中先摇头晃脑示范读,引得学生阵阵欢笑。此时,我不失时机地问:想学吗?方法很简单,在词句间停顿的地方点一下头,同时声音拖长,然后顺时针画弧抬头。现在,跟老师学读课文。
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学生兴趣盎然的模仿读,在快乐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读出古文的停顿和韵味,落实了课后“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的要求。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源于模仿,源于寓教于乐。上述案例,先通过摇头晃脑示范读的有趣形式,激发学生读古文的兴趣。摇头晃脑的形式背后,暗含古文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把枯燥的读读出停顿,声断气连的朗读方法变得有意思,使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跟读、学读中拉近了与古文学习的距离。
板块三:趣解
趣解,是指引导学生能自主读懂所学内容,并在理解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趣解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读懂文言文的语文实践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迁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读懂古文,并辅助积极评价,就能激发学生读懂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出示:
然后示例方法,师生一起完成“借助注释栏”。教师引导:读懂文言文,“借助注释”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结合注释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呢?完成表格“借助注释”一栏,按照“我运用借助注释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