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导之以“趣”贯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文言文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可以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与文本相关联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口,设计趣聊、趣读、趣解、趣讲四个板块,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目标;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78-02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次安排文言文《司马光》。对于第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定位,《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说明中是这样表述的:“安排文言文《司马光》,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教学用书》第3页)。基于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文本的特殊性及学生的基础,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作为本课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又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理解课文意思”,所以把能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简单讲述故事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目标呢?笔者尝试开展了以“标”导之,以“趣”贯之的板块教学活动。
  板块一:趣聊
  笔者在教学时,从聊课题到聊故事再到聊发现,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古人,和老师一起写他的名字——司马光。司马是他的姓,像这样两个字的姓叫复姓。他小时候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谁知道?(生:砸缸救人)。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生讲故事。教师出示白话文的课文,学生读。)
  师:可是在古代,这件事情是这样写的。(出示文言文课文,让学生读,然后对比出示,让学生说说两篇课文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
  白话文:人教版第二册课文(略)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像这样语言简练、意思难懂、非常难读的文章叫文言文或古文。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兴趣的产生,首先要消除小学生初识古文的陌生感。“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切入,通过文白课文的直观比较,既消除了陌生感,为落实本单元語文要素“理解课文意思”做铺垫,又能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落实课后“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的习题要求。
  板块二:趣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文言文自身所具有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都要通过朗读来感悟。那怎样让初识文言文的小学生乐读、会读呢?这就要在读的形式上动脑筋,融朗读方法于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中,激发读的兴趣。
  如,笔者在教学中先摇头晃脑示范读,引得学生阵阵欢笑。此时,我不失时机地问:想学吗?方法很简单,在词句间停顿的地方点一下头,同时声音拖长,然后顺时针画弧抬头。现在,跟老师学读课文。
  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学生兴趣盎然的模仿读,在快乐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读出古文的停顿和韵味,落实了课后“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的要求。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源于模仿,源于寓教于乐。上述案例,先通过摇头晃脑示范读的有趣形式,激发学生读古文的兴趣。摇头晃脑的形式背后,暗含古文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把枯燥的读读出停顿,声断气连的朗读方法变得有意思,使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跟读、学读中拉近了与古文学习的距离。
  板块三:趣解
  趣解,是指引导学生能自主读懂所学内容,并在理解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趣解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读懂文言文的语文实践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迁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读懂古文,并辅助积极评价,就能激发学生读懂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出示:
  然后示例方法,师生一起完成“借助注释栏”。教师引导:读懂文言文,“借助注释”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结合注释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呢?完成表格“借助注释”一栏,按照“我运用借助注释法,知道了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是主导课堂的主要方式。有效的提问不仅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方向,还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教师提问必须打破原有“满堂问”的模式,抓住主问题吸引学生注意。“主问题”设计是一种高效的提问方法,相对漫无边际的碎问碎答,其具有一针见血的精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广度、引导学生知识和审美发展的深度。“主问题”用精准又灵活的提问激活课堂、贯穿课堂,它有着主导性
[摘要]统编教材注重口语交际教学。以第一学段口语交际为例,浅析教材特点,以便提升口语交际教学实效,为助力学生“口若悬河”奠定基础。具体特点为在话题上,向生活化“转变”;在目标上,向梯度化“转变”;在素养上,向习惯化“转变”。  [关键词]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87—02  听说读写,都是语
[摘 要]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教与学明显发生转折,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学年,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在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阶段,如果能做到收放结合,就能引导学生跨过作文起步的“天堑”,让写作不再难以下手。  [关键词]作文起步;培养兴趣;语言表达;写作方法;自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阅读教学必须要在强化语言的构建、运用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不断发展。进入中高年级之后,教材文本内容相对复杂化,为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提出指导复述方法,历练口语表达能力;梳理文本逻辑,发展思维能力实现读烈军属结合,提升语用能力。表达情境,揭示“路径”价值,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复述方法;梳理逻辑;创设情境;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习作课难上,历来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习作教学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困扰着语文课堂。以《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习作教学为例,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关键词]学为中心;融情入景;优化指导;自读自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4-0087-01  习作教学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困扰着语文课堂。本文拟从《一切景语皆情语
[摘要]爱国主义题材的选文是教材永恒的主题。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教学这个单元,既要抓住它的人文主题,更要把握它的语文要素,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瞻前顾后,研究教材,领会编者意图,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在课堂上,教师要整体把握,拓宽视野,精准施策,发挥教材文本的最大价值,引导学生学语习文,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摘要]《雾在哪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使用了并列和递进两种关系的句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教学时,教师以句子的教学为重点,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归类,并结合经验,通过仿写运用学习掌握并列句、递进句,使学生获得表达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儿童化表达;生活经验;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要想让学生写出富有童真的作文,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趋势展开作文教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童心体验,感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用童言表达喜好,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个性特点,再现童趣生活。  [关键词]童心;童言;童趣;童真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80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常常面临着尴尬:平常能说会
[摘 要]对于统编教材而言,借助优化教学路径,落实语文要素,已经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策略。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教学为例,浅析优化教学路径策略,即通过突出语言实践,营造诗意语境,整合思维训练等助力路径优化。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81-02  教学路径,顾名思义,
[摘要]“同课异构”是以教师发展为着眼点,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以教学案例为着手点,以课程的教学为理论支撑点的教研教学活动,它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特别是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直接快速的推动作用。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主体;生成;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