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民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其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包括地理环境、隔离、融合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现代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正是因为汉民族形成后,不断南迁的北方汉族在南方吸收了南方原有居民的体质特征因素,而形成了与现代北方汉族不一样的体质特征。现代南方汉族的根本一点还是东亚蒙古人种,与现代北方汉族不同的是,其南亚蒙古人种特征显现的比较明显,两者因而从外到内有所分别。
关键词:汉族;南方;体质特征;迁徙;融合
当一个广东人和一个河北人站在一起,从其外貌就可以很快分辨出两个人来自哪里。这两个地方人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却都是同一个民族——汉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其体质特征是东亚蒙古人种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他们一般具有蒙古人种范围内中等程度的色素,直而硬的头发,再生毛不发达,中头型,面部比较狭长,鼻型较宽,中等的唇厚和显著的蒙古人种眼部结构[1]。在现代华北地区汉族居民中,如河北人,这种特征表现得犹为明显,所以一般都将华北地区汉族作为典型的东亚人种。但是,居住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南岭以南的汉族,如广东人,却显现出一种与华北漢族不同的特征。在人体测量数据中的蒙古褶出现率、眼裂宽度、面型等方面,都能具体呈现差异。现代汉族在血型方面以B型血为主(单从ABO血型系统来看)。但是,B型血基因频率越往南越低,O型血基因频率反而越南越高,而在川贵等沿长江的,A型血基因频率又突起,往南北递减。综合研究这种频率而得出结果是以北纬30度线将全国各地汉族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2]。在指纹研究[3]中所得出来的南北两大群体也体现了这种差异。
本文将从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探究现代南方汉族体质特征的形成过程。下文所称现代南方汉族是指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的汉族。
在广阔的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自远古以来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中国境内最早的猿人元谋人就是发现于西南地区的云南。在其之后,柳江人、资阳人、巢县人等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早开始南方这些人群身上的体质特征就不同于北方的人群。柳江人的头骨上表出了蒙古人种的特征,但更接近南亚类型的蒙古人种,并且又兼有些与赤道人种相似的特点[4]。这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南方人群的种族特征就已异于北方群体,尽管都是属于蒙古人种这个大人种范畴之中。这种情况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就更为普遍和明显。在上海崧泽新石器时代墓葬[5]出土的骨骼被认为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特征。在广西桂林甑皮岩[6]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7]、福建闽侯昙石山[8]等出土的新石器晚期人骨材料中,许多特征显示出蒙古人种性质,但又有一些显示出似乎有赤道人种的色彩。在长江中下游发现的南京北阴阳营组[9]材料,吴定良指出这些下颌上有明显的蒙古人种性质。另外,在汉水流域出土的七里河新石器时代人骨[10],与仰韶宝鸡组和现代蒙古族头骨的性状关系密切。大溪组[11]以及淅川下王岗组[12]的材料显示出他们与七里河组接近。从以上材料看,南方新石器时代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南亚蒙古人特征,并且大部分性状挺浓,同时又具有一些赤道人种的特征。但从以上分析看,南方各人群又不尽相同。朱泓指出过这个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的体质类型[13],即南方沿海地区类型,包括河姆渡等南方沿海地区各组,特征是长面狭的颅型,较低矮的面型;峡江地区类型,包括大溪组和七里河组;黄河中下游地区类型,以淅川下王岗组为代表。这是从南方新石器时代开始,内部就已经不统一,而这种不统一也就为形成现代南方汉族内部的不同一性奠定了基础。在南方地区出现的赤道人种特征,这种现象很普遍,自柳江人开始就已有。这种承继性,可以认为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正如北方的南方人种特征出现一样。气候、地理环境在人种形成及发展的前期起着很大的作用。
新石器时代以后,在这个地区生活的居民就继承了他们祖先的这些特征,而这种特征的继承与遗传,也就为以后南方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方汉族就在南下的北方汉族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中逐步形成。自先秦以来,北方民族,主要是汉族就开始南下。从湖北黄陂盘龙城、江西清江吴城、湖南石门皂市等商代遗址可以看出,在器物的类型、纹饰有着交流,必然有着人员交流。夏人和商人在其国被灭之后就更有人大批南下,春秋晚期太伯就逃至今江苏南部,生活于越人之中,并一切仿效越人。生活在南方的百越民族是一个很大的集合体,包括闽越山越等许多小群体。这些民族一直生活在南方。早期南下的华夏族是很少的,大多融合于越族中。长江中游的楚族,在战国后期就已渐渐地为华夏族融合。到了秦代,秦朝五十万大军远征岭南,并戌守岭南,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生活在百越之中,就渐渐地与当地的越人融合。这批人大概就是最早的一批南方汉族。到了汉代,更是不断有北方汉族南下,但这种南下以后所聚居的地方主要集中于交通干线的两侧,成一狭条形分布。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越族也就最早被汉族融合。汉武帝时,曾迁福建的闽越于江淮地区,这个群体也就逐渐地为汉族所融合。但是,在晋以前,整个南方地区的汉族人还是很少的。西汉时,生活在今两广浙赣四省(区)境内的人口才占全国的2.96%,到了西晋也才8%多一点[14]。西晋时期的人口增加则是由于三国鼎立时的蜀、吴大力开发南方的结果。此时期,山越逐渐地融合于汉族。从此以后,越族之名就已很罕见。到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由于北方战乱,不少北方汉族人士渡江南迁。渡江人民,自八王之乱以来,经过东晋,直到南朝,连续不断。单就东晋一代,南渡之人的数量就很大了。《晋书》载:“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自江陵至于建康,三千余里,流人万千。”由于南迁,各朝都建立了侨州郡县。《宋书·州郡志》中载的四个侨置州总人口为96万多,其中自然含当地原来户口在内,但有些侨置郡县户口未计于内,所以此略等于南渡的户口数[15]。由此可以看见,北方汉族南迁人数是很大的,南迁人口多数集中于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所以这里的越族消失得最早,也就是融合得最早、最快。虽然部分人在战乱之后仍迁回原地,但大部分人就居于南方了,在南方定居,也就加速了南方汉族的形成。北方汉族南下后,吸收了南方原有居民成分,定居于南方,这样,南方汉族也就逐渐地形成。十六国及其前后这段时间,是南方汉族形成的一个关键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由于南迁的人口数量很大,有助于吸纳与融合土著居民,南迁也开发了南方,这种开发为以后吸引北方汉族人再次南下以及吸引越人出山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平原逐渐被占满,被开发尽,自然就要进军山区,而退居山区的越族也就逐渐地融合于汉族。到了隋代,仅两广浙赣四省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14.76%[16]。到了唐代,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17],这就表明南方汉族这个群体的基础已基本形成。此时的文献中所提到的南方民族都是一些在更为偏远的山区居住的民族了。第二次大的融合高潮在宋金时期,北宋政府迁都杭州,是为南宋,广大的黄河流域为金人所占,北方又有不少居民南下,这次南下就下得更远,直至广东、广西这些岭南地区。这次南下,南方成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使得南方汉族再一次吸收了血液,补充了成分。到了明代,仅两广浙赣四省人口就占全国的33.93%[18]。南方汉族群体到此就已经定型。 每一次北方汉族南下,使得南方汉族逐渐地成为今天的样子。首次南下的秦汉时期的汉人,带着东亚蒙古人种成分和南亚人种成分走入了南亚蒙古人种的群体中,吸收的是南亚蒙古人种成分,增大的也就是这种成分。这正好与北方汉族相反,北方汉族是在壮大东亚蒙古人种成分。第二次南下高潮中的北方汉族仍然带有少量的南亚人种成分。与第一次一样,南方汉族的南亚蒙古人种成分又有些增加。众多的南方民族融合到了南迁的北方汉族中去,使得这部分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就渐渐地远离那些仍居于原地的北方汉族。其实,在每一次融合中,即有因婚姻关系而融合的,更有大批人是以“改头换面”形式融合的,即本身是少数民族,却假造一个南下汉族的祖先,这样,表面是汉族,实质是少数民族,谭其骧指出湖南很多汉族大家族居民其实质就是少数民族,只不过有了一个汉族面纱而已[19]。而居于原地的北方汉族此时吸收的是东亚、北亚和东北亚蒙古人种成分,正是这种被融合的民族的体质特征的不同,才形成了南北汉族体质特征的不同,但是由于北方汉族的东亚蒙古人种成分仍居主体,并且第三次南下的北方汉族已是与现代华北汉族体质一致了。这次南下其实就是加强了南北汉族的共同点,使得南方汉族仍以东亚蒙古人种成分为主体。南方汉族由于是吸收和融合了南方原住居民的体质特征,而那些未被融合的原住居民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南方的少数民族,所以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之间就有着许多相似性,他们之间是血脉相连的[20]。可是南方汉族也并不都具有同一性。南方汉族的这种不同一性就正好和北方汉族相反了。北方汉族不仅语言、风俗上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类同性,就是体质特征上也有着同一性。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却是有区别的,正如南方语言的纷杂一样。南方汉族由于北方汉族南下早晚、停留居住人数多少、地理环境以及原土著居民不一样,使得其自身也有所区别,正如南方地区语言上北部接近官话,南部则纷杂迥异于官话[21]。
南方汉族体质特征的形成不能脱离北方汉族这个主体,脱离了这个主体,也就不能称之谓汉族。汉族作为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她的五千年文明的形成、发展、壮大,是一副宏大的画卷。历经夏商周三代,在战国烽火狼烟中形成了华夏族,到南北朝时,始有汉人的称呼,在历经了几次大的民族迁徙、融合以后,到了近代,才始有汉族这个称呼[22]。今天汉族的形成,就犹如滚大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在此之中,不断地吸取兼并,直到今日的模样。就是说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也是在不断吸收、兼容其他民族的过程中形成的。南方汉族的差异,正是因为汉民族形成后,不断南迁的北方汉族在南方吸收了南方原有居民的体质特征因素,而形成了与北方汉族不一样的体质特征。所以南方汉族的根本一点还是东亚蒙古人种,与北方汉族不同的是,其南亚蒙古人种特征显现的比较明显,也就迥异于北方汉族。
总之,一个民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其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包括地理环境、隔离、融合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在最初的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和隔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融合现象也是有的。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溯源上去,可以看到,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其他民族隔离,而形成了自身特点的特征。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融合和社会文化因素在体质特征方面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基因重组合与人群的大小和婚配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人群的大小、婚配制度又决定于社会文化的因素,而且迁徙明显与交通、经济条件、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关联。现代南方汉族在其体质特征形成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汉族人口数量的众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等因素,在迁徙南下后,吸收和融合了其他许多民族,而那些民族的体质特征又分属于不同的人种成分,这些不同的基因再度组合,最终形成了现代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
参考文献
[1]朱泓.体质人类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2]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张海国.汉族人群指纹综合分析[J].人类学学报,1988,(2).
[4][5][10][11]韩康信,潘其风.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J].考古学报,1984(2).
[6]张银运等.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1).
[7]吴新智.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3).
[8]韩康信等.闽侯昙石山遗址的人骨[J].考古学报,1976(1).
[9]吴定良.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骸《下颌骨》的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1).
[12]张振标,陈德珍.下王岗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种族类型[J].史前研究,1984(1).
[13]朱泓.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聚类分析[C].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會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14][16][17][18]赵文林、谢淑群.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19]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M]//谭其骧.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0]张振标.现代中国人体质特征及其类型的分析[J].人类学学报,1988(4).
[21]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22]贾敬颜.略论汉民族的形成[J].文史知识,1987(2).
关键词:汉族;南方;体质特征;迁徙;融合
当一个广东人和一个河北人站在一起,从其外貌就可以很快分辨出两个人来自哪里。这两个地方人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却都是同一个民族——汉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其体质特征是东亚蒙古人种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他们一般具有蒙古人种范围内中等程度的色素,直而硬的头发,再生毛不发达,中头型,面部比较狭长,鼻型较宽,中等的唇厚和显著的蒙古人种眼部结构[1]。在现代华北地区汉族居民中,如河北人,这种特征表现得犹为明显,所以一般都将华北地区汉族作为典型的东亚人种。但是,居住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南岭以南的汉族,如广东人,却显现出一种与华北漢族不同的特征。在人体测量数据中的蒙古褶出现率、眼裂宽度、面型等方面,都能具体呈现差异。现代汉族在血型方面以B型血为主(单从ABO血型系统来看)。但是,B型血基因频率越往南越低,O型血基因频率反而越南越高,而在川贵等沿长江的,A型血基因频率又突起,往南北递减。综合研究这种频率而得出结果是以北纬30度线将全国各地汉族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2]。在指纹研究[3]中所得出来的南北两大群体也体现了这种差异。
本文将从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探究现代南方汉族体质特征的形成过程。下文所称现代南方汉族是指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的汉族。
在广阔的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自远古以来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中国境内最早的猿人元谋人就是发现于西南地区的云南。在其之后,柳江人、资阳人、巢县人等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早开始南方这些人群身上的体质特征就不同于北方的人群。柳江人的头骨上表出了蒙古人种的特征,但更接近南亚类型的蒙古人种,并且又兼有些与赤道人种相似的特点[4]。这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南方人群的种族特征就已异于北方群体,尽管都是属于蒙古人种这个大人种范畴之中。这种情况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就更为普遍和明显。在上海崧泽新石器时代墓葬[5]出土的骨骼被认为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特征。在广西桂林甑皮岩[6]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7]、福建闽侯昙石山[8]等出土的新石器晚期人骨材料中,许多特征显示出蒙古人种性质,但又有一些显示出似乎有赤道人种的色彩。在长江中下游发现的南京北阴阳营组[9]材料,吴定良指出这些下颌上有明显的蒙古人种性质。另外,在汉水流域出土的七里河新石器时代人骨[10],与仰韶宝鸡组和现代蒙古族头骨的性状关系密切。大溪组[11]以及淅川下王岗组[12]的材料显示出他们与七里河组接近。从以上材料看,南方新石器时代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南亚蒙古人特征,并且大部分性状挺浓,同时又具有一些赤道人种的特征。但从以上分析看,南方各人群又不尽相同。朱泓指出过这个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的体质类型[13],即南方沿海地区类型,包括河姆渡等南方沿海地区各组,特征是长面狭的颅型,较低矮的面型;峡江地区类型,包括大溪组和七里河组;黄河中下游地区类型,以淅川下王岗组为代表。这是从南方新石器时代开始,内部就已经不统一,而这种不统一也就为形成现代南方汉族内部的不同一性奠定了基础。在南方地区出现的赤道人种特征,这种现象很普遍,自柳江人开始就已有。这种承继性,可以认为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正如北方的南方人种特征出现一样。气候、地理环境在人种形成及发展的前期起着很大的作用。
新石器时代以后,在这个地区生活的居民就继承了他们祖先的这些特征,而这种特征的继承与遗传,也就为以后南方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方汉族就在南下的北方汉族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中逐步形成。自先秦以来,北方民族,主要是汉族就开始南下。从湖北黄陂盘龙城、江西清江吴城、湖南石门皂市等商代遗址可以看出,在器物的类型、纹饰有着交流,必然有着人员交流。夏人和商人在其国被灭之后就更有人大批南下,春秋晚期太伯就逃至今江苏南部,生活于越人之中,并一切仿效越人。生活在南方的百越民族是一个很大的集合体,包括闽越山越等许多小群体。这些民族一直生活在南方。早期南下的华夏族是很少的,大多融合于越族中。长江中游的楚族,在战国后期就已渐渐地为华夏族融合。到了秦代,秦朝五十万大军远征岭南,并戌守岭南,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生活在百越之中,就渐渐地与当地的越人融合。这批人大概就是最早的一批南方汉族。到了汉代,更是不断有北方汉族南下,但这种南下以后所聚居的地方主要集中于交通干线的两侧,成一狭条形分布。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越族也就最早被汉族融合。汉武帝时,曾迁福建的闽越于江淮地区,这个群体也就逐渐地为汉族所融合。但是,在晋以前,整个南方地区的汉族人还是很少的。西汉时,生活在今两广浙赣四省(区)境内的人口才占全国的2.96%,到了西晋也才8%多一点[14]。西晋时期的人口增加则是由于三国鼎立时的蜀、吴大力开发南方的结果。此时期,山越逐渐地融合于汉族。从此以后,越族之名就已很罕见。到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由于北方战乱,不少北方汉族人士渡江南迁。渡江人民,自八王之乱以来,经过东晋,直到南朝,连续不断。单就东晋一代,南渡之人的数量就很大了。《晋书》载:“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自江陵至于建康,三千余里,流人万千。”由于南迁,各朝都建立了侨州郡县。《宋书·州郡志》中载的四个侨置州总人口为96万多,其中自然含当地原来户口在内,但有些侨置郡县户口未计于内,所以此略等于南渡的户口数[15]。由此可以看见,北方汉族南迁人数是很大的,南迁人口多数集中于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所以这里的越族消失得最早,也就是融合得最早、最快。虽然部分人在战乱之后仍迁回原地,但大部分人就居于南方了,在南方定居,也就加速了南方汉族的形成。北方汉族南下后,吸收了南方原有居民成分,定居于南方,这样,南方汉族也就逐渐地形成。十六国及其前后这段时间,是南方汉族形成的一个关键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由于南迁的人口数量很大,有助于吸纳与融合土著居民,南迁也开发了南方,这种开发为以后吸引北方汉族人再次南下以及吸引越人出山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平原逐渐被占满,被开发尽,自然就要进军山区,而退居山区的越族也就逐渐地融合于汉族。到了隋代,仅两广浙赣四省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14.76%[16]。到了唐代,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17],这就表明南方汉族这个群体的基础已基本形成。此时的文献中所提到的南方民族都是一些在更为偏远的山区居住的民族了。第二次大的融合高潮在宋金时期,北宋政府迁都杭州,是为南宋,广大的黄河流域为金人所占,北方又有不少居民南下,这次南下就下得更远,直至广东、广西这些岭南地区。这次南下,南方成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使得南方汉族再一次吸收了血液,补充了成分。到了明代,仅两广浙赣四省人口就占全国的33.93%[18]。南方汉族群体到此就已经定型。 每一次北方汉族南下,使得南方汉族逐渐地成为今天的样子。首次南下的秦汉时期的汉人,带着东亚蒙古人种成分和南亚人种成分走入了南亚蒙古人种的群体中,吸收的是南亚蒙古人种成分,增大的也就是这种成分。这正好与北方汉族相反,北方汉族是在壮大东亚蒙古人种成分。第二次南下高潮中的北方汉族仍然带有少量的南亚人种成分。与第一次一样,南方汉族的南亚蒙古人种成分又有些增加。众多的南方民族融合到了南迁的北方汉族中去,使得这部分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就渐渐地远离那些仍居于原地的北方汉族。其实,在每一次融合中,即有因婚姻关系而融合的,更有大批人是以“改头换面”形式融合的,即本身是少数民族,却假造一个南下汉族的祖先,这样,表面是汉族,实质是少数民族,谭其骧指出湖南很多汉族大家族居民其实质就是少数民族,只不过有了一个汉族面纱而已[19]。而居于原地的北方汉族此时吸收的是东亚、北亚和东北亚蒙古人种成分,正是这种被融合的民族的体质特征的不同,才形成了南北汉族体质特征的不同,但是由于北方汉族的东亚蒙古人种成分仍居主体,并且第三次南下的北方汉族已是与现代华北汉族体质一致了。这次南下其实就是加强了南北汉族的共同点,使得南方汉族仍以东亚蒙古人种成分为主体。南方汉族由于是吸收和融合了南方原住居民的体质特征,而那些未被融合的原住居民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南方的少数民族,所以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之间就有着许多相似性,他们之间是血脉相连的[20]。可是南方汉族也并不都具有同一性。南方汉族的这种不同一性就正好和北方汉族相反了。北方汉族不仅语言、风俗上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类同性,就是体质特征上也有着同一性。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却是有区别的,正如南方语言的纷杂一样。南方汉族由于北方汉族南下早晚、停留居住人数多少、地理环境以及原土著居民不一样,使得其自身也有所区别,正如南方地区语言上北部接近官话,南部则纷杂迥异于官话[21]。
南方汉族体质特征的形成不能脱离北方汉族这个主体,脱离了这个主体,也就不能称之谓汉族。汉族作为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她的五千年文明的形成、发展、壮大,是一副宏大的画卷。历经夏商周三代,在战国烽火狼烟中形成了华夏族,到南北朝时,始有汉人的称呼,在历经了几次大的民族迁徙、融合以后,到了近代,才始有汉族这个称呼[22]。今天汉族的形成,就犹如滚大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在此之中,不断地吸取兼并,直到今日的模样。就是说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也是在不断吸收、兼容其他民族的过程中形成的。南方汉族的差异,正是因为汉民族形成后,不断南迁的北方汉族在南方吸收了南方原有居民的体质特征因素,而形成了与北方汉族不一样的体质特征。所以南方汉族的根本一点还是东亚蒙古人种,与北方汉族不同的是,其南亚蒙古人种特征显现的比较明显,也就迥异于北方汉族。
总之,一个民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其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包括地理环境、隔离、融合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在最初的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和隔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融合现象也是有的。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溯源上去,可以看到,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其他民族隔离,而形成了自身特点的特征。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融合和社会文化因素在体质特征方面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基因重组合与人群的大小和婚配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人群的大小、婚配制度又决定于社会文化的因素,而且迁徙明显与交通、经济条件、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关联。现代南方汉族在其体质特征形成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汉族人口数量的众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等因素,在迁徙南下后,吸收和融合了其他许多民族,而那些民族的体质特征又分属于不同的人种成分,这些不同的基因再度组合,最终形成了现代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
参考文献
[1]朱泓.体质人类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2]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张海国.汉族人群指纹综合分析[J].人类学学报,1988,(2).
[4][5][10][11]韩康信,潘其风.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J].考古学报,1984(2).
[6]张银运等.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1).
[7]吴新智.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3).
[8]韩康信等.闽侯昙石山遗址的人骨[J].考古学报,1976(1).
[9]吴定良.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骸《下颌骨》的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1).
[12]张振标,陈德珍.下王岗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种族类型[J].史前研究,1984(1).
[13]朱泓.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聚类分析[C].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會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14][16][17][18]赵文林、谢淑群.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19]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M]//谭其骧.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0]张振标.现代中国人体质特征及其类型的分析[J].人类学学报,1988(4).
[21]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22]贾敬颜.略论汉民族的形成[J].文史知识,1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