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婆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婆是普通的农家妇女,无儿无女,但却有传统女性的美德。
  1921年,18岁的二婆从邻村嫁给爷爷做妾,那时候我的大家族有几十亩地,还在县城里开有几间商铺,高祖父兄弟二人子孙满堂,五十多口人一口锅里吃饭,院落里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槐树,树蓬硕大,遮天蔽日。故,家族字号取名“槐荫堂”。
  二婆到家第三年,大婆分娩叔父时大出血撒手人寰。当时,二婆也产一女婴,二婆视叔父为己出,把奶水多喂给了叔父,自己的女儿却因奶水不足、护理不周而中途夭折。
  大家族中有五十多口人,每日饭菜由族里的六婆领着几个婆媳操劳。听母亲讲,那时家有两口大锅,一口煮饭,一口炒菜,她们天不亮就下厨,天亮后要把五十多口人的饭菜端到桌上,甚是艰辛。在“炊事班”中,二婆负责劈柴、烧火,因此每日她是起床最早的,把一锅水烧开后,其他人才下厨切菜、下米。常年在火灶旁拉风箱,因此她总是“满面灰尘烟火色,面色苍苍十指黑”。
  1946年,因县城的生意衰败家道中落,爷爷兄弟三人分了家产分灶吃饭。爷爷是长兄,分得五亩土地和三间瓦房。分家时大家族里有一个老人叫老李,老李60多岁讨饭时被大家族收留,那时还能下地干活,到分家时已80多岁,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各家都觉得是负担不肯要,二婆可怜老李,就把老李领回了家,当作自己的老人精心伺候,养老送终。
  分家后爷爷双目失明,父亲和叔父都在上学读书,家中没有男劳力,五亩地的农活就全由二婆和母亲操持。每年收、种庄稼时,临时雇几个短工帮忙,地里锄草、施肥的活计就全靠两个迈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汗滴禾下土”了。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大哥出生那年爷爷去世。当时家贫如洗,买不起棺材安葬爷爷,父亲穿着孝服四处告借,最终砍了一棵大桐树做了口棺材才将爷爷入土安葬。爷爷走了后,父亲因患肺痨从于右任创办的三原中学辍学回家养病,叔父也上学,家中仍无劳力,还是二婆和母亲下地干活,终年的劳累,沉重的生计背负压弯了她们的腰。
  1953年,父亲自学中医治好了自己的病,到公社卫生院当医生去了。随后,我们兄弟姐妹5个相继出生,好在那时农村已先后实行了合作化、人民公社,土地划归集体所有。母亲作为妇女劳动力到生产队出勤挣工分,二婆在家管孩子做饭。我们兄妹6人都相差一至两岁,家里就成了幼儿园,这个哭那个闹,把二婆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
  1958年人民公社办食堂吃大锅饭。那时食堂按人口打饭,每顿饭都是能照得见人影的稀糊汤,每人分得一大马勺,我家8口人,全靠母亲用两个大瓦罐担回,我们兄妹6个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饭打回来,孩子们先吃,到了二婆和母亲的碗里就剩了半碗稀饭了。二婆又把自己碗里的倒给了母亲说:“你还要出工干活,我在家里管孩子少吃一点。”记得有几次母亲担饭回家时,由于饥饿晕倒,瓦罐破碎稀饭全流在了地上,一家人没饭吃了,二婆和母亲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号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好心的生产队干部,忙安排食堂做饭送来,一家人才少了一顿挨饿。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农村遇到了大饥馑,村里饿死了几个人。二婆和母亲整天到坡上去挖野菜、剥树皮为家人充饥,挖回的野菜放在锅里下几粒米,饭做好后让孩子们先吃,到了二婆和母亲的碗里就所剩无几了。如此的空腹饥饿,二婆和母亲都患了浮肿病,躺在土炕上已奄奄一息了,幸好父亲带回了几十斤出诊时从山里买回喂牛的黑豆,二婆和母亲才起死回生。
  二婆终生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她常给我们兄妹念叨:亏是福,人都不;利是害,人都爱,做人要厚道,行善才能积福。村上谁家没粮食、断顿了,她就从家中舀一升米、挖一碗面送过去,谁家有人生病了,她就到卫生院找父亲要回点药片送去。因此,她在村上博得了“贤惠人”的美名。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家门口走来一位七十多岁讨饭的老太婆,突然跌倒在地,昏迷不醒,二婆忙喊来了母亲将老人扶回家中炕上,喂完了一碗米粥,老人醒了,说她已饿了三天没吃饭,二婆和母亲就照料老人在家中养了十几天,直到她的儿子找来才把老人接走。
  我上中学时已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农村还是吃不饱饭,那时二婆才六十多岁,却已过早地衰老,腰驼了多度,头发白了,步履蹒跚,已干不了家务活了,母亲把饭做好后,我们兄妹争着打饭,母亲把脸一板:“先给你婆打。”“把二婆的碗拿过来给捞上几筷头面条。”二婆将碗夺过来把面条倒进锅里:“就那点面条都捞给我娃吃啥,”舀了几勺稀汤端走了。
  兄妹6人中我和二婆感情最深,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二婆的脸最慈祥,二婆的怀抱最温暖。我忘不了二婆为这个8口之家辛苦劳作的一幕幕。1977年,我在商县中学读高中时,学生转了户口吃商品粮,每周吃两次油条和油炸馍,当我把油条、油炸馍递到嘴边时,突然想起了二婆那菜色的脸,就把食物用报纸包起来,等到周末时带回家中,偷偷溜进了二婆的房间拿给二婆吃。二婆吃着馍说:“一辈子没吃过油条和油炸馍,用油炸馍,得用多少油?太好吃了。”望着二婆乐滋滋的吃相,我甚感欣慰。时间长了母亲问:“你咋每次回来都拿一包东西先进你二婆的门,你给你婆拿啥了?”我如实坦白。母亲说:“我娃孝顺,你婆为咱这个家劳累了一生。”回想起来,这可能是我这一生对二婆唯一的孝顺。
  二婆最心疼的是叔父。上世纪五十年代,叔父念完中学后参加工作在县水利局当水利员,1963年在商县三贤水库抢险救灾时落入水库,在水中泡了一夜患了风湿性关节炎,长期卧床不能行走,住了两年医院回到家中,由二婆和母亲照料,1972年病情好转才结婚成家,搬到县城居住。我在县城中学读书周日回学校时,二婆总是递给我一个包袱让我送到叔父家去,里面装的无非是粮食、衣物之类。时间长了,母亲就很不高兴,说我是“家贼”,把家里东西偷出去给外人。我说那不是外人,是亲叔父,母亲苦笑一下:“咱家也不富裕,拿吧拿吧,帮帮也应该。”
  1975年年初,二婆突然卧床不起,我跑到了公社卫生院叫回了父亲诊治,父亲开了几副中药让慢慢调养。几个月后还不见好转,我就用架子车拉二婆到县医院检查,拍了片子,做了B超,没查出大病。我问大夫:“没有大病为啥病成这样?”大夫说:“这就像一盏灯,油耗尽了,灯自然就熄了,老人的器官都衰竭了,准备后事吧。”我含着泪把二婆从城里拉回家中,一家人在床前悉心照料。在二婆弥留之际,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喊着:“天槽、天槽(叔父的乳名),你咋不回来看我。”
  1975年7月15日,二婆走完了辛苦一生最后的一程。
  二婆是一根蠟烛,燃烧了自己,照亮子孙!
  二婆是一只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其他文献
我——张小七是也。我们伟大的207宿舍里个子最高年龄最小的一个。话说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神清气爽地起床后,突然发现两件严重影响本小姐心情的事件:一是我的钱包,在我没防备期间,大部分money逃之夭夭,只剩下些残兵败将独守阵营。二是脂肪们不知在什么时候以苍蝇盯黄油的热情成群结队地在我腰间安居乐业起来。  呜呼!为了拯救我可怜的钱包,也为了不受路人异样的眼光,我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本世纪里我最英明的决
学雷锋做好事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社会上各种人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雷锋精神实质上也是一种慈善行为。扶贫济弱,捐钱捐物帮助别人是慈善;品德高尚的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是慈善;各种专业人员,利用各种机会无偿帮助群众做好事是慈善;党员干部处处为民办实事,时时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也是慈善。这些慈善行为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学雷锋的具体表现。   回忆我以前的工作,我曾被选为学习毛选和学雷锋的积极
我不知道爸妈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名字——一一。我每次都把它们写成两条蠕动的蚯蚓,或者,像是一双笑眯了的眼睛。  我常把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缝,那是15岁以前。他们说15岁是一道坎,没跨之前是童年,跨了之后就是少年了。那么我的童年是快乐的。即使后来老班找我谈话时说你小小年纪就踱步缓缓独处一隅——是不是童年时代有过什么创伤留下了什么阴影呀?那时我刚转进老班的班里,很老实,只知道低着头一味的沉默。  我很愿意跟
自挪威回来后,我就发誓不闯红灯。说来你难以相信,那不是被人教育而是“被狗教育”的结果。  挪威的卑尔根本来就一个“静”字,清晨,只有海鸥在啼,海风在吹,风很腥,但腥得很清冽。  大概时间还早,四周静得没有一辆车。我从绿顶的大皇宫出发,徒步前往市政广场。那是在挪威生活的日子里,我天天要进行的晨练。蒙蒙晨曦中,始终有一条黑背白肚的爱斯基摩犬——玩家们叫做“哈士奇”的。在我前面不徐不疾地走着。走了一会儿
八爷离开人世35年了,想留下点文字纪念这位古板而可敬的老人。  八爷在槐荫堂祖父辈排名老八,是祖父赵全玉的三弟。槐荫堂是南秦川道的一个大户,相传明代祖上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而来。我的高祖父赵星膝下有两个儿子,曾祖父赵江青和他的弟弟赵江河。赵江青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我的爷爷赵全玉、四爷赵全礼、八爷赵全才。赵江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赵全宝,小儿子叫赵全珍。在家族分别排名老六、老七,我们叫六爷、七爷。  曾
我与老伴儿退休之后,一直就为儿女照看孙辈,外孙子刚刚照看到三岁,好容易大一点儿,很好玩,给我们老两口带来了欢乐。刚想歇歇脚,不久,又有了孙子。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有自己的事业,把孩子往我们老两口面前一放,就忙自己的工作了。没办法,谁叫我们是孙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照看孩子是应该的,天经地义,责无旁贷。也别说,尽管照看孙辈非常劳累,有时候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然而,照看孙辈却还是让我与老伴儿
他是一个乡村医生,每次看病只收村民一元钱,三十六年不涨价。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他叫吴光潮,是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梅塘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  1966年,年纪轻轻的吴光潮被村里推选到半农半医学习班学习。学成归来,在村里卫生室服务。那时村民看病,他收五分或一毛。直到了1983年,他才收取1元钱的治疗费。尽量开上山采集的中草药,不收药费,减轻村民的负担。  全村上下有600多户人,多是留守
1月19日,天津市慈善协会志愿者团队、开发区慈善协会迎来一位特殊“客人”——藏族姑娘切措吉。切措吉来自遥远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来津前的几日,激动让她夜不能寐,因为对她来说,此行是慈善圆梦之旅,她深信再回家乡的切措吉,一定不再痛苦不再自卑,她可以像所有藏族姑娘一样,登上雪山仰望蓝天,尽情绽放美丽的笑容。  漫漫长夜像身后一条缓缓展开的小路,让切措吉不断回望:那是2020年8月的一天,利用学校假期正在
海安濒江临海,地处苏中交通要冲,是江海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底蕴、充满爱心的热土上,近年来活跃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由1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海安慈善文工团”。他们凭借富有时代气息、接地气、有温度,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奏响海安慈善的主旋律,谱写海安慈善的华美乐章,为构建“强富美高”新海安做出了应有贡献,为海安县慈善会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江苏省慈善宣
清晨的窗外,群鸟鸣唱拨开雾霾  美妙的天籁,让生活充满神秘期待  多想像只小鸟口无遮拦无需宅,过得自由自在  啊,驿动的心灵杂草长出来,双眸里写满难耐  寂寞的阳台,蝴蝶蹁跹清风徐来  优雅的舞姿,让时光点燃律动风采  多想像只蝴蝶轻羽微翔出窗外,徜徉缤纷世界  啊,宅家的日子盛滿了无奈,企盼着融入人海  耐心地等待,离别的人平安归来  虔诚地祈福,咱中华大地吉祥安泰  多想像只雄鹰骄傲翱翔于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