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9日,天津市慈善协会志愿者团队、开发区慈善协会迎来一位特殊“客人”——藏族姑娘切措吉。切措吉来自遥远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来津前的几日,激动让她夜不能寐,因为对她来说,此行是慈善圆梦之旅,她深信再回家乡的切措吉,一定不再痛苦不再自卑,她可以像所有藏族姑娘一样,登上雪山仰望蓝天,尽情绽放美丽的笑容。
漫漫长夜像身后一条缓缓展开的小路,让切措吉不断回望:那是2020年8月的一天,利用学校假期正在餐厅打工的切措吉,看到门外走进一位文质彬彬的客人,他戴着眼镜、提着公文包,找了一个临窗的座位。“请问您想点些什么?”切措吉走到桌前,轻轻地问。客人把脸转向她,但刚要张口,声音却在对视她目光瞬间消失了。客人的脸上的表情变了——站在面前的这位姑娘,一只眼睛像膨胀的混沌玻璃球,不仅比那只好眼整整大了一倍,而且明显地凸出眼眶外……那时那刻,惊诧表情情不自禁地在客人脸上流露。
客人的神情变化,敏感的切措吉心像被划了一刀,无以言表的痛楚一下涌了出来。但她马上镇定下来,依旧带着微笑请客人点菜。
“姑娘,我是天津开发区慈善协会的,能问问你的眼睛出了什么问题吗?也许我能帮助你。”
“真的?”切措吉一时不敢相信,但她又那么渴望得到帮助。
“真的。你先跟我说说眼睛是怎么回事。”
那是切措吉不堪回首的记忆。十年前,11岁的切措吉跟小朋友去废弃的工地玩儿,无意发现地上有一个类似金属瓶的小管。出于好奇,她捡起那个小管,没承想还没弄清小管是干什么用的,只听“嘭”的一声巨响,眼前一片漆黑。等她醒来时,已躺在医院的急诊室里。
这时小切措吉才知道自己捡到的是一个雷管,而且还知道自己的一只眼睛已被雷管炸伤,炸伤的眼睛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失明。从此之后,切措吉的父母带她跑遍了当地的医院,用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但是她的眼伤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眼伤变得越来越重。除了已失明外,伤眼还出现新的问题,如果再不科学治疗,势必影响到另一只好眼。不少人给切措吉的父母建议,带孩子到北京、天津大城市看看,说不定孩子的眼睛有救呢。其实,切措吉的父母何尝不想带女儿去治病呢,但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切措吉说:“我们这里的医院都去过了,但家里穷,只能治到现在的样子。”
眼伤不仅给切措吉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而且还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阴影,但好强的切措吉还是不向命运低头,她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青海海西的一所学院。切措吉对“闺密”说,等大学毕业后,她就自己攒钱治眼伤。即使伤眼保不住,她也要装一只“义眼”。她知道现在的“义眼”仿真水平很高,几乎与正常眼球一样自然美观……
短短的交流,切措吉能感受到“客人”的内心的同情,虽然她还不知道“客人”的真实身份是天津开发区慈善协会会长,名叫李海波,但她却被对方的真诚与善意所温暖。“姑娘,如果你信得过我,我会帮助你。”“您一定是位善良的人,我当然相信。”
之后,李海波拍了切措吉的眼部照片,然后说:“我到天津去咨询眼科医生,尽快给你答复。”“谢谢。”切措吉一时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动,事后她说觉得像在做梦,梦到了一个帮她圆梦的圣人。
李海波告别了切措吉,带着她的照片踏上了归途。对李海波会长而言,带回的与其说是切措吉的照片,不如说是她的希望。回来后,李海波会长第一时间请教了市人大代表、眼科专家王伟娟主任。主任回答说,需亲自看病人才能诊断。“行,我来想办法。”
李海波会长知道,请切措吉父母带她到天津检查诊断不现实,他知道切措吉家里的经济条件。他在想,找个适当的机会去青海,请王主任随行。终于,新年过后他又去青海,热心的王主任放下手里工作,亲自去为切措吉检查。得知天津来了专家,切措吉一家欣喜万分。
切措吉早早跟学校请了一天假,坐了一天车回到家。在切措吉的家里,王主任拿出从天津带来的仪器认真查看切措吉的伤眼,最后惋惜地说:时间太久了,复明不行了,但是可以做一个“义眼”。听到这话,切措吉哭了,之前问过当地很多医院,都说做“义眼”需要几万块,她听后头也没回地走了,她知道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
“王主任,只要能装‘义眼’,费用的问题我来解决。”
“好,我们回去商量,尽快请切措吉到天津来手术。”
李会长与王主任的这番对话,对切措吉一家人来说,像黑夜中露出的一道光亮,每個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李会长与王主任回津后,各自准备。李会长募集切措吉的治疗费及陪她来津的父亲两人交通费、生活费;王主任制定切措吉的手术方案。当一切准备就绪,订好切措吉父女俩机票后,开发区慈善协会秘书长陈继红打通了切措吉的电话……
如今,切措吉已顺利完成了手术,再过两天她就可以摘去纱布。可以想象,切措吉的笑容一定比格桑花还灿烂。
漫漫长夜像身后一条缓缓展开的小路,让切措吉不断回望:那是2020年8月的一天,利用学校假期正在餐厅打工的切措吉,看到门外走进一位文质彬彬的客人,他戴着眼镜、提着公文包,找了一个临窗的座位。“请问您想点些什么?”切措吉走到桌前,轻轻地问。客人把脸转向她,但刚要张口,声音却在对视她目光瞬间消失了。客人的脸上的表情变了——站在面前的这位姑娘,一只眼睛像膨胀的混沌玻璃球,不仅比那只好眼整整大了一倍,而且明显地凸出眼眶外……那时那刻,惊诧表情情不自禁地在客人脸上流露。
客人的神情变化,敏感的切措吉心像被划了一刀,无以言表的痛楚一下涌了出来。但她马上镇定下来,依旧带着微笑请客人点菜。
“姑娘,我是天津开发区慈善协会的,能问问你的眼睛出了什么问题吗?也许我能帮助你。”
“真的?”切措吉一时不敢相信,但她又那么渴望得到帮助。
“真的。你先跟我说说眼睛是怎么回事。”
那是切措吉不堪回首的记忆。十年前,11岁的切措吉跟小朋友去废弃的工地玩儿,无意发现地上有一个类似金属瓶的小管。出于好奇,她捡起那个小管,没承想还没弄清小管是干什么用的,只听“嘭”的一声巨响,眼前一片漆黑。等她醒来时,已躺在医院的急诊室里。
这时小切措吉才知道自己捡到的是一个雷管,而且还知道自己的一只眼睛已被雷管炸伤,炸伤的眼睛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失明。从此之后,切措吉的父母带她跑遍了当地的医院,用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但是她的眼伤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眼伤变得越来越重。除了已失明外,伤眼还出现新的问题,如果再不科学治疗,势必影响到另一只好眼。不少人给切措吉的父母建议,带孩子到北京、天津大城市看看,说不定孩子的眼睛有救呢。其实,切措吉的父母何尝不想带女儿去治病呢,但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切措吉说:“我们这里的医院都去过了,但家里穷,只能治到现在的样子。”
眼伤不仅给切措吉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而且还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阴影,但好强的切措吉还是不向命运低头,她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青海海西的一所学院。切措吉对“闺密”说,等大学毕业后,她就自己攒钱治眼伤。即使伤眼保不住,她也要装一只“义眼”。她知道现在的“义眼”仿真水平很高,几乎与正常眼球一样自然美观……
短短的交流,切措吉能感受到“客人”的内心的同情,虽然她还不知道“客人”的真实身份是天津开发区慈善协会会长,名叫李海波,但她却被对方的真诚与善意所温暖。“姑娘,如果你信得过我,我会帮助你。”“您一定是位善良的人,我当然相信。”
之后,李海波拍了切措吉的眼部照片,然后说:“我到天津去咨询眼科医生,尽快给你答复。”“谢谢。”切措吉一时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动,事后她说觉得像在做梦,梦到了一个帮她圆梦的圣人。
李海波告别了切措吉,带着她的照片踏上了归途。对李海波会长而言,带回的与其说是切措吉的照片,不如说是她的希望。回来后,李海波会长第一时间请教了市人大代表、眼科专家王伟娟主任。主任回答说,需亲自看病人才能诊断。“行,我来想办法。”
李海波会长知道,请切措吉父母带她到天津检查诊断不现实,他知道切措吉家里的经济条件。他在想,找个适当的机会去青海,请王主任随行。终于,新年过后他又去青海,热心的王主任放下手里工作,亲自去为切措吉检查。得知天津来了专家,切措吉一家欣喜万分。
切措吉早早跟学校请了一天假,坐了一天车回到家。在切措吉的家里,王主任拿出从天津带来的仪器认真查看切措吉的伤眼,最后惋惜地说:时间太久了,复明不行了,但是可以做一个“义眼”。听到这话,切措吉哭了,之前问过当地很多医院,都说做“义眼”需要几万块,她听后头也没回地走了,她知道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
“王主任,只要能装‘义眼’,费用的问题我来解决。”
“好,我们回去商量,尽快请切措吉到天津来手术。”
李会长与王主任的这番对话,对切措吉一家人来说,像黑夜中露出的一道光亮,每個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李会长与王主任回津后,各自准备。李会长募集切措吉的治疗费及陪她来津的父亲两人交通费、生活费;王主任制定切措吉的手术方案。当一切准备就绪,订好切措吉父女俩机票后,开发区慈善协会秘书长陈继红打通了切措吉的电话……
如今,切措吉已顺利完成了手术,再过两天她就可以摘去纱布。可以想象,切措吉的笑容一定比格桑花还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