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是曲艺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11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三位,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也是曲艺界的良师益友。四月的清雨与哀思已经过去,落下一些文字,以示纪念。
  谢晋
  二十多年前的时光,我还年轻,初到曲协。那时大导演谢晋名声显赫,如日中天。在一期曲艺讲习班上,我和大导演交集。谢晋导演来讲课,我负责在门口迎接。记得那天暴雨倾盆,谢导不顾湿漉漉的衣服,随即坐下,开始讲课。他讲了什么,我真的记不全了,只记得谢导说喜欢评弹,他在执导电影时,融进了不少细腻的评弹手法。
  后来,我两次奉命去江宁路谢导家送讲课费送资料。第一次见到了阿三、阿四,他们候在门口,直愣愣地看着我,我不敢进门了,只好在门口大喊,谢导,谢导。这次是谢导出来迎我,他极其慈爱地叮嘱阿三、阿四进去,又对我说,别害怕,他们不会伤人的。对我这样一个青涩的小字辈,谢导一样赐座上茶。席间,我们谈起谢导的讲课,谢导以为,他的讲课,也许对曲艺演员不会有很多直接的帮助,但跳出了曲艺圈来讲,可能反而会有更多的触类旁通的启发。知道我毕业于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他说,我和你探讨,我看一些评弹的作品,细节很好,尤其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法很好,但整体构思,整个故事的框架有不少的缺陷,“这是蛮要命的”。虽然谢导的讲课我已经淡忘,但他的这番话,我记到了现在。
  多年后,我开始主持曲协工作。于是,每年数次邀请圈内外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并对曲艺作品缺乏严谨结构的致命伤提出警示加以“整治”,成了我“风雨无阻”的使命。实在着急的时候,自己也坐上了当年谢导坐过的讲台,开讲“曲艺创作中的起承转合”。十年坚持,总算有了一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绩。
  谢导,谢谢您!
  蒋丽萍
  想到蒋丽萍,耳边就响起她在“曲艺创作笔会”上和顾绍文(谷白)激烈的争论声,以及让人笑翻在地的崇明话“悼词”。蒋丽萍,还有顾绍文都是作协的一级作家,作品丰厚,同时也是我们曲协的会员,无比热爱着评弹,并对其深有研究。每年一至两次的“曲艺创作笔会”,我总会邀请他们以及文化圈的一些学者作为辅导老师参加。
  这些辅导老师本着对曲艺对评弹的热爱和“辅导老师”的头衔,极其认真地对待每一部参加笔会讨论的曲艺作品。当作者朗读或表演完自己作品的时候,讨论便开始了。尤其是讨论评弹作品的时候,急性子的顾老师往往会“恨铁不成钢”地跳将起来,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历数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同样是急性子的蒋老师也同样不买账地跳将起来,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历数顾老师评论中的不周之处,再一二三四甲乙丙丁说出自己的意见,顾老师又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反驳蒋老师,而沈老师周老师们又会在旁打边鼓、加作料,火上浇油……真是热闹啊,记得最“疯狂”的一次讨论竟从晚饭后直至凌晨3点45分,但一个个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案就在这样激烈的争论中渐渐形成了。周而复始,每一次的笔会,都会有这样的“凤凰涅槃”。后来,二度摘得“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的徐惠新和同样摘得“文学奖”的吴新伯、摘得“表演奖”的周红,摘得“作品奖”的曹雄、许伟中等无限感慨地说,真怀念那时的“吵架”声啊,我们从中得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笔会休会期间——其实笔会早、中、晚一天三班都在讨论,没有休会期间,所谓休会,就是吃饭时间——在吃饭时间,蒋丽萍一改“剑拔弩张”的架势,又是那样的随性幽默,她唱京剧,唱评弹,她的评弹唱得真是细腻委婉,极小的细节处都仔仔细细地唱了出来,唱得比有些专业评弹演员还到位。在崇明农场呆过的蒋丽萍,还说过一个令滑稽演员都佩服的滑稽段子——崇明话“悼词”,她是在饭桌上说的,真正让人饭喷了一地。记得其中有一句,“默哀三分钟”,蒋丽萍演绎的崇明话是“头板拐落(头低下),暖过(难过)三分钟”,让人笑疯。于是,只要到了“休会期间”,无论是滑稽演员还是评弹演员,都大呼小叫地跟着蒋老师学崇明段子。
  2009年,我打电话邀请蒋丽萍参加新一期的笔会,她说:身体不好不参加了。我有些惊诧,每年的笔会蒋丽萍是期盼着的,她一定得了大病,于是不敢追问。
  蒋丽萍说过,她如果能写出一部评弹长篇或者中篇,那才是到了她创作的最高峰。有人建议她把她自己的小说《柳如是·柳叶如风》改编成长篇弹词,但她说,功力未到,还要好好学习揣摩。虽然最后她夙愿未了,但她对评弹功不可没。
  无法再听到蒋丽萍激烈的争论声了,我们的难过,远远不止三分钟。
  程乃珊
  说到程乃珊,仿佛她极富感染力的笑声再一次直逼你耳膜而来。那个时候,她笑得双肩乱抖,花枝乱颤,伏在桌上起不来。我说,你这是“痴笑”,于是,她笑得更加肆无忌惮,又上气不接下气地声明,哦哟哟,你们的滑稽戏、独脚戏实在太好“白相”(好玩)了,太好“白相”了。
  几年前,我和程乃珊被电视台的“笑林大会”聘为评委,由此相识。面对电视镜头当评委,发表意见,这让程乃珊有些为难,她总对我说,我不太会说话,我什么时候把它写出来。可她又极爱这些滑稽戏、独脚戏,她在作品中写道,“再也没有比方言更能原汁原味折射出社会即时的韵味”,所以她不肯放过这么好的观摩机会,对评委一职,也就半推半就了。其实,程乃珊这个评委另有一功,她的笑点很低,滑稽段子中有一点点笑的因子就会引发她爽朗的笑声,可她又不同于那些里弄里的婆婆妈妈,她有文化有思考有她自己的审美取向,她又会把那些过于庸俗的笑料从里面摘出来说,这个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她不像我们,对这些参赛节目板着脸,挑刺、苛求,理性大大多于感性,甚至一怒之下,举起大棒。她是宽容的,感性的,她给了演员温存和面子,她和我们互补、平衡,红脸白脸相得益彰。和程乃珊一起当评委,真的很有意思,我们除了一起讨论参赛节目,私下还讨论出镜时的服装、配饰、发型,讨论她写上海的那些人、事、建筑,还一起躲在厕所里逃避化妆师,因为两人都有些皮肤过敏……
  “笑林大会”结束后,我们也时有联系,程乃珊关照我,有好看的滑稽与评弹别忘了她。但到了需要开作品研讨会的时候,程乃珊会讨饶,说自己不善言辞就不参加了,但答应有一天会把这些体会写出来。
  一日,程乃珊来电话,请我去她家一次,说家里来了个香港记者,要知道一些周立波的现况。我去了,看见程乃珊头发花白的先生在弄堂口接我,真有些感动。应付完了香港记者后,我的眼睛就不够用了,草草吃了程乃珊精致的英式下午茶,就起身参观她家的宝贝:红木家具、挂盘、银器、瓷器、摆件、字画……都是“老底子”(以前)的好东西。程乃珊说,好些东西都打包了,过一阵要搬家,是在富民路上,现在正在装修,等搬了新家,一定请你去“大驾光临”。我趁机说,评弹和滑稽也是老上海的文化,你什么时候把你独特的感受写一个系列。程乃珊答应我,等搬家以后,一定会着手这件事,并说有些不清楚的地方要和我好好商量。又相约商谈的地方或者在绿屋附近的一家西餐厅,或者在常德路上以前张爱玲常去的咖啡馆。我就在想,这样一个优雅的上海名媛、名作家,将以怎样的笔触来写被很多人视为俗气的上海曲艺。
  可我当时不知道,也许正是这个在装修的新家,在程乃珊看起来那么丰润那么充满活力的体内,种下了毒芽。
  四月下旬,我在依然飘雪的北方出游,一日朋友来电告诉我,程乃珊去世,并惊呼,她那么开朗的人,是要活到一百岁的呀。四月的春风,竟是如此的凛冽,寒彻心肺。
  程乃珊,你答应我的事还没完成呢,你怎么可以爽约,怎么可以!
  再也听不到循循善诱长者的教导了,再也听不到充满激情的争论声了,再也听不到那样爽朗的宽容的大笑了,我们的前路,变得更加艰难和寂寞。其实不对,这些声音,只要你愿意,你时时可以听到,天上人间,无法阻拦。只要你还有向上的心,只要你愿意。
  他们和我们同在。
其他文献
采编/梁 爽  从今年第三期开始,《收获》杂志与作者签订协议:提高作者稿酬,谢绝转载。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期刊在保护原创与欢迎转载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的争议。  《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说,“原创杂志说我们侵权那是‘自作多情’,说我们挤占了原创杂志的生存空间,那是个‘伪命题’”。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在作者手上,“我们只要和作者打招呼并支付稿酬就已经尽了义务了,而且我们转载文章也和原创杂志有
期刊
2013年12月27日,圣诞刚过,元旦未至。古都南京的节庆气氛刚刚从人工降雪的热烈圣诞松懈下来,而元旦的张灯结彩还在酝酿,又因为天气阴冷,总统府旁那两排本来让城市引以为傲的高大梧桐在寒风里却越发光秃秃地显出萧瑟来。然而临近总统府的南京人民大会堂却在这一派冷灰色调中挑出了一抹亮色,配合着主楼正面三条古风盎然的红色雕花长窗,只在前檐上简单拉出一条红色横幅,上面端端正正的“2014江苏新年音乐会”几个大
期刊
这张照片,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提琴是贺老在延安鲁艺时随身相伴的,但极少在人前演奏,甚至连他的家人都是第一次听他拉这把小提琴。所以,“贺绿汀拉鲁艺小提琴”的照片,可以说是独此一家。要不是摄者祖忠人缠住贺老翻出那把小提琴,就连贺老的子女都无缘得见这一幕。这张照片中,右一为大女儿,右二小女儿,身后是小女儿的女儿,即贺绿汀的外孙女。  我和贺老在一个城市很多年,却从未谋面。我成年后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他时
期刊
采编/胡凌虹  影像与文学,一直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早期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苏童《妻妾成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最近大银幕热映的改编自麦家《暗算》的《听风者》,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白鹿原》,以及即将公映的改编自大卫·米切尔同名小说的《云图》,几十年来,不少影视都搭了文学的顺风车。然而,在影像式“阅读”全面花开的趋势下,文学界也不无忧虑:影视的盛行是否使得文学的前途更岌岌
期刊
5月4日的上海文化广场华彩异常,舞台上正在谢幕的是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主演黄丽娅身着大师张叔平手工缝制的华美旗袍,与穿了三件套西装梳了个光亮油头的胡歌一阵翩翩起舞之后,倏然一个定型——迎上台的神秘嘉宾,竟然是“永远红润童颜”的白先勇先生。而当白先勇在演员的拥簇下,笑呵呵说出“今晚,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的时候,满场暴风雨般的掌声将这一场谢幕的气氛推上了最高潮。  当晚,在台下激动观剧的作曲家
期刊
上海是名副其实的“魔术重镇”,并以“海派魔术”闻名国内外。海派魔术诞生于中国近代的上海,后因影响力大,又扩展到长三角一带及更远的地方。海派魔术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现代魔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把中国的魔术带进了现代艺术的舞台,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开创了魔术的新纪元。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北京、广东魔术的迅猛发展,浙江、安徽省的快速赶超,海派魔术的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近日,上海杂协和文学院以
期刊
本期的两张魏宗万照片,均摄于1992年。小照片为祖忠人抢拍的作品,当年文联组织文艺家参观冼星海故居,在故居前,魏宗万与男高音歌唱家张世明对唱“王老三,我问你……”,诙谐幽默,别具一格,引得一片喝彩,边上有于飞、程之、书法家张森等。不过此张照片,魏宗万不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而那张崔益军拍摄的大照片,是老崔专程上门为老魏所摄。老崔钟爱老魏,是缘于当年看魏宗万表演的哑剧小品《单间浴室》,没有音乐,没有语言
期刊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心中最重要的女人“尹雪艳”,在其诞生47年后首度从小说中走出来,活色生香地站在了光鲜夺目的上海舞台上。对白先勇而言,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很重要;对上海来说,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也很重要——因为它有效验证了:就像“尹雪艳总也不老”(白先勇语)一样,上海文化同样不会老,只要气候合适,这块沃土就会长出奇花异树,姿态迷人,春意浓浓。  用“上海话”演话剧,这是《尹雪艳》夺人眼球的最亮
期刊
好不容易回一趟上海,发觉自己真正地落伍了。  你以前熟悉的马路弄堂被拆得一干二净,造起像碰门板似的高层楼房。小时候专门吃2分的阿三头递过来的名片上也带个什么“长”,你却还记得过去他拖鼻涕打弹子的样子,不知与这个踌躇满志的大人物如何应对。以前喜欢的平民食物被包装得面目全非,价钱则是几个跟斗翻上去,味道呢,远不如过去。刚来美国用人民币来估算生活指数,现在你在上海用美金来换算商店里的天价商品,付钱时心里
期刊
1943年,高梨痕导演了一部名为《丹凤朝阳》的影片,他找来了王丹凤与另一位可塑性极强的男明星姜明分任男女主角。高导演选王丹凤来演这部影片果然使这部作品风靡海上并在全国打响。这是王丹凤从影以来主演的第七部影片了。王丹凤这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用“大红大紫”这四个字来形容是十分确切的。  “丹凤朝阳”作为我国的成语,源出《诗经·大雅》,是比喻贤才得遇良机。王丹凤这位影坛“贤才”在她的一生中确实遇到过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