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数学课堂的“X光”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6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种运算规律,而观察则是这种运算规律的基础。通过细致而又耐心的观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不同,进而分析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这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在观察法中,教师通过对情境的创设,对实践的引导和对数字的不断变换,进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情境观察,发散思维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法会更容易接受,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能够所看进而激发所想,耐心地分析,通过自身的理解来强化记忆,从而达到数学思维的不断编织。在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情境来引导学生“走进去”,让孩子们深入其中来进行观察,发散数学思维。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三角形》中,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在讲解时通过生活实际,来创设教学情境,针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会进行问题的创设:“同学们,现在让你做一个桌子,给你一块木板,两块木头,你会怎样做,让桌子最稳定?”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一出,学生们陷入了思考,显然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难,这时我会进行一个提示:“大家可以想象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话语一出,很快就有学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会将一根木头截成三块一样长的小木头,然后用长的木头订入木板中,用小木头的两头分别订入木板和长木头中,形成三个三角形,这样桌子就稳定了。”情境创设下,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灵活,再加上不断地思考和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会更加地缜密。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被广泛使用,其独特的吸引力给课堂带来了巨大的魅力。在情境引导下,教师讲课时会更加轻松,学生由于兴趣的助力,对学习数学知识会更加的认真,通过情境观察,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容易集中,从而使课堂效果翻倍。
  二、实践观察,强化能力
  实践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听”而不“练”,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地完全理解和掌握,只有真正进行实践,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才能够发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强化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填补课本空白。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针对某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中,这部分知识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生们需要掌握不同角度观察所得出的平面图形。这部分知识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讲解,对学生们来说比较有难度,但如果真正进行实际操作,就会轻松很多。为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准备六块完全相同的小木块,在课堂上,每次讲解时,我都会让学生自己按照要求进行摆放,然后进行观察,再通过观察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同时我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归纳,“老师,我发现从上面的角度看出的结果与小木块摆放的高度没有太大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画出平面图,进而发现了规律。通过这种实践观察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更能够强化动手实践的能力。
  实践观察的过程也是强化记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里,通过对实践来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来提升分析能力,从而发挥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整体方向的把握,让学生真正的有所收获。
  三、变换观察,升华创新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千变万化”,而对这些变化的巧妙应对,就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学中,作为数学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通过观察法来细致分析变化的规律,进而掌握其中的要领,达到思维上的升华创新。在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不断地变化,鼓励学生对变化进行观察,从而自主地掌握其中的规律,提升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章《和与积的奇偶性》中,对于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们要掌握两个数相加和相乘后的和与加数、积与因数的奇偶关系,这是一节有规律的数学知识课,在课程讲完后,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变化,我引导学生们对“差与被减数的关系”进行思考,根据和来推断差,如“4 4=8”,如果变为减法“8 4=4”,同理根据奇偶性的规律,我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后,学生们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如果被减数是偶数,差是偶数,那么减数一定是奇数。”“回答得很好,我们还可说得更全面一些。”“如果被减数与差奇偶性相同,那么减数就与他们的奇偶性不同,如果被减数与差的奇偶性不同,那么减数的奇偶性就与差相同。”通过这种变化观察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对数学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面对数学变化的必杀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面对错综复杂的变化,达到对公式的运用自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升华创新自身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学方法有很多,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任何时期,对于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使得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作者單位: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在传统的知识观点支配下,教学是外部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理智力量,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导向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自第八次课改以来,自主学习始终是课改着力点. “自主”问题的本质是“学生本位”,而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及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致使我们的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长久以来,我们教学目标和教学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瞿林东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瞿林东教授所作的访谈,内容涉及到他的学生时代、治学道路、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
女儿中班的时候,参加课外的幼儿英语学习班,任课老师年轻活泼,对待孩子温柔耐心,课堂上时常欢声笑语,渐渐地女儿喜欢上了学英语,日常对话也开始喜欢用英语,慢慢地她已经不满足课堂上所学到的单词,回到家后,时常拉着我问一些物品的英文单词。有时我也被问倒了,就习惯性地拿出智能手机上网查阅翻译,并在线朗读出单词。女儿感到十分有趣,时常在我身边跃跃欲试,用稚嫩的小手自己在手机上打字母,一来二去,竟也慢慢学会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发展特点,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启发式教学的形式,激励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连贯的数学思维,并对其加以引导强化和巩固。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师将更深入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探索的习惯,刺激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
一、前言  似乎是在转眼之间,信息化的大浪就席卷而来,网络、论坛、E-mail……各种高科技使得新新人类们甚至来不及畏避它就被它同化,时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在我们身边悄然而又迅猛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成了人们接触世界、认识数字地球的最佳工具,二十一世纪中,它扮演著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的工具。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就中明确指出
蒋、庞二位先生都以人类实践为中心看待唯物史观,但是庞先生强调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性,蒋先生更注重以系统的方式把握人类实践的总体性.合理的态度应当是结合这两种眼光,兼顾
明代起居注制度时兴时废,但明代初期及后期历朝均有起居注存在,而且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起居注的设置和废寝,对《明实录》的编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前者使实录生动而真
一、区域活动评价实例之现状分析  1.评价流于表面,错失幼儿经驗的提升契机  评价实录:建构区:搭建家乡的高楼和大桥。活动结束后,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在活动区中玩了什么有趣的事?  A幼儿:我在结构区拼了一座房子。  师:你真棒!小朋友你们都过来看看他的房子盖得好不好?漂不漂亮?(大部分孩子只是欣赏性地看了几眼。)  B幼儿:我刚才搭了一座长长的立交桥,可是被××一下就推倒了,C幼儿
立定跳远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立定跳远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的稳定性同时协调,立定的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他们的本身力量较弱、协调能力差、注意力难以专注。在立定跳远的时候,需要通过手的摆动,带动腰腹用力,然后下肢力量的爆发,它考验全身的心跳性和爆发力。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考虑到他们的心智因素,我通过让他们观看视频、玩游戏、借助器材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