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松塔(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枚松塔
  在这支行进的队伍中
  谁将最后抵达,我们一无所知
  当我们谈及既往的生活,那只
  麋鹿会选择何时纵身越过窗外的山岗
  暮色中,我们一同向山林的腹地缓缓
  移动脚步和目光,肉身小心地识别着
  腥湿的泥土
  我们在林中沉睡又在林中醒来
  感谢谁呢?让我们得以看见远处
  一枚松塔闪着自足的光芒
  一枚上帝的松塔曾替代落日的法则
  一枚深褐色的松塔在夜半的梦中游动
  有时,如沉闷的滚雷
  它突然滚向微绿的坡间草地——
  那块在诗神的抚摸下,若隐若现的胸膛
  我不敢轻易谈及自己的身体
  描述这个暮秋,我关心的白蜡树
  灰褐色的小枝在门前低垂
  浅沟纵裂有绿撤退的痕迹
  每天的日子躲在每天必经的路旁
  每天的日子躲着久了就啜饮雨前沙沙的响声
  它们心底无名的波动
  在虚空的遮掩下紧随暮秋往深处走
  我散养的四肢纤细,绒毛都秉持信念
  向着暮秋的方向递去大片的梧桐
  白蜡叶打开门前的小气候
  向正翻阅着我的生活寄予青黄参半的信笺
  几个月后,会出现一个融化残雪的普通早晨
  会有本质突兀的枝桠断然一跃而出
  那时我不敢再轻易谈及
  那将要成为我身体某块局部的东西
  那块局部的东西,我虽亲身发现却仍百般犹疑
  饮马而归
  光照耀我们行进的旅程
  我和我的马,通体透明
  一粒尘灰试图知晓
  隐退在群峰间的地平线
  带来了夜的言语
  哐当、哐当,我的短靴和马镫亲吻
  这难以形容的声音
  我的马始终静默,一生被月光养活
  脊背冒着磷火
  面对天空,陡然而生孤独和敬畏
  洞穿黑暗的星光比春天的炫耀
  光彩
  善念到了极致就会噙着泪水出来
  我的马有软的眼睛
  我的马牙齿洁白
  我的马始终静默,一生被月光养活
  访皎然不遇
  空山无门,亦无群声
  鸟语亦是禅言……亦是我的良师
  忘却进山的脚步,出山
  亦在山中。是汽车的马达熄灭。
  日暮夕阳的灯火照我
  照妙峰山,赶紧!去捡拾林间
  细瘦的竹叶与松针吧!
  煮一壶唐朝的西苕溪水,泡一味人间的大茶。
  是一枚隐含青光的茶籽
  在我杂乱的案头静置
  它等待着皈依泥土。
  是汽车的马达重燃。
  它催促我离去
  走桑麻小径,回到我的来处
  及早栽上带露的菊花①。
  注:①唐高僧皎然诗《寻陆鸿渐不遇》中云:“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绘画之诗
  我路过他们时,阳光正好
  那群围绕窨井盖画画的青年人
  一个女孩,正挽起她的长发
  将清澈之眼,投向落满尘土的地方
  他们,首先需清除这些尘土
  再设法变革这块冷铁
  阳光下,调色板、小而锐利的笔触
  掩去污渍,让幽暗处通往地面的出口
  变成绿色的窗,伸出
  几枝正合时宜的花
  秋千
  坐在秋千上的小女孩,水灵灵的
  她的妈妈把她荡得很高
  高的,与对面合欢树顶开的红花
  似乎只差一指的距离
  妈妈呀,最初你把她荡出肚皮
  荡出肉体
  现在又将她荡出尘世
  荡出躁动的夏季
  多年前,我也是這样一个小孩
  现在,我的身体里住着这样
  一个母亲
  生命
  四月,透过车窗我看远方,白杨林
  正在日落之际呈现山岗的姿态
  我的身体随列车一齐飞驰
  却无法真正穿越外面那无垠的麦地
  与无垠的麦地做伴
  一片野花,她们在微风中执手
  一朵朵相互簇拥着,开到小路的尽头
  一只白羊,低头吃草
  偶尔抬眼看看村庄的方向
  四月,倘若一直向东走
  它们与我,是否就会走到太阳初升之地?
  再一直向东,是否就将见到母亲金黄的背影
  站在大海边,幽蓝的海水闪闪发亮
  洇湿她的脚踝与衣裳
  白杨林
  深灰色傍晚的天幕,容纳着
  五月所有的飞行。从树林中释放一种秘密的记忆,
  再小跑几圈,沿曾经开花的小径。宇宙的情绪
  使人震撼,使人寻觅蜘蛛的丝线而上找到风。
  生活向来不缺少线索,如果你有一双确信
  可疑的眼睛。模糊的底片远胜于雄辩及事实
  树叶的浮力抵抗微尘的浮力?窗户里,人们
  看到翩飞的旗帜和标语,你可以想象同样体积的
  事物从土里掘出自己半个身体。整个春天的洪水
  压在蝴蝶的指尖。如果,我们都能够追赶上时间
  松塔卡在顽石缝隙里遂愿拒绝生长。我们只需从
  黑暗里,以不同的方式打开同一个抽屉,然后读取
  匿名的书信。在树下,或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更多时候,你无法拒绝抬头,拒绝选择最佳的角度
  向上观赏。这哗哗流淌的白杨林
  以存在暗示虚妄。你猜,我们将如何与众神交换空间
  与自己交换自己。
  黑多,本名程潇,1995年生于黟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诗歌月刊》等,曾获第七届中国校园诗歌“双十佳”诗歌奖等。著有诗集《枯树的时针》。
其他文献
告别语  沿着铁轨走,列车就要交错  如写一首乱的抒情诗  风呼啸而来,你的影子  挂在闪烁的信号灯上  真的是如履薄冰呵  迎面的人,都跟你打招呼:  “朋友,再见……”  “好的好的”——谁替你回的话?  人生就在这匆匆的站台  你清楚地看见,一只熟悉的手  挥了挥,你飘进了  火柴盒似的空房间  暮晚记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  它们的私生活谁还那么上心  我们就这样谈到了暮晚  好像有什么东
母亲河孔目江更像一位歌者   在蒙山南麓扬声,至袁河止音   高潮部分,不偏不倚   落在湿地公园   山是假山,桥是木桥   从此山到彼山,由此岸   到彼岸。正好是   一场浪漫的距离   樟树一直站高处,草坪自始至终   在低处仰望。芦苇立在水中央   孔目江湿地公园错落有致   她的气质,源自章法有序   在这里,一缕春风追逐另一缕春风   一只白鹭追赶另一只白鹭   一朵花,依偎另一朵花
宋代陆游说:“文章最忌百家衣。”明代公安派主张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写作要“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在作文中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要写出自己的心跳,展示出“我”的境界。    一、引领学生走进个性化的生活空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叶
说课活动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确定改进意见,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一种教研活动。实践证明,说课不仅有利于克服个人备课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能尽可能地提高教案的理论性、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在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开
巍巍笔架山下,悠悠清溪河畔,矗立着一所古老而年轻、崭新又亮丽的学校,她,就是湖北省重点中学——保康一中。二00三年秋,保康一中实现了整体搬迁。这所曾培养了著名作家晓苏、著名航天家吴逢光、外交家夏兆龙等一大批社会精英,历六十余年风雨沧桑的老校,于新旧世初之交,抢抓发展机遇,焕发了青春与活力,赢得了全县上下的广泛信任,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在这个霜染红叶、蜡梅吐蕊的季节,我们走访了保康一中校长——阮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落实,与之配套的新编语文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探究能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教师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形成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一味地照搬资料,囿于现说,去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无法想象的。  定风波 苏轼  
在作文教学改革中,各种理念盛行,潮起潮涌,灿烂缤纷。考虑到实际教学中可操作性与目的性统一的可能,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层次的训练学生,使学生的作文写得有格。这里所谓的“格”,就是比较合理的作文模式和框架。  高中阶段,学生写作的层次是有区别的。部分学生比较优秀,能熟练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并初步具备了自己的写作个性,而大部分学生还处在“格”外,等待“人格”。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在内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人们熟知《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的父亲对凶猛的洪水只懂得“堵”,最后失败了。禹吸取其父的教训,改“堵”为“引”,结果成功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悟到这个道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今天,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并不亚于古代大禹治水时的困难。引导有思想、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比疏导洪水更难。因此,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尝试,觉得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在引导学生上有很大的决定
吹灭了一只老羊的呼吸  让青草延续羊的心跳  吹硬了祁连雪峰  让一树山杏花  明媚了雪水  吹弯了戈壁滩的戈壁草  让一个直心肠的汉子  走正了道路  风起张掖  吹不尽的丹霞地貌  吹成天边的晚霞  还有一匹枣红马  被风吹起鬃毛的瞬间  眼睛里尽是  生生不息的张掖  遥望玉门关  春风不度  何况是个冬日  戍卒的嘘叹  都结冰了  掩于漫漫黄沙  在诗词中冷峭  目及之处  落日的余晖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