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的现代社会里,政府管理已受到了新的监督主体的监督和审查——全媒体,作为新生的政治监督平台,它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意愿和政治倾向,政府管理在全媒体的今天更加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因此,政府管理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政府形象的建设对于政府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建设的主要课题。在全媒体的今天,舆论平台的多样性、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以及信息来源的复杂性等因素在给政府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又给政府形象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全媒体的今天要趋利避害,与时俱进的改进自己的工作,要勇于面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积极进行改革和完善,努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构建服务型的新型政府。
关键词:网络舆论 政府形象 全媒体 政府管理
“全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实践活动,它拥有跨媒介的报道体系,集合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等各种传播工具,使信息迅捷传输,涵盖了人们接受信息所需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不同阶层和喜好的受众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来接受信息并随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全媒体的今天,政府管理工作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媒体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政府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政府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政府只有更好的处理好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才能更好的在全媒体时代里树立优良的政府形象。
一、全媒体时代中国政府形象建设面临的问题
1.网络评论的复杂化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在全媒体的现代社会中,网络的应用正在逐渐的渗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政治生活中,民众通过网络了解和关注我国政府的法规政策和行政动态,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评论政府的一言一行,网络评论作为新时期褒贬政治的一个平台和工具,其包络了多样性的阶层呼吁和复杂的利益需求。一方面,网络的普及性,使得民众参政议政的途径变得多样化。手机、电脑和平板等网络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为民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兴趣,使得我国各行各业以及不同阶层的人群都集中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应用的广泛性,其参政议政的民众主体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和复杂,而不同的阶级群体和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政策倾向,利益倾向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形象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变得模糊和复杂,然而,利益倾向的多元化还不是政府形象建设的最关键的阻碍,“扭曲的利益需求”才是政府形象建设的最大困扰,所谓“歪曲的利益需求”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和经济改革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时候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从而导致了贫富的分化和钱权的腐化,使得社会上仇富和仇官情绪激烈,造成了网络舆论的鲜明对立和难以调节的利益分歧,换言之,也就是造成了“歪曲的利益需求格局”。这种扭曲的利益诉求加上强大的网络传播,就造成了政府形象建设最棘手的问题。
2.政治信息的可疑性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全媒体的今天,网络给人们提供各种参政议政的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泛滥和真假难辨,政府公开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也渐渐的变得模棱两可,由于网络平台的复杂化,很多不法分子和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利用网络信息的泛滥和网络传播的快捷,发布各种损害政府形象的网络信息和虚假的政府公开信息,这些不良的信息在网络和媒体间的传播,使得民众对于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和政府形象的塑造都产生了怀疑和偏见,严重的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使得人民对于政府产生了不信任的危机。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公众对政府实时信息的公布具有强烈的关注和兴趣,这就给部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他们利用大量的民众的关注度和事件的热度,捕风捉影或凭空捏造一些小道消息,以达到损害政府形象和造成大众恐慌的结局。另一方面,有些政府领导或官员在处理公共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逃避责任和节制恐慌,对于事件公开信息实行瞒报和谎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失去了民心。
3.舆论传播的快捷化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在全媒体的今天,民众借助网络实现了自由平等的诉求表达,网络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甚至于信息传播速度比新闻事件本身发展速度还要快。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一旦在网络上出现,就很快的会被上传到微信、微博以及各大新闻网站等,并大范围的被转载、评论和传播,使其迅速被成千上万人知晓,有时,很多煽风点火的有心人也会添油加醋的對新闻本身进行渲染和传播,混淆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舆论传播的快捷化使得公共事件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这就造成了一个负面的公共危机事件,会在瞬间得到迅速和难以想象的传播,再加上煽风点火之人的推波助澜,这样会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的加强公共事件对民众的恐慌性,以及引起民众对政府更加强烈的质疑和不信任,使得政府形象建设在公共事件中受到迅速和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说,网络传播的快捷性是一把双刃刀,在给政府信息公布带来快捷性和广泛性的同时,也对政府负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为其形象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4.主体身份的隐蔽性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网络媒体在给政府和人民带来交流机会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得民众对于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能力的评价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作为网络上政治评论的主体,他们之间互相并不知道各自的身份地位和性情偏向。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没有长幼之别的传统束缚,也没有阶层差异的彼此歧视,这些主体,不论普通百姓、不论政治精英,也不论商业巨头都能够平等的抒发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立场,这种舆论评论主体的隐蔽性形成了一种平等互动、复杂多变的网络评论环境,这就对政府形象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程度和高强度的挑战,使得政府不得不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来塑造更有信服力和更有亲和力的政府形象,并能经得起网络舆论的评价。 二、全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形象的策略
1.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建设民主法治的政府形象。全媒体时代网络的便利性、媒体的快捷性和舆论的广泛性等,要求政府以更加严格和更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管理,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首先,政府和政府官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带头领队作用,在决策和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义务,真正意义上做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实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其次,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实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依法办事,尤其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秉承透明、公正和公平等原则,要第一时间公开的发布真实的政治信息和实时情况,要依法依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争取民众的信任和依赖,树立权威的政府形象。最后,对于肆意破坏和扰乱政治舆论和民主参与的行为和不法分子,要进行严厉的惩戒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严格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以实现井然有条的全媒体舆论环境,使得民众更好的、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参与政治,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2.立足时事政治发展,建设诚信公开的政府形象。全媒体平台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场所,也是谣言滋生的发源地,更是是别有用心的网络推手摧毁政府权威的有力工具,他们立足于时事政治的发展,通过某一事件以非理性的和片面的极端言论对政府进行攻击,这种现象严重的挫伤了政府形象的建设。也是政府良好形象建设的最大杀手,突破其破坏性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建设诚信公开的政府形象。建设政治信任起源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赖关系,这种信赖关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公民以政府最大程度的保护其公共利益为前提,只要这种利益关系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公民对政治的信任感就能建立起来并得到巩固。诚信公开要求政府不欺瞒群众,实行透明真实的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诚信是政府的立政之本,政府只有真实的面对群众,诚实的执行管理,才能取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才能长久的维持其执政地位和权威。
3.加强政府沟通能力,建设高效公平的政府形象。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如何建设好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就要求政府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加强政府网络沟通能力便是其中的主要一环,做好政府网络沟通能力工作对于建设高效公平的政府形象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国家日益重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各个领域的学者和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逐渐青睐于研究和探索网络政治沟通问题,使这种高效公平的政府服务能够渐渐地发挥其在政府管理过程中的促进力和引导力。如今,全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鼎盛的时期,是一种不容轻视的时代潮流和社会趋势。但是由于当前的政府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舆论与法律支持不成熟,导致了政府网络沟通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艰辛,这些困难直接影响了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影响了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功效。所以,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努力,限制和控制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阻力,积极发挥创新力和思考力在政府改革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培养创新改革的舆论环境,提高政府创新改革的法律认可度,保持全民对于高效公平的政府形象的探索和研究熱情,最终促成我国的国泰民安和繁荣富强,实现政府形象建设的目标。
4.关注媒体传播特色,建设科学先进地舆论系统。全媒体的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巨大引擎。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和成果,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网络舆论盛行的过程中,引入现代网络管理技术,构建电子舆论管理系统,这是有效地利用社会文明成果又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它们不仅能够形成民主法治的舆论气氛,使政府管理更加透明、更加有效。而且让政府管理更加规范化、现代化和智能化。一方面,通过电子舆论管理系统,政府将其提供公共服务和执行行政管理的过程和程序公开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通过电子管理系统,政府可以统一管理和收集社会各阶层和各领域民众的政治诉求和政治意见,并通过电子系统的整理和筛选等功能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通过电子舆论管理系统吸纳民众需求,改进政府工作,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赵泽洪,朱亚兰. 新媒体时代中的政府形象塑造[J]. 长白学刊,2014,03:55-59.
[2]翟年祥,汪莉莉. 论全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4,04:92-96.
[3]张庆洁. 全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塑造与舆情危机应对[J]. 传媒,2012,02:71-72.
[4]王佳炜. 新媒体时代社会常态下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路径——从被动式危机公关转向在社会常态中主动塑造[J]. 新闻知识,2013,02:35-37.
[5]王伟伟. 论自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6:23-27.
[6]骆正林. 媒介时代政府官员的形象塑造[J]. 江南论坛,2007,05:28-30.
作者简介:闫旭(1990—)女,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关键词:网络舆论 政府形象 全媒体 政府管理
“全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实践活动,它拥有跨媒介的报道体系,集合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等各种传播工具,使信息迅捷传输,涵盖了人们接受信息所需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不同阶层和喜好的受众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来接受信息并随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全媒体的今天,政府管理工作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媒体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政府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政府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政府只有更好的处理好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才能更好的在全媒体时代里树立优良的政府形象。
一、全媒体时代中国政府形象建设面临的问题
1.网络评论的复杂化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在全媒体的现代社会中,网络的应用正在逐渐的渗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政治生活中,民众通过网络了解和关注我国政府的法规政策和行政动态,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评论政府的一言一行,网络评论作为新时期褒贬政治的一个平台和工具,其包络了多样性的阶层呼吁和复杂的利益需求。一方面,网络的普及性,使得民众参政议政的途径变得多样化。手机、电脑和平板等网络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为民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兴趣,使得我国各行各业以及不同阶层的人群都集中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应用的广泛性,其参政议政的民众主体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和复杂,而不同的阶级群体和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政策倾向,利益倾向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形象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变得模糊和复杂,然而,利益倾向的多元化还不是政府形象建设的最关键的阻碍,“扭曲的利益需求”才是政府形象建设的最大困扰,所谓“歪曲的利益需求”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和经济改革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时候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从而导致了贫富的分化和钱权的腐化,使得社会上仇富和仇官情绪激烈,造成了网络舆论的鲜明对立和难以调节的利益分歧,换言之,也就是造成了“歪曲的利益需求格局”。这种扭曲的利益诉求加上强大的网络传播,就造成了政府形象建设最棘手的问题。
2.政治信息的可疑性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全媒体的今天,网络给人们提供各种参政议政的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泛滥和真假难辨,政府公开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也渐渐的变得模棱两可,由于网络平台的复杂化,很多不法分子和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利用网络信息的泛滥和网络传播的快捷,发布各种损害政府形象的网络信息和虚假的政府公开信息,这些不良的信息在网络和媒体间的传播,使得民众对于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和政府形象的塑造都产生了怀疑和偏见,严重的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使得人民对于政府产生了不信任的危机。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公众对政府实时信息的公布具有强烈的关注和兴趣,这就给部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他们利用大量的民众的关注度和事件的热度,捕风捉影或凭空捏造一些小道消息,以达到损害政府形象和造成大众恐慌的结局。另一方面,有些政府领导或官员在处理公共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逃避责任和节制恐慌,对于事件公开信息实行瞒报和谎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失去了民心。
3.舆论传播的快捷化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在全媒体的今天,民众借助网络实现了自由平等的诉求表达,网络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甚至于信息传播速度比新闻事件本身发展速度还要快。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一旦在网络上出现,就很快的会被上传到微信、微博以及各大新闻网站等,并大范围的被转载、评论和传播,使其迅速被成千上万人知晓,有时,很多煽风点火的有心人也会添油加醋的對新闻本身进行渲染和传播,混淆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舆论传播的快捷化使得公共事件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这就造成了一个负面的公共危机事件,会在瞬间得到迅速和难以想象的传播,再加上煽风点火之人的推波助澜,这样会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的加强公共事件对民众的恐慌性,以及引起民众对政府更加强烈的质疑和不信任,使得政府形象建设在公共事件中受到迅速和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说,网络传播的快捷性是一把双刃刀,在给政府信息公布带来快捷性和广泛性的同时,也对政府负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为其形象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4.主体身份的隐蔽性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的问题。网络媒体在给政府和人民带来交流机会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得民众对于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能力的评价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作为网络上政治评论的主体,他们之间互相并不知道各自的身份地位和性情偏向。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没有长幼之别的传统束缚,也没有阶层差异的彼此歧视,这些主体,不论普通百姓、不论政治精英,也不论商业巨头都能够平等的抒发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立场,这种舆论评论主体的隐蔽性形成了一种平等互动、复杂多变的网络评论环境,这就对政府形象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程度和高强度的挑战,使得政府不得不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来塑造更有信服力和更有亲和力的政府形象,并能经得起网络舆论的评价。 二、全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形象的策略
1.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建设民主法治的政府形象。全媒体时代网络的便利性、媒体的快捷性和舆论的广泛性等,要求政府以更加严格和更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管理,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首先,政府和政府官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带头领队作用,在决策和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义务,真正意义上做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实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其次,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实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依法办事,尤其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秉承透明、公正和公平等原则,要第一时间公开的发布真实的政治信息和实时情况,要依法依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争取民众的信任和依赖,树立权威的政府形象。最后,对于肆意破坏和扰乱政治舆论和民主参与的行为和不法分子,要进行严厉的惩戒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严格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以实现井然有条的全媒体舆论环境,使得民众更好的、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参与政治,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2.立足时事政治发展,建设诚信公开的政府形象。全媒体平台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场所,也是谣言滋生的发源地,更是是别有用心的网络推手摧毁政府权威的有力工具,他们立足于时事政治的发展,通过某一事件以非理性的和片面的极端言论对政府进行攻击,这种现象严重的挫伤了政府形象的建设。也是政府良好形象建设的最大杀手,突破其破坏性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建设诚信公开的政府形象。建设政治信任起源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赖关系,这种信赖关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公民以政府最大程度的保护其公共利益为前提,只要这种利益关系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公民对政治的信任感就能建立起来并得到巩固。诚信公开要求政府不欺瞒群众,实行透明真实的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诚信是政府的立政之本,政府只有真实的面对群众,诚实的执行管理,才能取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才能长久的维持其执政地位和权威。
3.加强政府沟通能力,建设高效公平的政府形象。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如何建设好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就要求政府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加强政府网络沟通能力便是其中的主要一环,做好政府网络沟通能力工作对于建设高效公平的政府形象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国家日益重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各个领域的学者和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逐渐青睐于研究和探索网络政治沟通问题,使这种高效公平的政府服务能够渐渐地发挥其在政府管理过程中的促进力和引导力。如今,全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鼎盛的时期,是一种不容轻视的时代潮流和社会趋势。但是由于当前的政府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舆论与法律支持不成熟,导致了政府网络沟通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艰辛,这些困难直接影响了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影响了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功效。所以,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努力,限制和控制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阻力,积极发挥创新力和思考力在政府改革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培养创新改革的舆论环境,提高政府创新改革的法律认可度,保持全民对于高效公平的政府形象的探索和研究熱情,最终促成我国的国泰民安和繁荣富强,实现政府形象建设的目标。
4.关注媒体传播特色,建设科学先进地舆论系统。全媒体的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巨大引擎。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和成果,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网络舆论盛行的过程中,引入现代网络管理技术,构建电子舆论管理系统,这是有效地利用社会文明成果又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它们不仅能够形成民主法治的舆论气氛,使政府管理更加透明、更加有效。而且让政府管理更加规范化、现代化和智能化。一方面,通过电子舆论管理系统,政府将其提供公共服务和执行行政管理的过程和程序公开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通过电子管理系统,政府可以统一管理和收集社会各阶层和各领域民众的政治诉求和政治意见,并通过电子系统的整理和筛选等功能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通过电子舆论管理系统吸纳民众需求,改进政府工作,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赵泽洪,朱亚兰. 新媒体时代中的政府形象塑造[J]. 长白学刊,2014,03:55-59.
[2]翟年祥,汪莉莉. 论全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4,04:92-96.
[3]张庆洁. 全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塑造与舆情危机应对[J]. 传媒,2012,02:71-72.
[4]王佳炜. 新媒体时代社会常态下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路径——从被动式危机公关转向在社会常态中主动塑造[J]. 新闻知识,2013,02:35-37.
[5]王伟伟. 论自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6:23-27.
[6]骆正林. 媒介时代政府官员的形象塑造[J]. 江南论坛,2007,05:28-30.
作者简介:闫旭(1990—)女,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