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识字量的多少决定着其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各种识字教学法纷纷兴起,“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字族识字”“字理识字”“集优识字”等。不管哪种识字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根治识字教学中“少慢差费”的顽疾,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但是,对小学生来说,不管哪种识字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学习的趣味,那么,快速、高效识字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寻求一条充满童趣、情趣而又不失理趣的识字教学捷径,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以下我就结合自己教学部编本教材识字教学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感受。
一、游戏活动显童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而学生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1.儿歌识字
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生难忘。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时,我编了“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
2.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将生字与具体的事物或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表示“看”,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了直观的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义的教学效果。教学“乌”字时,可以通过简笔画画一只没有眼睛的小鸟,“鸟”字去掉一点就是“乌”。教学“灭”字时,可以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小铁盒里点燃纸,等纸燃烧到一定程度,用一块合适的小板子盖住小铁盒,稍后再拿开小板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铁盒子中纸的变化,并讲述一些有关火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灭火的知识。最后总结:“用一块板子(‘一’)把‘火’盖住,可以‘滅’火。”有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请几个学生上讲台合作,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一人写一笔,把生字写出来。这样,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他们的潜能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3.游戏识字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字图对号“贴膏药”,组字游戏“补补丁”,改错游戏“找地雷”,复习巩固“打扑克”等。学生既识了字,又在识字的过程中玩了个痛快。
4.连环识字
单纯识记生字,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教学中,如果以字组词,连词说句,形成连环,学生不但记得牢,还可以扩大其识字面。如教学“国”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出“中国、祖国、国家、国土”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词造句、练习说话,“我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多伟大”“我们热爱祖国”。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
5.字谜识字
“两人土上坐”——坐;“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哭;“一个字儿生得巧,半边长鳞半边毛,半边入水难活命,半边没水活不了”——鲜;“左边是女,右边是男,站
在一起,人人称赞”——好;“上边三人,下边两人,聚在一起,吹笛弹琴”——奏;“上边两口,下边两口,看看中间,还有只狗”——器;“竹儿遮着天,龙儿藏下边”——笼;“长脚一瘸一拐,加水一起一伏,添土倾斜不平,遇石粉身碎骨”——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筋编类似的简单字谜,再让大家猜。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摘“字宝宝”、抢读生字卡片、“找朋友”、争夺“小红星”、争当“识字大王”、自办“识字报”、举行朗读比赛等种种方式,有目的地加入“玩”的因素,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
二、生活背景多情趣
低年级识字量大,那么多要求会认的字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加一加”“减一减”“用旧字认新字”,教学方法好像挺多,也很简单,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说得也头头是道,可是下了课就晕晕乎乎的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创设情境,多创设活动,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对此,我有一些这样的思考和做法:
1.积极创设模拟情境
比如在教学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小书包》一课时,我创设了“夸夸我的小书包”的情境,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识字。此外,在教学反映家庭生活的《明天要远足》、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农村生活的《大小多少》等课时,都可以创设一个相关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
2.利用学校身边的资源
校园就是一个识字的智慧宝库。也许是太过熟悉反而不在意吧,许多教师浪费了这个好资源。校园里,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班级名、课程表、值日表、墙报、班规、宣传栏、标语……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识字的好素材和好途径。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将识字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
3.让电视和广告为我所用
现在的学生,聊起电视来,一个比一个“专业”。对此,教师和家长都很担忧。其实,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参半。只要我们教师和家长能好好地进行“宏观调控”,注意他们看电视的时间和节目,看会儿也未必不可。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少儿节目、动画片、儿童故事、儿童益智类节目等,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所以,学生在看这些节目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其认读字幕,不懂的要教会问。一边听电视中标准的发音,一边看荧屏中出现的字,不知不觉中,生字就会变得熟悉起来。还有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许多广告、商标、招牌,可引导学生在逛街、活动、游览的时候,多注意,多问问家长、同学,这样加以利用和学习,也一定会有收获。 4.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渗透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让现在的小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进入智能模式。电脑已经走向了大众、走向了农村,利用电脑识字已成为现实。电脑字库比较大,随意打一个字,都会相应出现一系列字,为学生探究性识字和随意识字提供了平台。而小学生打字一般是采用全拼输入法或智能ABC输入法,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熟记字音,又可以巩固字形。
在生活中识字,既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又使他们形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识字,犹如给学生的识字插上了翅膀,让学生在识字的王国里展翅飞翔。
三、汉字文化添理趣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除了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识字外,还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联想积极主动地识字。教师在鼓励学生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识字的同时,应当加以适当引导,让学生的识字多一份理趣。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古代的大王有很多珍珠,所以我记住了‘珍珠’两个字都是王字旁。”这位同学不知道他说的“王字旁”,原本表示与玉有关,叫“斜玉旁”。
——“大王戴上王冠很美,‘美’的上面两点表示王冠。”这位同学不知道“美”字的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古代,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北方,离不开羊,羊长得又肥又大,就是“美”。
正是由于太多的“不知道”,给识字教学留下了许多缺憾,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识字教学中相机把这些“不知道”告诉学生,使我们的识字教学不再有“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之憾。对此,我采用的做法如下:
1. 激活象形字,体会造字智慧
象形字的每一个笔画都代表一定的意义,都蕴含着祖先造字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汉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描写的意境。在教学《青蛙写诗》一课中的“串”字时,我先请学生想想古人看到了什么东西才发明了这个字。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羊肉串、糖葫芦、葡萄等。我再出示“串”字的演变过程图,(如下图)在肯定了学生猜测的合理性——古人的确是看到了连在一起的东西才创造出了这个字后,进而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2. 理解会意字,感受中华文化
会意字是古人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让人们通过经验和意识来体会其中的意义。但是随着汉字的演变,有些汉字的部件已成了示意性的符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如《日月明》中“明”字的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发光的日、月图片)这是什么?
生:太阳和月亮。
师:也就是“日”和“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日”和“月”都是怎样的呀?
生:很亮,会发光。
师:真会观察!是呀,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月亮会反射太阳光。那“日”和“月”在一起会怎么样呀?
生:会更加明亮。
师:所以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那就是“明”。在我们将要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像“明”字一样,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请同学们留心观察。
通过“明”字的引导,学生逐步发现了更多的会意字:“从”字,一人跟着另一个人走,表示跟随;“众”字,三人相从,表示众多;“男”字,在田间出力做事的劳动者;“家”字,房屋里养着一头肥肥胖胖的猪,就是家庭的所在。这些字,一年级学生都能自己观察发现,即使不懂,也能通过教师一点即通。对于其中的文化,学生听得也是饶有兴致。
3. 掌握形声字,学会举一反三
形声字在汉字中数量最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形声字的教学对于解读字义、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形声字的结构很简单,由表义的形旁加上表音的声旁所构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定能抓住形声字的特征,找到规律,学会记忆。如在《咕咚》一课中“领”字的教学时,学生找到了表音的声旁“令”字,但是不理解形旁“页”字。我便
相机引入甲骨文“页”字的写法:,是一个人形,有突出的大脑袋,所以,汉字中大部分用“页”做偏旁的字都和头
部有关,如颅、额、颊、须、颈等。知道了“页”字的含义,学生对“领”字意思的理解也就不难了。
人生聪明识字始。在部编本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那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传统的机械的陈旧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识字教学中,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真正地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作者单位:浙江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學)
责任编辑 杨壮琴
一、游戏活动显童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而学生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1.儿歌识字
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生难忘。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时,我编了“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
2.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将生字与具体的事物或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表示“看”,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了直观的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义的教学效果。教学“乌”字时,可以通过简笔画画一只没有眼睛的小鸟,“鸟”字去掉一点就是“乌”。教学“灭”字时,可以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小铁盒里点燃纸,等纸燃烧到一定程度,用一块合适的小板子盖住小铁盒,稍后再拿开小板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铁盒子中纸的变化,并讲述一些有关火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灭火的知识。最后总结:“用一块板子(‘一’)把‘火’盖住,可以‘滅’火。”有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请几个学生上讲台合作,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一人写一笔,把生字写出来。这样,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他们的潜能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3.游戏识字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字图对号“贴膏药”,组字游戏“补补丁”,改错游戏“找地雷”,复习巩固“打扑克”等。学生既识了字,又在识字的过程中玩了个痛快。
4.连环识字
单纯识记生字,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教学中,如果以字组词,连词说句,形成连环,学生不但记得牢,还可以扩大其识字面。如教学“国”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出“中国、祖国、国家、国土”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词造句、练习说话,“我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多伟大”“我们热爱祖国”。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
5.字谜识字
“两人土上坐”——坐;“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哭;“一个字儿生得巧,半边长鳞半边毛,半边入水难活命,半边没水活不了”——鲜;“左边是女,右边是男,站
在一起,人人称赞”——好;“上边三人,下边两人,聚在一起,吹笛弹琴”——奏;“上边两口,下边两口,看看中间,还有只狗”——器;“竹儿遮着天,龙儿藏下边”——笼;“长脚一瘸一拐,加水一起一伏,添土倾斜不平,遇石粉身碎骨”——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筋编类似的简单字谜,再让大家猜。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摘“字宝宝”、抢读生字卡片、“找朋友”、争夺“小红星”、争当“识字大王”、自办“识字报”、举行朗读比赛等种种方式,有目的地加入“玩”的因素,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
二、生活背景多情趣
低年级识字量大,那么多要求会认的字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加一加”“减一减”“用旧字认新字”,教学方法好像挺多,也很简单,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说得也头头是道,可是下了课就晕晕乎乎的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创设情境,多创设活动,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对此,我有一些这样的思考和做法:
1.积极创设模拟情境
比如在教学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小书包》一课时,我创设了“夸夸我的小书包”的情境,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识字。此外,在教学反映家庭生活的《明天要远足》、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农村生活的《大小多少》等课时,都可以创设一个相关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
2.利用学校身边的资源
校园就是一个识字的智慧宝库。也许是太过熟悉反而不在意吧,许多教师浪费了这个好资源。校园里,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班级名、课程表、值日表、墙报、班规、宣传栏、标语……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识字的好素材和好途径。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将识字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
3.让电视和广告为我所用
现在的学生,聊起电视来,一个比一个“专业”。对此,教师和家长都很担忧。其实,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参半。只要我们教师和家长能好好地进行“宏观调控”,注意他们看电视的时间和节目,看会儿也未必不可。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少儿节目、动画片、儿童故事、儿童益智类节目等,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所以,学生在看这些节目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其认读字幕,不懂的要教会问。一边听电视中标准的发音,一边看荧屏中出现的字,不知不觉中,生字就会变得熟悉起来。还有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许多广告、商标、招牌,可引导学生在逛街、活动、游览的时候,多注意,多问问家长、同学,这样加以利用和学习,也一定会有收获。 4.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渗透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让现在的小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进入智能模式。电脑已经走向了大众、走向了农村,利用电脑识字已成为现实。电脑字库比较大,随意打一个字,都会相应出现一系列字,为学生探究性识字和随意识字提供了平台。而小学生打字一般是采用全拼输入法或智能ABC输入法,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熟记字音,又可以巩固字形。
在生活中识字,既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又使他们形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识字,犹如给学生的识字插上了翅膀,让学生在识字的王国里展翅飞翔。
三、汉字文化添理趣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除了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识字外,还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联想积极主动地识字。教师在鼓励学生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识字的同时,应当加以适当引导,让学生的识字多一份理趣。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古代的大王有很多珍珠,所以我记住了‘珍珠’两个字都是王字旁。”这位同学不知道他说的“王字旁”,原本表示与玉有关,叫“斜玉旁”。
——“大王戴上王冠很美,‘美’的上面两点表示王冠。”这位同学不知道“美”字的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古代,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北方,离不开羊,羊长得又肥又大,就是“美”。
正是由于太多的“不知道”,给识字教学留下了许多缺憾,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识字教学中相机把这些“不知道”告诉学生,使我们的识字教学不再有“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之憾。对此,我采用的做法如下:
1. 激活象形字,体会造字智慧
象形字的每一个笔画都代表一定的意义,都蕴含着祖先造字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汉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描写的意境。在教学《青蛙写诗》一课中的“串”字时,我先请学生想想古人看到了什么东西才发明了这个字。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羊肉串、糖葫芦、葡萄等。我再出示“串”字的演变过程图,(如下图)在肯定了学生猜测的合理性——古人的确是看到了连在一起的东西才创造出了这个字后,进而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2. 理解会意字,感受中华文化
会意字是古人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让人们通过经验和意识来体会其中的意义。但是随着汉字的演变,有些汉字的部件已成了示意性的符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如《日月明》中“明”字的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发光的日、月图片)这是什么?
生:太阳和月亮。
师:也就是“日”和“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日”和“月”都是怎样的呀?
生:很亮,会发光。
师:真会观察!是呀,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月亮会反射太阳光。那“日”和“月”在一起会怎么样呀?
生:会更加明亮。
师:所以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那就是“明”。在我们将要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像“明”字一样,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请同学们留心观察。
通过“明”字的引导,学生逐步发现了更多的会意字:“从”字,一人跟着另一个人走,表示跟随;“众”字,三人相从,表示众多;“男”字,在田间出力做事的劳动者;“家”字,房屋里养着一头肥肥胖胖的猪,就是家庭的所在。这些字,一年级学生都能自己观察发现,即使不懂,也能通过教师一点即通。对于其中的文化,学生听得也是饶有兴致。
3. 掌握形声字,学会举一反三
形声字在汉字中数量最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形声字的教学对于解读字义、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形声字的结构很简单,由表义的形旁加上表音的声旁所构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定能抓住形声字的特征,找到规律,学会记忆。如在《咕咚》一课中“领”字的教学时,学生找到了表音的声旁“令”字,但是不理解形旁“页”字。我便
相机引入甲骨文“页”字的写法:,是一个人形,有突出的大脑袋,所以,汉字中大部分用“页”做偏旁的字都和头
部有关,如颅、额、颊、须、颈等。知道了“页”字的含义,学生对“领”字意思的理解也就不难了。
人生聪明识字始。在部编本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那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传统的机械的陈旧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识字教学中,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真正地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作者单位:浙江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學)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