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周有光老人学习什么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周有光先生年龄相差半个世纪,却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文革”大乱中,戏剧性地成为“五七干校”校友。当然,那时的我,一个“小童工”,还不认识先生。与先生交往。拜先生为师是三年前的事。从那时起,我感到眼前打开了一扇窗,一扇清楚地看历史、看人生、看世界的窗。以前困惑不解混沌不清的许多问题,在先生这儿找到了答案,整个人也变得豁达、通透了起来。于是,拨开忙忙碌碌世俗生活的烟尘,时不时来到先生的书案前,与先生对坐,听先生讲东讲西,成了我心灵的某种需求。
  今年4月末的一天,我代一家出版社社长看望105岁的周老。周老欣然为之题词:“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有责。”
  前年,80多岁的邵燕祥先生看到我写的《周有光先生的双文化论》一文,曾在《文汇报》上发表《报周有光先生书》,表达对先生文化理论的折服;最近,年已九旬的李锐先生又在《炎黄春秋》杂志发表文章《向周有光老人学习》,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二位先生堪称文化领域的大家了,但他们都深深服膺和敬佩周先生,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不仅因为周先生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有许多坎坷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体验和经验;更因为周老先生是学贯中西、打通各个学科的“通人”。他对历史、现实、文化问题的思考,不囿于一时一地一族一派的窠臼,打破现实功利的羁绊,站在整个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角度,看得深,看得远,看得透彻。这些真知灼见,确实有益于当代中国人更好地“了解过去,开创未来”。
  另外,我觉得向周有光老人学习,至少还要学习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运民瘼的情怀。
  
  周老出身常州的世家,早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攻读经济,曾留学日本。抗战时避难重庆,在“农本局”从事战时物资供应工作。战后携夫人到美国,边在银行做事,边在大学里读书做研究。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和当时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放弃在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他说:“我们都认为中国有希望了,中国的建设等着我们。学经济那么多年,我想中国当时最缺乏的也是经济建设,于是立志回国搞经济。”他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还在新华银行和人民银行任职,一身兼了三份工作。同时,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他来北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这一来就被留下,担任“文改会”拼音化研究室主任。这次大改行在周老虽是“意外”,但他欣然接受。他说:“找认为语言学方面还是要更新,因为整个中国要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每个方面都要更新,经济方面当然是最主要的,语文方面当然也很重要,但是不如经济这么规模大。”对此余英时先生评价说:“从早年到老年,他一直在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经济最根本,所以他选择了经济学为专业;语文是现代化的利器,因此成为他的副业。但是1955年他大概已感到经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了,退而求其次,他终于接受了以副业为专业的安排。”从上海来北京,三份工资变为一份工资,收入大大减少,但他不以为意,全身心投入文字改革、汉字拼音化的工作。3年后,《汉语拼音方案》出台。从那时到现在,这个方案全中国、全世界都在使用。它把古老的汉语引向了世界,引向了现代化。周老的改革实践也发展成一门新的学问——《汉字改革概论》。30多年后,在世界性的信息化技术大潮中,汉语拼音方案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它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标准化序列,而且被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广泛使用——“发挥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周老也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今天,几乎人人使用拼音打字、发短信。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二、活到老。学到老。探索真理到老。服务社会到老。
  
  周老常说:“我八十五岁退休,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中,看报、看书、写杂文。我是一个专业工作者,一向生活在专业的井底。忽然离开井底,发现井外还有一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我在其中是文盲。我要赶快自我扫盲……学,然后知不足;老,更自觉无知。这就是老年自我扫盲的乐趣。”
  我前些天去周老家取一个材料,正碰见周老全神贯注地工作。只见他端坐一台老式电脑前,用“双拼”输入的方法整理自己的文章,打字速度还相当地快。小保姆说:“爷爷每天都这样工作,一千就是半天!”
  这位高龄老人,每天都要阅读许多书籍、报刊,这些书报不少是亲友从世界各地寄来的,因此周老的视野比许多年轻人还要开阔。他将“博览群书”后的文化思考写成一篇篇杂文,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篇杂文问世,平均每两三年就有一本文化散文集结集出版。他的《周有光耄耋文存》《学思集》《百岁新稿》等书,提出了“双文化论”“双语言论”等新的理论观点,理清了一些复杂的世纪难题,振聋发聩,给当代文化学者以启发,被称为“老年人燃烧,中年人取暖”(我还要加上一句:“青年人受益”)。去年,104岁的周老出版了《朝闻道集》,今年又出版了《拾贝集》。
  一位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为何不在耄耋、百龄之年享受安逸生活,还要这么费心费力地学习、思考和写作呢?我认为这是优秀知识分子探求真理、探索真知的内驱力所使然,也是“历史进退,匹夫有责”的内心召唤所使然。他早已功成名就,这种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早已远离现实的功利目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周老真真切切践行了圣人的话,而他的精神似乎也感动了上苍,使他拥有了令世人羡慕不已的健朗、长寿的人生。
  
  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周老的一生并非风平浪静,而是经历了许多挫折与磨难。但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常能使他处变不惊,化险为夷,甚至将坏事变为好事。
  周老对我说,关键时刻他总能得到命运特别的眷顾。抗战时流亡重庆,炸弹几次就在身边爆炸,眼见身边的人被炸惨死,而他却能安然无恙。独子周晓平被流弹击中腹部,幸而遇到一位外国医生能做手术,捡回一条性命。50年代那次大改行,无意中使周老逃过了两年后的“反右”一劫。如果他仍在上海搞经济,那么无论如何也在劫难逃。他在上海的经济界同行在运动中或自杀或挨斗、流放,而他却能“在一个特别受保护的机构中安静地作研究”,人们都说他“命大”。同样的因祸得福体现在他的夫人张允和身上。“三反”“五反”运动中,身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张允和受到冲击。周老体贴艺术家气质的夫人绝经不起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风浪,毅然让她退职家居。多年后张允和回顾道:“如果我没有及早下岗,如果‘文革’时我还在工作,那我必死无疑,不是自杀就是被整死。”中年退隐的张允和与俞平伯先生一起研习昆曲,后来还恢复了家庭杂志《水》,最终以九三高寿颐养天年,这不能不归功于周老先生的大智慧。
  周老常说自己是乐观主义者,下放干校是何等艰苦,周老却安之若素地说:“我倒不后悔。想想看,假如不下放,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我却不知道。”“913”后开大会,被上万只凌空飞过的大雁用集体大便“轰炸”,周老笑谈:“这样的事一万年也不一定碰上,这是我在干校遇到的最有趣的一件事!”
  尽管世界有各种不完美,但他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一面转化,社会总归越来越进步。比如他作为中方三编审之一参与翻译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80年代译第一版时还有许多禁忌,好多词条都删掉了,一版只出了10册;到译第二版时就开放多了,删掉的词条基本都可以照译,二版出了20册。先生说,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乐观、豁达的心胸,使他既能清醒地看到问题,又始终相信前途的光明,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常有人向周老请教长寿之道,殊不知长寿并不是周老刻意追求的结果。他主张生活越简单越好,日常饭食主要是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及杂粮,奉行不立遗嘱、不过生日、不过年节的“三不主义”。他说健康有物质的一面,也有精神的一面。物质上要求不高,都是小事情。在世界上许多事不可能样样都顺心,吃亏就吃亏一点,不要生气,没有什么了不起。要有涵养,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当然,周老值得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不止这三点。比如他将自己的语言学主张用于实践,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中学生都能懂的科普性语言;比如他只讲真话,从不讲假话;比如他与夫人张允和“举杯齐眉”相濡以沫的旷世爱情……这里着重讲这三点,是感于有一些人,并不真正了解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仅凭一知半解,就在网上发一些不同的议论,令人想到庄子所说“大鹏与蓬间雀”之别。我们这些做文化、出版工作的人,应当从周老先生的题词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承我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其他文献
1789年,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成功塑造了从虚幻的幸福中觉醒并毅然出走的娜拉。1923年,鲁迅先生接续上易卜生的话题,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认为出走的娜拉只有两条路外加一个不算路的结局:堕落,回来,饿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吗?如何实现这些可能?整整90年后,姚鄂梅的长篇新作《西门坡》呼应了鲁迅先生的追问,继续探讨“娜拉走后怎样”。  新世纪的娜拉
作为一个学科的中国文学,其学科构成是什么呢?按照人们惯常的认识顺序,首先应该是文学作品(文本),然后依次是作家、读者。文学作品研究、文学文本阐释是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离开文学作品谈文学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作品都是由特定的写作者(文学家)创作的,与作品研究相连带的自然是作家研究了。一部(篇)作品由某一作家创作出来,文学生产的过程并没有结束,要想实现它的价值并得到广泛传播,还需要有读者的接受过程。
任公离我们而去已五年了,今天看到他的文集出版,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眼前。任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虽然没有听过他的课,但从他那里受教良多。在我的心目中,他一直是我所尊敬的老师。上世纪50年代,我在哲学所贺麟先生门下当研究生,听贺先生说做学问就要像任继愈那样扎扎实实,对他赞扬备至。又听到毛主席召见任公,称他为“凤毛麟角”,委以筹建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重任。但见到任公与之相识,是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总是不缺乏话题性。比如2015年2月19日甲午马年的春晚,在不少人眼中,尤其因为充斥着嘲笑“剩女”“女汉子”“胖子”“女领导”的段子,而被打上“歧视女性”的烙印,令人久久无法释怀。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当年2月25日的报道称,至少令人欣慰的一点是中国新生的女权主义运动中抗议得到了回应。据说,网络上发起抗议春晚歧视女性的请愿书征集到了1300个签名,并且得到了中国官方
几十年努力、三代人心血的结晶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是已故史学史研究专家杨翼骧先生的代表作,在史学界获得超高的声誉。杨先生早在1942年前后即已意识到有编纂此书的必要,此后60年间,编著和出版了《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三册,内容从先秦至明代,按年代顺序,将反映历代史学发展状况的资料甄择、校订,予以编排,详细展示了中国史学史发展的流程。每册甫经出版,立即得到学术界的极大好评,被誉为中国史学史学科中“
近年来,“大陆新儒家”日益热闹,从被动地被命名到主动承担此名,从与港台儒者展开论辩到不久前“重拳出击”,其中呈现出一种极强的气魄承当,真有横绝一世之姿。然而,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激情与理念背后,却隐隐让笔者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尤其集中于笔者最近阅读的《中国必须再儒化:“大陆新儒家”新主张》一书。书的编者是任重,作者是蒋庆、陈明、康晓光、余东海和秋风五位。笔者与其中几位相识,但正因如此,不应哑然不语,而
柳鸣九的大名早已贯耳。他是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是研究法国包括欧洲文化思想的学者,他的视野宽阔。我对他的学术成就有一知半解,更有相当高的敬意。记得在一个场合与他同处,一些学友纷纷被披上了教授、博导的光环,而对他的介绍是他的多少位学生担当了教授与博导。而今有幸蒙他厚爱,读到他的《种自我的园子》清样,他的文学,他的思想,他的语言,笔力深沉与宅心仁厚,仍然给了阅读者以新的冲击,以佩服与享受,以快乐与叹息
霾是什么颜色?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古代的霾,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霾,风雨土也”。风是形成霾的驱动力。大风起,裸露在地表、无多少植被覆盖的尘土随风奔逸,四处飞扬,能见度大幅下降,霾应运而生。风,因空气流动而起。风的力度,因时因地而异。风的力量足够大,霾的形成才有必要条件。  但光有风不行。同样是风,吹过茂盛山林,与吹过荒山秃岭,大有不同。树欲静而风不止。根深叶茂,再大的风,也不会形成
张汉珍所著《教育春秋》,是一本教育者亲自撰写的书,由此可以窥视半个世纪新中国教育的概貌。作者以朴实的文字,带有口述历史的性质,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教育做了生动直观的描述和记叙,对1958年的大学“教育革命”,也有客观的叙写分析。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从一个教师,走上教育领导岗位,亲自组织与实践了一些教改活动,并从中总结出某些经验和规律,对于当前的中学教育工作不无借鉴意义。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可读
作为古罗马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塔西佗这个名字在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沉寂之后,终于在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被人文主义史家重新发现,享有“文学三杰”美誉的薄伽丘在见过塔西佗的残稿后就曾对此极力赞扬。在随后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塔西佗的历史著述也作为反对专制暴政,宣扬自由平等的重要思想武器而被大为推崇。俄国诗人普希金形象地称之为“惩罚暴君的鞭子”(张广智:《“惩罚暴君的鞭子”:塔西佗的社会历史观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