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太大、人口太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很不方便,于是需要疏解人口,此事古已有之。在明清时期,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朝廷就采取过多项措施。
  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朱棣迁都后,市民、官员驻军及家眷、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等加起来让北京的人口密度大大增加。为此,明代中期就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后来又坚持实行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
  首先是命京城及京畿卫所的军士外迁,令他们战时打仗,平时从事种植和畜牧业生产。如今京郊及周边地区以“营” “堡” “卫”等命名的地名相当一部分就与此有关。
  其次是劝返外省移民。永乐年间,朝廷曾大量屯兵、屯民、屯商于北京。随着人口膨胀,为了鼓励移民返乡,朝廷实行了较为优惠的政策,比如根据每户的人口数量及路程的远近给予路费和安置费等。万历年间,城西有户杨氏人家,自山东济宁移民进京七十余年,老家尚有百岁老母,因家长主动率全家二十多口人返乡,顺天府尹便上报朝廷,万历特赐金匾一块,上书“仁孝”两个大字并赐银千两。这就是鼓励移民返乡的生动例子。
  清廷基本沿袭了明代的城市管理制度,但他们还是感到了北京“待食者众,无余财给之,京师亦无余地处之”的人口压力,于是从雍正年间开始先后也采取了多项措施疏解人
  除了与明代类似的迁出驻防官兵及家眷、遣送外省人回籍等之外,清廷还对外来人口进行了严格控制。首当其冲就是外省来京的官员、基层办事人员和文人: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来人口要编定保甲;租住民房者必须有切实可靠的保人,也就是以房管人。官府按月会去详细查问,不允许收留来历不明之人。
  当时的北京户口“京籍”也是很紧俏的,为获得“京籍”,外省人会私下贿赂兵马指挥司官员。乾隆年间,南城有个商户在京经商多年,但无“京籍”,便私下给了南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3000两的银票,请其将自己的名字纳入坊巷号簿之中。不想此事败露,商户被处罚银及枷号两个月,副指挥被革职、重笞后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牡丹江一带)。
  由于对外来人口严格控制,到1908年,北京内外城居民为75万人,低于明代鼎盛期的85万人。
  而且,清代即便是退休官员也不能长期留京,仅有少数高级官员可留住京城。即使留居北京,他们也多数住在郊区的大兴、宛平。清廷还要求“各部院衙门书吏,五年役满考职后,即严催回籍”,如果他们藏在北京不走或离京后又偷偷来京,“均要问罪”。
  不过,仍有不少人不愿离京返乡。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陈宏谋奉调进京,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八年后,陈宏谋因病且年逾古稀辞官,但想留在京城久居。乾隆亲自到陈府做工作,劝其返乡,并设酒席为其饯行,同时令其回乡所经之处的地方官员要在20里内好好照顾陈宏谋一行。陈宏谋深感皇恩浩荡,十日后带着家眷及佣人三十余口返乡。乾隆親自上阵也使不少退职、辞职官员打消了留京久居的念头,纷纷离京返乡。
其他文献
国民党要员何键自称“佛教徒”,每每升官晋职,他都会将其看成是佛的旨意,上苍的护佑。坐上湖南省主席的宝座后,他自然不敢怠慢,进香还愿成了必修科目。  有一次,何键来到一座名寺,虽没通报官职名讳,但住持毕竟见多识广,从阵势和派头就已猜出一二。于是住持不失时机,上前讨好地说道:“施主是有缘之人,若结善缘,日后必然扶摇直上,百事顺遂。”何键本就迷信,对住持的话自然深信不疑。为了得到佛的眷顾,何键还匪夷所思
绍熙三年(1192年),辛弃疾去福建做官,顺道去看望好朋友朱熹。两人见面,朱熹提议喝两杯,辛弃疾欣然答应。酒端上来了,却没有菜,辛弃疾说: “干喝没意思。”朱熹想了想,让仆人用盐水煮了一碟黄豆,喝一杯酒,吃一粒黄豆,如果喝一杯酒吃两粒黄豆,他的脸色就会沉下来……  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朋友呢?第一种解释是他为了教育辛弃疾。辛弃疾豪奢之名播于天下,花钱如流水,娶了很多小老婆,影响很不好。朱熹请客如此
文徵明曾孙文震亨是家中的老来子,他出生那年父亲已经56岁,哥哥文震孟11岁。年事已高的父亲对待这个幼子已不像管教长子时那么严苛,给了他更多的私人空间。  作为“冠冕吴趋者,几近百岁”的书香世家,文家不仅以诗、书、画闻名于世,家中的藏书也极为丰富。自幼博览群书的文震亨小小年纪就显露出非凡的才情,只是他并没有像其他学子一样致力于科考,他读书涉猎的范围极广,喜欢看一些有趣的杂书。  长洲(今江苏苏州)文
顺治二年(1645年)夏,大清英亲王进至九江,命令降将金声桓进取江西。六月,金部进入南昌,随后平定江西大部,金声桓因此被任命为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次年十二月,清军袭取广州,南明永历朝廷退缩到湖南、广西一带苟延残喘。金声桓自以为立下收取江西的大功,至少可以割据一方,结果却只得了一个江西提督,因此相当不满,于是暗中与南明势力联络。  1648年,金声桓举兵反清,自称豫国公,其副将王得仁称建武侯,并任命
人们常说,要活出真实的自我,但受各种牵绊,很少有人能活得真实洒脱。纵使《水浒传》里的英雄豪杰们那样生猛豪爽,也都有各自的情不得已,但在108将里有一个人活出了本真。明朝思想家李贽评价道:“他是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金圣叹则评价他:“妙哉此公,令人神往,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  他就是鲁智深。  能集这么多标签于一身,纵观《水浒传》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其实,鲁智深最大的特点就是简
“苏珑!”一声呼唤打破雾夜的宁静,说话的是一名男子,他脚步生风,颀长的身影快速地飘近。  少女苏珑轻轻地往后退了一步,身体恍若无形的风,穿透她背后的槐树。树旁还有一把玉骨的油纸伞,伞沿缓缓地滴着血,死人的血珠一颗一颗溅在凸起的树根上。尸体就倒在苏珑的脚边,死者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村妇。  男子逼近的时候,痛心地看了一眼尸体,道:“苏珑,你不能再杀人了!”苏珑皱眉盯着他,假装要辩解,却突然弯腰捡起伞转身
1894年7月25日,护送清军到朝鲜的两艘军舰在返航时遭遇日本军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日本军舰首先开火,大清军舰被迫还击。最恶劣的是,日军将悬挂英国国旗、实为运送清军的“高升”号击沉,导致清军死亡达七百人。按说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应不宣而战,但清廷并没有这样做。  之所以没有立即宣战,是因为清廷在观望外国列强的态度,希望以夷制夷。当时英国已经与俄、法等国家商议,企图勒令日本在朝鲜退兵。英国公使欧格
1945年8月9日早晨,关东军司令官和参谋长慌慌张张地来到同德殿,给溥仪带来了一个消息:苏联已向日本宣战。从这天晚上起,溥仪再没有脱衣睡过觉,口袋里还揣了一支手枪,并亲自规定了内廷的戒严口令。  第二天,关东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又来了,这次是宣布日军要退守南满,“满洲国”也要“迁都”通化,并要求溥仪当天动身。溥仪考虑到自家财物和人口太多,当天无法搬走,再三要求之后得到了三天时间。  但接下来的这几天,
徐志摩家世代经商,徐父除了独资经营祖传的徐裕丰酱园外,还广泛投资钱庄、商业和实业,家资日丰,成为当地首富。1897年,25岁的徐申如喜得贵子,即徐志摩。  为了让儿子将来能光宗耀祖,徐志摩刚满三岁,徐申如便迫不及待地为他聘请塾师进行启蒙教育,次年又请来了当地一位著名教授给他当老师。后来,经他人推荐,徐申如又安排儿子拜政学两界的重量级人物梁启超为师,还拿出1000银圆作为拜师礼,这在当时是相当隆重的
1812年,拿破仑在俄罗斯惨败,教科书给出的原因是缺粮和严寒,但那并非全部真相。  21世纪初,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附近,一群建筑工人正在挖掘铺设电话线的壕沟,顺带拆除一片早已人去楼空的苏联军营。突然,挖掘机碰到一堆白色硬物,原来竟是大批的人类遗骸。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遗骸是拿破仑麾下士兵的,且有感染斑疹伤寒的痕迹。  当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并没过硬的借口,只是为了开辟东征之路,逼印度及英国臣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