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母语的语文,有着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和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使得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毋庸置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条件比农村地区要优越得多,但农村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古老神奇的风土人情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则是现代化都市所匮乏的。因此,农村学校教师宜在“农”字上做足文章,积极拓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使之与学生生活和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教育意义”的外在压力就会变为学生“我要学”的内在动力。
一、对教材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加工”,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从课程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叶老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告诫我们不要沉溺于教材,被动的“教教材”,当教材的“消费者”,而只能把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媒介,并针对具体校情、学情,对其进行大胆而有创意的增删、改编和重组,主动的“用教材”,作教材的“开发者”。
首先,要整合课程资源,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本学科点面辐射,使教材内容综合化。学习化社会的思想和课程标准都要求我们采用“瞻前顾后”的方式梳理学科知识,整合学科目标;采用“左顾右盼”的方式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如果善于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使之变成一个个巧问的“链接”,就无异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善于打破学科界限,强调语文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的融会贯通。我们要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同一册不同学科的教材,往往都能找到几个相同的“点”,我们要善于整合各个学科的力量,让同一个知识点徜徉在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我们还要立足原教材的点,把这个点推向广阔的面。我们可以由某一篇作品生成很多新的“教材”,如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家或不同体裁的作品的对比赏析等。
其次,注意教材与生活、社会的融合沟通,使教材内容生活化。陶行知先生历来主张学生“除了跟老师学外,还要跟伙伴学,跟民众学,走向图书馆去学,走向社会与自然去学。”建构主义教学论也认为,生活世界才是教育意义得以重构的场所,教育只有架设起书本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使之明白教育的“意义”。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体验生活,使学生对教材这个“点”的学习能基于一个广阔的“学习的面”,使教材掌握时代的脉搏、生活的韵律,焕发出勃勃生机。
最后,可根据各地的校情开发有特色的乡土语文教材,使教材内容本土化。“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需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教科书里去”,以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我们要以教材为蓝本,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语文向课外拓展延伸,把所有教材都“盘活”。如开发出《民族服饰文化》、《红色旅游指南》、《农村婚俗文化考》等乡土教材,就可以使学生在悠悠华夏文明的熏染下体悟到语文的真谛。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综合性实践活动、专题研究等为载体,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生物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故事接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办手抄报、制作网页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体验语文的乐趣,获得扎实的语文能力。
广大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民间传说,如饮食文化、婚丧习俗乃至礼仪、禁忌、节日、宗教、建筑等;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给社区经济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地域差异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也是农村特有的风景。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调查、走访、撰写旅游资源开发小论文、家乡风貌图文展等形式进行开发并加以利用。
三、开掘生活中的无穷源泉,开启社会的“百科全书”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教师成了源头活水的开掘者,那么当“真正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 (赞可夫语)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的熔炉里去锻炼,去发展,开发并利用好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开启社会这一本百科全书。
首先,在校园里成长。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若能赋予它以生命的活力,其蕴涵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就会是一种独特的语文课程资源。例如,在学习园地或黑板报上开辟书画展厅,在学校网站留言或在网页上发布BBS,在校园草坪前写下“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这类充满诗情画意的劝告语等,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通过多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
其次,在村社里历练。社会是人类的大家庭,关心社会是人类关心的一大主题。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从小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开发、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深入村镇文化环境,利用各种节日、庙会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语文素养。如,孩子们可以看到《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公开栏》、春联等,不仅可以识字,而且可以积累成语。
最后,在家庭里成熟。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一道融美感与诗意于一炉、集欣赏与学习于一体的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与亲朋的交谈中收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城里的孩子在家里可以看到电视、电脑、报刊等,而农村的孩子也可在家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感受农村特有的风物、人情。
四、以教师的多角色为导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农村,教师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他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他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真诚的关怀,无不是学生终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所以,我们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也不断的发展、塑造、超越着自己。这样的学习才不是静态的复制,而是动态的生成、主动的建构。
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应该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服务。让语文能积淀成一种涵养,凝练成一种气质,提升成一种态度,从而让每个孩子“诗意地栖居着”吧!
毋庸置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条件比农村地区要优越得多,但农村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古老神奇的风土人情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则是现代化都市所匮乏的。因此,农村学校教师宜在“农”字上做足文章,积极拓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使之与学生生活和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教育意义”的外在压力就会变为学生“我要学”的内在动力。
一、对教材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加工”,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从课程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叶老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告诫我们不要沉溺于教材,被动的“教教材”,当教材的“消费者”,而只能把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媒介,并针对具体校情、学情,对其进行大胆而有创意的增删、改编和重组,主动的“用教材”,作教材的“开发者”。
首先,要整合课程资源,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本学科点面辐射,使教材内容综合化。学习化社会的思想和课程标准都要求我们采用“瞻前顾后”的方式梳理学科知识,整合学科目标;采用“左顾右盼”的方式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如果善于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使之变成一个个巧问的“链接”,就无异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善于打破学科界限,强调语文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的融会贯通。我们要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同一册不同学科的教材,往往都能找到几个相同的“点”,我们要善于整合各个学科的力量,让同一个知识点徜徉在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我们还要立足原教材的点,把这个点推向广阔的面。我们可以由某一篇作品生成很多新的“教材”,如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家或不同体裁的作品的对比赏析等。
其次,注意教材与生活、社会的融合沟通,使教材内容生活化。陶行知先生历来主张学生“除了跟老师学外,还要跟伙伴学,跟民众学,走向图书馆去学,走向社会与自然去学。”建构主义教学论也认为,生活世界才是教育意义得以重构的场所,教育只有架设起书本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使之明白教育的“意义”。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体验生活,使学生对教材这个“点”的学习能基于一个广阔的“学习的面”,使教材掌握时代的脉搏、生活的韵律,焕发出勃勃生机。
最后,可根据各地的校情开发有特色的乡土语文教材,使教材内容本土化。“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需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教科书里去”,以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我们要以教材为蓝本,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语文向课外拓展延伸,把所有教材都“盘活”。如开发出《民族服饰文化》、《红色旅游指南》、《农村婚俗文化考》等乡土教材,就可以使学生在悠悠华夏文明的熏染下体悟到语文的真谛。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综合性实践活动、专题研究等为载体,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生物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故事接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办手抄报、制作网页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体验语文的乐趣,获得扎实的语文能力。
广大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民间传说,如饮食文化、婚丧习俗乃至礼仪、禁忌、节日、宗教、建筑等;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给社区经济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地域差异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也是农村特有的风景。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调查、走访、撰写旅游资源开发小论文、家乡风貌图文展等形式进行开发并加以利用。
三、开掘生活中的无穷源泉,开启社会的“百科全书”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教师成了源头活水的开掘者,那么当“真正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 (赞可夫语)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的熔炉里去锻炼,去发展,开发并利用好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开启社会这一本百科全书。
首先,在校园里成长。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若能赋予它以生命的活力,其蕴涵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就会是一种独特的语文课程资源。例如,在学习园地或黑板报上开辟书画展厅,在学校网站留言或在网页上发布BBS,在校园草坪前写下“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这类充满诗情画意的劝告语等,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通过多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
其次,在村社里历练。社会是人类的大家庭,关心社会是人类关心的一大主题。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从小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开发、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深入村镇文化环境,利用各种节日、庙会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语文素养。如,孩子们可以看到《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公开栏》、春联等,不仅可以识字,而且可以积累成语。
最后,在家庭里成熟。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一道融美感与诗意于一炉、集欣赏与学习于一体的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与亲朋的交谈中收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城里的孩子在家里可以看到电视、电脑、报刊等,而农村的孩子也可在家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感受农村特有的风物、人情。
四、以教师的多角色为导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农村,教师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他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他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真诚的关怀,无不是学生终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所以,我们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也不断的发展、塑造、超越着自己。这样的学习才不是静态的复制,而是动态的生成、主动的建构。
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应该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服务。让语文能积淀成一种涵养,凝练成一种气质,提升成一种态度,从而让每个孩子“诗意地栖居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