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打造特色、灵动课堂,并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是所有历史教师必须探索和思考的时代课题。一节好的历史课,不仅要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营养”,还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和精神世界的充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尊重每个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呵护每颗心灵。
叶澜曾对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忽视教育的特殊性,忽视个体的价值,忽视人格的培养。他指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人文的高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加以关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的讲述把教材、考纲内容灌输给学生,并对学生接受灌输和记忆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价。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知识的“满堂灌”和教师的“一言堂”。
课堂要充满爱与关注,充满生命气息,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快乐,获得幸福,获得学习的自信与生命的尊严,真正掌握新知。
一、根于理念,创造生机课堂,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深入研究学生成长、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有效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具体措施,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
富有生机的课堂必定有热烈的讨论、精彩的展示、独到的点评、犀利的质疑。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
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上课铃响完后还没有见到授课教师。这时,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很镇静地说:“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毛泽东思想。”接着这位学生开始检查全班学生的预习情况,询问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把问题清清楚楚地写在黑板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提问,互相讨论,自答自纠。不一会,黑板上便写满了问题: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内毛泽东写了什么文章或者著作?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属于毛泽东思想吗?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接着,站在讲台上的学生把问题进行了分组和归类,然后说:“有些问题我也不会解答,那就让我们的老师回答吧。”这时,教师才从一个学生的座位上站起来给大家讲解。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说教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对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空间里敞开心扉,共享智慧、共品人生、共同成长。
二、源于担当,打造生活课堂,重视学生学习的情境性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就是指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生活现象。教师只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生活课堂,使教材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爱学、乐学。
例如,某位教师在设计“人文主义精神”相关教学时,节选了《人民日报》中以复旦大学投毒案为背景的评论文章——《拿什么拯救漠视生命的心》:年轻而优秀的医学硕士黄洋,他原本可以继续深造,去感受医学的魅力、责任还有艰辛;他原本可以继续他的梦想,用他的努力去报答年迈的父母;他原本还可以继续他的西部支教路,用他的爱去温暖那些幼小心灵。然而,年轻的生命却因为另一颗年轻黑暗的心,终止于他最灿烂之时。且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是“故意”还是“误伤”抑或其他,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就令人唏嘘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到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复旦大学医学院一位教授得知这一事件后,在校园某一实验室的橱窗内,愤而写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追问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犯罪嫌疑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而这何尝不是社会的一个普遍追问?当我们痛恨于这些残酷的行为、震惊于这些扭曲的心灵时,我们是否也想过,在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否像重视他们学习成绩、关注考上什么名校那样,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做他们心灵的“牧羊人”?
该教师精选热点资源,坚持在生活中构建知识体系,打破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界限,坚持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把课堂变成了生活的体验场。当学生读到这些材料时,很容易就会痛恨这种犯罪行为,进而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从而树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更为美好灿烂的人生。
三、基于仁爱,营造生态课堂,重视教师的主导性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学习的传统是“修炼”和“对话”,“对话”是人们一起共同认知,知识是公开的和开放的,学习实践被界定为通过沟通参与生活的活动。教学和学习就发生在与对话相对应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带领学生到“有知识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成、认知、实践。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将教师与牧羊犬进行类比。牧羊犬有四项功能:维持一个羊群吃草的空间;把羊群聚集在那个空间,并不停地把走失的羊找回来;保护空间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挡在外;当这个空间的食物吃光后,将羊群转移到另外一个有食物的空间。在新课改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就相当于牧羊犬的任务:排除外部一切干扰,营造原始、单纯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合作学习;当一个空间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时,为学生营造另一个空间;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学习中;对脱离学习群体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和成长。 例如,笔者在教学“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部分知识时,以学生家乡的百年发展变迁为背景,结合历史展览,设计了寻美、问美、创美、践行等四个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感受家乡发展变迁的同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思考家乡因何而美、如何更美,为自己家乡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这一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每个学生都在“入境、明理、动情”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了用心参与、敢于尝试、乐于展示,享受到了生命的充实和快乐,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为家乡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获得了知识、情感、心灵的成长。
四、融于期待,塑造生长课堂,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
有这样一则寓言:狐狸想穿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洞很小,只好在洞外进行节食,让身体瘦下来;钻进墙洞后,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胖了,想逃出洞,只好又进行节食,逃出洞后还是一只瘦狐狸。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过程远比结论更重要,狐狸虽然还是一只瘦狐狸,但是却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这是其他狐狸所没有的。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知识储备,增强综合能力,促进情感生成,陶冶精神世界,领悟人生意义。除了知识之外,人的情感、品行、价值观和信仰等因素在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人的思想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所决定的。正如肖川教授所说:如果在某一问题上,能够带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那即使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在所不惜!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背后的深厚道德意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感悟、成长。
例如,笔者在解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时,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种观点: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敢于承认落后,奋起直追,承担起对他人、社会的责任。这一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能够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提高思想素养。
总之,正如佐藤学所说: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稚嫩的学生,而学生需要得到成长,成长远比成绩重要。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打造有温度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长起来、美起来,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叶澜曾对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忽视教育的特殊性,忽视个体的价值,忽视人格的培养。他指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人文的高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加以关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的讲述把教材、考纲内容灌输给学生,并对学生接受灌输和记忆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价。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知识的“满堂灌”和教师的“一言堂”。
课堂要充满爱与关注,充满生命气息,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快乐,获得幸福,获得学习的自信与生命的尊严,真正掌握新知。
一、根于理念,创造生机课堂,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深入研究学生成长、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有效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具体措施,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
富有生机的课堂必定有热烈的讨论、精彩的展示、独到的点评、犀利的质疑。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
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上课铃响完后还没有见到授课教师。这时,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很镇静地说:“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毛泽东思想。”接着这位学生开始检查全班学生的预习情况,询问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把问题清清楚楚地写在黑板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提问,互相讨论,自答自纠。不一会,黑板上便写满了问题: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内毛泽东写了什么文章或者著作?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属于毛泽东思想吗?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接着,站在讲台上的学生把问题进行了分组和归类,然后说:“有些问题我也不会解答,那就让我们的老师回答吧。”这时,教师才从一个学生的座位上站起来给大家讲解。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说教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对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空间里敞开心扉,共享智慧、共品人生、共同成长。
二、源于担当,打造生活课堂,重视学生学习的情境性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就是指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生活现象。教师只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生活课堂,使教材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爱学、乐学。
例如,某位教师在设计“人文主义精神”相关教学时,节选了《人民日报》中以复旦大学投毒案为背景的评论文章——《拿什么拯救漠视生命的心》:年轻而优秀的医学硕士黄洋,他原本可以继续深造,去感受医学的魅力、责任还有艰辛;他原本可以继续他的梦想,用他的努力去报答年迈的父母;他原本还可以继续他的西部支教路,用他的爱去温暖那些幼小心灵。然而,年轻的生命却因为另一颗年轻黑暗的心,终止于他最灿烂之时。且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是“故意”还是“误伤”抑或其他,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就令人唏嘘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到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复旦大学医学院一位教授得知这一事件后,在校园某一实验室的橱窗内,愤而写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追问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犯罪嫌疑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而这何尝不是社会的一个普遍追问?当我们痛恨于这些残酷的行为、震惊于这些扭曲的心灵时,我们是否也想过,在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否像重视他们学习成绩、关注考上什么名校那样,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做他们心灵的“牧羊人”?
该教师精选热点资源,坚持在生活中构建知识体系,打破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界限,坚持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把课堂变成了生活的体验场。当学生读到这些材料时,很容易就会痛恨这种犯罪行为,进而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从而树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更为美好灿烂的人生。
三、基于仁爱,营造生态课堂,重视教师的主导性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学习的传统是“修炼”和“对话”,“对话”是人们一起共同认知,知识是公开的和开放的,学习实践被界定为通过沟通参与生活的活动。教学和学习就发生在与对话相对应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带领学生到“有知识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成、认知、实践。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将教师与牧羊犬进行类比。牧羊犬有四项功能:维持一个羊群吃草的空间;把羊群聚集在那个空间,并不停地把走失的羊找回来;保护空间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挡在外;当这个空间的食物吃光后,将羊群转移到另外一个有食物的空间。在新课改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就相当于牧羊犬的任务:排除外部一切干扰,营造原始、单纯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合作学习;当一个空间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时,为学生营造另一个空间;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学习中;对脱离学习群体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和成长。 例如,笔者在教学“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部分知识时,以学生家乡的百年发展变迁为背景,结合历史展览,设计了寻美、问美、创美、践行等四个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感受家乡发展变迁的同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思考家乡因何而美、如何更美,为自己家乡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这一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每个学生都在“入境、明理、动情”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了用心参与、敢于尝试、乐于展示,享受到了生命的充实和快乐,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为家乡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获得了知识、情感、心灵的成长。
四、融于期待,塑造生长课堂,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
有这样一则寓言:狐狸想穿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洞很小,只好在洞外进行节食,让身体瘦下来;钻进墙洞后,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胖了,想逃出洞,只好又进行节食,逃出洞后还是一只瘦狐狸。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过程远比结论更重要,狐狸虽然还是一只瘦狐狸,但是却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这是其他狐狸所没有的。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知识储备,增强综合能力,促进情感生成,陶冶精神世界,领悟人生意义。除了知识之外,人的情感、品行、价值观和信仰等因素在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人的思想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所决定的。正如肖川教授所说:如果在某一问题上,能够带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那即使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在所不惜!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背后的深厚道德意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感悟、成长。
例如,笔者在解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时,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种观点: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敢于承认落后,奋起直追,承担起对他人、社会的责任。这一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能够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提高思想素养。
总之,正如佐藤学所说: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稚嫩的学生,而学生需要得到成长,成长远比成绩重要。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打造有温度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长起来、美起来,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