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大多数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造成的。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在转化学习困难生的过程中,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格外喜欢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那么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和自身的个性特征,吸引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学识渊博、平易近人、语言幽默、热爱生活。最不喜欢教师布置大量作业、讲课刻板、高高在上、缺乏幽默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民主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忌把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的领导者,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因为这样的做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学习困难生。因此对待学习困难生,尤其应当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
二、学困生在学习上存在的消极状态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中学里,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而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获得的评价也比较低,导致后进生在学习上自信心严重不足,同时觉得成绩提高无望,学习兴趣低。反过来影响着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和原动力,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具有胆怯、压抑、惰性和逆反心理,他们志向水平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速度慢,遗忘快,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力差。
有的学生虽然也下了很大功夫,但是由于方法不科学,并未收到好的学习效果;面对差生,有的家长认识不上去,听之任之;有些教师由于教得学生多,无法面面俱到,在客观上对“差生”选择了放弃。自信心不足,使得后进生出现这样普遍的心理状态,反正不管我怎么学习也跟不上,不如落得个轻松自在,因此,他们自暴自弃。
在高效课堂中,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我们负责任的教师常常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了方法和帮扶上。方法与帮扶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激发和启动学困生内驱力的情况下,所有的帮扶与方法都会苍白无力。因为,我们忽视了激发和启动学困生的内驱力,没有点燃学生的兴趣和自信。
三.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潜力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部分,因为跟不上班级学习节奏,觉得提高无望,故而破罐子破摔。因而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他们自身学习是有潜力的,不要盲目和别的同学比较,了解他们当前自身的水平,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课堂上,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不论听得懂,听不懂的,坚持听;对老师提的问题,积极的回答。不懂的知识,课后通过各种途径弄懂,包括自己复习、请教同学、请教相应的教师。其次,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学困生要积极的弥补必要的基础知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虽然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长期落后,但是依然有提高的可能。因为初中后进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当他们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自尊、自信等也会相应获得满足;反过来,当他们有了较高的自尊和自信,又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困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能使老师和学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首先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破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摸清底数,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其次,谈心是赏识问题学生的重要手段。采用赏识教育与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也可以让他们谈谈他们的成长经历,或者是心路历程,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为其重塑形象、重树信心是赏识问题学生的目的。要让问题学生能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老师必须在班中对他的每一点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同时我也要求班委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在班级给予表扬。他们的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极少违反纪律,学习也有了进步,并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相当积极。当然,学生是善变的,还必须抓反复、反复抓,开导、鼓励他们,使他们的转化保持持久性。
五. 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差生”多数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不善于动脑思考。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的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建构自己的“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让学生真正体会“要我学和我要学”的含义。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平时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在教学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时,(物理中的难点、重点)我就教给学生,(1)改画电路图,将没有用的部分去掉,保留有用部分;(2)在图上标上已知量和未知量;(3)从已知、未知中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学会了解题的技巧,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计算题,学生就不会认为难了。
总之,学困生进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要期望短期内收到成效。教师要经常性的鼓励和帮助学困生实现内化的自我教育,适时、适当的为他们量身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凡一切有利于学困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学习习惯养成的事情,都适当让他们体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最适合的事情,交给最合适的学生,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总之,学困生不是累赘,不是包袱,他们是未开发的资源,是羽翼未丰的雄鹰。对于他们,我们要“不抛弃”“不放弃”。我坚信,一旦给他们足够的力量、方法和信心,他们一定会成为教学过程中难得的新生力量,一样能够展翅高飞、翱翔苍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格外喜欢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那么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和自身的个性特征,吸引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学识渊博、平易近人、语言幽默、热爱生活。最不喜欢教师布置大量作业、讲课刻板、高高在上、缺乏幽默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民主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忌把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的领导者,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因为这样的做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学习困难生。因此对待学习困难生,尤其应当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
二、学困生在学习上存在的消极状态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中学里,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而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获得的评价也比较低,导致后进生在学习上自信心严重不足,同时觉得成绩提高无望,学习兴趣低。反过来影响着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和原动力,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具有胆怯、压抑、惰性和逆反心理,他们志向水平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速度慢,遗忘快,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力差。
有的学生虽然也下了很大功夫,但是由于方法不科学,并未收到好的学习效果;面对差生,有的家长认识不上去,听之任之;有些教师由于教得学生多,无法面面俱到,在客观上对“差生”选择了放弃。自信心不足,使得后进生出现这样普遍的心理状态,反正不管我怎么学习也跟不上,不如落得个轻松自在,因此,他们自暴自弃。
在高效课堂中,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我们负责任的教师常常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了方法和帮扶上。方法与帮扶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激发和启动学困生内驱力的情况下,所有的帮扶与方法都会苍白无力。因为,我们忽视了激发和启动学困生的内驱力,没有点燃学生的兴趣和自信。
三.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潜力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部分,因为跟不上班级学习节奏,觉得提高无望,故而破罐子破摔。因而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他们自身学习是有潜力的,不要盲目和别的同学比较,了解他们当前自身的水平,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课堂上,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不论听得懂,听不懂的,坚持听;对老师提的问题,积极的回答。不懂的知识,课后通过各种途径弄懂,包括自己复习、请教同学、请教相应的教师。其次,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学困生要积极的弥补必要的基础知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虽然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长期落后,但是依然有提高的可能。因为初中后进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当他们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自尊、自信等也会相应获得满足;反过来,当他们有了较高的自尊和自信,又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困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能使老师和学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首先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破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摸清底数,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其次,谈心是赏识问题学生的重要手段。采用赏识教育与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也可以让他们谈谈他们的成长经历,或者是心路历程,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为其重塑形象、重树信心是赏识问题学生的目的。要让问题学生能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老师必须在班中对他的每一点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同时我也要求班委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在班级给予表扬。他们的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极少违反纪律,学习也有了进步,并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相当积极。当然,学生是善变的,还必须抓反复、反复抓,开导、鼓励他们,使他们的转化保持持久性。
五. 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差生”多数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不善于动脑思考。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的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建构自己的“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让学生真正体会“要我学和我要学”的含义。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平时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在教学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时,(物理中的难点、重点)我就教给学生,(1)改画电路图,将没有用的部分去掉,保留有用部分;(2)在图上标上已知量和未知量;(3)从已知、未知中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学会了解题的技巧,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计算题,学生就不会认为难了。
总之,学困生进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要期望短期内收到成效。教师要经常性的鼓励和帮助学困生实现内化的自我教育,适时、适当的为他们量身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凡一切有利于学困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学习习惯养成的事情,都适当让他们体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最适合的事情,交给最合适的学生,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总之,学困生不是累赘,不是包袱,他们是未开发的资源,是羽翼未丰的雄鹰。对于他们,我们要“不抛弃”“不放弃”。我坚信,一旦给他们足够的力量、方法和信心,他们一定会成为教学过程中难得的新生力量,一样能够展翅高飞、翱翔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