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修改学生作文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修改出来的。每一篇作文,如果错别字,病句,选材等各方面的问题都由老师直接指出来修改的话,这样,不仅老师自己增加了工作量,更不能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水平,我尝试了一些方法,跟大家分享:
  
  一、学生集体评改
  
  本环节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互相进行评改。其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学生按照在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成六人一组的评改小组,并推选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修改(尽量回避本组学生的习作);与此同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
  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评改中应将重点放在错字、标点符号、不恰当的词和句子上,并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其次,老师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急于发表修改意见,可先给一点口头提示,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自己去发现不足,改正问题。再次,教师讲授一些眉批、总批等作文批改方法的标准。
  待学生批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广泛交流个人的不同看法,然后由小组统一反馈,并由小组长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进行适当点评,及时给每组写出不同的评改意见。
  这样,不仅使学生找出他人文章问题的所在,而且能从不同的好文章中汲取精华,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学生互批互改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对同伴的作文时常充满好奇,我有意去让他们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由找伴,互相交换作品,遵循学生同桌互改、优生互改、差生互改、优差生互改、一人读大家改的原则。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互改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评分,而是让他们互相交换评阅,互相交流看法。
  针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仅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圈出并订正;
  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
  3、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并改正;
  4、看同学的作文选材是否恰当,中心是否明确,还可以对语句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5、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
  6、给同学的作文加上评语,并中肯地打上表示等级的A、B、C。
  通过学生之间的圈圈点点,改改画画,并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了分析、判断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气氛友好、平等、融洽,避免了教师的单项灌输,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习作信心,为以后自己给自己修改文章做好了准备。
  
  三、学生自批自改
  
  一开始,要求学生自己小声地读自己的作文,把需要停顿而自己又没有使用标点的地方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把句中的错字、别字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者问同学纠正过来。告诉学生,凡是读不通的地方就是有问题的,是要修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正确运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使得文章更优美,更有意蕴。
  
  四、师生齐改
  
  在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再进行面评面改。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仔细体会批语,然后将他们逐一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或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应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进行细微地分析,指导他重新写过;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句逐段的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进一步丰富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415905湖南省汉寿县西竺山中学)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纽带,是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与良好行为发展的引路人,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班班风的好坏跟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和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技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具体来说,做好班主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形象是增强凝聚力的核心    俗话说“打铁全凭本身硬”,要建设好一个班集体,作为班主任
期刊
【摘要】写作文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观察去获得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有结构的安排材料。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写作能力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作文 培养 情感 创造性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期刊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由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和作文五部分组成,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的循环渐进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造思维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交流的工具。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必然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把语文教学中抽象的理论感
期刊
【内容摘要】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并开始对室内环境有所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本文将对目前建筑室内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筑室内设计基本观进行探讨。  【纲
期刊
“疏导”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其泛指意义为“引导使畅通”。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在思想表现中出现的“壅塞”现象,这时候如果我们加固筑堤,将会出现决堤的危险。有经验的班主任会运用最安全也最艺术的方法解决“壅塞”问题——“疏而导之”。如何运用“疏而导之”解决“壅塞”现象?下面谈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准确切入,因势利导    常遇到一些意想不
期刊
孩子的童年,应该有阅读的滋养、书香的熏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是我们教师最大的责任。在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教育中,教师该如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吹响阅读的号角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低中段的孩子们生性好动、缺乏自制力,不妨用精美诱人的绘画读
期刊
当前中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提起作文感到头痛,认为作文无从下笔。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活水没有注入,学生无从表达。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是源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的工作。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一、指导观察——生活积累,     叶圣陶先
期刊
观察能力是小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那如何培养小学的观察能力呢?    一、明确观察要求,教给观察方法     在小学阶段,经常使用的观察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次序法。只有观察有序,表达才能有条理。次序法包括:1、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2、先下后上或先上后下。3、由左至近或由近到远。此外还有由人到物或由物到人,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先中间后两边或由
期刊
作为一名偏远城市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小小的看法,我认为必须创造一个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地全面的教学氛围,就必须有学习主体的自觉参与及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何才能让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学生学习的兴趣,死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动机不仅能促进孩子学习,而且能增进学生的自尊心,只有
期刊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但常常收效不明显。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平时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你平时积累的多,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积累的途径有哪些呢?第一,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