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文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观察去获得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有结构的安排材料。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写作能力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作文 培养 情感 创造性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多种方法”,即包括在阅读教学中,也包括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两个特征:就其熟练程度和广度而言,具有流畅性;就其优化程度而言,具有独特性。
一、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的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程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在作文上就是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创意的不同,是有个性的体现,能够避免公式化和雷同化的不良倾向;取材角度新,实质上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独辟蹊径,可以多样化的反映生活。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由易到难的方法,先提供一些触发学生思维的材料,然后逐步让学生写“放胆文”。例如教师交给学生如下材料:“西方人吃蚕豆,吃了壳,吐了豆,摇头说‘肉厚核大,有什么好吃的?’西方人煮茶吃,倒去茶水吃茶叶,皱眉说:‘涩而无味,有什么好?’”等。紧接着要求学生设法找出其中包含的多方面的道理来:①看问题切忌片面化;②不能死搬硬套等。对事物的价值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让学生选择其中最有新意﹑更具深度的一面,写成完整的文章。学生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便可以逐步摆脱思维的束缚,进而选择最佳角度或最佳观点,想别人不曾想未能言,而自我体会又较深的方面,写成较好的文章。
二、通过“换元运思”“反弹琵琶”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按一定顺序的排列而成的,这就是事物的多元化。事物的多元化决定了思想的多元化。如思维过程中换掉思维的某个元素或是改变一下排列次序,那么事物就会起变化。对于作文来说,它要求作者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与众人﹑前人不同的意见﹑设想,用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概念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提出异乎寻常的独到见解。拿《论松树的短处》一文为例,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换角度思考,一提到松树,人们就会想到它的四季常春,于是就把它作为坚忍不拔生命力的象征。是的,松树的这一特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无论是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变不了松树的这一特色。
松树的不足也恰恰在这里。我们想一想,那松树,春天是这个样子,夏天是这个样子,秋天还是这个样子,到了冬天也依旧保持原貌。一年年过去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松树呢?它依旧是那个老样子。这就叫做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是不好的。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前进的。从发明工具到改造工具,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人工操纵机器到电脑控制,人类社会可谓日新月异!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树那样一成不变,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吗?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开拓前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写作教学中,“反弹琵琶”的方法经常被采用来训练学生。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经常被采用的是“反弹琵琶”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换元运思”的创造性思维。如针对考风不正﹑作弊严重的现象和一部分同学中存在的不作弊吃亏的错误思想。可设计《不作弊亏吗?》、《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运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去反思﹑去驳论﹑去求真﹑去论证,在对立思想的交锋中,磨砺思想的锋刃,撞击真理的火花。又如针对学生迷恋武打言情小说,不分时间﹑场合,嗜读成瘾,严重影响学习的现状,可以设计《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题,谈危害,翻旧说,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事实表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感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反作用于他们的写作思维中,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从而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庙中学)
【关键词】作文 培养 情感 创造性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多种方法”,即包括在阅读教学中,也包括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两个特征:就其熟练程度和广度而言,具有流畅性;就其优化程度而言,具有独特性。
一、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的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程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在作文上就是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创意的不同,是有个性的体现,能够避免公式化和雷同化的不良倾向;取材角度新,实质上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独辟蹊径,可以多样化的反映生活。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由易到难的方法,先提供一些触发学生思维的材料,然后逐步让学生写“放胆文”。例如教师交给学生如下材料:“西方人吃蚕豆,吃了壳,吐了豆,摇头说‘肉厚核大,有什么好吃的?’西方人煮茶吃,倒去茶水吃茶叶,皱眉说:‘涩而无味,有什么好?’”等。紧接着要求学生设法找出其中包含的多方面的道理来:①看问题切忌片面化;②不能死搬硬套等。对事物的价值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让学生选择其中最有新意﹑更具深度的一面,写成完整的文章。学生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便可以逐步摆脱思维的束缚,进而选择最佳角度或最佳观点,想别人不曾想未能言,而自我体会又较深的方面,写成较好的文章。
二、通过“换元运思”“反弹琵琶”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按一定顺序的排列而成的,这就是事物的多元化。事物的多元化决定了思想的多元化。如思维过程中换掉思维的某个元素或是改变一下排列次序,那么事物就会起变化。对于作文来说,它要求作者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与众人﹑前人不同的意见﹑设想,用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概念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提出异乎寻常的独到见解。拿《论松树的短处》一文为例,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换角度思考,一提到松树,人们就会想到它的四季常春,于是就把它作为坚忍不拔生命力的象征。是的,松树的这一特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无论是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变不了松树的这一特色。
松树的不足也恰恰在这里。我们想一想,那松树,春天是这个样子,夏天是这个样子,秋天还是这个样子,到了冬天也依旧保持原貌。一年年过去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松树呢?它依旧是那个老样子。这就叫做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是不好的。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前进的。从发明工具到改造工具,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人工操纵机器到电脑控制,人类社会可谓日新月异!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树那样一成不变,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吗?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开拓前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写作教学中,“反弹琵琶”的方法经常被采用来训练学生。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经常被采用的是“反弹琵琶”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换元运思”的创造性思维。如针对考风不正﹑作弊严重的现象和一部分同学中存在的不作弊吃亏的错误思想。可设计《不作弊亏吗?》、《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运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去反思﹑去驳论﹑去求真﹑去论证,在对立思想的交锋中,磨砺思想的锋刃,撞击真理的火花。又如针对学生迷恋武打言情小说,不分时间﹑场合,嗜读成瘾,严重影响学习的现状,可以设计《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题,谈危害,翻旧说,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事实表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感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反作用于他们的写作思维中,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从而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