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结脑 误诊分析
近几年来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高,我国每4个发热患者就有一个考虑结核病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并把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要求全球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做斗争[1]。
例1:男,9岁。因发热、抽搐、昏迷急诊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自觉头痛、乏力、食欲欠佳、性格改变。曾对症治疗而继续上学。入院后体温39℃,昏迷,布氏反应阳性,白细胞12×109/L,中性0.54,淋巴0.46。脑脊液稍浊,白细胞3×109/L,蛋白定性阳性,糖正常,氯化物减少。当时拟诊“流脑”给予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SD)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而自动出院。2周后该患又出现上述症状与体征,经上级医院做脑脊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因病情加重治疗无效而死亡。
例2:男,19岁。因间歇性发热,消瘦1个月余,头痛剧烈伴呕吐2天,体温38.4℃,神清,痛苦病容,体瘦,颈有抵抗感,克氏征阳性。脑脊液血性,白细胞1×109/L,潘氏实验阳性。糖50mg%,氯化物600mg%,初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脱水、止痛、镇静与支持治疗无效转上级医院。经胸部X线片提示:右肺浸润性肺结核,经抗痨治疗40余天好转出院。
讨 论
误诊分析之一:①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农牧区及其基层医疗单位常见的青少年多发病,但对此认识不足。由于对结脑的认识不足和放松对疾病的警惕性,忽视有关结脑的一般检查与分析,使之延误诊断。②由于看问题的片面性,而忽视了结脑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例1只着重于流行季节易患的“流脑”一般性认识,而不能进一步分析病史与脑脊液的改变,造成误诊。③对血性脑脊液缺乏客观分析,腰穿抽取脑脊液是临床诊断与鉴别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或其他脑病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穿刺损伤而造成血性脑脊液而误诊。例2就是因穿刺损伤而呈血性脑脊液,因而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④对实验室检查数据要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在社区及基层医疗单位,对结脑的诊断有待于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更加完备。A.外观无色透明,也可微浊。B.细胞数一般小于0.5×109/L,但也有高达2×109/L(2000~3000个/mm3)易误诊为流脑。C.糖减少,氯化物明显减少,在结脑早期7.6g/L,中期6~5g/L,晚期4g/L。因而对脑脊液要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其变化。有条件应测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抗酸染色、革兰染色等。
误诊分析之二:①结脑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本例的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并非结核病所有;而头痛、呕吐、颈强等脑膜刺激征也并非结脑的特异性所见。其他类型脑膜炎亦可出现上述临床表现。②细菌学检查不易获得阳性结果。脑脊液涂片检出结核菌的阳性率也甚低(约15%左右)。而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大约在6周以上才能得出结果,为时过长。③约有大量不典型病例的存在,由于细菌毒力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临床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在起病形式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的慢性或隐匿性起病,而表现为急性起病,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在社区及基层医疗单位,有时早期也许被误诊为“上感”(如例1)而接受青、链霉素的治疗。但由于链霉素早期而不规则的应用,使本病的病程经过及临床表现更加不典型,因而经对症治疗后而继续上学。④脑脊液改变的不典型性:主要表现为糖和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综上所述结脑的早期正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但能否早期,及时准确又直接的确诊关系到治疗成败及愈后,应引起高度警惕。
参考文献
1 王化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治.中国医刊,2006,41(9):529
近几年来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高,我国每4个发热患者就有一个考虑结核病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并把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要求全球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做斗争[1]。
例1:男,9岁。因发热、抽搐、昏迷急诊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自觉头痛、乏力、食欲欠佳、性格改变。曾对症治疗而继续上学。入院后体温39℃,昏迷,布氏反应阳性,白细胞12×109/L,中性0.54,淋巴0.46。脑脊液稍浊,白细胞3×109/L,蛋白定性阳性,糖正常,氯化物减少。当时拟诊“流脑”给予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SD)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而自动出院。2周后该患又出现上述症状与体征,经上级医院做脑脊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因病情加重治疗无效而死亡。
例2:男,19岁。因间歇性发热,消瘦1个月余,头痛剧烈伴呕吐2天,体温38.4℃,神清,痛苦病容,体瘦,颈有抵抗感,克氏征阳性。脑脊液血性,白细胞1×109/L,潘氏实验阳性。糖50mg%,氯化物600mg%,初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脱水、止痛、镇静与支持治疗无效转上级医院。经胸部X线片提示:右肺浸润性肺结核,经抗痨治疗40余天好转出院。
讨 论
误诊分析之一:①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农牧区及其基层医疗单位常见的青少年多发病,但对此认识不足。由于对结脑的认识不足和放松对疾病的警惕性,忽视有关结脑的一般检查与分析,使之延误诊断。②由于看问题的片面性,而忽视了结脑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例1只着重于流行季节易患的“流脑”一般性认识,而不能进一步分析病史与脑脊液的改变,造成误诊。③对血性脑脊液缺乏客观分析,腰穿抽取脑脊液是临床诊断与鉴别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或其他脑病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穿刺损伤而造成血性脑脊液而误诊。例2就是因穿刺损伤而呈血性脑脊液,因而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④对实验室检查数据要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在社区及基层医疗单位,对结脑的诊断有待于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更加完备。A.外观无色透明,也可微浊。B.细胞数一般小于0.5×109/L,但也有高达2×109/L(2000~3000个/mm3)易误诊为流脑。C.糖减少,氯化物明显减少,在结脑早期7.6g/L,中期6~5g/L,晚期4g/L。因而对脑脊液要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其变化。有条件应测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抗酸染色、革兰染色等。
误诊分析之二:①结脑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本例的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并非结核病所有;而头痛、呕吐、颈强等脑膜刺激征也并非结脑的特异性所见。其他类型脑膜炎亦可出现上述临床表现。②细菌学检查不易获得阳性结果。脑脊液涂片检出结核菌的阳性率也甚低(约15%左右)。而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大约在6周以上才能得出结果,为时过长。③约有大量不典型病例的存在,由于细菌毒力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临床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在起病形式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的慢性或隐匿性起病,而表现为急性起病,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在社区及基层医疗单位,有时早期也许被误诊为“上感”(如例1)而接受青、链霉素的治疗。但由于链霉素早期而不规则的应用,使本病的病程经过及临床表现更加不典型,因而经对症治疗后而继续上学。④脑脊液改变的不典型性:主要表现为糖和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综上所述结脑的早期正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但能否早期,及时准确又直接的确诊关系到治疗成败及愈后,应引起高度警惕。
参考文献
1 王化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治.中国医刊,2006,41(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