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精神,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10月14日在2011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期间召开了基础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以“改革的力量·创新的魅力——教育对外开放与中学教育发展”为主题,共吸引国内外中学校长、一线教师、基础教育专家、知名学者、政府官员等300余人同堂交流经验。研讨会由开幕致辞、主旨演讲、专题研讨和沙龙研讨四部分组成。本文主要对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精彩观点进行综述。
立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11基础教育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围绕“中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主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学的探索与实践”等议题发表演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朱慕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中、英国特色学校联合会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瑞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数据调研中心主任罗伯特·莫尔斯等近20位中外嘉宾踊跃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一、理论热点:解读创新能力的多维度性
创新的概念经历了近百年的演变与升华,全面理解创新能力的内涵对于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外发言嘉宾认为,创新能力不是某一种单一的能力,或是某一个单独的维度能解释的,它涵盖了知识、技能、心理、人格、思维、协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科学院教授康小明在研讨会上介绍了“创新能力多维度理论”,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合能力,其结构由3个维度(智力维度、认知风格维度与人格维度)和6个因素(智力过程、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与环境)组成。
基于以上认识,创新能力是无法通过强化某一方面的培养来获得的。与会者认为,激发创新意识、储备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技能、构建创新人格、保持健康体魄等多层面因素相辅相成,在促进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方面共同发挥着作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介绍了山东省开展素质教育的做法,学校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各种生活现象,探究其中的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通过活动平台与同伴共享。英国特色学校联合会实施的“全球走出去项目”同样值得借鉴,项目赋予学生企业创始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发现需求、想出对策、推销品牌、具体实施等一系列过程中提升创新意识、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探索:多方位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在中学阶段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是参会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发言嘉宾就这一问题出谋划策,重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师资培训等方面给出了务实见解。
1,课程设置
与会中外代表指出,应提高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决策意识和积极性,着力打造突出学校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构建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
第一,针对地域、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性地实施国家选修课程。国家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基础性要求。学校仅按照这一普遍要求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王华在介绍该校美国海外学年项目(sYA)时指出,中国学生经过申请,可以免修中国的英语课,去听学校为美国学生开设的英语课或者英语数学课,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平台。
第二,从自身教学条件出发,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可能。在这方面,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分享了实践经验。他们注重中学与大学课程、国内与国际课程、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如借助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翱翔计划”实现中学生与大学教育资源的对接,通过引进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等国际课程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依托教辅中心、校友基金会等平台拓展社会大课堂资源。以上各种探索都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沃土。
2,教学方式
与会嘉宾指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其中的根本差距在于教学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是以教师为权威、课堂为核心的应试教育,其弊端是忽视了学生在智力结构、思维模式、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为了应对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关注学生自我发展为双切入点的教学方式转型势在必行。对此,与会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有一个根本变化,即从知识的传承者转变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的引导者,倡导采用讨论互动、体验式教学等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批判、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鼓励教师创造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以期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乐成教育集团王燕主任引用国外课堂的例子说道,有些学生可能喜欢坐着学习,有些必须站着学习,有些阅读能力强,有些听说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比较宽松的、适合自身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和学生在课堂上平等互动,一同趴在地上的情形也不足为奇。这也和顾明远会长的观点不谋而合,即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第三,课余活动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提倡学校通过课余活动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宽领域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例如,英国特色学校联合会的“全球走出去项目”、朝阳区教委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形式都是很好的尝试。
但是,与会者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和疑问。例如,怎样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如何平衡中、高考科目和其他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3,评价体系
拔尖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彦桥做了题为“上海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及其启示”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对我国改革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一,评价理念由甄别转向发展。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更应关注学生是否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和相关技能,注重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着力点。
第二,评价体系侧重务实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测评问题强调情景的真实性,重点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体系需经过严密的系统设计,内容涵盖内部因素(如学习动机、关注程度、学习态度等)和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教育体制等),对象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相关方面,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方向。
第三,评价方式向以考试为主、其他多种评价形式为辅的趋势发展。例如,北京八十中在注重提高学生成绩的 同时,为学生制定了“50 5”的自测标准,涵盖阅读课外书籍、钻研专门研究领域、发展文体爱好、践行社区服务等一系列评价考察点,对学生自我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总评估,评价结果颇具参考意义。
另外,部分与会者呼吁当前急需开发一系列新的测评体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励拔尖人才的涌现,以应对教育创新时代的要求。
4,师资培训
谈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中外与会者强调,优质师资是关键。他们提出,要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师资能力建设。
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持续革新能力。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持续革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另外,学校也需要建立完备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为教师能力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其次,加强教师群体的合作优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彦桥、北京京西学校初中部副校长凯文·罗斯等均表示,团队互促互助能够加快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应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师团队的优势并进一步发挥这种优势。应提倡学校建立教研室、年级组等教学研讨体系,鼓励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
三,教育国际化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如何保证学生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是各国教育界面临的共同课题。与会者普遍认同,教育开放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一,教育国际化>中击教育理念的革新。只有坚持开放的态度,与各国教育界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才能打开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思路。例如,乐成教育集团王燕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国际学校正在尝试的是通过个性化教学认可学生的差异性,在比较宽松的教学环境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国际新思路与中国文化、中国课程的融合与改造,课堂教学理念能够得到进一步更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二,教育国际化促进学生间的智慧分享,拓展了学生视野和思维的广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认为,创新人才的威长不仅需要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还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智慧分享,提升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校本化的国际课程和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渠道,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与外籍教师、学生的交流展示平台,在合作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因此,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今后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番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信息部)
编辑:张力玮
立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11基础教育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围绕“中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主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学的探索与实践”等议题发表演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朱慕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中、英国特色学校联合会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瑞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数据调研中心主任罗伯特·莫尔斯等近20位中外嘉宾踊跃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一、理论热点:解读创新能力的多维度性
创新的概念经历了近百年的演变与升华,全面理解创新能力的内涵对于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外发言嘉宾认为,创新能力不是某一种单一的能力,或是某一个单独的维度能解释的,它涵盖了知识、技能、心理、人格、思维、协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科学院教授康小明在研讨会上介绍了“创新能力多维度理论”,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合能力,其结构由3个维度(智力维度、认知风格维度与人格维度)和6个因素(智力过程、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与环境)组成。
基于以上认识,创新能力是无法通过强化某一方面的培养来获得的。与会者认为,激发创新意识、储备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技能、构建创新人格、保持健康体魄等多层面因素相辅相成,在促进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方面共同发挥着作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介绍了山东省开展素质教育的做法,学校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各种生活现象,探究其中的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通过活动平台与同伴共享。英国特色学校联合会实施的“全球走出去项目”同样值得借鉴,项目赋予学生企业创始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发现需求、想出对策、推销品牌、具体实施等一系列过程中提升创新意识、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探索:多方位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在中学阶段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是参会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发言嘉宾就这一问题出谋划策,重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师资培训等方面给出了务实见解。
1,课程设置
与会中外代表指出,应提高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决策意识和积极性,着力打造突出学校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构建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
第一,针对地域、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性地实施国家选修课程。国家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基础性要求。学校仅按照这一普遍要求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王华在介绍该校美国海外学年项目(sYA)时指出,中国学生经过申请,可以免修中国的英语课,去听学校为美国学生开设的英语课或者英语数学课,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平台。
第二,从自身教学条件出发,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可能。在这方面,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分享了实践经验。他们注重中学与大学课程、国内与国际课程、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如借助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翱翔计划”实现中学生与大学教育资源的对接,通过引进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等国际课程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依托教辅中心、校友基金会等平台拓展社会大课堂资源。以上各种探索都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沃土。
2,教学方式
与会嘉宾指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其中的根本差距在于教学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是以教师为权威、课堂为核心的应试教育,其弊端是忽视了学生在智力结构、思维模式、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为了应对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关注学生自我发展为双切入点的教学方式转型势在必行。对此,与会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有一个根本变化,即从知识的传承者转变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的引导者,倡导采用讨论互动、体验式教学等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批判、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鼓励教师创造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以期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乐成教育集团王燕主任引用国外课堂的例子说道,有些学生可能喜欢坐着学习,有些必须站着学习,有些阅读能力强,有些听说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比较宽松的、适合自身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和学生在课堂上平等互动,一同趴在地上的情形也不足为奇。这也和顾明远会长的观点不谋而合,即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第三,课余活动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提倡学校通过课余活动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宽领域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例如,英国特色学校联合会的“全球走出去项目”、朝阳区教委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形式都是很好的尝试。
但是,与会者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和疑问。例如,怎样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如何平衡中、高考科目和其他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3,评价体系
拔尖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彦桥做了题为“上海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及其启示”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对我国改革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一,评价理念由甄别转向发展。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更应关注学生是否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和相关技能,注重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着力点。
第二,评价体系侧重务实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测评问题强调情景的真实性,重点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体系需经过严密的系统设计,内容涵盖内部因素(如学习动机、关注程度、学习态度等)和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教育体制等),对象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相关方面,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方向。
第三,评价方式向以考试为主、其他多种评价形式为辅的趋势发展。例如,北京八十中在注重提高学生成绩的 同时,为学生制定了“50 5”的自测标准,涵盖阅读课外书籍、钻研专门研究领域、发展文体爱好、践行社区服务等一系列评价考察点,对学生自我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总评估,评价结果颇具参考意义。
另外,部分与会者呼吁当前急需开发一系列新的测评体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励拔尖人才的涌现,以应对教育创新时代的要求。
4,师资培训
谈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中外与会者强调,优质师资是关键。他们提出,要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师资能力建设。
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持续革新能力。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持续革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另外,学校也需要建立完备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为教师能力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其次,加强教师群体的合作优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彦桥、北京京西学校初中部副校长凯文·罗斯等均表示,团队互促互助能够加快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应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师团队的优势并进一步发挥这种优势。应提倡学校建立教研室、年级组等教学研讨体系,鼓励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
三,教育国际化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如何保证学生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是各国教育界面临的共同课题。与会者普遍认同,教育开放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一,教育国际化>中击教育理念的革新。只有坚持开放的态度,与各国教育界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才能打开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思路。例如,乐成教育集团王燕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国际学校正在尝试的是通过个性化教学认可学生的差异性,在比较宽松的教学环境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国际新思路与中国文化、中国课程的融合与改造,课堂教学理念能够得到进一步更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二,教育国际化促进学生间的智慧分享,拓展了学生视野和思维的广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认为,创新人才的威长不仅需要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还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智慧分享,提升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校本化的国际课程和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渠道,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与外籍教师、学生的交流展示平台,在合作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因此,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今后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番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信息部)
编辑:张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