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日常的讲课中,我们常常重视课堂的导入,而忽略了课堂小结,常常会由于备课的不充分,设计的不合理,而导致课上的很多环节浪费了有效的时间,从而使课堂小结时,由于时间的原因而匆匆结束,这正是虎头蛇尾的真实写照,心理学表明:在记忆包括三个以上的一组知识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知识只受一次干扰,即第一个知识受后面知识的一次干扰,而当中的知识却受前、后知识的两次干扰,这种前、后两头的知识因受干扰少而容易巩固的现象,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心理学关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总是把重点的知识放在授课的前、后两个位置。根据这个理论,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在一节课中,老师向学生传授了较多繁复的知识,这么多知识并未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系统的概念,学生只是一味地在跟着老师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所以课堂小结在此时便突显了其重要的地位。
参加教学以来,我探索了一些小结的方法。
一、概括式课堂小结
这种课堂小结是我们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小结方式,在一节课结束时,老师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例如,我在讲四年级上册《天山牧场》一课时,结合板书,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如下: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概括性较强的板书,再一次了解了天山牧场的特点,从而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天山牧场的美丽。
二、首尾呼应式课堂小结
写文章讲究首尾呼应,讲课也是如此。在设置导入语时可以设置一些“主问题”,整堂课紧紧围绕着这几个“主问题”展开。在课堂结束前,用小结照应导语中的这几个问题,会使整堂课的学习变成一个“圆”,让学生在整体上更全面地了解课文。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渡河少年》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少年为什么要渡河?”“少年怎样渡河?”“渡河后,少年怎样了?”这三个主问题。一堂课,学生带着疑问饶有兴趣地学完课文,疑问解决了,也很容易地总结出少年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
三、歌诀式课堂小结
学生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有偏好,而且儿歌学生也容易记忆,于是我也尝试使用“歌诀法”教学。例如,在数学课上教一年级的10的组成一课,學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掌握了,但是在课堂练习时,我发现学生并不会应用,有一半的学生口算时,还在用手指算,说明他们对10的组成记忆得并不深刻,于是我在课堂结束前的五分钟时,想到了用歌诀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合成一双手。学生听到了这样有趣又朗朗上口的儿歌,真是记忆深刻。实践证明,这种歌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
四、情感升华式课堂小结
我们常指导学生在作文的结尾处使用抒情句升华主题,其实讲课也是如此。我们不妨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播放一首歌曲或一段视频,强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母亲的账单》一课, 在课堂内容小结时,我又给学生配合乐曲,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了在汶川地震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的故事,学生在震撼中再一次真切地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深深地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该如何向自己的妈妈表达那份感激之情,这一环节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体验、升华,使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引导了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
又如,我在讲《生命的药方》一课时,在一次又一次对两位挚友的友情的感动中,德诺消失了,长眠于长满青草的地下。在悲痛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们的情感伐门又一次汹涌起来。在此,我设计了一次“换位说话”,让学生替德诺对艾迪说一些感激的话,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又使学生对友情的认识得到了提升。
最后,在凄美的背景音乐中,汩汩地流淌出一首小诗,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孤独的时候,
我们都渴望有结伴同行的快乐。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
但是我们可以献出爱心;
虽然爱心无法将病痛减轻,
但是可以将温暖留在心里;
虽然温暖不能驱逐死亡,
但是可以重新燃起斗志……
虽然命运会受到一次次地捉弄,
但我们可心用孤独的药方——友情
来陪伴即将离去的朋友,
以快乐蔑视死神,
讓温馨的幸福永远荡漾在逝者的脸上。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为他人送去生命的药方!)
通过这首小诗,让学生拓展阅读。使学生再次感受到友情虽然无法驱逐死亡,但足以使生命坚强。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因需而用,贵在得法。
参加教学以来,我探索了一些小结的方法。
一、概括式课堂小结
这种课堂小结是我们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小结方式,在一节课结束时,老师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例如,我在讲四年级上册《天山牧场》一课时,结合板书,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如下: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概括性较强的板书,再一次了解了天山牧场的特点,从而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天山牧场的美丽。
二、首尾呼应式课堂小结
写文章讲究首尾呼应,讲课也是如此。在设置导入语时可以设置一些“主问题”,整堂课紧紧围绕着这几个“主问题”展开。在课堂结束前,用小结照应导语中的这几个问题,会使整堂课的学习变成一个“圆”,让学生在整体上更全面地了解课文。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渡河少年》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少年为什么要渡河?”“少年怎样渡河?”“渡河后,少年怎样了?”这三个主问题。一堂课,学生带着疑问饶有兴趣地学完课文,疑问解决了,也很容易地总结出少年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
三、歌诀式课堂小结
学生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有偏好,而且儿歌学生也容易记忆,于是我也尝试使用“歌诀法”教学。例如,在数学课上教一年级的10的组成一课,學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掌握了,但是在课堂练习时,我发现学生并不会应用,有一半的学生口算时,还在用手指算,说明他们对10的组成记忆得并不深刻,于是我在课堂结束前的五分钟时,想到了用歌诀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合成一双手。学生听到了这样有趣又朗朗上口的儿歌,真是记忆深刻。实践证明,这种歌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
四、情感升华式课堂小结
我们常指导学生在作文的结尾处使用抒情句升华主题,其实讲课也是如此。我们不妨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播放一首歌曲或一段视频,强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母亲的账单》一课, 在课堂内容小结时,我又给学生配合乐曲,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了在汶川地震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的故事,学生在震撼中再一次真切地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深深地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该如何向自己的妈妈表达那份感激之情,这一环节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体验、升华,使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引导了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
又如,我在讲《生命的药方》一课时,在一次又一次对两位挚友的友情的感动中,德诺消失了,长眠于长满青草的地下。在悲痛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们的情感伐门又一次汹涌起来。在此,我设计了一次“换位说话”,让学生替德诺对艾迪说一些感激的话,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又使学生对友情的认识得到了提升。
最后,在凄美的背景音乐中,汩汩地流淌出一首小诗,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孤独的时候,
我们都渴望有结伴同行的快乐。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
但是我们可以献出爱心;
虽然爱心无法将病痛减轻,
但是可以将温暖留在心里;
虽然温暖不能驱逐死亡,
但是可以重新燃起斗志……
虽然命运会受到一次次地捉弄,
但我们可心用孤独的药方——友情
来陪伴即将离去的朋友,
以快乐蔑视死神,
讓温馨的幸福永远荡漾在逝者的脸上。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为他人送去生命的药方!)
通过这首小诗,让学生拓展阅读。使学生再次感受到友情虽然无法驱逐死亡,但足以使生命坚强。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因需而用,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