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教育信息化重要性
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社会问题,推进农村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平等,缓解社会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的矛盾。然而世界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其中,又以教育资源不平衡尤为严重,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信息化的冲击,传统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因为其显著的区域限制性,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深化我国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打开了新一轮教育改革进程——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以其获得知识便捷的独特魅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成为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村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有效地建设、可持续性地发展,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居多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各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力研究和推进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其在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解决方案、具体做法与经验,对于丰富和改善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达国家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一)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促进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是一种具有灵活、结合日常生活与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多元化等特点的措施,被众多欧美国家所采用。例如,作为北欧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瑞典,其远程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瑞典的远程教育在其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进入传统院校的人们提供第二次学习机会。远程教育开始以函授的形式使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现在,传统的邮件通信己经被更快速、廉价、多形式的电子邮件所代替。
(二)工程项目
1.建立教育行动区
1998年9月,英格兰政府推出了建立教育行动区的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由学校、家长、社区、企业和地方机构构成的伙伴关系,找到解决农村地区教育成就低下问题的具有创新性的根本解决方法。教育行动区每年接受教育与技能部资助资金75万英镑,从私立部门这一合作伙伴那里接受资助资金25万英镑。
为了提高教育农村教育标准以及最大限度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英格兰政府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对建立教育行动区的参与,积极吸纳社会资金,以保证教育行动区长久的运行。。
2.建立农村学园
作为南霍兰农村教育行动区(South Holland Rural Action Zone)的一部分,在英国林肯郡(Lincolnshire)成立了農村学园。农村学园利用ICT,将8所中学、43所小学、2所特殊学校、2所继续教育学院和2个高等教育机构联系在一起。其特殊计划包括利用多媒体通讯工具开发新的学习方法,支持外语教学指导家庭学习以及提高成人基本技能和关键技能等。
3.“明星学校计划”
1988 -1997年美国教育部发起“明星学校”计划,明星学校计划是指通过远区(包括农村和市镇地区)的教学。该项计划使6000多所学校连通信息高速公路并开发了30多门完整的信息化课程。
(三)强化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教师是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其教育信息化的素養直接影响能否持续有效的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农村80%接入因特网的学校的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机会,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因特网的使用整合到学科课程之中。美国十分重视通过发展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来促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从美国全国范围的培训情况看,在2003年,82%有因特网接入的公立学校或者学区为教师提供了培训,主要针对如何将因特网的使用整合于课程的职业发展培训。
三、推进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应之道与展望
1.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保障政策和法规
针对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况,制定可行的、具体的法律和法规,为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积极推动面向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教育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细则等配套性地方法规及规章的制定,加快地方教育立法的进度。只有在详细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2.政府教育财政补贴、社会资金吸收与农村自身发展现结合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其先决条件是为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注入基金,完善农村地区教育财政补助制度,同时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自承担的责任。此外,农村地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充分挖掘有效资源。
3.积极构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的经验证明,通过推进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构筑农村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是实现偏僻地区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别,在短时间内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构筑覆盖贫困、边远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是当前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行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少、边等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实施的工程予以优先考虑和资助,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配备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资源。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促使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尽快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能力。
四、总结
我国正处以并将长期处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我国的人口、经济、地域等因素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国情,不宜完全以欧美的做法为范本,但可以灵活借鉴其有益之处。
如在制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各个等级的具体要求时,各省、市、自治区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实际、关照差异的等级要求这有助于评价教学成果有助于促进各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比如在教师培训方面,鉴于我国中小学的学科教师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大多数并非计算机或通信专业毕业,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仅用固定的培训方式,难以使一线教师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
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社会问题,推进农村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平等,缓解社会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的矛盾。然而世界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其中,又以教育资源不平衡尤为严重,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信息化的冲击,传统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因为其显著的区域限制性,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深化我国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打开了新一轮教育改革进程——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以其获得知识便捷的独特魅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成为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村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有效地建设、可持续性地发展,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居多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各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力研究和推进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其在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解决方案、具体做法与经验,对于丰富和改善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达国家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一)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促进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是一种具有灵活、结合日常生活与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多元化等特点的措施,被众多欧美国家所采用。例如,作为北欧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瑞典,其远程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瑞典的远程教育在其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进入传统院校的人们提供第二次学习机会。远程教育开始以函授的形式使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现在,传统的邮件通信己经被更快速、廉价、多形式的电子邮件所代替。
(二)工程项目
1.建立教育行动区
1998年9月,英格兰政府推出了建立教育行动区的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由学校、家长、社区、企业和地方机构构成的伙伴关系,找到解决农村地区教育成就低下问题的具有创新性的根本解决方法。教育行动区每年接受教育与技能部资助资金75万英镑,从私立部门这一合作伙伴那里接受资助资金25万英镑。
为了提高教育农村教育标准以及最大限度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英格兰政府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对建立教育行动区的参与,积极吸纳社会资金,以保证教育行动区长久的运行。。
2.建立农村学园
作为南霍兰农村教育行动区(South Holland Rural Action Zone)的一部分,在英国林肯郡(Lincolnshire)成立了農村学园。农村学园利用ICT,将8所中学、43所小学、2所特殊学校、2所继续教育学院和2个高等教育机构联系在一起。其特殊计划包括利用多媒体通讯工具开发新的学习方法,支持外语教学指导家庭学习以及提高成人基本技能和关键技能等。
3.“明星学校计划”
1988 -1997年美国教育部发起“明星学校”计划,明星学校计划是指通过远区(包括农村和市镇地区)的教学。该项计划使6000多所学校连通信息高速公路并开发了30多门完整的信息化课程。
(三)强化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教师是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其教育信息化的素養直接影响能否持续有效的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农村80%接入因特网的学校的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机会,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因特网的使用整合到学科课程之中。美国十分重视通过发展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来促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从美国全国范围的培训情况看,在2003年,82%有因特网接入的公立学校或者学区为教师提供了培训,主要针对如何将因特网的使用整合于课程的职业发展培训。
三、推进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应之道与展望
1.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保障政策和法规
针对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况,制定可行的、具体的法律和法规,为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积极推动面向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教育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细则等配套性地方法规及规章的制定,加快地方教育立法的进度。只有在详细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2.政府教育财政补贴、社会资金吸收与农村自身发展现结合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其先决条件是为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注入基金,完善农村地区教育财政补助制度,同时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自承担的责任。此外,农村地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充分挖掘有效资源。
3.积极构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的经验证明,通过推进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构筑农村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是实现偏僻地区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别,在短时间内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构筑覆盖贫困、边远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是当前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行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少、边等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实施的工程予以优先考虑和资助,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配备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资源。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促使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尽快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能力。
四、总结
我国正处以并将长期处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我国的人口、经济、地域等因素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国情,不宜完全以欧美的做法为范本,但可以灵活借鉴其有益之处。
如在制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各个等级的具体要求时,各省、市、自治区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实际、关照差异的等级要求这有助于评价教学成果有助于促进各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比如在教师培训方面,鉴于我国中小学的学科教师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大多数并非计算机或通信专业毕业,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仅用固定的培训方式,难以使一线教师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