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语文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语文实践的时间,有语文实践的空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读名家名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注意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人本意识”,而语文领域的“人本意识”恰恰既符合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要求,同时也符合语文教学本身探究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依托与承诺!
本文从作品本身的“人本意识”的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方法等方面作一解析。
我们知道,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大师的名篇佳作。从文体上看,诗歌、小说、散文、神话、寓言、应用文等,无所不有。从内容上看,自远古神话,到今天的现实,从小草小花到日月星辰;从广阔的原野到无边无际的苍穹,的确丰富多彩。经过精心选编的这些作品无不贯穿着美的红线,是健康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珍品。这些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会受到精神感染。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主题到遣词造句、表现方式,无不体现出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以及人性思考。李白的那种飘逸洒脱的风格,陆游的那种激昂悲壮的热烈,朱自清的那种柔丽含蓄的思考,郁达夫的那种沉郁忧伤的本性,鲁迅的那种冷峻深刻的回味……不一而足,都是他们把各自的人性思考融入了他们的作品当中。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我们教学所选取的语文篇目只是作者人性的物化,要深入理解作品,就不能忽视作者自身的“情”本身的“情”,唯有如此,方能追本溯源。
从字词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确实可以对作品本身字词句段修辞逻辑进行全面的把握,但不能把这个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其他的更重要的东西,尤其是人性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说明性的文字问题提得少而对文学作品的文字却那么多疑问?原因在于说明性的文字一般不含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遇到疑难字词大多能独自查字典解决,而文学作品中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都饱蘸了写作者的深意,不从作者本身入手,单凭分析某个词和某句话又岂能达至真正的理解?如鲁迅的作品历来是教师颇感棘手、学生也甚觉吃力的,教师为了讲深讲透,动不动就对作品的词句进行肢解、大加分析,企图通过那些支离破碎的字词的组合,归纳出作品的深刻思想和深远意义来。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越讲越糊涂,而且使学生产生这种看法:鲁迅真是无聊,喜欢玩文字游戏,故意难为读者。其实,作品毕竟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和再现,如果越过作品先读作者,则字词句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通过语文篇目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直接进行心灵对话,是领会、理解字词的关键。尤其是那些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作品,不从作者的价值取向着手,更无法体味出平凡中的深微来。如李商隐的诗歌含蓄蕴藉、深隐曲折、别有风韵,是一种“不(无)言之美”,诗人善于沉潜于一种心灵的感受之中。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无论咏史、咏物、描写爱情,亦或是抒情言志,都能把自己的情感外射到物上,描写及抒情含蓄蕴藉、朦胧迷离,使得诗人的情感寄托飘渺深邃、含而不露,让人回味无穷。如阅读课文《想北平》,就作品本身而论,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篇就事论事的散文,抒发了先生在战争年代里对北平的想念之情,实际上,作家揭示的是一种人性情感对精神故里的回归!
不难看出,我们只有从作者情感本位出发,从学生人性本位出发,把作品当成审美情感的印证,当成人性的一种美妙的依托,才能把准语文阅读教学的脉搏;只有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开始就被僵化的教学参考所束缚,才能真正感染和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只有让学生以自主寻求审美情趣为目的,按怀疑—探讨—创造的步骤去欣赏文本,而不是在教师的诱惑里用肢解分析含义的方法把学生压迫到终点线,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文本教研能力,提高他们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本位意识,才能让语文教学的理念和素质教育,也就是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真正地融为一体,从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本”意识!
让我们一起重视“人本”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让语文阅读教学在迎面而来的教改春风里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从作品本身的“人本意识”的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方法等方面作一解析。
我们知道,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大师的名篇佳作。从文体上看,诗歌、小说、散文、神话、寓言、应用文等,无所不有。从内容上看,自远古神话,到今天的现实,从小草小花到日月星辰;从广阔的原野到无边无际的苍穹,的确丰富多彩。经过精心选编的这些作品无不贯穿着美的红线,是健康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珍品。这些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会受到精神感染。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主题到遣词造句、表现方式,无不体现出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以及人性思考。李白的那种飘逸洒脱的风格,陆游的那种激昂悲壮的热烈,朱自清的那种柔丽含蓄的思考,郁达夫的那种沉郁忧伤的本性,鲁迅的那种冷峻深刻的回味……不一而足,都是他们把各自的人性思考融入了他们的作品当中。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我们教学所选取的语文篇目只是作者人性的物化,要深入理解作品,就不能忽视作者自身的“情”本身的“情”,唯有如此,方能追本溯源。
从字词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确实可以对作品本身字词句段修辞逻辑进行全面的把握,但不能把这个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其他的更重要的东西,尤其是人性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说明性的文字问题提得少而对文学作品的文字却那么多疑问?原因在于说明性的文字一般不含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遇到疑难字词大多能独自查字典解决,而文学作品中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都饱蘸了写作者的深意,不从作者本身入手,单凭分析某个词和某句话又岂能达至真正的理解?如鲁迅的作品历来是教师颇感棘手、学生也甚觉吃力的,教师为了讲深讲透,动不动就对作品的词句进行肢解、大加分析,企图通过那些支离破碎的字词的组合,归纳出作品的深刻思想和深远意义来。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越讲越糊涂,而且使学生产生这种看法:鲁迅真是无聊,喜欢玩文字游戏,故意难为读者。其实,作品毕竟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和再现,如果越过作品先读作者,则字词句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通过语文篇目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直接进行心灵对话,是领会、理解字词的关键。尤其是那些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作品,不从作者的价值取向着手,更无法体味出平凡中的深微来。如李商隐的诗歌含蓄蕴藉、深隐曲折、别有风韵,是一种“不(无)言之美”,诗人善于沉潜于一种心灵的感受之中。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无论咏史、咏物、描写爱情,亦或是抒情言志,都能把自己的情感外射到物上,描写及抒情含蓄蕴藉、朦胧迷离,使得诗人的情感寄托飘渺深邃、含而不露,让人回味无穷。如阅读课文《想北平》,就作品本身而论,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篇就事论事的散文,抒发了先生在战争年代里对北平的想念之情,实际上,作家揭示的是一种人性情感对精神故里的回归!
不难看出,我们只有从作者情感本位出发,从学生人性本位出发,把作品当成审美情感的印证,当成人性的一种美妙的依托,才能把准语文阅读教学的脉搏;只有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开始就被僵化的教学参考所束缚,才能真正感染和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只有让学生以自主寻求审美情趣为目的,按怀疑—探讨—创造的步骤去欣赏文本,而不是在教师的诱惑里用肢解分析含义的方法把学生压迫到终点线,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文本教研能力,提高他们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本位意识,才能让语文教学的理念和素质教育,也就是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真正地融为一体,从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本”意识!
让我们一起重视“人本”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让语文阅读教学在迎面而来的教改春风里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