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东相关论文
游走于中德之间,肖开愚不得不重新划定自己的边界(自己的居所和作客之地),在故乡、家庭、心灵的园圃和逗留的每一座城市之间做出抉择。......
"第三代诗歌"最早的两个选本对"第三代诗歌"的出场、命名和经典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选本入手,通过入选诗人(诗群)......
一条河在此转折 就已经造就了它 何况还有 两岸水泥栏杆的粗陋 剥落绿色的邮政建筑也足以 构成它 再加上两三棵......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轮到诗人。10月6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宣布20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上一次......
本文以陈东东的短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中的音乐性和幻想性特征揭示陈东东诗歌的语言美。
陈东东是一位重要的“后朦胧”诗......
陈东东是与传统结合较为紧密的诗人之一,他以声音的诗学传统来完成诗歌轮回与上升的抒情功能。陈东东诗歌的声音指向音乐性的情感......
通过陈东东诗歌写作中涉及的都市元素,从拉康精神分析学中关于符号域欲望与真实域绝爽的论述出发,可探讨当代诗如何切入都市生活锃......
很高兴有机会来和大家谈谈骆一禾和1980年代的诗歌.1980年代是一个文学的时代,一个诗的时代.如果现在要选一个人物作为1980年代的......
<正> 进入90年代以来,当代诗歌的叙事性开始成为引人瞩目的诗歌倾向,甚或可以说,它是90年代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诗歌现象。这一现象......
西川 尽管诗坛风云变幻,新人辈出,但大多是过眼云烟,领得三五天风骚后便无影无踪。我曾经对诗人的影响力的大小作过量化,结果发现:能够......
<正>1.1987年9月,我刚刚走进大学校门,对文学和艺术有一种盲目的信奉和憧憬(并开始热衷于哲学和美学研读)。那一年11月,远在瑞典的......
<正>诗歌写作的理由张学昕:我首先要问的还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作为诗人你为什么写诗?这是每个诗人都应该回答的一个问题,......
<正>时间:2017年12月30日地点:北京大学朗润园采薇阁中国诗歌研究院姜涛:今天很难得这么多朋友聚到这个小院儿里,来谈谈朱朱的新作......
<正>之所以是"诗人",而不是"诗歌",原因正如诗人雷武铃说的,诗人是从发生学角度谈技艺,诗歌评论家是从阐释学角度谈技艺(1);也就是......
<正> 一、回顾与转变 1989年将我们的写作划分成以往的和以后的。过渡和转变已不可避免。问题是,怎样理解、以什么方式参与诗歌写......
<正>欧阳江河处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极具争论的年代,由于一种既定的背景,90年代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严重的历史停顿中。欧阳江河以其......
<正>从文学角度讲,所谓的"故乡",意指创作主体在时间之流的上游,在历史参照式的广延性空间,建构的一种想象性的物质存在。当"还乡......
<正>一在古代中国的美学观念中,自然地理的差异与美学风格的区别密切相关。比如,《诗经》与楚辞开启的南北传统,常常被认为是长江......
<正>新诗现在其实是很没落了,当然这些年搞得也很热闹。实际上90年代以来,大家都经常谈“边缘化”这个话题。但“边缘化”是什么意......
<正>陈冬冬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富裕家庭里,他的父亲从商二十多年,是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或许受父亲的影响,陈冬冬从小就......
<正>11月9日-11日,2018烟台芝罘湾诗会在港城烟台盛大举办,诗界"大咖"齐聚芝罘开展系列诗歌文化活动。以烟台市芝罘区诗歌学会为代......
多多原名栗世征,一九五一年生于北京。他的写作,与北岛一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九日,送友人去北京站回家路上......
<正> “新写实”和“新写实”之外 鲁迅先生在评价陶渊明时曾说过,被视作田园诗创始人的陶渊明,是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 梦亦非:这是一个较大的论题,在这次话题中不可能全方位地展开,所以我们找了一个较小的切入点,从江南诗群与扬子江切入论题。......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齿轮的加速运转,思想与文学种族日趋边缘化。曾经如此负重的诗歌,放下了若干似乎不应该的"包袱",变得轻飘飘,......
<正>处身于文化转型的“当下”的时代,艺术在我们生活的整个有机体中正经历着进一步的迅速变化。这样的时代对艺术家来说不可能是......
昌耀诗歌经常被认为缺乏"音乐性"和"形式感",其诗歌声音也被认为是"诘屈聱牙""疙瘩滞涩"。这种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误解。应当反思......
直到现在,许多大学、中学语文老师仍旧感到进入现代诗很难,包括一些新诗研究的专家学者,对现代诗的晦涩颇有微词。如何避免蜻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