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孩子在言语、情感、行动方面,都已表现出一定的合作倾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训练下,幼儿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这个阶段,正是认知发展的加速期,这一时期实施合作教学训练和发展幼儿的合作技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阶段;合作教育;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具体来说,合作能够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利益使整个活动得以进行。
合作是一群人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从而联合在一起。社会越发达,分工就会越明确,使我们穷极一生也不能掌握全部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要注重合作,发挥集体优势,惟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成就。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分析
在理论方面,我国对合作学习进行了一些理论的探究和尝试取得一定效果,但更多侧重于理论的引导和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验还处于初期,对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应用的研究也较少,成果报道不多,且研究缺乏系统性,还缺乏较为客观、系统的课堂评价工具和衡量合作教学效果的具体指标体系。在这当中,关于幼儿合作教学研究就更为缺乏。
在实际方面,一些调查表明,我国学龄前儿童缺乏合作行为,而在幼教实践中不难发现,幼儿不懂商量,不会分工,不能为整个活动得以进行而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合作机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科技出现,电视机、手机占用孩子更多时间,父母没有给小朋友合理安排交往时间、空间。以至小朋友合作机会少。
第二,自我表现为中心的特点。从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小朋友把自己的感觉、看法或观点看成是绝对的,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那种不具交流功能也不想让别人听懂的自我中心化言语,使同伴间难以对话、交流。
二、幼儿合作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途径
幼儿合作教育需要采用有效的途径,以下几个途径都是值得采用的。
1.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合作教育
进行合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当独立面对合作活动时能发挥自己的合作能力或面对某些活动时自觉产生合作需要,主动合作。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情景进行合作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幼儿充分地体验合作的需要,通过老师的及时引导使幼儿学会商量、分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合作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这些合作方法也容易接受、掌握。例如,孩子在进行自由活动时,两名幼儿同时希望用大型积木拼砌一个停车场,材料有限,而两人需拼砌的车场各异,矛盾产生了。为了拼砌停车场,于是他们展开商量,这时候老师需要根据他们的能力水平,提供适当的引导。用这堆积木拼砌谁设计的停车场呢?或两人各拼砌停车场中的一部分,然后合一?如何拼砌?各拼砌什么部分?如何合并?老师的引导使他们边说边动手,时而互相争执、时而听从、时而改变初定方案、时而互帮互助,逐渐拼出车场的雏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到合作的需要,而且为实现共同的停车场发挥合作能力,他们商量、分工,并动手完成任务,争执是意见各异,听从是其一意见被采纳,解决问题,互帮互助是为了尽快完成车场的拼砌。
老师面对这种现象,应视具体情况作适当引导,时机成熟时甚至可只当一名旁观者,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孩子会在这些活动中一步步地成熟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合作教育注意随机性原则。教师应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及时敏锐地抓住教育因素,对幼儿進行随机教育,潜移默化并广泛而深刻地引导幼儿合作性发展。
2.创设活动进行合作教育
教师专门为幼儿创设的合作活动不同于日常中幼儿自发的合作活动,创设的合作活动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如“合作真好”“我们是合作能手”“谁会商量问题”“二人三足”“背夹球”等,这能弥补利用自然情景进行合作教育的不足,因为一些合作活动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老师可让幼儿有目的地受到教育,如,让幼儿进行有竞争性的合作活动“看哪组的任务完成得棒”,或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谁想出的方法好?”等,在创设的合作活动中进行教育,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方法
开展合作训练活动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需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以下几点是开展训练活动时需要注意的。
1.定期进行合作训练活动
这里提到的合作训练活动就是上述的教师专门创设合作活动,而“定期”地进行,则有效地保证了幼儿合作训练能持之以恒。那么,该如何进行呢?注意些什么呢?
(1)小组的组建
合作教育中的小组学习与传统教学中的分组活动、讨论是不同的。传统教学的分组学习都是随机进行的,而合作教育中的小组组建是具有科学性的,科学合理进行合作教育让教育更有自由度,可以发挥每个组员的能动性。
(2)合作意识的培养
老师为幼儿创设舒适的环境,并提供足够合作的机会,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意识创设合作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与协商带来的喜悦。在合作中学会协商解决问题,完成小组的目标。
2.通过榜样示范来增进幼儿合作技能,强化其合作意识
作为孩子的父母,平时在家肯定有很多事情要互相商量,做家务等工作也需要合作。父母与教师平时也需要商量、协调、合作一些有关教育问题、事项。这些都可当着孩子的面来商量,让他们目睹商量后的合作过程,甚至是一些合作中的协调状况等。成人们的合作态度、行为一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模仿、学习,最终使其养成遇事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
幼儿阶段的合作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家长与教师应引起重视及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健全发展。
【关键词】幼儿阶段;合作教育;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具体来说,合作能够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利益使整个活动得以进行。
合作是一群人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从而联合在一起。社会越发达,分工就会越明确,使我们穷极一生也不能掌握全部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要注重合作,发挥集体优势,惟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成就。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分析
在理论方面,我国对合作学习进行了一些理论的探究和尝试取得一定效果,但更多侧重于理论的引导和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验还处于初期,对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应用的研究也较少,成果报道不多,且研究缺乏系统性,还缺乏较为客观、系统的课堂评价工具和衡量合作教学效果的具体指标体系。在这当中,关于幼儿合作教学研究就更为缺乏。
在实际方面,一些调查表明,我国学龄前儿童缺乏合作行为,而在幼教实践中不难发现,幼儿不懂商量,不会分工,不能为整个活动得以进行而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合作机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科技出现,电视机、手机占用孩子更多时间,父母没有给小朋友合理安排交往时间、空间。以至小朋友合作机会少。
第二,自我表现为中心的特点。从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小朋友把自己的感觉、看法或观点看成是绝对的,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那种不具交流功能也不想让别人听懂的自我中心化言语,使同伴间难以对话、交流。
二、幼儿合作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途径
幼儿合作教育需要采用有效的途径,以下几个途径都是值得采用的。
1.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合作教育
进行合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当独立面对合作活动时能发挥自己的合作能力或面对某些活动时自觉产生合作需要,主动合作。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情景进行合作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幼儿充分地体验合作的需要,通过老师的及时引导使幼儿学会商量、分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合作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这些合作方法也容易接受、掌握。例如,孩子在进行自由活动时,两名幼儿同时希望用大型积木拼砌一个停车场,材料有限,而两人需拼砌的车场各异,矛盾产生了。为了拼砌停车场,于是他们展开商量,这时候老师需要根据他们的能力水平,提供适当的引导。用这堆积木拼砌谁设计的停车场呢?或两人各拼砌停车场中的一部分,然后合一?如何拼砌?各拼砌什么部分?如何合并?老师的引导使他们边说边动手,时而互相争执、时而听从、时而改变初定方案、时而互帮互助,逐渐拼出车场的雏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到合作的需要,而且为实现共同的停车场发挥合作能力,他们商量、分工,并动手完成任务,争执是意见各异,听从是其一意见被采纳,解决问题,互帮互助是为了尽快完成车场的拼砌。
老师面对这种现象,应视具体情况作适当引导,时机成熟时甚至可只当一名旁观者,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孩子会在这些活动中一步步地成熟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合作教育注意随机性原则。教师应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及时敏锐地抓住教育因素,对幼儿進行随机教育,潜移默化并广泛而深刻地引导幼儿合作性发展。
2.创设活动进行合作教育
教师专门为幼儿创设的合作活动不同于日常中幼儿自发的合作活动,创设的合作活动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如“合作真好”“我们是合作能手”“谁会商量问题”“二人三足”“背夹球”等,这能弥补利用自然情景进行合作教育的不足,因为一些合作活动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老师可让幼儿有目的地受到教育,如,让幼儿进行有竞争性的合作活动“看哪组的任务完成得棒”,或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谁想出的方法好?”等,在创设的合作活动中进行教育,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方法
开展合作训练活动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需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以下几点是开展训练活动时需要注意的。
1.定期进行合作训练活动
这里提到的合作训练活动就是上述的教师专门创设合作活动,而“定期”地进行,则有效地保证了幼儿合作训练能持之以恒。那么,该如何进行呢?注意些什么呢?
(1)小组的组建
合作教育中的小组学习与传统教学中的分组活动、讨论是不同的。传统教学的分组学习都是随机进行的,而合作教育中的小组组建是具有科学性的,科学合理进行合作教育让教育更有自由度,可以发挥每个组员的能动性。
(2)合作意识的培养
老师为幼儿创设舒适的环境,并提供足够合作的机会,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意识创设合作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与协商带来的喜悦。在合作中学会协商解决问题,完成小组的目标。
2.通过榜样示范来增进幼儿合作技能,强化其合作意识
作为孩子的父母,平时在家肯定有很多事情要互相商量,做家务等工作也需要合作。父母与教师平时也需要商量、协调、合作一些有关教育问题、事项。这些都可当着孩子的面来商量,让他们目睹商量后的合作过程,甚至是一些合作中的协调状况等。成人们的合作态度、行为一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模仿、学习,最终使其养成遇事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
幼儿阶段的合作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家长与教师应引起重视及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