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具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世俗化气息。本文阐述了大足石刻的历史地位以及它的世俗化历程,提示了佛教石窟艺术在与中国文化的彻底融合,以及在这种融合基础上展现出的佛教艺术的生活化。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窟艺术 宗教世俗化
到目前为止,大足石刻独特的艺术特色及其重要价值还没有被世人认识。作为大足石刻之乡的教师,笔者认为有必要详细地介绍自己家乡的宝贵艺术,将先辈们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传承下去。
一、大足石刻的历史地位
大足石刻是佛教“南传”的杰作,它是大足县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和五代时期,盛极于两宋时期。大足石刻具体包括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妙高山石刻以及尖山子石刻等,其中,宝顶山石刻最为著名。关于宝顶石刻的开凿者以及开凿时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创建于唐柳本尊;第二种认为由唐、宋间柳本尊、赵智凤开凿;第三种认为是宋代赵智凤开凿的,这也是目前最流行、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观点。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公元1179年~1249年),南宋僧人赵智凤在宝顶山主持营造了宝顶山摩崖造像——“密宗”道场,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我国的石窟艺术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把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定为早期,隋唐为中期,晚唐以后的石窟艺术为晚期。大足石刻可以说是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和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但是,大足石刻也有别于其他三大石窟,它保存了大量的道教石窟及儒教造像。更有价值的是,大足石刻不仅有儒、释、道三家的独立造像,而且还有很多“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像,体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地位。除此之外,大足石刻还填补了晚唐至宋代四百多年石窟史的空白,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精髓。
二、大足石刻(宝顶山)的世俗化历程
石窟艺术虽以虚幻的佛教故事为题材,但也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艺术家们会不由自主地借助艺术手法来反映社会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的世俗化正是和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同步。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以前,它从诞生起就被人们赋予了最初意义的世俗化:英国约翰·马歇尔(Gohn Marshall)所著的《健驮罗佛教艺术》一书认为,在答尔马拉际卡(Dhazmaza Jika)发现的公元前三十五年左右塞族统治时期所雕造的一个菩萨雕像,就是把佛正式人形化的最早作品之一。随后,佛教艺术逐步传入东土,并与神仙、方术联系起来,来自异域的佛教和佛像便进入了入乡随俗的历程。其实,“宗教艺术的世俗化,正是宗教艺术的生活化。”在创作宗教作品的时候,古代工匠们都会在不经意间留下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人情世态的烙印。人们不仅可以从大足石刻宝顶山的石壁上窥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而且还能直接看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的“牧牛图”石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以乡土形式,生活化地展现了世俗化的佛教艺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在大足宝顶众多的石刻中,还有大量表现世俗化特征的石刻造像,如比较出名的“养鸡女”叙述了农家女子养鸡、卖鸡以及杀鸡的生活情景,通过她在地狱所受的惩罚,阐述了佛教因果报应的理念。虽然石窟造像的内容和表达的佛教禅理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极大地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
参考文献:
[1]王德友.重庆大足石刻——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J].探索与发现,2005,(5).
[2]司开国.南宋大足石刻的艺术特色——以大佛湾第15、20号造像为中心[J].艺术考古,2006,(1).
[3]邓小刚,子房.大足石刻和佛教的世俗化[J].文史杂志,2004,(5).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高中部)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窟艺术 宗教世俗化
到目前为止,大足石刻独特的艺术特色及其重要价值还没有被世人认识。作为大足石刻之乡的教师,笔者认为有必要详细地介绍自己家乡的宝贵艺术,将先辈们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传承下去。
一、大足石刻的历史地位
大足石刻是佛教“南传”的杰作,它是大足县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和五代时期,盛极于两宋时期。大足石刻具体包括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妙高山石刻以及尖山子石刻等,其中,宝顶山石刻最为著名。关于宝顶石刻的开凿者以及开凿时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创建于唐柳本尊;第二种认为由唐、宋间柳本尊、赵智凤开凿;第三种认为是宋代赵智凤开凿的,这也是目前最流行、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观点。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公元1179年~1249年),南宋僧人赵智凤在宝顶山主持营造了宝顶山摩崖造像——“密宗”道场,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我国的石窟艺术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把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定为早期,隋唐为中期,晚唐以后的石窟艺术为晚期。大足石刻可以说是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和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但是,大足石刻也有别于其他三大石窟,它保存了大量的道教石窟及儒教造像。更有价值的是,大足石刻不仅有儒、释、道三家的独立造像,而且还有很多“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像,体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地位。除此之外,大足石刻还填补了晚唐至宋代四百多年石窟史的空白,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精髓。
二、大足石刻(宝顶山)的世俗化历程
石窟艺术虽以虚幻的佛教故事为题材,但也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艺术家们会不由自主地借助艺术手法来反映社会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的世俗化正是和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同步。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以前,它从诞生起就被人们赋予了最初意义的世俗化:英国约翰·马歇尔(Gohn Marshall)所著的《健驮罗佛教艺术》一书认为,在答尔马拉际卡(Dhazmaza Jika)发现的公元前三十五年左右塞族统治时期所雕造的一个菩萨雕像,就是把佛正式人形化的最早作品之一。随后,佛教艺术逐步传入东土,并与神仙、方术联系起来,来自异域的佛教和佛像便进入了入乡随俗的历程。其实,“宗教艺术的世俗化,正是宗教艺术的生活化。”在创作宗教作品的时候,古代工匠们都会在不经意间留下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人情世态的烙印。人们不仅可以从大足石刻宝顶山的石壁上窥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而且还能直接看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的“牧牛图”石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以乡土形式,生活化地展现了世俗化的佛教艺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在大足宝顶众多的石刻中,还有大量表现世俗化特征的石刻造像,如比较出名的“养鸡女”叙述了农家女子养鸡、卖鸡以及杀鸡的生活情景,通过她在地狱所受的惩罚,阐述了佛教因果报应的理念。虽然石窟造像的内容和表达的佛教禅理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极大地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
参考文献:
[1]王德友.重庆大足石刻——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J].探索与发现,2005,(5).
[2]司开国.南宋大足石刻的艺术特色——以大佛湾第15、20号造像为中心[J].艺术考古,2006,(1).
[3]邓小刚,子房.大足石刻和佛教的世俗化[J].文史杂志,2004,(5).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