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美学,重启美育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蔡元培在为商务印书馆《教育大辞书》撰写的“美育”词条中,对何谓美育有一个基本定位,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今天看来,这种解释可能是粗糙的,但却揭示了一个基本道理,即美育是美学理论的实践形态,没有美学理论作为先导和规约的美育,必然是盲目的美育。那么,当代中国美学到底能够给予美育什么?一是美学理论自身的非稳定性,为借助美育洞穿日益严苛的自然人文科学壁垒提供了可能,并为专业化的知识学习提供了难得的“美学时间”;二是美学理论价值生发的多元性,为当代美育实践展开了多元向度,它使自然、艺术和社会生活均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三是对中国美育传统的重新发现,开启了自由、秩序与和谐三者并举的美育目标。以此为背景,一种既遵循美学理论的一般性,又兼顾古今通例、中西互鉴的当代中国美育框架也就呈现出来了。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进,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被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商业模式创新,由于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属于商业领域的新现象和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比较新的概念,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并不丰富。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沿“内涵界定—创新类型—驱动因素—创新成果”的逻辑思路,对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国内外相关方向的文献进
原始主义理论在西方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打磨,其最初表现为一种对祖先文化的信仰。在经历了中世纪的冷落后,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再次提出了原始主义理论的意义。他们将非西方的文化视为自己祖先的传统来崇敬,但是如此方式看似表现了西方对非西方的向往,其实强行地将非西方的文化置于一个绝对的进化论中的落后的地位。在之后对于这一理论的反思中,更为辩证的原始主义理论被提出。后现代背景下的原始主义理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
“飞天羽人”是中国本土文化中常见的艺术形象,由印度生成,经由中亚而传入中国后实现了华化之演变。其虽植根于佛教天人思想,但受到道教飞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意识的深刻影响,这在汉画像砖(石)和敦煌壁画中有着突出的反映。中国本土文化中有翼的“羽人”和佛教文化中的飞天融为一体,经不同时代的演变,再与西方有翼之“天使”汇合于敦煌与西域等地,体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显著特性。“飞天羽人”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既能表现中
论笔这种形式之所以在德国遇到重重阻力,是因为它唤醒了精神自由,也是因为它与科学和学术对诸形式的过敏反应判然有别。论笔早已从艺术中分离出来,但是它却具有某种审美自主性;论笔重视个体经验,但其经验又无法用科学方法简单概括。相对于事物的整体,论笔强调部分;相对于主客体的同一性,论笔表达的是非同一性;论笔不是不要方法,而是以无法而法的方式悬置了传统的方法概念;论笔也不是拒绝概念,而是要让概念在心智经验中互
20世纪中叶,杜威和克罗齐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八年的“错位”攻讦,二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杜威美学是否构成对克罗齐美学的抄袭;其二,谁更像一个黑格尔主义者;其三,谁的思想真正克服了二元论。考察杜威、克罗齐最为相近的“艺术表现论”,可见二人的许多争辩都源自相互误解。尽管二人在强调表现的整体性、创作与欣赏的同一性等问题上有不少相合之处,但无论是理论出发点还是论证思路都南辕北辙。杜威和克罗齐的美学
“美善同体”理论择取自伦理学的“合道德性”与美学的“合目的性”,将身体放置于“合理”与“合情”的话语体系中,探讨身体的“美”与“善”如何成就人类幸福生活观。无论西方哲学对身体论述呈“纵向”形态,揭示了从“抑身扬心”向“身心一元”的身体转变过程,还是中国哲学对身体论述呈现“横向”形态,揭示身体形成“礼”“道”“和”的道德多元比喻,身体的伦理属性自古可鉴,然而现代社会出现了身体感知缺乏“美”“善”的关
将“进化体”概念的思维方法带入工业设计思想进行研究,能给设计带来一种新视角,进而启发工业设计的行为、方法。通过类比的方法,发现了“进化体”概念能很好地同工业设计相结合,针对“进化体”在应用时存在的局限就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出“进化体”可以启发工业设计思想,从而促进设计方法和行为的改进。
流浪动物侵权是我国饲养动物侵权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流浪动物数量每年不断递增,流浪动物致害的相关事件也不断增加。由于我国《民法典》对流浪动物侵权的有关规定并不明确,适用范围较为狭窄,现实生活中,被侵权人往往难以得到赔偿。在司法实务中,也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这不仅会引起争议,而且也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立法、理论现状以及分析国内的经典案例,对流浪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进行讨论研究
“神”这一批评范畴的建立在六朝时期,并在后世发展成中国画论的核心概念,其哲学前提是“道”的展开。六朝画论中“神”这一范畴的艺术表达往往被解释为画家对外物的再现,此技法范畴的建立源自于一种特殊的内在意蕴与外在表现关系的艺术哲学。在六朝时期的画论中,“道”以笔墨为中介,经过通神成真的幻术表达,展示出其神妙的特质。传“神”的技艺是建立在以静态的笔墨符号之形表现“道”之无形,以不像表现“道”之大象上的。画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艺术是真的一个低级阶段,在于绝对精神以感性显现的方式把握自身,艺术作品中的“物因素”一定会被精神所扬弃,这也正是艺术终结之宿命的原因所在。此外,黑格尔将艺术创作的本质诉诸于绝对,并认为人对艺术作品的“保存”只是对象性的“观照”。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从对物的分析出发指出物作为一个“处所”乃是“真”作为存在者之无蔽状态的生发之地,并进而论及人对于艺术作品的“保存”,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