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阵地,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不断实践与探讨的重要话题。对此,我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二者相互作用,使学生根据自身已掌握的知识来完成新知的主动构建过程。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的一维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中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只有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深入研究学生的全面情况,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来制定教学目标,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调整教学思路与方式方法等。此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以学生的学情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才能使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使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顺利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以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接受。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话语层次,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同桌无法解决的问题展开教学。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三角形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把这个三角形的图片放大,并让学生从预先设计好的几幅图中选出哪张图片是放大后的,学生一下就找出来了。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么判断的?有什么依据?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展开学习。学生观察、分析、猜测、验证、探索、归纳与总结,并在教师的相机诱导入下,理解了相似的性质,完成了新知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了类比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养。
三、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作一概述,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支点。
(一)激励与鞭策兼备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过去失败的阴影里。”我们要以赏识为主,要以赏识来激励学生,但赏识不是不假思索的随意表扬,而要激励与鞭策兼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以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激励的话语来给予表扬与鼓励。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以爱心化解学生心中的恐惧,以细心了解学生的所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期待,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看到自己的成功。
(二)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更易激起学生评价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强大动力。要让学生认识到不是只有教师可以作为评判者,他们自己同样可以。学生自评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发挥其优点,改正其缺点。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评判,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更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真正实现了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优势,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能真实地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结果评价对于中差生来说否认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会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再努力也不会成功,从而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于中差生,我们更加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对他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结果评价则可以对优秀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评价面向全体、推动全体学生发展的功效。
四、做好课堂教学反思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教师反思与学生反思两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讲课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要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要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等,又要根据即时反馈对课堂教学目标、方法等做出一系列的调整,以更符合教学现状与学生实际,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反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思路等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使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对优点加以扩大,缺点加以避免,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方方面面,以上只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与体会,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赐教。
(责编 潘冰)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二者相互作用,使学生根据自身已掌握的知识来完成新知的主动构建过程。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的一维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中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只有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深入研究学生的全面情况,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来制定教学目标,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调整教学思路与方式方法等。此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以学生的学情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才能使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使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顺利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以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接受。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话语层次,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同桌无法解决的问题展开教学。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三角形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把这个三角形的图片放大,并让学生从预先设计好的几幅图中选出哪张图片是放大后的,学生一下就找出来了。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么判断的?有什么依据?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展开学习。学生观察、分析、猜测、验证、探索、归纳与总结,并在教师的相机诱导入下,理解了相似的性质,完成了新知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了类比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养。
三、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作一概述,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支点。
(一)激励与鞭策兼备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过去失败的阴影里。”我们要以赏识为主,要以赏识来激励学生,但赏识不是不假思索的随意表扬,而要激励与鞭策兼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以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激励的话语来给予表扬与鼓励。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以爱心化解学生心中的恐惧,以细心了解学生的所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期待,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看到自己的成功。
(二)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更易激起学生评价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强大动力。要让学生认识到不是只有教师可以作为评判者,他们自己同样可以。学生自评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发挥其优点,改正其缺点。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评判,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更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真正实现了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优势,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能真实地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结果评价对于中差生来说否认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会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再努力也不会成功,从而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于中差生,我们更加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对他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结果评价则可以对优秀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评价面向全体、推动全体学生发展的功效。
四、做好课堂教学反思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教师反思与学生反思两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讲课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要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要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等,又要根据即时反馈对课堂教学目标、方法等做出一系列的调整,以更符合教学现状与学生实际,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反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思路等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使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对优点加以扩大,缺点加以避免,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方方面面,以上只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与体会,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赐教。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