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叱咤世界文学领域。她们的作品饱含丰富的魔幻色彩,充斥着浓郁的黑色嘲讽、冷漠情绪,真实地映射出美国非裔群众的凄惨生活,描写出非裔女性凄苦、受歧视的心路历程。本文先简单分析非裔女性作品具有魔幻色彩跟黑色风格的原因,再具体描述其特征的呈现模式。
关键词:非裔女性 魔幻色彩 黑色风格
在美国文学历史征途中,非裔黑人女性占据半壁江山,并且其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创作力十足,精神价值意义重大。20世纪美国非裔女性的作品描写出他们族群的真实生活写照、心路历程,还从侧面讽刺美国社会那种歧视种族、性别的无耻罪恶,情绪饱满,充斥着对美国社会的不满、嘲讽。
一、分析魔幻色彩与黑色风格文学特征的成因
(一)文化碰撞
通常情况下,魔幻现实主义都是由于双重文化间的碰撞所得。虽然美国不像拉丁美洲那些国家处于长时间被殖民、被侵略的状态,可美国非裔黑人却始终被白种人所歧视、欺辱,一直在精神上受压迫。因此,非裔美国人本身就存在双重文化的特性。而非裔女性比男性所受到的种族、性别压迫更大、更沉重,并且女性地位一直在社会最底层。所以作为非裔美国女作家才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描写出直击女同胞们心灵深处的伤痛,也就形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为女性说话。
(二)宗教信仰
那些被贩卖到北美的黑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救赎,只相信祖先信奉的宗教信仰,将之作为生存祈祷、改变遭遇的群体主流形式。众所周知,非洲宗教有人死后可再次转世投胎的言论,此言论广泛流传于美国非裔人中,他们一直对这种带有魔幻传奇色彩的生死观表示支持、信任。印象最深的就是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说道:“活人与死者之间是不存在任何鸿沟的,现在与过去也是不存在鸿沟的。”
(三)神话传奇故事色彩
非洲历史悠远的文学有神话传说、史诗、民间故事等,都极具想象力,充斥着各种魔幻色彩,可谓是光怪离奇的神鬼之说,影射出非洲祖先艰苦、困难的生存经验,与之呼应的是黑人女性轻易不可说出口的隐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将这类文学作品当作精神寄托,慰藉灵魂缺失。美国非裔女作家耳濡目染,凭借丰富想象力去创作“魔幻”色彩浓郁的作品,给黑人群众带去希望。
二、魔幻色彩与黑色风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借用非洲神话,叙述黑人真实故事
美国非裔女作家赫斯顿在《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这一文学代表作中利用上帝造人来讲述主人公珍妮加入黑人现实的民间故事和他们的臆想,使作品魔幻色彩更加浓郁,描述出在父亲压迫下,珍妮的人生一直在家庭、社会中挣扎,摆脱后如花火般绚烂,绽放光彩。这类作品极具想象力,天马行空般将神话带入现实,利用真实的黑人民间故事,织出一张神秘的网,揭示出黑人不公的现实待遇,引人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非裔女作家在讲述黑人民间故事时,借用非洲传统神话,追溯黑人文化的历史根源。此过程中,那流传的神话故事、宗教信仰,都充满了神秘的魔幻因子。
(二)如生死之乐,洗涤灵魂
追溯历史,魔幻色彩来自于印第安这一古老民族特色,整个民族都富有神秘艺术文化气息。怪诞不光是一种魔幻写作技巧,也是一种分析理解事物的方式。生与死的模糊不清其实就是怪诞手法。大部分黑人都信仰,死亡只是一种过渡,还是有灵魂存在,只是肉体消失而已,是从现实自然到精神世界的升华,是洗涤灵魂的一个过程。
(三)信仰“万物有灵”,讽刺美国社会的现实罪恶
非裔女作家写作魔幻小说的传统潜移默化地形成定律,就是要写鬼魂,要认可“万物有灵”的观念,如果作品不涉及鬼神之说,那就不算魔幻作品。美国社会冷漠、罪恶,充满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如魔鬼般存在。非裔女性一直在压迫中苟延残喘地活着,只有信奉神灵,才有活下去的动力。因此,他们都是凭借鬼神去理解、去接受现实。在非裔女作家的作品中存在很多的情节,如讲述人、动物间通灵,死后变成动物,有灵性、有存在感等,这一系列的魔幻故事带有“黑色风格”,讽刺美国社会的黑暗。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非裔女文学作家想象力丰富魔幻,结合美国现实,巧用“黑色风格”的写作形式,代表非裔女性开口述说被奴役、被种族、性别歧视的不幸生活,嘲讽美国社会的黑暗、冷漠,进一步突显黑人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撞、融合。美国非裔女性的一系列文学作品都能体现文化的交流、成长,并且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光锐. 美国非裔女性文学的魔幻色彩与黑色风格[J].社会科学辑刊, 2012(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校级科研项目“当代美国非裔女性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4YK07)。
(作者简介:李冬艳,女,榆林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
关键词:非裔女性 魔幻色彩 黑色风格
在美国文学历史征途中,非裔黑人女性占据半壁江山,并且其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创作力十足,精神价值意义重大。20世纪美国非裔女性的作品描写出他们族群的真实生活写照、心路历程,还从侧面讽刺美国社会那种歧视种族、性别的无耻罪恶,情绪饱满,充斥着对美国社会的不满、嘲讽。
一、分析魔幻色彩与黑色风格文学特征的成因
(一)文化碰撞
通常情况下,魔幻现实主义都是由于双重文化间的碰撞所得。虽然美国不像拉丁美洲那些国家处于长时间被殖民、被侵略的状态,可美国非裔黑人却始终被白种人所歧视、欺辱,一直在精神上受压迫。因此,非裔美国人本身就存在双重文化的特性。而非裔女性比男性所受到的种族、性别压迫更大、更沉重,并且女性地位一直在社会最底层。所以作为非裔美国女作家才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描写出直击女同胞们心灵深处的伤痛,也就形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为女性说话。
(二)宗教信仰
那些被贩卖到北美的黑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救赎,只相信祖先信奉的宗教信仰,将之作为生存祈祷、改变遭遇的群体主流形式。众所周知,非洲宗教有人死后可再次转世投胎的言论,此言论广泛流传于美国非裔人中,他们一直对这种带有魔幻传奇色彩的生死观表示支持、信任。印象最深的就是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说道:“活人与死者之间是不存在任何鸿沟的,现在与过去也是不存在鸿沟的。”
(三)神话传奇故事色彩
非洲历史悠远的文学有神话传说、史诗、民间故事等,都极具想象力,充斥着各种魔幻色彩,可谓是光怪离奇的神鬼之说,影射出非洲祖先艰苦、困难的生存经验,与之呼应的是黑人女性轻易不可说出口的隐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将这类文学作品当作精神寄托,慰藉灵魂缺失。美国非裔女作家耳濡目染,凭借丰富想象力去创作“魔幻”色彩浓郁的作品,给黑人群众带去希望。
二、魔幻色彩与黑色风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借用非洲神话,叙述黑人真实故事
美国非裔女作家赫斯顿在《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这一文学代表作中利用上帝造人来讲述主人公珍妮加入黑人现实的民间故事和他们的臆想,使作品魔幻色彩更加浓郁,描述出在父亲压迫下,珍妮的人生一直在家庭、社会中挣扎,摆脱后如花火般绚烂,绽放光彩。这类作品极具想象力,天马行空般将神话带入现实,利用真实的黑人民间故事,织出一张神秘的网,揭示出黑人不公的现实待遇,引人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非裔女作家在讲述黑人民间故事时,借用非洲传统神话,追溯黑人文化的历史根源。此过程中,那流传的神话故事、宗教信仰,都充满了神秘的魔幻因子。
(二)如生死之乐,洗涤灵魂
追溯历史,魔幻色彩来自于印第安这一古老民族特色,整个民族都富有神秘艺术文化气息。怪诞不光是一种魔幻写作技巧,也是一种分析理解事物的方式。生与死的模糊不清其实就是怪诞手法。大部分黑人都信仰,死亡只是一种过渡,还是有灵魂存在,只是肉体消失而已,是从现实自然到精神世界的升华,是洗涤灵魂的一个过程。
(三)信仰“万物有灵”,讽刺美国社会的现实罪恶
非裔女作家写作魔幻小说的传统潜移默化地形成定律,就是要写鬼魂,要认可“万物有灵”的观念,如果作品不涉及鬼神之说,那就不算魔幻作品。美国社会冷漠、罪恶,充满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如魔鬼般存在。非裔女性一直在压迫中苟延残喘地活着,只有信奉神灵,才有活下去的动力。因此,他们都是凭借鬼神去理解、去接受现实。在非裔女作家的作品中存在很多的情节,如讲述人、动物间通灵,死后变成动物,有灵性、有存在感等,这一系列的魔幻故事带有“黑色风格”,讽刺美国社会的黑暗。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非裔女文学作家想象力丰富魔幻,结合美国现实,巧用“黑色风格”的写作形式,代表非裔女性开口述说被奴役、被种族、性别歧视的不幸生活,嘲讽美国社会的黑暗、冷漠,进一步突显黑人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撞、融合。美国非裔女性的一系列文学作品都能体现文化的交流、成长,并且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光锐. 美国非裔女性文学的魔幻色彩与黑色风格[J].社会科学辑刊, 2012(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校级科研项目“当代美国非裔女性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4YK07)。
(作者简介:李冬艳,女,榆林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