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教师充分运用探究式与体验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独立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个性形成与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征出发,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
目前在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究式教学被广泛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般而言,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得以充分发挥[1]。而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内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有效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概述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其主要是以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讨论、探究以及质疑问题的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时,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问题性原则
问题作为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借助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与讨论过程中,有效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在对数学问题进行创设时,可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创设具有障碍性的问题,确保所提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够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符合,有效体现出问题的价值。
2.主体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以充分有效发挥[2]。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合作性原则
由于学生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对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这时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使不同的看法能够得到共享。一般而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性原则,能够使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有效构建新的假设与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探究的目的。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将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具象化和简单化,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以《椭圆》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实验,首先将细线松弛的两端用图钉加以固定,用笔将细线绷紧之后,引导学生移动笔绘制出椭圆。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按照先固定再拉线的实验步骤,能否绘制出椭圆,并让学生进行反复实验探究,这样学生才能在探究过程中解答疑问,进一步理解椭圆的相关知识。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问题情境进行合理创设,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例如,教师在对“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为了让学生对“平面与直线所成的角”进行准确把握,可以在课堂设置相关的问题,如在对平面和斜线的位置关系加以量化时,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如何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深入探究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从而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和生动,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4]。如教师在对“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导入银行存款利息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例如小花的爸爸在银行存放了10000元,银行的年利率为3%,如果没有免除年利率,分别计算小花爸爸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n年后的本息。学生可以结合所学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计算出一年后本息为10000×(1+3%),两年后本息为10000×(1+3%)2,三年后本息为10000×(1+3%)3……n年后本息为10000×(1+3%)n。
三、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时,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活动化,并对问题情境进行合理创设,确保问题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建、廖燕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0:73-74.
[2]刘策.试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2,18:143.
[3]顾战国.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91-192.
[4]庄琳.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1,22:240.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
目前在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究式教学被广泛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般而言,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得以充分发挥[1]。而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内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有效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概述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其主要是以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讨论、探究以及质疑问题的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时,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问题性原则
问题作为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借助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与讨论过程中,有效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在对数学问题进行创设时,可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创设具有障碍性的问题,确保所提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够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符合,有效体现出问题的价值。
2.主体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以充分有效发挥[2]。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合作性原则
由于学生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对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这时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使不同的看法能够得到共享。一般而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性原则,能够使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有效构建新的假设与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探究的目的。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将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具象化和简单化,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以《椭圆》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实验,首先将细线松弛的两端用图钉加以固定,用笔将细线绷紧之后,引导学生移动笔绘制出椭圆。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按照先固定再拉线的实验步骤,能否绘制出椭圆,并让学生进行反复实验探究,这样学生才能在探究过程中解答疑问,进一步理解椭圆的相关知识。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问题情境进行合理创设,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例如,教师在对“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为了让学生对“平面与直线所成的角”进行准确把握,可以在课堂设置相关的问题,如在对平面和斜线的位置关系加以量化时,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如何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深入探究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从而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和生动,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4]。如教师在对“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导入银行存款利息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例如小花的爸爸在银行存放了10000元,银行的年利率为3%,如果没有免除年利率,分别计算小花爸爸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n年后的本息。学生可以结合所学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计算出一年后本息为10000×(1+3%),两年后本息为10000×(1+3%)2,三年后本息为10000×(1+3%)3……n年后本息为10000×(1+3%)n。
三、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时,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活动化,并对问题情境进行合理创设,确保问题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建、廖燕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0:73-74.
[2]刘策.试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2,18:143.
[3]顾战国.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91-192.
[4]庄琳.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1,2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