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期与再转型
1998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河南省和全国水利行业的第一所高职院校。当时,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被称为“新高职”,如何举办、怎样建设和发展,并无现成模式可循。更为难堪的是,由于把关不严,举办高职教育的门槛极低(实施所谓“三不一高”政策,即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发统一印制的派遣报到证、毕业证,高收费),在投机和趋利心理的驱使下,不少本科院校也利用闲置的师资、设备大规模举办高职教育、招收高考落榜生、收取高额学费,大有“一哄而起办高职”的趋势。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在诞生之初就遭遇到社会认可度严重偏低的局面,而种种责难则落到新生的高职院校身上,导致严重的招生困难。当时学校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据当时的招生人员讲,他们到一些熟悉的生源地招生,竟然无人报考,后来经解释,反复说明学校就是当年的“老黄校”,考生才又踊跃报名,局面之尴尬,于此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到底何去何从?是继续举办社会信誉度很高的老中专,还是冒险举办社会认可度很低的“新高职”,还是绕过这个坎,直接谋求升本?这些问题直接考问着全校教职员工、考问着院领导。在3年的中央与地方共建期内,这一问题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因为学校正面临着再次转型。
经过3年“省部共建”的转折期,学校交由河南省主办、主管。共建期的问题仍然存在,新的问题也产生了,这就是学校已经不再隶属行业部委了,几十年来的依托没有了,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如果举办高职教育?虽说学校拥有职业教育的办学传统,但是能够确认的只是中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毫无经验可言,又如何能够继续领跑?面对种种困惑,学校领导班子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读懂了黄河水院的历史和现状,才能为黄河水院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只有真正读懂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才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在慎重研究的基础上,黄河水院最终做出重大抉择,决定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由此,学校度过了充满痛苦和困惑的“再转型”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索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之路的漫漫征程。
示范建设的积淀
度过“再转型”期,学校的发展就进入了攀登期。这个攀登期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顶点,学校一路爬坡,先后经历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遴选、建设(2006-2008年)两大阶段,形成了许多文化积淀。
思路决定出路
为实现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核心——创建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搞好二个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新校区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转变、一般向特色转变、普通向精品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突破、办学条件突破、办学模式突破、办学层次突破。在这一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学校在2005年6月,以全优成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入围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基础。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正式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也按照2∶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8000万元重点支持该院的建设与发展。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学校认为,与普通本科院校注重学科建设不同,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专业建设,牢固树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理念。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是纲,抓住了专业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就能纲举目张地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把专业建设分为五个方面:课程建设、基础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建成国家级的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共17个,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同时,示范建设期间,学校的专业总数量也达到72个。
倾力打造精品课程
200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出台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推荐水利系张耀先教授的水力学课程参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项目组。由于基础扎实、教学教研成绩突出,项目组仅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教学资料上网工作。当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51门国家精品课程,河南省只有黄河水院申报的这门水力学课程入围。由此,学校意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将成为展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成果的一个品牌,应当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从建设理念、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学校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精品课程数量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第一。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
高度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黄河水院,所有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都要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因此实训条件是否优越,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深谙这一真谛,高度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从学校核心区的划分就可以看出:教学区和实训区,两块区域大小和建筑旗鼓相当,暗示两者同等重要。
在学校实验实训区内,有一座叫做“鲲鹏山”的水利水电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在这座完全由水利系教师设计的仿真水工建筑物群中,设计者将典型水工建筑按照比例缩小,建成了具有不同枢纽形式、不同建筑物结构的27个水工建筑物,大大方便了该系的实践性教学。实训基地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水利工程建筑物类型各异、地点分散,施工过程不可再现,且运行管理也不允许学生等外来人员实际操作。我们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建设仿真水工建筑群,就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模拟施工导截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实训项目及闸门运行工、河道修防工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施工与管理过程,逐项重复进行训练,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而这只是水利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的一个方面,叫做“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与此互补,学校还提出“把实训基地建在工地”,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区内建设了占地15亩的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300名师生实习实训。并以学校小浪底实习基地为核心,利用周边三门峡水电站、故县、陆浑、西霞院、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构建综合型水利工程实训基地群,以满足水利类专业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要。 示范院校建设以来,学校开辟校内实验实训场地255亩,综合实训楼、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水利水电技术实训基地等相继投入使用。还投入巨额资金,购置了一批性能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截至2012年底,学校已建立187个校内实验室,覆盖学校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可满足校内实践教学需要。校内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到92313.75平方米,实验实训教学设备总值达到1.51亿元,实验室设备值年增加1000万元以上。初步建成了梯次配备、高效运行的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使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步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让“双师”队伍成为主体
2007年初,学校就正式出台了《黄河水院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规定从当年起,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申报讲师职称,必须有累计半年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申报副高职称,必须有累计一年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同时明确,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期间,视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学校除承担培训费、往返交通费等费用以外,另每天发放补助费。新招聘的教师从教前必须到企业锻炼半年,然后才能正式上岗。
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教师下企业锻炼成为自觉行为。学校每年都要安排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安排5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历,提高实践能力。学校还从行业和企业中引进了10名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博士到校工作,大大提高了“双师”队伍的层次。
该校还聘请了279名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7%,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备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如河南省公安厅爆破专家王百姓、河南测绘工程院院长宋新龙等都成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双师”队伍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从而使该校教师队伍结构逐步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积蓄了动力。
“生产育人”引领校企合作
所谓“生产育人”理念,是指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共同作为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理念。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高职教育由学校向企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的必然结果。黄河水院测绘系与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的合作具有典型意义。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是首批荣获国家甲级测绘资质和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点测绘单位,也是国家测绘局数字化生产基地骨干单位之一。从2007年起,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就被黄河水院测绘系“锁定”了。而在被黄河水院看中的同时,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正陷入发展的瓶颈。由于测绘工程用工作业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接到工程,马上就要召集众多的技术员开展工作。而工程院最缺的就是技术员。此时,恰逢黄河水院测绘系主任赵杰登门“提亲”,希望开展校企合作。河南测绘工程院院长宋新龙直截了当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要合作当然可以,但是,这合作得让我们企业也有实惠才行。你们学院能够根据我们的工程需要,随时调整学习计划,给我们派来我们需要的人吗?”“能!”赵杰一口应承下来,“我们可以先合作一次试试,加深了解。”双方第一次合作是承担山东省沂源县城镇地籍调查工程。黄河水院测绘系45名师生参与到测量队中,测绘工程院派出16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5个月时间,工程就顺利完工。这个项目让测绘工程院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而学校和学生收获也不小,2名专业教师在生产项目中得到了锻炼,企业16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一线指导学生,弥补了系里师资的不足。参加工程的43名学生除了享受企业提供的食宿外,每人每月还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践,提高了技能和就业能力,43人中有6人被测绘工程院留用,其他人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之后,双方的合作更加频繁。仅2008年,双方大大小小合作生产项目就有10多个,100多名学生参与。2008年11月,双方正式签订深度合作协议。黄河水院将测绘工程院作为测绘系的定点顶岗实习基地,并聘请测绘院20名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聘请测绘院院长宋新龙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测绘工程院将黄河水院测绘系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并一次性赞助20万元资助测绘系改善教学条件。通过与企业合作完成生产项目,缓解了企业的用工紧张问题,使企业赢得了市场,也让学校赢得了办学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生产性实训,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精神、就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生产育人”的培养目标。
以“生产育人”为引领,黄河水院各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已经成为潮流。如,学校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期订单班、水利系与中水八局国际工程部联合举办“国际工程订单班”;机电系与洛阳中信重工集团合作开展订单教育,建立校内人才培养基地,服务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奇瑞汽车集团河南公司合作,在黄河水院建立了联合办学基地,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等等。学校还因势利导,依托行业背景优势,与全国23所水利高职院校和102家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国水利职教集团,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全新平台,使学校的合作企业扩展到610家。
后示范建设时期的探索
内涵发展
2009年12月,黄河水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示范建设验收,并获得教育部表彰奖励500万元。示范院校建设完成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该走向何处?黄河水院再一次走在了改革和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新的抉择。面对师生员工的疑惑与迷茫,学校领导班子再一次明确了“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道路”的发展思路,同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党委书记张惠贞、院长刘国际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如果说黄河水院用过去的十年在高职教育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外延上的扩张,那么我们将用今后的十年来实现内涵建设上的突破,真正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 基于这一目标,学校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提出“以强化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提升教师技术应用、技术服务、技术推广能力,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以高质量的毕业生支撑行业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反哺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调研与论证机制;各专业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校企合作创新“三统一、多样化”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统一” 是指全校统一推行“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全校统一推行“教、学、练、做”一体化基本教学模式,全校统一推行“课程考核 技能认证”的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在“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中,“岗”是指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和学校专业技能标准;“证”是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能力证明,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学校专业精湛技能证书等;“课”是“岗”和“证”深度融合的结果,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教、学、练、做”一体化基本教学模式中,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将“教、学、练、做”融于一体,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课程考核 技能认证”的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成绩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每个项目成绩都从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考核,知识重在考核应用,技能重在考核操作能力和工作质量,态度重在考核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重点是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多样化” 是指各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制定各具特色、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三顶岗、两交替”生产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水利工程周期长、生产不断线、岗位不空缺的情况而创建的,实现了全年学生顶岗实习和企业生产的连续性,调动了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两轮顶岗、五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测绘、施工两大就业领域把地物地貌搬上图纸、把图纸放到地上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交通工程系的“四能递进、高峰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道路桥梁建设及相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而创建的。
在“三统一、多样化”的基础上,学校按照“三层次三递进”的思路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即明确能力培养要求与职业岗位、责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对应关系,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通过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使学生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训到生产、从学生到员工的三个递进。
在信息化条件下,学校充分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努力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及共享型资源库网站。精品课程网站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8门,院级精品课程62门;共享型资源库网站包括59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标准及认证系统和218门专业核心课程网站。2013年5月,学校联合18所水利高职院校申报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目前已经开始立项建设。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构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15门课程教学资源、4个职业能力训练包、2个专项平台、1个虚拟工厂,形成12个资源素材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企业职工提升、技术交流等使用需求;建立就业信息、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促进和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建立企业职工、在岗人员、中职毕业生、农民工培训的平台,形成职业能力培训包,满足企业人员培训、中高职教育衔接需求等。
创新驱动
有人说,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一线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创新意识,只需要有实干的精神。同样,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讲,提高教学水平是第一位的,懂不懂科研、搞不搞科研都无所谓。面对这样一种观点,曾经担任郑州大学科研处处长的刘国际院长进行了反驳。他多次表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否则他就很难在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高职院校不应满足于培养常规的所谓“技能型人才”,而应当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关注科研,只会让教师远离科技前沿,从而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被时代所淘汰。在刘国际院长的主导下,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师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在机电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创新了“摇臂气动攻丝机”设计与制造项目;在电工电子与PLC课程中,创新了“单片机控制智能寻迹小车”制作与编程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生自愿组合形成创新学习小组,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与调试,教师则给予必要的指导。目前,学校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教学团队,都实施了科技创新项目改革,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在2011级的12个班级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师生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的设计制作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形成了和谐而密切的师生创新团队。
在学生的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水院从鼓励参加技能大赛入手,带动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投影幕变成了‘触摸屏’”、“会乘法计算的青蛙”、“光电寻迹机器小车”、“智能导盲手杖”,这些不是哪家企业的攻关项目,而是黄河水院机电系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自后示范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机电系师生已完成科技创新制作成果8项,其中“浮动叶片式流体发电机”、“智能导盲手杖”项目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摇臂气动攻丝机”项目已有两家企业要求订购。 在技能大赛方面,从全国性技能大赛开办以来,学校参与了历年的大赛,在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共取得全国性竞赛团体奖项50余项,个人奖项126项。进入后示范时期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学校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更加优异。2011年,学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项目一等奖。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次分设道桥类赛项,学校获得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在6届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队3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2次第二;10名获特等奖学生直接取得国家技师证书。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学校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2项和国家二等奖6项。尤其是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上,成绩更为优异:自2009年以来,黄河水院参赛队与包括“211”、“985”高校在内的众多本科高校参赛队同场竞技,年年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连续三届夺得团体第一名,并囊括水利类个人全能一等奖,被组委会授予“蝉联三届一等奖的水利类特别奖”。以致有重点本科院校参赛队提出“打败黄水院,终结三连冠”的参赛口号。但在2012年学校再次夺得这一赛事水利类团体第一,实现四连冠。这令人不得不感佩这所高职院校学生扎实基本基本功和高度的创新能力。
在教师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水院以技术服务为引领,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2011年开始,学校设立了院级科研基金,每年资助30个院级项目,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服务活动,支持专业系部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取得很好的成果。如,学校土木系与邓州市规划局签订了邓州市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合同,教师为主、学生参与,联合规划设计公司,针对不同村庄,提出各具特色的推荐住宅户型以及现有农宅的整治方案,完成了57个行政村的规划设计任务,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通过技术服务,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又如,学校测绘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合作完成了京沪高铁测量、平宝叶鲁一体化项目1∶1000航测测图、积石峡本底测量和西藏怒江水电站测量、西华县叶县城镇地籍调查等一批测绘生产项目。仅2010年,就开展科研技术服务26项,收入305万元,此后年递增55%。
为提升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学校还提出了“借力”的概念,与省部级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合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涉外科技服务项目。特别是在水利技术服务方面,学校利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让技术服务走向世界。如,2009年和2012年,学校两次与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圆满完成了埃塞俄比亚纳兹雷特风力发电厂的一期和二期地形图测量任务。2010年,学校与清华大学、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承接并圆满完成了苏丹2个水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项目。2013年,学校又承接了孟加拉卡马拉普、拉玛普拉雨水泵站模式试验2个国际项目。2010年8月至11月,学校通过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合作,承接了苏丹JUBA 和SUE两个水电站主体建筑物设计与水工模型试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完成了JUBA和SUE水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规划设计、制作,数据采集及整理工作,并负责验证电站枢纽建筑物布置方案和建筑物体型的合理性,根据模型试验,对工程整体布置及建筑物体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几年来,学校水利系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完成水利行业企业委托的水工、河工模型试验10余项,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丰富模型试验经验的师资团队,具备了承担国际水电合作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拓展了学校国际化技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精细化管理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如何把学校管理好,成为决策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校建章立制,多方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了质量监控的领导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质量体系建设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院领导成员任副主任委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系(部)领导任委员,并聘请水利行业、地方政府、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质量体系建设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负责指导全校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审定和审批;负责全校工作运行中的质量监控;指导系(部)等二级质量管理机构的工作。同时主持全校质量管理评先奖优活动,监督校内相关部门执行质量奖惩的有关制度。二是规范了质量标准。为保证质量监控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在行业、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的共同参与下,制定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标准》。该标准覆盖了学校教育教学、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使学校的质量监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完善了质量监控体系。学校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外部质量监控、内部质量监控、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三个方面。在外部质量监控方面,学校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机构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指导性意见。在内部质量监控方面,学校通过领导干部听课、教育教学督导专家听课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和学生督导信息员信息反馈,结合岗位教师的自我总结评价等进行监控。在问题的反馈与落实方面,学校对发现的教学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要求相关部门和教师进行工作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全校师生反馈。
就业强校
作为高职院校,学校深深懂得“出口畅,才能入口旺”的道理,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采取改革创新措施,以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形成了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指导多样化、就业渠道网络化、就业管理规范化的“四化”机制。学校与全国100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质性联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稳定的就业渠道。进入后示范建设时期,学校把就业强校作为一项战略目标,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努力推进,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如,学校在就业指导实践中,针对“知识 技能 态度”的考核模式中“知识”和“技能”容易落实,“态度”培养不易量化、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就业软实力出现“软肋”的情况,通过“职业体验”新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职业实践,帮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环境和基本状况,从而调整职业规划、形成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精神,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确定发展目标。学校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种渠道,为学生开辟职业体验空间、提供职业体验平台,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职业体验“三年不断线”,并在职业指导中相应做到职业定位、职业精神、适应能力、创业教育四位一体,最终使毕业生就业的软实力大大增强。又如,“双高双满意”工程,通过突出水利特色、强化职业素养教育,紧盯市场需求、实行专业动态调整,瞄准岗位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提高培养质量,达到学生就业“双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率高)、“双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目标。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学校的“双高”有具体的控制指标,如就业质量高表现为“四高一低”:即行业市场占有率高、就业单位质量高、专业对口率高、月收入高,离职率低;就业率高表现为初次就业率高、灵活就业率低。因而其“双满意”也是很实在的。据麦可思公司的第三方调查显示,学校在1200余所高职院校中就业质量位居第5位。黄河水院2011届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93%,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届(90%)高3个百分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达81%。近几年,学校连续三届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力十强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和“河南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6月,学校被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进入年度全国“就业50强”高校行列。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之路
在后示范时期,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沃东加职业学院、美国安蒂奥克大学、瑞士DCT国际酒店与商业管理学院等2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专业教师多批次到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培训,学校领导也多批次到欧美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经验,在国际化视野下改进相关工作。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为国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并打开了局面。2012年9月,学校在与中国水电集团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在赤道几内亚的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举办了校企合作订单留学生班,22名来自赤道几内亚留学生开始了在学校为期3年的学习,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留学生教育的一项空白。2013年9月,学校还将首次招收印度尼西亚的12名留学生。目前,学校申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威根雷国际学院已经顺利获得批准。
1998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河南省和全国水利行业的第一所高职院校。当时,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被称为“新高职”,如何举办、怎样建设和发展,并无现成模式可循。更为难堪的是,由于把关不严,举办高职教育的门槛极低(实施所谓“三不一高”政策,即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发统一印制的派遣报到证、毕业证,高收费),在投机和趋利心理的驱使下,不少本科院校也利用闲置的师资、设备大规模举办高职教育、招收高考落榜生、收取高额学费,大有“一哄而起办高职”的趋势。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在诞生之初就遭遇到社会认可度严重偏低的局面,而种种责难则落到新生的高职院校身上,导致严重的招生困难。当时学校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据当时的招生人员讲,他们到一些熟悉的生源地招生,竟然无人报考,后来经解释,反复说明学校就是当年的“老黄校”,考生才又踊跃报名,局面之尴尬,于此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到底何去何从?是继续举办社会信誉度很高的老中专,还是冒险举办社会认可度很低的“新高职”,还是绕过这个坎,直接谋求升本?这些问题直接考问着全校教职员工、考问着院领导。在3年的中央与地方共建期内,这一问题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因为学校正面临着再次转型。
经过3年“省部共建”的转折期,学校交由河南省主办、主管。共建期的问题仍然存在,新的问题也产生了,这就是学校已经不再隶属行业部委了,几十年来的依托没有了,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如果举办高职教育?虽说学校拥有职业教育的办学传统,但是能够确认的只是中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毫无经验可言,又如何能够继续领跑?面对种种困惑,学校领导班子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读懂了黄河水院的历史和现状,才能为黄河水院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只有真正读懂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才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在慎重研究的基础上,黄河水院最终做出重大抉择,决定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由此,学校度过了充满痛苦和困惑的“再转型”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索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之路的漫漫征程。
示范建设的积淀
度过“再转型”期,学校的发展就进入了攀登期。这个攀登期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顶点,学校一路爬坡,先后经历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遴选、建设(2006-2008年)两大阶段,形成了许多文化积淀。
思路决定出路
为实现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核心——创建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搞好二个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新校区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转变、一般向特色转变、普通向精品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突破、办学条件突破、办学模式突破、办学层次突破。在这一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学校在2005年6月,以全优成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入围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基础。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正式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也按照2∶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8000万元重点支持该院的建设与发展。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学校认为,与普通本科院校注重学科建设不同,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专业建设,牢固树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理念。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是纲,抓住了专业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就能纲举目张地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把专业建设分为五个方面:课程建设、基础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建成国家级的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共17个,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同时,示范建设期间,学校的专业总数量也达到72个。
倾力打造精品课程
200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出台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推荐水利系张耀先教授的水力学课程参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项目组。由于基础扎实、教学教研成绩突出,项目组仅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教学资料上网工作。当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51门国家精品课程,河南省只有黄河水院申报的这门水力学课程入围。由此,学校意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将成为展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成果的一个品牌,应当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从建设理念、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学校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精品课程数量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第一。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
高度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黄河水院,所有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都要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因此实训条件是否优越,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深谙这一真谛,高度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从学校核心区的划分就可以看出:教学区和实训区,两块区域大小和建筑旗鼓相当,暗示两者同等重要。
在学校实验实训区内,有一座叫做“鲲鹏山”的水利水电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在这座完全由水利系教师设计的仿真水工建筑物群中,设计者将典型水工建筑按照比例缩小,建成了具有不同枢纽形式、不同建筑物结构的27个水工建筑物,大大方便了该系的实践性教学。实训基地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水利工程建筑物类型各异、地点分散,施工过程不可再现,且运行管理也不允许学生等外来人员实际操作。我们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建设仿真水工建筑群,就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模拟施工导截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实训项目及闸门运行工、河道修防工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施工与管理过程,逐项重复进行训练,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而这只是水利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的一个方面,叫做“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与此互补,学校还提出“把实训基地建在工地”,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区内建设了占地15亩的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300名师生实习实训。并以学校小浪底实习基地为核心,利用周边三门峡水电站、故县、陆浑、西霞院、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构建综合型水利工程实训基地群,以满足水利类专业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要。 示范院校建设以来,学校开辟校内实验实训场地255亩,综合实训楼、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水利水电技术实训基地等相继投入使用。还投入巨额资金,购置了一批性能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截至2012年底,学校已建立187个校内实验室,覆盖学校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可满足校内实践教学需要。校内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到92313.75平方米,实验实训教学设备总值达到1.51亿元,实验室设备值年增加1000万元以上。初步建成了梯次配备、高效运行的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使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步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让“双师”队伍成为主体
2007年初,学校就正式出台了《黄河水院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规定从当年起,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申报讲师职称,必须有累计半年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申报副高职称,必须有累计一年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同时明确,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期间,视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学校除承担培训费、往返交通费等费用以外,另每天发放补助费。新招聘的教师从教前必须到企业锻炼半年,然后才能正式上岗。
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教师下企业锻炼成为自觉行为。学校每年都要安排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安排5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历,提高实践能力。学校还从行业和企业中引进了10名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博士到校工作,大大提高了“双师”队伍的层次。
该校还聘请了279名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7%,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备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如河南省公安厅爆破专家王百姓、河南测绘工程院院长宋新龙等都成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双师”队伍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从而使该校教师队伍结构逐步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积蓄了动力。
“生产育人”引领校企合作
所谓“生产育人”理念,是指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共同作为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理念。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高职教育由学校向企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的必然结果。黄河水院测绘系与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的合作具有典型意义。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是首批荣获国家甲级测绘资质和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点测绘单位,也是国家测绘局数字化生产基地骨干单位之一。从2007年起,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就被黄河水院测绘系“锁定”了。而在被黄河水院看中的同时,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正陷入发展的瓶颈。由于测绘工程用工作业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接到工程,马上就要召集众多的技术员开展工作。而工程院最缺的就是技术员。此时,恰逢黄河水院测绘系主任赵杰登门“提亲”,希望开展校企合作。河南测绘工程院院长宋新龙直截了当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要合作当然可以,但是,这合作得让我们企业也有实惠才行。你们学院能够根据我们的工程需要,随时调整学习计划,给我们派来我们需要的人吗?”“能!”赵杰一口应承下来,“我们可以先合作一次试试,加深了解。”双方第一次合作是承担山东省沂源县城镇地籍调查工程。黄河水院测绘系45名师生参与到测量队中,测绘工程院派出16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5个月时间,工程就顺利完工。这个项目让测绘工程院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而学校和学生收获也不小,2名专业教师在生产项目中得到了锻炼,企业16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一线指导学生,弥补了系里师资的不足。参加工程的43名学生除了享受企业提供的食宿外,每人每月还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践,提高了技能和就业能力,43人中有6人被测绘工程院留用,其他人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之后,双方的合作更加频繁。仅2008年,双方大大小小合作生产项目就有10多个,100多名学生参与。2008年11月,双方正式签订深度合作协议。黄河水院将测绘工程院作为测绘系的定点顶岗实习基地,并聘请测绘院20名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聘请测绘院院长宋新龙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测绘工程院将黄河水院测绘系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并一次性赞助20万元资助测绘系改善教学条件。通过与企业合作完成生产项目,缓解了企业的用工紧张问题,使企业赢得了市场,也让学校赢得了办学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生产性实训,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精神、就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生产育人”的培养目标。
以“生产育人”为引领,黄河水院各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已经成为潮流。如,学校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期订单班、水利系与中水八局国际工程部联合举办“国际工程订单班”;机电系与洛阳中信重工集团合作开展订单教育,建立校内人才培养基地,服务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奇瑞汽车集团河南公司合作,在黄河水院建立了联合办学基地,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等等。学校还因势利导,依托行业背景优势,与全国23所水利高职院校和102家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国水利职教集团,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全新平台,使学校的合作企业扩展到610家。
后示范建设时期的探索
内涵发展
2009年12月,黄河水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示范建设验收,并获得教育部表彰奖励500万元。示范院校建设完成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该走向何处?黄河水院再一次走在了改革和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新的抉择。面对师生员工的疑惑与迷茫,学校领导班子再一次明确了“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道路”的发展思路,同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党委书记张惠贞、院长刘国际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如果说黄河水院用过去的十年在高职教育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外延上的扩张,那么我们将用今后的十年来实现内涵建设上的突破,真正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 基于这一目标,学校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提出“以强化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提升教师技术应用、技术服务、技术推广能力,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以高质量的毕业生支撑行业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反哺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调研与论证机制;各专业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校企合作创新“三统一、多样化”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统一” 是指全校统一推行“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全校统一推行“教、学、练、做”一体化基本教学模式,全校统一推行“课程考核 技能认证”的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在“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中,“岗”是指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和学校专业技能标准;“证”是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能力证明,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学校专业精湛技能证书等;“课”是“岗”和“证”深度融合的结果,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教、学、练、做”一体化基本教学模式中,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将“教、学、练、做”融于一体,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课程考核 技能认证”的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成绩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每个项目成绩都从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考核,知识重在考核应用,技能重在考核操作能力和工作质量,态度重在考核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重点是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多样化” 是指各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制定各具特色、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三顶岗、两交替”生产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水利工程周期长、生产不断线、岗位不空缺的情况而创建的,实现了全年学生顶岗实习和企业生产的连续性,调动了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两轮顶岗、五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测绘、施工两大就业领域把地物地貌搬上图纸、把图纸放到地上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交通工程系的“四能递进、高峰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道路桥梁建设及相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而创建的。
在“三统一、多样化”的基础上,学校按照“三层次三递进”的思路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即明确能力培养要求与职业岗位、责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对应关系,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通过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使学生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训到生产、从学生到员工的三个递进。
在信息化条件下,学校充分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努力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及共享型资源库网站。精品课程网站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8门,院级精品课程62门;共享型资源库网站包括59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标准及认证系统和218门专业核心课程网站。2013年5月,学校联合18所水利高职院校申报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目前已经开始立项建设。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构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15门课程教学资源、4个职业能力训练包、2个专项平台、1个虚拟工厂,形成12个资源素材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企业职工提升、技术交流等使用需求;建立就业信息、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促进和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建立企业职工、在岗人员、中职毕业生、农民工培训的平台,形成职业能力培训包,满足企业人员培训、中高职教育衔接需求等。
创新驱动
有人说,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一线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创新意识,只需要有实干的精神。同样,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讲,提高教学水平是第一位的,懂不懂科研、搞不搞科研都无所谓。面对这样一种观点,曾经担任郑州大学科研处处长的刘国际院长进行了反驳。他多次表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否则他就很难在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高职院校不应满足于培养常规的所谓“技能型人才”,而应当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关注科研,只会让教师远离科技前沿,从而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被时代所淘汰。在刘国际院长的主导下,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师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在机电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创新了“摇臂气动攻丝机”设计与制造项目;在电工电子与PLC课程中,创新了“单片机控制智能寻迹小车”制作与编程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生自愿组合形成创新学习小组,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与调试,教师则给予必要的指导。目前,学校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教学团队,都实施了科技创新项目改革,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在2011级的12个班级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师生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的设计制作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形成了和谐而密切的师生创新团队。
在学生的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水院从鼓励参加技能大赛入手,带动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投影幕变成了‘触摸屏’”、“会乘法计算的青蛙”、“光电寻迹机器小车”、“智能导盲手杖”,这些不是哪家企业的攻关项目,而是黄河水院机电系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自后示范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机电系师生已完成科技创新制作成果8项,其中“浮动叶片式流体发电机”、“智能导盲手杖”项目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摇臂气动攻丝机”项目已有两家企业要求订购。 在技能大赛方面,从全国性技能大赛开办以来,学校参与了历年的大赛,在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共取得全国性竞赛团体奖项50余项,个人奖项126项。进入后示范时期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学校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更加优异。2011年,学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项目一等奖。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次分设道桥类赛项,学校获得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在6届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队3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2次第二;10名获特等奖学生直接取得国家技师证书。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学校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2项和国家二等奖6项。尤其是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上,成绩更为优异:自2009年以来,黄河水院参赛队与包括“211”、“985”高校在内的众多本科高校参赛队同场竞技,年年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连续三届夺得团体第一名,并囊括水利类个人全能一等奖,被组委会授予“蝉联三届一等奖的水利类特别奖”。以致有重点本科院校参赛队提出“打败黄水院,终结三连冠”的参赛口号。但在2012年学校再次夺得这一赛事水利类团体第一,实现四连冠。这令人不得不感佩这所高职院校学生扎实基本基本功和高度的创新能力。
在教师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水院以技术服务为引领,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2011年开始,学校设立了院级科研基金,每年资助30个院级项目,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服务活动,支持专业系部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取得很好的成果。如,学校土木系与邓州市规划局签订了邓州市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合同,教师为主、学生参与,联合规划设计公司,针对不同村庄,提出各具特色的推荐住宅户型以及现有农宅的整治方案,完成了57个行政村的规划设计任务,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通过技术服务,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又如,学校测绘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合作完成了京沪高铁测量、平宝叶鲁一体化项目1∶1000航测测图、积石峡本底测量和西藏怒江水电站测量、西华县叶县城镇地籍调查等一批测绘生产项目。仅2010年,就开展科研技术服务26项,收入305万元,此后年递增55%。
为提升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学校还提出了“借力”的概念,与省部级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合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涉外科技服务项目。特别是在水利技术服务方面,学校利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让技术服务走向世界。如,2009年和2012年,学校两次与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圆满完成了埃塞俄比亚纳兹雷特风力发电厂的一期和二期地形图测量任务。2010年,学校与清华大学、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承接并圆满完成了苏丹2个水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项目。2013年,学校又承接了孟加拉卡马拉普、拉玛普拉雨水泵站模式试验2个国际项目。2010年8月至11月,学校通过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合作,承接了苏丹JUBA 和SUE两个水电站主体建筑物设计与水工模型试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完成了JUBA和SUE水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规划设计、制作,数据采集及整理工作,并负责验证电站枢纽建筑物布置方案和建筑物体型的合理性,根据模型试验,对工程整体布置及建筑物体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几年来,学校水利系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完成水利行业企业委托的水工、河工模型试验10余项,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丰富模型试验经验的师资团队,具备了承担国际水电合作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拓展了学校国际化技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精细化管理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如何把学校管理好,成为决策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校建章立制,多方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了质量监控的领导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质量体系建设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院领导成员任副主任委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系(部)领导任委员,并聘请水利行业、地方政府、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质量体系建设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负责指导全校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审定和审批;负责全校工作运行中的质量监控;指导系(部)等二级质量管理机构的工作。同时主持全校质量管理评先奖优活动,监督校内相关部门执行质量奖惩的有关制度。二是规范了质量标准。为保证质量监控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在行业、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的共同参与下,制定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标准》。该标准覆盖了学校教育教学、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使学校的质量监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完善了质量监控体系。学校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外部质量监控、内部质量监控、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三个方面。在外部质量监控方面,学校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机构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指导性意见。在内部质量监控方面,学校通过领导干部听课、教育教学督导专家听课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和学生督导信息员信息反馈,结合岗位教师的自我总结评价等进行监控。在问题的反馈与落实方面,学校对发现的教学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要求相关部门和教师进行工作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全校师生反馈。
就业强校
作为高职院校,学校深深懂得“出口畅,才能入口旺”的道理,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采取改革创新措施,以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形成了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指导多样化、就业渠道网络化、就业管理规范化的“四化”机制。学校与全国100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质性联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稳定的就业渠道。进入后示范建设时期,学校把就业强校作为一项战略目标,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努力推进,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如,学校在就业指导实践中,针对“知识 技能 态度”的考核模式中“知识”和“技能”容易落实,“态度”培养不易量化、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就业软实力出现“软肋”的情况,通过“职业体验”新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职业实践,帮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环境和基本状况,从而调整职业规划、形成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精神,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确定发展目标。学校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种渠道,为学生开辟职业体验空间、提供职业体验平台,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职业体验“三年不断线”,并在职业指导中相应做到职业定位、职业精神、适应能力、创业教育四位一体,最终使毕业生就业的软实力大大增强。又如,“双高双满意”工程,通过突出水利特色、强化职业素养教育,紧盯市场需求、实行专业动态调整,瞄准岗位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提高培养质量,达到学生就业“双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率高)、“双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目标。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学校的“双高”有具体的控制指标,如就业质量高表现为“四高一低”:即行业市场占有率高、就业单位质量高、专业对口率高、月收入高,离职率低;就业率高表现为初次就业率高、灵活就业率低。因而其“双满意”也是很实在的。据麦可思公司的第三方调查显示,学校在1200余所高职院校中就业质量位居第5位。黄河水院2011届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93%,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届(90%)高3个百分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达81%。近几年,学校连续三届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力十强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和“河南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6月,学校被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进入年度全国“就业50强”高校行列。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之路
在后示范时期,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沃东加职业学院、美国安蒂奥克大学、瑞士DCT国际酒店与商业管理学院等2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专业教师多批次到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培训,学校领导也多批次到欧美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经验,在国际化视野下改进相关工作。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为国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并打开了局面。2012年9月,学校在与中国水电集团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在赤道几内亚的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举办了校企合作订单留学生班,22名来自赤道几内亚留学生开始了在学校为期3年的学习,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留学生教育的一项空白。2013年9月,学校还将首次招收印度尼西亚的12名留学生。目前,学校申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威根雷国际学院已经顺利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