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试题情境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为适应这种潮流,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应加入情情境化设计。对此,本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复习课;情境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A,F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211-01
高考试题情境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学生对于新情境试题却经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因而,为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情境化设计意义重大。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结合生活情景,设置情境;寻找精彩素材,渲染情境;选取经典实验,创设情境。
一、结合生活情景,设置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可以作为“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以及“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知识的举一反三。比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知识的抽象性,可以结合当下火热的“驴友”一词,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案例一:6月10日16点,一群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
準备从甲镇出发,徒步到度假村附近露营,感受驴友生活。
探究1:若是你,将会选择哪条线路上山?为什么?
同学们决定不走寻常路,选择了路线2,他们将遇到哪些困难?
探究2:途中他们将攀登陡崖,队员们需准备至少多长的绳?
活动分解:
(1)说出山峰和度假村的海拔
(2)计算度假村与村镇之间的相对高度
(3)计算悬崖的相对高度
探究3:在他们到达P地附近时,发现山脚下还有一小村庄,这让他们欣喜不已。天色渐晚,惊闻今晚可能有台风来临,队友们发愁了()
A.就地安营扎寨B.行至O处露营避风
探究4:当队员们攀上悬崖Q处后,转身发现甲镇已然不见。刚发现的小村庄也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探究5:
(1)比较①河段和②河段的流速快慢,并说明理由。
(2)如果在图中要建一个水库,请用“‖”标出水库水坝所在最佳位置。
(3)村镇因用水需要准备建一条引水渠,你认为选择哪一方案,并说明理由。
教学中创设一种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真实情境,既能体现知识产生与应用的真实关联,又能激活学生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
二、寻找精彩素材,渲染情境
高三的复习课堂常因知识重复和练习课太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则可以通过精彩素材以“境”促“情”,抓住的学生的情感,实现情境互动。
案例二:学习《气候变化》时,就可以通过典型的图片材料、文字材料、视频材料,使学生在素材的强烈刺激下深切感悟环境恶化带来的可怕后果。
素材1:图片材料:马尔代夫在海底召开内阁会议图片。
作为低海拔国家,马尔代夫正受到全球气候升温严重威胁。为提醒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升温问题,马尔代夫举行了一次水下内阁会议。
一组新颖奇特的图片,让学生充满探究欲望。
素材2:文字材料:“菲律宾代表含泪诉‘海燕’,绝食追讨气候债务”新闻报道。
2013年11月7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6009人。11日1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现场,菲律宾代表团团长含泪控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缓慢进度所带来的恶果,并声称将用绝食的姿态向发达国家追讨“气候债务”,声称“我们决不允许超级台风成为常态。”
处理教学内容时,呈现超出学生预期的内容,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或困惑或兴奋,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选取经典实验,创设情境
高三教学常步履匆匆,偶尔的停下脚步,与学生一起动手,做一做实验,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做中学、做中悟,也未尝不可。“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实验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地理原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尤其是自然地理原理。
案例三:一个经典实验引发的思考
将6千克的土壤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盘子中央,堆成形状相似的两个圆锥体甲和乙,在其中一个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分别将400毫升水在距土堆顶部20厘米的高度上慢慢淋至两盘内。
探究1:推测比较沉积在甲乙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和水量的变化。
探究2:植被破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可能对下游的影响。
探究3:植被破坏对哪些水循环环节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探究4:植被破坏与整体性。
探究5:若堆成的两个圆锥体坡度不同。推测沉积在甲乙两土堆边缘泥沙的多少,探讨地形与流水作用的关系。
这样的探究性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多一些切身的体验,以探究的心态进行知识的学习,能更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能力。有时试着改变某个实验条件,得出不同的结果,更能使知识真正内化。最关键的是难得的一次实验中获得的那些地理感悟将使他终身难忘。
参考文献:
[1]王卓.论情境教学[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9):3.
关键词复习课;情境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A,F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211-01
高考试题情境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学生对于新情境试题却经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因而,为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情境化设计意义重大。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结合生活情景,设置情境;寻找精彩素材,渲染情境;选取经典实验,创设情境。
一、结合生活情景,设置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可以作为“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以及“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知识的举一反三。比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知识的抽象性,可以结合当下火热的“驴友”一词,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案例一:6月10日16点,一群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
準备从甲镇出发,徒步到度假村附近露营,感受驴友生活。
探究1:若是你,将会选择哪条线路上山?为什么?
同学们决定不走寻常路,选择了路线2,他们将遇到哪些困难?
探究2:途中他们将攀登陡崖,队员们需准备至少多长的绳?
活动分解:
(1)说出山峰和度假村的海拔
(2)计算度假村与村镇之间的相对高度
(3)计算悬崖的相对高度
探究3:在他们到达P地附近时,发现山脚下还有一小村庄,这让他们欣喜不已。天色渐晚,惊闻今晚可能有台风来临,队友们发愁了()
A.就地安营扎寨B.行至O处露营避风
探究4:当队员们攀上悬崖Q处后,转身发现甲镇已然不见。刚发现的小村庄也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探究5:
(1)比较①河段和②河段的流速快慢,并说明理由。
(2)如果在图中要建一个水库,请用“‖”标出水库水坝所在最佳位置。
(3)村镇因用水需要准备建一条引水渠,你认为选择哪一方案,并说明理由。
教学中创设一种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真实情境,既能体现知识产生与应用的真实关联,又能激活学生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
二、寻找精彩素材,渲染情境
高三的复习课堂常因知识重复和练习课太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则可以通过精彩素材以“境”促“情”,抓住的学生的情感,实现情境互动。
案例二:学习《气候变化》时,就可以通过典型的图片材料、文字材料、视频材料,使学生在素材的强烈刺激下深切感悟环境恶化带来的可怕后果。
素材1:图片材料:马尔代夫在海底召开内阁会议图片。
作为低海拔国家,马尔代夫正受到全球气候升温严重威胁。为提醒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升温问题,马尔代夫举行了一次水下内阁会议。
一组新颖奇特的图片,让学生充满探究欲望。
素材2:文字材料:“菲律宾代表含泪诉‘海燕’,绝食追讨气候债务”新闻报道。
2013年11月7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6009人。11日1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现场,菲律宾代表团团长含泪控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缓慢进度所带来的恶果,并声称将用绝食的姿态向发达国家追讨“气候债务”,声称“我们决不允许超级台风成为常态。”
处理教学内容时,呈现超出学生预期的内容,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或困惑或兴奋,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选取经典实验,创设情境
高三教学常步履匆匆,偶尔的停下脚步,与学生一起动手,做一做实验,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做中学、做中悟,也未尝不可。“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实验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地理原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尤其是自然地理原理。
案例三:一个经典实验引发的思考
将6千克的土壤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盘子中央,堆成形状相似的两个圆锥体甲和乙,在其中一个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分别将400毫升水在距土堆顶部20厘米的高度上慢慢淋至两盘内。
探究1:推测比较沉积在甲乙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和水量的变化。
探究2:植被破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可能对下游的影响。
探究3:植被破坏对哪些水循环环节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探究4:植被破坏与整体性。
探究5:若堆成的两个圆锥体坡度不同。推测沉积在甲乙两土堆边缘泥沙的多少,探讨地形与流水作用的关系。
这样的探究性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多一些切身的体验,以探究的心态进行知识的学习,能更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能力。有时试着改变某个实验条件,得出不同的结果,更能使知识真正内化。最关键的是难得的一次实验中获得的那些地理感悟将使他终身难忘。
参考文献:
[1]王卓.论情境教学[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