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初,中国迎来了龙年春节后首位访华的外国政要—德国总理默克尔。与默克尔寻求中国对欧洲施以援手恰恰相反,中国的光伏大佬们却要看德国的脸色。他们借机全程陪同德国总理访华进行“高层公关”,这也成全了他们一次“非正式”探讨行业出路的聚会。期间也爆出这样一则故事:尚德董事长施正荣私下问英利董事长苗连生,为何整个光伏行业不景气、产品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英利还能有那么高的毛利率而且还在扩张增产?苗连生则笑而不答。光伏行业正处在最微妙的时期,一场行业的洗牌正在酝酿。
中国光伏行业更像是一座内外交困的“围城”,行业里中小企业抵御不住寒冬之苦而选择退出,行业外的人觊觎光伏这块前景广阔的“肥肉”,富士康等巨头纷纷看准这个低谷出击的良机,斥巨资高调进入光伏行业。
囚徒困境
在地方政府“催肥”和海外市场刺激下,整个光伏行业陷入“囚徒困境”,在市场处于阶段性过剩的背景下,失去理性的判断,义无反顾地继续扩张的步伐。
地方政府是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为了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抢项目抢投资,对新光伏项目从土地、资金、政策都大力支持。一些企业也借机圈地,把光伏当成像房地产和煤矿一样可以挣快钱的行业,光伏企业可谓遍地开花。
近些年,光伏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也刺激整个市场发酵。2008年、2009年、2010年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同比分别超过20%、70%、110%,正因为良好的光伏需求增长形势,使得投资商错误地估计了市场规模,各路资本潮水般涌入。
据测算,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总产能将分别达到51GW和66GW,而到2020年的预期需求也仅为50GW。这也预示着一场行业调整的危机必然到来。
跌入“冰谷”
2011年,由于产能阶段性过剩,加上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因素,国内光伏企业海外订单剧减,光伏电池每瓦出厂均价下跌40%左右,较2008年则下跌了近70%。大多数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光伏企业被迫集体“入冬”。
光伏行业现在到底有多冷?前三季度,国内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并且4家公司总共亏损了2.9亿美元。在光伏巨头纷纷出现亏损的同时,国内的中小企业则纷纷倒闭。
业内关于尚德和赛维LDK即将破产的传言一时间甚嚣尘上,尚德施正荣一再出来辟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光伏行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去年中期财报显示,赛维LDK和尚德的短期债务分别高达22.14亿美元和16.69亿美元。在2007年的鼎盛时期,赛维LDK和尚德,市值均高达百亿美元,如今市值只剩下约三四亿美元。
分化洗牌
光伏行业洗牌意味着资源和市场的再分配,只有技术高、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而大多数小企业往往成本高、技术水平低、效率低下。
业内人士判断,光伏行业将在2012年加快整合。不过,这种整合会以中小企业倒闭和主动退出为主,不会出现大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只有等到行业成熟到一定程度了,才会出现大企业之间、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甚至有可能出现全新的整合模式。
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由最初的几十家迅速攀升至几百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使这一数字一度减至50家左右。但随着市场回暖,中国光伏企业的数量再次剧增至四五百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认为,光伏行业暴利时代已成历史,行业的寒冬并非坏事,可以实现优胜劣汰,将那些想捞一把就走的企业淘汰出局,也让真正在这个行业有竞争力的企业成为“国家队”。
“危”中藏“机”
光伏行业遭遇的“寒冬”却没能阻止资本进入的热情。对于那些曾经错失进入光伏产业良机的大型企业来讲,行业低谷给了它们新的机会,因为此时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是最低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惨烈。最让业界震动的是代工大王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携手保利协鑫投资1000亿元进军光伏产业。光伏市场已进入价格竞争和低毛利时代,成本控制能力正是鸿海所擅长的。
高补贴时代的结束,产能过剩的现实,都促使全新的平价竞争时代逐渐走来,也意味着大规模普及的拐点。
业内人士普遍承认,光伏产业是一个“政策市”,由于“高成本”的先天缺陷,使其若没有政府鼓励和补贴政策扶持,就无法与常规能源行业进行竞争。
自我救赎
从井喷式增长一下跌入低谷,光伏产业的出路在哪里?
对太阳能行业的投资思路应该跳出眼前的盈利困境,更多地从全球能源变革和整个中国能源背景去考虑光伏产业发展,布局到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路线图中。
过度依赖出口是国内光伏产业的瓶颈和软肋,核心技术的缺失则是这个行业致命死穴,光伏行业危机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两头在外”的产销模式是国内光伏行业长久以来的痼疾,原材料从国外进口,最终产品出口,这一发展模式备受诟病。生产出的光伏产品出口到了国外,而严重的碳污染则留在了国内,中国光伏企业由此被人称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试验田。这种模式已经发展到尽头了,中国光伏企业需要进行反思,把握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可能迎来比这次危机更危险的整个行业的生存危机。
光伏产业将是大企业厮杀的战场,谁能在产品质量、品牌营销和成本管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取得最后的“入场券”。
中国光伏行业更像是一座内外交困的“围城”,行业里中小企业抵御不住寒冬之苦而选择退出,行业外的人觊觎光伏这块前景广阔的“肥肉”,富士康等巨头纷纷看准这个低谷出击的良机,斥巨资高调进入光伏行业。
囚徒困境
在地方政府“催肥”和海外市场刺激下,整个光伏行业陷入“囚徒困境”,在市场处于阶段性过剩的背景下,失去理性的判断,义无反顾地继续扩张的步伐。
地方政府是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为了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抢项目抢投资,对新光伏项目从土地、资金、政策都大力支持。一些企业也借机圈地,把光伏当成像房地产和煤矿一样可以挣快钱的行业,光伏企业可谓遍地开花。
近些年,光伏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也刺激整个市场发酵。2008年、2009年、2010年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同比分别超过20%、70%、110%,正因为良好的光伏需求增长形势,使得投资商错误地估计了市场规模,各路资本潮水般涌入。
据测算,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总产能将分别达到51GW和66GW,而到2020年的预期需求也仅为50GW。这也预示着一场行业调整的危机必然到来。
跌入“冰谷”
2011年,由于产能阶段性过剩,加上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因素,国内光伏企业海外订单剧减,光伏电池每瓦出厂均价下跌40%左右,较2008年则下跌了近70%。大多数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光伏企业被迫集体“入冬”。
光伏行业现在到底有多冷?前三季度,国内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并且4家公司总共亏损了2.9亿美元。在光伏巨头纷纷出现亏损的同时,国内的中小企业则纷纷倒闭。
业内关于尚德和赛维LDK即将破产的传言一时间甚嚣尘上,尚德施正荣一再出来辟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光伏行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去年中期财报显示,赛维LDK和尚德的短期债务分别高达22.14亿美元和16.69亿美元。在2007年的鼎盛时期,赛维LDK和尚德,市值均高达百亿美元,如今市值只剩下约三四亿美元。
分化洗牌
光伏行业洗牌意味着资源和市场的再分配,只有技术高、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而大多数小企业往往成本高、技术水平低、效率低下。
业内人士判断,光伏行业将在2012年加快整合。不过,这种整合会以中小企业倒闭和主动退出为主,不会出现大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只有等到行业成熟到一定程度了,才会出现大企业之间、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甚至有可能出现全新的整合模式。
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由最初的几十家迅速攀升至几百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使这一数字一度减至50家左右。但随着市场回暖,中国光伏企业的数量再次剧增至四五百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认为,光伏行业暴利时代已成历史,行业的寒冬并非坏事,可以实现优胜劣汰,将那些想捞一把就走的企业淘汰出局,也让真正在这个行业有竞争力的企业成为“国家队”。
“危”中藏“机”
光伏行业遭遇的“寒冬”却没能阻止资本进入的热情。对于那些曾经错失进入光伏产业良机的大型企业来讲,行业低谷给了它们新的机会,因为此时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是最低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惨烈。最让业界震动的是代工大王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携手保利协鑫投资1000亿元进军光伏产业。光伏市场已进入价格竞争和低毛利时代,成本控制能力正是鸿海所擅长的。
高补贴时代的结束,产能过剩的现实,都促使全新的平价竞争时代逐渐走来,也意味着大规模普及的拐点。
业内人士普遍承认,光伏产业是一个“政策市”,由于“高成本”的先天缺陷,使其若没有政府鼓励和补贴政策扶持,就无法与常规能源行业进行竞争。
自我救赎
从井喷式增长一下跌入低谷,光伏产业的出路在哪里?
对太阳能行业的投资思路应该跳出眼前的盈利困境,更多地从全球能源变革和整个中国能源背景去考虑光伏产业发展,布局到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路线图中。
过度依赖出口是国内光伏产业的瓶颈和软肋,核心技术的缺失则是这个行业致命死穴,光伏行业危机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两头在外”的产销模式是国内光伏行业长久以来的痼疾,原材料从国外进口,最终产品出口,这一发展模式备受诟病。生产出的光伏产品出口到了国外,而严重的碳污染则留在了国内,中国光伏企业由此被人称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试验田。这种模式已经发展到尽头了,中国光伏企业需要进行反思,把握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可能迎来比这次危机更危险的整个行业的生存危机。
光伏产业将是大企业厮杀的战场,谁能在产品质量、品牌营销和成本管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取得最后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