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何“想说爱你不容易”
多年的行走,遇到过很多人,其中有一些,匆匆一面就成了知己。
回想这种情感是怎样结下的,却又说不上来,也从没有对它进行过逻辑性的解释,因为内心里觉得没有必要。两个有共鸣的心脏一旦靠近,自然就会在某一个刹那完成彼此认同。那是突然之间出现、未经过理性处理的一种体验,在进行时,你并不知道这个心理过程是怎样发生的。
恰恰因为不可言表,所以它才最真,情非起于一念之间,而是起于根本无念。很多高深的哲人,也从来不对这个过程做实体性的解释。
比如孟子。在解释“恻隐之心”的时候,孟子创造的情境是“乍见孺子入井”,重点在于“乍”。电光石火一刹那,见到一个孩子掉入井里的一瞬间,人心都会一紧,像被什么牵扯了一下,那就是人性的善,是本心。
又比如陆九渊。给弟子讲课,弟子搞不明白什么才是“本心”,陆九渊突然站了起来,弟子也就手忙脚乱跟着站起。陆九渊说:“只此便是本心。”
真挚的情感是起于本心的,直觉上,“本心”是在我们的意识里安放(不是掩藏)得最深的东西,尽管它是好的,但从不刻意去解说它,所以我们的民族在情感的表达上很含蓄。
在我们客家方言里,没有“爱”这个字,同音的字是“要”的意思,对象是物体。即便现代化把“爱”引入了情感领域,大概也没有几个人在口头上说过“我爱你”这个句子,因为这是客家人的语言世界里最别扭的一句话,会让听者感觉要昏死过去。
我对舅舅、姨妈他们谈恋爱的时代还有记忆,完全不像今天这样牵手、拥抱、亲密,只是感觉到一种“怪怪的”样子,以此来认知他们的关系。“我爱你”不但对情人不用,对亲人、朋友也不用,事实上,在客家话里根本就找不到直白地表达情感的用语。
而在广东话里,“钟意”会被用作“爱”的代替词,用来男女之间表达爱慕,在程度上,显然比“爱”轻了很多,因为对于一个杯子、一条狗,人们同样是用“钟意”。
客家话、广东话都较大比例地保留了古汉语的本色,由这两种方言基本上可以透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克制。诗词歌赋中,对爱情的美丽描写不计其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但始终缺少一句“我爱你”。而且此类表达,多是面对第三方叙述,或者对空而发。
无论是情人、夫妻、亲子、兄弟、朋友,即便只有二人相处,人们潜意识里相信还有“天”在场,不加克制的把情感诉说出来,还是有一种被脱光了示众的耻感。
现代化过程中,对情感的直白表达习惯才慢慢培养起来,这是观念变革和语言改造的结果,是一种外来文化。翻遍《康熙字典》、《词源》、《辞海》,也找不到“爱情”这个词,这是西文“love”的翻译词。
当有人抨击中国人好送礼是一种文化“陋习”的时候,我深感不以为然。感情难以进行直接的诉说,语言也没有为这种诉说准备恰当的词汇,但总需要某种替代形式来提供一个出口,最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就是送礼,大多数情况下送礼只是用物件来代替一些说不出的话语。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送礼有很多讲究,因为必须能从形式上有效地区分某一次送礼究竟包含着什么情感内涵。
以前一直无法理解一个问题:为什么鞋垫上要绣花?绣花很费工夫,创造的是一种艺术的美,而艺术是用来欣赏的,为何要在看不见的鞋垫上花费辛苦的劳动?而且老人有言,“新盖的厕所三日新”,鞋垫一旦使用,刺绣再美也难逃又脏又臭。
翻查一些解释,说图腾崇拜的有,说美好祝愿的也有,果然如此,那男性之间为何不互赠绣花鞋垫,而基本都是女性赠予男性?后来明白了,鞋垫绣花,就是女性对男性诉说无法出口的感情的一种符号替代,因为只对一个人说,所以也无需他人看见。在情感表达被语言和文化本身所抑制的时代,这种替代十分必要。
而今天还有机器生产的“传统绣花鞋垫”出售,这就变得十分怪异了。
只有在喝醉了时候,那些远在天涯的知己朋友才会打电话来说一些比较直接地透露思念的话语,但自己是清醒的,所以依然不习惯,应对变得无限拙劣。
多年的行走,遇到过很多人,其中有一些,匆匆一面就成了知己。
回想这种情感是怎样结下的,却又说不上来,也从没有对它进行过逻辑性的解释,因为内心里觉得没有必要。两个有共鸣的心脏一旦靠近,自然就会在某一个刹那完成彼此认同。那是突然之间出现、未经过理性处理的一种体验,在进行时,你并不知道这个心理过程是怎样发生的。
恰恰因为不可言表,所以它才最真,情非起于一念之间,而是起于根本无念。很多高深的哲人,也从来不对这个过程做实体性的解释。
比如孟子。在解释“恻隐之心”的时候,孟子创造的情境是“乍见孺子入井”,重点在于“乍”。电光石火一刹那,见到一个孩子掉入井里的一瞬间,人心都会一紧,像被什么牵扯了一下,那就是人性的善,是本心。
又比如陆九渊。给弟子讲课,弟子搞不明白什么才是“本心”,陆九渊突然站了起来,弟子也就手忙脚乱跟着站起。陆九渊说:“只此便是本心。”
真挚的情感是起于本心的,直觉上,“本心”是在我们的意识里安放(不是掩藏)得最深的东西,尽管它是好的,但从不刻意去解说它,所以我们的民族在情感的表达上很含蓄。
在我们客家方言里,没有“爱”这个字,同音的字是“要”的意思,对象是物体。即便现代化把“爱”引入了情感领域,大概也没有几个人在口头上说过“我爱你”这个句子,因为这是客家人的语言世界里最别扭的一句话,会让听者感觉要昏死过去。
我对舅舅、姨妈他们谈恋爱的时代还有记忆,完全不像今天这样牵手、拥抱、亲密,只是感觉到一种“怪怪的”样子,以此来认知他们的关系。“我爱你”不但对情人不用,对亲人、朋友也不用,事实上,在客家话里根本就找不到直白地表达情感的用语。
而在广东话里,“钟意”会被用作“爱”的代替词,用来男女之间表达爱慕,在程度上,显然比“爱”轻了很多,因为对于一个杯子、一条狗,人们同样是用“钟意”。
客家话、广东话都较大比例地保留了古汉语的本色,由这两种方言基本上可以透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克制。诗词歌赋中,对爱情的美丽描写不计其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但始终缺少一句“我爱你”。而且此类表达,多是面对第三方叙述,或者对空而发。
无论是情人、夫妻、亲子、兄弟、朋友,即便只有二人相处,人们潜意识里相信还有“天”在场,不加克制的把情感诉说出来,还是有一种被脱光了示众的耻感。
现代化过程中,对情感的直白表达习惯才慢慢培养起来,这是观念变革和语言改造的结果,是一种外来文化。翻遍《康熙字典》、《词源》、《辞海》,也找不到“爱情”这个词,这是西文“love”的翻译词。
当有人抨击中国人好送礼是一种文化“陋习”的时候,我深感不以为然。感情难以进行直接的诉说,语言也没有为这种诉说准备恰当的词汇,但总需要某种替代形式来提供一个出口,最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就是送礼,大多数情况下送礼只是用物件来代替一些说不出的话语。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送礼有很多讲究,因为必须能从形式上有效地区分某一次送礼究竟包含着什么情感内涵。
以前一直无法理解一个问题:为什么鞋垫上要绣花?绣花很费工夫,创造的是一种艺术的美,而艺术是用来欣赏的,为何要在看不见的鞋垫上花费辛苦的劳动?而且老人有言,“新盖的厕所三日新”,鞋垫一旦使用,刺绣再美也难逃又脏又臭。
翻查一些解释,说图腾崇拜的有,说美好祝愿的也有,果然如此,那男性之间为何不互赠绣花鞋垫,而基本都是女性赠予男性?后来明白了,鞋垫绣花,就是女性对男性诉说无法出口的感情的一种符号替代,因为只对一个人说,所以也无需他人看见。在情感表达被语言和文化本身所抑制的时代,这种替代十分必要。
而今天还有机器生产的“传统绣花鞋垫”出售,这就变得十分怪异了。
只有在喝醉了时候,那些远在天涯的知己朋友才会打电话来说一些比较直接地透露思念的话语,但自己是清醒的,所以依然不习惯,应对变得无限拙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