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anfu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是课堂的配角,缺少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自身潜能未能得到挖掘,创造力受到抑制.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忽视数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忽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不能将新知识融入学生的生命、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创造力逐渐丧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数学教学要回归本真,教师就要把課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不要将概念、原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问题进行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等掌握原理,获得结论.合作探究区别于一般的个人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同伴、小组等集体合作的方式展开共同分析、探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获得结论.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出生活问题
  合作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要融于情境之中,构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情境的创设不是随意而为,要与学生的内在需求相契合,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选择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迫不急待地弄清楚问题的真相.
  例如,在讲“设计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下面的这些标志你都认识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些图形贴近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这样,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对数学充满兴趣.
  二、开展自主探究,确定疑难问题
  在合作探究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对问题有所认知,并有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而在合作探究中主动交流,实现深度思考,有的放矢合作探讨,从而提高探究效率.
  例如,在讲“生活 数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某粮店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袋子上分别标有质量(25±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抽出两袋,它们的质量差最多是多少?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常常不清楚(25±0.1)的意义,从而在合作探究中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交流得到解决.
  三、小组合作探究,共同释疑解难
  当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会在合作探究环节,将自己遇到的疑惑告诉大家.由于小组存在着个体差异,大家的认知基础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异,这个学生不会,那个学生可能会,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一般难度的问题就能解决.比如,对于“(25±0.1)kg的意义”,有的学生认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表示24.9至25.1kg这个范围.有的学生认为,其最大值为25.1kg,最小值为24.9kg.经过同伴的交流讨论,学生明白了这三种品牌的面粉中最大值为25.3kg,最小值为24.7kg,因而它们的质量差最多是0.6kg.有的学生认为,从(25±0.3)kg中就能得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就是0.6kg.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在教学中,如果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难以深入把握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观察、实验中探求规律.
  例如,在讲“一次函数图象”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次函数y=2x 3的图象?小组成员通过取值、计算、描点、连线、分析,发现一次函数y=kx 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此分析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确定2个点.然后适时追问:选取哪2个点更加方便?学生激烈讨论,发现取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即(0,b)和(-bk,0)比较合适.
  四、集体交流合作,互学互助互补
  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有了一个解答,但解题是否论据充分,是否完美,需要全体师生的认可.面对同一问题,各小组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集体合作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促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将思考与交流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旨在研究物质间的结构特点与相互作用,以及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待加强,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重理论、轻实验的物理教学,限制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从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强调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分析在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高中物
参数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初中教学实践过程,对巧解含1个或多个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以让学生学会用简单方法解答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  一、整体代入思想方法解参数方程  整体代入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特别是在解含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中真实地显现出了它的优越性.  例1解关于x的方程:ax b=bx a(其中a≠
摘要: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随之不断进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进行革新,使其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到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更好地有效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行为素养.由于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很多中小学校都对此制定了新的教育实行计划.而在各种新的教育模式中,导学案教学是最为成功的一种教学研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加的过程,因此需要师生之间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建议.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贯彻这一教学理念.下面就以学生为本,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谈点体会.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水平预测得较低,因此在
为实施多元过程评价监测目标达成,本文基于高三化学《中和滴定实验及计算》的学习内容,从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优选高效的教学策略,講述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一致性进行统一.  一、研究目标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核心素养已进入一线教师的视野.化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课程目标在原有的三维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注“学科核心
数学问题从何而来?一方面来源于教材,一方面起源于学生,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教师的再加工,由教师精心设计,最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谈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生活问题,促使学生感悟数学知  识的应用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许多数学问题源于生活,最终为生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紧随时代的潮流传统授课方式也随着一起改革,由原来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转变为如今的利用多媒体进行综合教学的交互学习等.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物理课的一大新特征.笔者觉得开展探究式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彻底解放.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关系到学生学习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学手段之一.利用趣味化学实验,能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化学反应过程简单化和形象化,增强化学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一、课前导入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习的教育阶段.初中生对于新鲜的
一、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的振动速度  单位时间内某一波的波峰(或波谷)向前移动的距离,叫作波速.波速由介质决定.同类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一个定值,即波动的传播是匀速的,与波动频率无关.质点的振动速度,即为振速.波动中各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是变速运动,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质点没有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迁移.  二、波动与振动  这一个易错点的关键就在于波动与振动的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优效教学”是值得教师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本文着眼于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概念及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课堂组织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效教学基本操作模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优效教学”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与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实现轻负担、高效率、优效益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优效教学的概念  1.高中数学优效学习.高中数学优效学习,简单说来就是数学学习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