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们的教学中,过多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无论是从培养21世纪的建设人才的需要看,还是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来看,都需要教师大大提高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同时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而不能恪守成规。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要靠学校、教师创设适当的环境和氛围进行引导和培养。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现状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20-02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生物学的本质是揭示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学发展的历程已有百余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学开始与其他的学科交叉,特别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分子层次的学科,对知识创新的要求较高。结合目前高中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将知识创新能力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从而提高高中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实现终生学习的目标。生物学科使我们认识生命、了解进化的一门工具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对生命科学的客观认识,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首先,在讲授生物知识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给学生主动发言的机会和平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对其引导分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他们的个性都不一样,各自有其独特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并且根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中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有主动探索的欲望和意识,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高中生物教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为了能够有效地激起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对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好奇心。生物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好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将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比如高中生物老师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物教师设计一个实验——“树叶照片”。生物教师指导学生把相片的底片固定在柔嫩的叶子上,但是要保证植物能够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几天之后,把底片去掉叶子摘下来,把它放进煮沸的酒精之中,待叶子的颜色退去之后将其取出,把脱了色的叶子放在培养皿中,加几滴碘液,照片就会在叶子上出现,就是所说的“树叶照片”。做过实验之后,生物教師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收集整理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学生以及教师的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底片上的黑白浓度不同,接受光线不同,所以产生的淀粉也会不一样,从而碘的染色度就会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人像”。教师通过做实验,就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中生物的学习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自信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磨炼创新意志。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就算是在课堂提问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有很多学问,要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简单点的问题尽量的让基础差点的学生回答,回答不出应该引导和鼓励,让差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难点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具有挑战性,更能体验成功喜悦,增强自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答案,就算回答错了,也不能直接全部,而应该寻找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表扬。如有时候在课堂上有些学生问题虽然回答错了,但我发现语言表达非常流畅,我马上表扬,该生虽然知道回答错了,但还是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定会信心大增,下次一定思维更活跃。
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法规、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和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在生物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扩散列举、同解变型和引申发挥等。
五、加强实验教学的创新意识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创造性能力也就越来越变得活跃并更具有自发性。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经典实验挑战,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变换条件,大胆设计。如在“观察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情况”实验,按教材的方法操作,常遇到小鱼跳动的现象,令学生不知所措,怎么办呢?书中又没有秘诀。此时,我鼓励学生,只要能获得好的观察效果,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行。一鼓动,学生的胆子就大多了,有的学生干脆将鱼的尾鳍用解剖刀割下,有的将小鱼折腾得快死了再观察,有的学生很聪明,先将尾鳍沾上少许水分,然后用手按着直接放在通光孔上观察,由于鳍上有水,因此伸展度很好,血流明显,观察效果颇佳。通过实验,显示们从思想上摆脱了一切依赖书本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总之,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大胆创新,以创新为荣,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忠,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南京师范大学杂志社,2006.
[2]梁秋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
[4]王海荣,构建多元化的高中生物课堂PBL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
[5]樊雪红,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现状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20-02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生物学的本质是揭示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学发展的历程已有百余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学开始与其他的学科交叉,特别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分子层次的学科,对知识创新的要求较高。结合目前高中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将知识创新能力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从而提高高中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实现终生学习的目标。生物学科使我们认识生命、了解进化的一门工具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对生命科学的客观认识,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首先,在讲授生物知识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给学生主动发言的机会和平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对其引导分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他们的个性都不一样,各自有其独特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并且根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中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有主动探索的欲望和意识,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高中生物教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为了能够有效地激起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对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好奇心。生物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好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将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比如高中生物老师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物教师设计一个实验——“树叶照片”。生物教师指导学生把相片的底片固定在柔嫩的叶子上,但是要保证植物能够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几天之后,把底片去掉叶子摘下来,把它放进煮沸的酒精之中,待叶子的颜色退去之后将其取出,把脱了色的叶子放在培养皿中,加几滴碘液,照片就会在叶子上出现,就是所说的“树叶照片”。做过实验之后,生物教師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收集整理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学生以及教师的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底片上的黑白浓度不同,接受光线不同,所以产生的淀粉也会不一样,从而碘的染色度就会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人像”。教师通过做实验,就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中生物的学习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自信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磨炼创新意志。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就算是在课堂提问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有很多学问,要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简单点的问题尽量的让基础差点的学生回答,回答不出应该引导和鼓励,让差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难点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具有挑战性,更能体验成功喜悦,增强自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答案,就算回答错了,也不能直接全部,而应该寻找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表扬。如有时候在课堂上有些学生问题虽然回答错了,但我发现语言表达非常流畅,我马上表扬,该生虽然知道回答错了,但还是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定会信心大增,下次一定思维更活跃。
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法规、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和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在生物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扩散列举、同解变型和引申发挥等。
五、加强实验教学的创新意识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创造性能力也就越来越变得活跃并更具有自发性。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经典实验挑战,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变换条件,大胆设计。如在“观察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情况”实验,按教材的方法操作,常遇到小鱼跳动的现象,令学生不知所措,怎么办呢?书中又没有秘诀。此时,我鼓励学生,只要能获得好的观察效果,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行。一鼓动,学生的胆子就大多了,有的学生干脆将鱼的尾鳍用解剖刀割下,有的将小鱼折腾得快死了再观察,有的学生很聪明,先将尾鳍沾上少许水分,然后用手按着直接放在通光孔上观察,由于鳍上有水,因此伸展度很好,血流明显,观察效果颇佳。通过实验,显示们从思想上摆脱了一切依赖书本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总之,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大胆创新,以创新为荣,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忠,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南京师范大学杂志社,2006.
[2]梁秋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
[4]王海荣,构建多元化的高中生物课堂PBL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
[5]樊雪红,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